《红河谷》优秀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红河谷》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内容:
1、歌曲和合唱曲《红河谷》。
2、手风琴曲《列布朗底》。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红河谷》,启发学生用舒展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
2、欣赏合唱曲《红河谷》,通过与齐唱曲的比较,启发学生初步理解合唱的特点。
3、欣赏手风琴曲《列布朗底》,结合歌曲、合唱曲《红河谷》,让学生初步了解北美洲的欧洲移民后裔音乐与欧洲音乐的血缘关系及其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唱、背唱《红河谷》。理解欧洲移民后裔的音乐特点。
难点:
(1)唱好《红河谷》弱起小节和切分音。
(2)启发学生理解该旋律与欧洲音乐风格特点的联系。
(3)应启发学生从调式、音阶、旋法、节奏等方面来分析音乐艺术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播放《红河谷》音乐片段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音乐气氛,让学生听着音乐走进课堂,为导入新课作铺垫。)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去游览一处自然景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是哪个国家的景色?(1播放)
生:加拿大
师:为什么?
生:枫叶国旗、多伦多电视塔等。
(设计意图:从多媒体播放的音乐风光片中可以看到,辽阔的草原汹涌的江河、枫叶国旗以及多伦多电视塔,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正确答案——加拿大,此时背景配乐为加拿大民歌《红河谷》,为下面的欣赏及学唱作铺垫。采用情景教学法导入)
师:同学们对加拿大还有哪些了解和认识?
生:移民国家,英法后裔;森林资源、水资源、矿产、渔业、新闻纸等。
师总结:加拿大位于北美洲,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它的面积居世界第二,而人口只有3000多万。加拿大不仅有着秀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资源,而且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并学唱一首优美动听的加拿大民歌《红河谷》。
(设计意图:一系列问答,使各学科间的知识融会贯通。)
三、学习、感受与探索
1.让学生观察这两条练习的第一行节奏和第二行节奏有什么特点?(相同)
2.让学生读节奏,找出难点(切分节奏),并讲授。
3.根据拍号和第一小节,讲授弱起小节。
4.师范读。集体练习(读一读,拍一拍)
(设计意图:此条练习与歌曲<红河谷)的节奏是相同的,为学好《红河谷》打下基础,以合作教学法为主。)
师:如果把这条节奏变成活泼可爱的小音符,同学们想不想听一下?(播放)
提示:在欣赏时,同学们用手轻轻地拍着节奏。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欣赏的这首曲子,它的旋律进行是平稳的还是跳跃的?
生:平稳
师:表现的情绪是欢快活泼还是优美抒情?
生:优美抒情
师:我们用“啦”来模唱这首曲子。
师:这段优美动听的旋律是由哪些音符组成的?一起来认识一下。老师范唱或听录音机范唱。
师:老师弹琴,请大家随琴声一起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模唱法教学,使学生在这部分的练习中基本掌握整首歌曲的旋律。)
师:同学们出色地完成了前面的练习。大家试着填词演唱歌曲。
师:简介歌曲:《红河谷》是流传在北方红河一带的民歌,它主要表现了移民北方红河一带的居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发展城市,最终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家园。它回顾了人们艰苦创业的历史,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用怎样的速度来演唱这首歌曲?
生:稍快或稍慢
师:两种速度我们都来体验一下。首先用稍慢的速度来演唱。
生:淡感受
师总结:怀念、深情,讲述了劳动人民艰苦创业的经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劳动人民那种朴实无华、感情真挚而深沉的性格特点。所以,我们用稍慢的速度演唱这首歌曲时,建议用一个乐节一吸气的方法和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
师:下面用稍快的速度来演唱。同学们体会一下,歌曲的情绪表达又有什么变化?
生:活泼欢快
师总结:活泼欢快、健康向上,表现了劳动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用稍快的速度演唱这首歌曲时,建议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次对比,总结出:同一首歌曲,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它所表达的音乐情绪也是有差异的。)
师:播放录音欣赏合唱版《红河谷》,并与歌曲《红河谷》进行比较。
生总结:利用声部的穿插、衬托,增添变化,增强厚度,丰富表现力;通过调性转换,丰富音乐色彩。
师:通过《红河谷》这首歌,我们知道,加拿大是一个美丽富饶、欣欣向荣的地方。那里的人们勤劳勇敢、热情好客,期待着世界各国朋友的光临。用什么方式表达我们的愉快心情呢?
生:唱歌
(设计意图:给每个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让大家了解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拓展延伸
师: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是加拿大民歌,那请同学们也来说一说我们自己国家的民歌,好吗?
生:江苏民歌《茉莉花》、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等。
师:同学们的收获很大,说明在刚才的学习中都积极地开动了脑筋。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同学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生:谈感受
师:希望同学们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建设家园,报效祖国!今后加深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认识,把我们的民族音乐发扬光大!
教学反思:
音乐是最具有情感的,而《红河谷》更是从情感出发的一课。怎样才能把抽象的音乐变为可感受的形象来触动学生“爱乡”的心弦呢?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再现歌曲所描写的情景,引导学生亲身感受,体验作品中流露出的爱乡之情。
2、突出学生主体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升华情感。并通过学生自编自演,提高创作实践能力,在创作体验中,也升华了自己的爱乡、爱国的情感。
一、导入
1、播放音乐风光片视频文案,教室里挂上北美地图,营造教室气氛,学生听着歌曲《红河谷》的音乐进教室,教师采用提问方式导入课题。
2、师:根据课前播放的音乐及现在你们看到的图片文案,同学们猜猜看,今天咱们要去哪个洲或者国家了解它的音乐呢?
生:北美洲。
师:有谁知道刚才你们听到的音乐叫什么名字?
生:《红河谷》。
师:听到《红河谷》还能联想到什么信息?有谁能帮我们介绍一下?
生:是一首加拿大民歌、有一个美国电影也叫《红河谷》……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唱《红河谷》。
二、《红河谷》歌曲学习
1、发声练习。
用“呜”进行练习。
2、学生学唱歌曲。
(1)聆听歌曲《红河谷》并在谱例上标记出呼吸记号、画出旋律线,并说一说聆听后的体会和感受,回答问题。
师:大家标出了几处呼吸记号?
生:7处!
师:这段乐曲共有多少句?
生:8句!
师:有重复的地方吗?
生:有!前4句和后4句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由于前4句和后4句的旋律是完全重复,所以这首作品属于由四个乐句构成的起、承、转、合的单乐段结构。
师:歌曲的旋律进行是怎样的?
生:歌曲的音域不宽,第一、三句开始的三个音为连续的跳进,表现了留恋的深情,第二、四句与前面的衔接处也是跳进式的起伏,整首歌曲结合歌词来看,歌曲表现出了优美抒情略带感伤的情绪。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歌曲。
(2)手打出乐曲节奏并读出唱名。
师:这首乐曲是几几拍的?
生:四四拍。
师:看谱例,第一小节是什么小节?
生:这是一个弱起小节。
师:现在给大家半分钟的时间先自己识谱。
下面请大家边打节奏边读出唱名。
(3)手打节奏,视唱。
师:弹旋律第一个音,当学生唱到第四句时,教师加入,帮助学生找音准。(教师范唱时应注意适当突出节奏重音,遇到切分音、休止符的地方可以采用比较学习法,让学生聆听两个版本,让学生选择出正确的演唱,并跟着学唱。)
生:手打节奏,视唱。
(4)连贯学唱,注意换气的位置。
①跟着教师一起连贯演唱歌谱,换气位置准确(只弹旋律)。
②请学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歌词。
③教师边弹伴奏边演唱歌词,学生演唱歌谱。
④教师弹伴奏,学生演唱歌谱,教师演唱歌词。
⑤教师弹伴奏,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词,一组唱谱。
⑥给半分钟时间熟悉歌词。
⑦跟伴奏背唱歌曲。
3、深入分析歌曲。
学生再次聆听范唱《红河谷》。
师:同学们想一想,咱们要用怎样的速度和力度,来表现出这种优美抒情略带伤感的情绪呢?咱们来做个小试验吧!试想两种情境,用两种速度来演唱《红河谷》,一种是中速,另一种是稍快。看看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及语气来演绎这两种情境。
生:按要求演唱。
师:用怎样的速度、力度更能体现《红河谷》的情绪?
生:要深情、真挚地用较弱的力度及慢中速来演唱。
4、聆听《红河谷》合唱版。
师:速度、力度可以影响甚至改变音乐的情绪,请问你们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音乐的情绪?
生:通过配乐、改变节奏等。
师:聆听另一个版本的《红河谷》,体会一下和之前听到的有什么不同(可给出齐唱、重唱、合唱三个选项)?
生:这是用合唱形式演唱的。
师:合唱版的《红河谷》和独唱版的《红河谷》有什么不同?
生:合唱版的作品声部多了,音响效果更丰富了,听起来歌曲更厚重了些。
师:同学们体会得很好!合唱利用声部的穿插以及衬托给音乐作品增添了变化,增加了音乐作品的厚度,丰富了音乐作品的表现力;这首作品还通过转换调性,丰富了音乐作品的色彩。
单元教学内容
1、唱歌:《红河谷》。
2、欣赏:《歌唱伙伴》《列?布朗底》《仪式歌》《波底?斯拉宾和弗拉德弗德》。
单元教学目标
1、学唱、背唱《红河谷》,学习正确的演唱方法,并能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做出正确的评价。
2、通过欣赏四个风格不同的作品,感受北美洲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歌曲的不同风格,了解不同地域的风土文化。理解多种音乐要素(音阶、旋律、节奏等)对音乐风格的影响。
3、能够为《列?布朗底》《波底?斯拉宾和弗拉德弗德》两首作品创编出符合该音乐情境、节奏、乐句的律动。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培养正确的歌唱习惯,背唱《红河谷》。
2、了解欧洲移民后裔、印纽特人、印第安人、北美洲非洲黑人移民后裔的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
1、准确演唱弱起小节和切分音,注意休止符。
2、启发学生从音阶、旋律、节奏等方面了解北美音乐艺术的特点。
3、根据歌曲创编符合该音乐情境、节奏、乐句的旋律。
单元主要教学方法
听唱法、讲解法、自主学习法与合作探究法、多媒体直观教学法、比较法。
第一节
教学目标
1、分析歌曲《红河谷》的速度、力度、节拍特点,从而体会歌曲的深情,感受歌曲朴实无华、感情真挚而深沉的风格。
2、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且背唱歌曲《红河谷》。
3、对比聆听《红河谷》合唱版,启发学生初步感受多种演唱形式的音乐魅力。
教学重、难点
选用恰当方法,启发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
《红河谷》是一首有百余年流传历史的歌曲。由于歌中红河谷地理位置存在争议,加拿大人和美国人都视之为自己国家的民歌。该歌曲以朴实的曲调和歌词所表现出来的朴实的情感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本歌曲为f大调,四四拍,歌曲的节奏稳健,富有动感,旋律朴实、舒展。音域适中,易学易记。结构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起、承、转、合的单乐段结构,歌曲一、三句开始的三个音为连续的跳进,表现了留恋的深情,二、四句与前面的衔接处也是跳进式的起伏,在句法上采用一问一答、前呼后应的手法,第二乐句为半终止收束,第四乐句为完全终止收束。这四个乐句的节奏基本相同,显示出歌曲旋律既统一又有变化的特点。这些形成了这首歌曲的朴实无华、感情真挚而深沉的风格。这首歌曲还被改编成了合唱等多种音乐表演形式。《红河谷》歌词表现了移居于北美红河一带人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终于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人们安居乐业的地方。它回顾了人民艰苦创业的经历,并展望美好幸福的生活前景。歌词富有生活气息,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本文发布于:2022-12-20 22:1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806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