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会计的发展趋势

更新时间:2022-12-20 14:24:00 阅读: 评论:0

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会计发展趋势论文(通用5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会计发展趋势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会计发展趋势论文 篇1

摘要:会计事务对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而且还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知识经济时代给企业会计的发展和变革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本文阐述了知识经济的特征和意义,并结合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我国企业会计带来的挑战,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下我国企业会计发展的主要趋势,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及实际参考价值。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会计;特征;冲击;趋势

经济在急速发展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和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珍贵的资源不断消耗殆尽,人们对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观念不断提升,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各行各业竞争日益激烈,对于相关的工商经济发展也造成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企业会计发展方面的一些理念和方式亟待转变,以适应新时代下经济管理的要求。企业会计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只有通过不断的转变,让其能够更加促进时代的进步,让其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才能够更好地展现会计在企业中的价值和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十分有必要对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企业快发展现状和特点做出分析,剖析知识经济时代给企业会计发展带来的影响,明确企业会计发展新趋势,并为我国企业会计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促进会计事务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1知识经济的特征和意义

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与知识价值密切相关,与传统的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同,知识经济的理念要求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对资源进行高效、全面、合理的利用;而对于新资源的开发切不可盲目,知识经济特点是更加注重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进行的可持续性发展。而且主要是通过诸如智慧、知识等无形的资产,以知识内涵为引导,来促进经济的增长,摒弃了落后的粗放式的、盲目的经济发展模式。知识经济的特征决定了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不再是过分依赖物料和资金这些要素,而更多的是凭借智力因素和科技与知识的优势,印证了“知识就是财富”。知识所创造的综合价值要比物料、资本、人工高很多,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生产要素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反而知识成了创新和发展的根本要素。知识经济时代不再是为了生产而生产,而是在对知识的整合与认识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促进经济创新、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和谐意义深远。

2知识经济对企业会计的冲击

2.1对会计对象的冲击

传统的会计对象一般都是有形的财富,比如固定资产核算或者资金流的处理。然而知识经济时代下,人才及其知识素养成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其作用在企业发展中要比有形的物质资源所带来的价值更高。而且随着知识产业发展,无形资产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甚至其所占资产总值的比重要高于有形的资产,而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和中心力量。会计对象就更多的是企业的品牌、形象、诚信度等无形的资产,而这些对于企业长久、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尤为重要,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环境中的利剑。因此,企业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亟待加强对无形资产的重视,将其作为投资与发展的重点,并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机制,合理增设相应的无形资产指标,比如知识资本指标,将知识资源不断整合,充分挖掘知识和智力的潜在价值,全面分析企业知识资源的优劣势,寻求智慧发展途径,帮助企业负责人做出正确的决策,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2对会计目标的冲击

传统的会计事务处理或者核算,主要是为了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并帮助相关部门及公司领导做出企业发展的战略部署,或者帮助企业查找经营责任,这些目标都是比较粗浅的,不符合知识经济时代下,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要求。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会计目标有了全面的创新与发展,目标的针对性更强,更能为使用者提供个性化的会计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无形资产的增加,满足了企业对人才和知识资源的需求。

2.3对会计报告的冲击

知识经济同样会对会计报告产生极大的冲击。现阶段的会计报告往往只关注有形资产信息的分析与记录,局限性较强,而没有关注无形资产相关的信息统计与分析,因此难以给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人才资源信息,不利于企业知识经济发展,甚至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不利于企业未来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促进了企业报告的完整化。

3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会计的发展趋势

3.1会计职能重心的转变

随着计算机产业及科技的发展,会计信息化和电算化水平不断提升,很多企业都开展了会计信息化,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经济全球化及互联网快速发展时代,信息传输速度不断提升,传统的简单的会计核算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现代化财务管理要求,虽然会计人员不需要再进行繁琐的会计核算,但是会计职能的转变对于财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比如,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具备极强的参与企业决策与管理的能力,以及相关的财务风险预测及防范能力,会计的职能更加注重对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做出参考和指导,提升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而且有助于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创新体系构建。

3.2经营成果计算重点和增值观念的转变

知识经济时代下,利益主体不再是单一的企业投资者,而更加注重对企业相关利益主体的经济收益情况的分析与整合,传统的会计处理是除去企业生产经营所得收益外,还将企业职工的工资或者贷款利息和税收作为收益减项,并从投资收益中减除。而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企业的利益主体整合了企业内部员工及外部的借贷者,政府、银行等相关部门也成为企业经营的利益主体中的一员。企业的增值观念和经营理念也发生了变化,追求经济效益不再是投资者唯一的目的,更是相关利益链条对企业发展的要求。在对企业经营成果计算时,计算重点也发生了变化,企业对经营成果的考核不再是过分强调有形收益,而是转变为关注无形价值的产生和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即从单一的增值转变为了综合价值的提升,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所以,企业会计应当开展定期的、不间断的会计计算,尤其是要加强对经营增值表的重视,动态分析与静态观察相结合,提升企业价值,促进企业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均衡与价值收益划分。另外,在实际的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对企业动态做出全过程的记录与分析,不断创新管理和生产作业方式,提高企业的经营成果价值。

3.3成本管理和资源配置重心的转移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会计发展的另一个趋势就是成本管理和资源配置重心的转移。知识经济必然会带来和产生知识价值,而知识价值是无形的,其价值主要是通过信息和科技含量来体现的。因此,产品管理的重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粗放式的、密集化的生产制造转变为了更加注重产品的设计与研发,在成本的分配上,不再以直接人工成本和间接费用为主,而是通过各类资源的配置,实现成本的有效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知识经济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让传统的成本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作业基础管理也走上历史的舞台,发挥出重要的价值,其与资源配置结合在一起,让企业会计的发展呈现出蓬勃之势,由此展开了新的一页。

3.4会计核算重心的转移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核算中心由传统的资本密集类转变为知识和科技密集型,特别是在一些新兴的科技为主的企业中,该特点更为明显。会计核算的重心转变为知识科技、人力资源、信息科技、专利技术、品牌形象为主的无形资产方面,且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会计核算中心的转移对于企业来说也将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其将会带动着企业产生未来发展方向的转变。也正是因为会计核算中心的转移,企业需要进行相应决策的转变,这不仅表现出了会计核算的未来发展趋势,而且表现出了会计核算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4结语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打破了传统时代的格局,其不仅对于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最为重要的便是对企业会计的影响非常深刻。相关企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应对时代的转变,对自身会计的发展趋势进行预计,强化会计的管理,让会计能够在新时代环境下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企业还要注重做好信息技术的应用,让信息技术和会计发展结合在一起,一方面提高信息使用的价值,另一方面让会计管理者能够快速、高效地做出正确决策。

参考文献:

[1]许崇艳.浅析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会计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9).

[2]赵海军,陈晓.浅谈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J].时代金融,2013(15).

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会计发展趋势论文 篇2

摘要:中小企业飞速发展,已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提供了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同时,其会计核算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于中小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提供思路。

关键词 :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解决思路

一、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位置

现代经济增长的历史反映出:哪个国家或地区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重视,哪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就快。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特别是当前,中小企业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量的98%以上,为中国新增就业岗位的贡献是85%,占社会创造新产品的75%,占发明专利的65%,创造的社会财富占GDP的60%,上缴利税占税收总收入的50%,因此,不论在促进就业、产品创新,还是经济贡献中,中小企业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问题

1.无法清晰界定会计主体

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小,其企业产权与个人财产产权有时很难界定清楚。企业财产与所有者个人财产、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的情况,难以区分,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困难。

2.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1)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设置难以符合要求。虽然多数中小企业都设有***的会计机构,但是,受到企业规模及管理者素质的限制,这些会计机构一般层次不清、分工不明确。在会计人员任用上,小企业的财务人员通常由自己的亲属来担任。他们往往没有经过会计专业学习和训练,不具备会计知识和工作经验,达不到会计法规、制度对会计工作的要求。

(2)建账不符合要求,违规操作现象普遍。很多中小企业不依法定规范建账,也有些企业根本不设账,即使设账也是账目混乱,还有设置两套账或多套账的。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违规操作现象普遍。有时,由于会计人员本身专业素质低,也会造成理论上完善的会计方法与复杂的会计技术无法实施或大打折扣。

(3)企业内控制度名存实亡。企业内控制度要求会计人员对本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保证会计工作的合理合规。但是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常常干预会计工作,使会计监督职能无法发挥,内控制度形同虚设。

3.原始凭证取得难

原始凭证制作不规范、业务发生但无法取得原始凭证的现象在中小企业日常经营中相当普遍。企业取得原始凭证需要付出较大的成本。例如,企业在购买商品物资时,要发票的价格1170 万,不要发票的价格是1000万,中小企业为了降低进货成本,会选择不要发票节省税款的方法,造成企业记账失去真实的原始依据,成为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前提。

4.企业内部制度缺失

中小企业规模小,机构及人员设置不到位,无法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财产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无法全部实施,而且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出现不符合制度要求的情况。这些情况导致企业资产流失、浪费现象严重,外部监督也无从下手。

5.工作持续性和连续性弱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生命周期短,企业会计人员的聘用通常是企业所有者的亲戚或者朋友,也可能是从人才市场聘用的工作经验不足的应届毕业生,这些人员会计知识和技术能力不高,且容易发生流动。会计人员频繁流动会给企业会计工作带来混乱,使得企业会计工作的持续性和连续性降低,影响企业财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解决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思路

1.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制度建设

(1)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建设。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设计,应从规范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程序和方法开始,包括会计核算形式的选择、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设计及成本核算制度设计等。在符合会计制度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做出设计。

(2)会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中小企业,应在充分考虑单位的规模大小、经营特征及管理组织形式等情况下,明确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职责安排。可在三种形式中做出选择:***的财务部门,***的财务人员;没有***的财务部门,但有***的财务人员;委托中介机构代理记账。同时,还要建立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合理设置相关工作岗位,明确权限,形成制衡机制。

(3)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建设。目前,一些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缺位,造成会计工作失控;也有一些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针对此,中小企业尤其应加大力度进行内部审计工作,及早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保证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有效性。

2.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人员的稳定性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应从两方面考察:一是职业道德素质。二是专业能力素质。教育是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中小企业要积极鼓励、督促会计人员坚持学习以提高个人专业能力,比如财务法律法规学习,实务操作学习以及参加财政、工商、税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等,同时,还要积极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会计人员具有良好职业操手、坚定的职业信仰、规范的工作作风。在加强企业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留住和吸引优秀的财务人员为企业发展服务,不论是物质激励还是精神激励,对于激励财务人员发挥潜能、防止财务人员流失都具有一定效用。

3.企业管理者应加强对会计工作监管并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中小企业所有者的领导风格决定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方向,通常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决定了企业经营状况。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管理者首先要以身作则,企业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应有特例。企业的所有者、管理者不应在内部制度之外享有特权。管理者不仅不能“违规”更要作为一个监督者,监督制度执行,保证制度实施。企业管理者应重视会计工作,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及时了解企业财务工作,做到企业财务工作心中有数,从而保证会计部门、会计人员依法履责,坚决杜绝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这样做必能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动力。

参考文献:

[1]葛家澎.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2(10).

[2]汤纪春.浅议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及完善措施[J].管理学家,2011.

[3]李志强.中小型企业如何走出人才困境[J].业界视野,2012(5).

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会计发展趋势论文 篇3

摘要: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会计制度是否健全,合理,直接关系到企业会计工作的质量,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也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实际,主要以大型企业为对象的会计制度不适合其实行,故而企业根据具体情况指定符合自身需要的会计制度,简化和规范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切实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的现状和特点

1、会计主体:大多数小企业是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或股份合作制企业。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通常是所有权与经营两权结合。这与大企业的两权分离不同。很多小企业属于自然人企业,不具有法人地位,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企业本身发生的各种经济事项与所有者个人及家庭的其他事项常混在一起,造成权益混淆。

2、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小企业的会计机构设置比较简单,层次少,分工不太明确,兼职较多;有的小企业不设置会计机构,也没有专职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职能由其他人员监管,或由企业主管人一手包办。小企业会计人员少,分工不细,不固定,专业水平一般较低,无证上岗现象严重。

3、会计控制:小企业很少自己设计规章制度,一般照搬现成的会计制度,还删繁就简;会计人员常常需要按领导意图办事,无法按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办事,因为如果不按领导意图办事,就会被调动工作甚至被开除。

4、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会计科目在资产,负债方面相似但较为简单,在所有者权益方面则有一定的特殊性。小企业的会计报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编制报表种类不全, 报表项目不完整,有时根据领导与有关部门的需要临时编凑数据,会计报表信息失真现象比较严重。

二、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贯彻执行《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法规。设计小企业会计制度必须以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不能超越或突破国家的统一规定。

2、贯彻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小企业会计机构简单,人员较少,不可能设置专门人员从事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 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符合小企业会计工作的特点。

3、贯彻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尽量兼容的原则。小企业的会计信息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家税收征管的需要,因此,小企业会计记录最好能尽量与税收法规相协调,使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尽量与税法规定相符。

4、贯彻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设计小企业会计制度一方面要遵循国家的规定,另一方面要考虑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在不违反国家规定的前提下, 尽量使小企业会计制度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三、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应包括会计组织系统设计,会计核算系统设计,会计控制系统设计。

1、会计组织系统设计

针对小型企业会计制度的上述特点,在会计制度设计中要考虑企业经营管理组织体系的设置,并与此保持一致。由于小型企业业务量较少,会计核算只能采用集中核算方式,即由会计机构统一办理。又由于小型企业人员较少,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也不会太多,从内部控制要求看,一般以2—3人为宜,可不单独设置会计机构,而在管理部门设会计组织,并指派一人担任财务主管。由于会计人员较少,为了达到会计控制的目的,在会计岗位设置和责权划分上,可设置三个岗位:

(1) 会计主管兼总账会计。职责是在厂长(经理)直接领导下,负责企业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在财务会计工作处理方面不由管理部领导),并负责编制、审核会计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和成本核算工作。

(2) 出纳岗位。负责与货币资金收付有关的具体业务,如记录日记账,处理日常货币资金收支、申报、缴纳税金,备用金核算等。

(3) 明细账会计岗位兼稽核。负责各种明细账的登记工作,账目的定期核对工作,财产清查的安排与实施工作等。

2、会计核算系统设计

(1) 会计科目是企业正确建账,合理核算并编制报表的重要依据。和大中型企业相比,由于经济业务数量较少,科目设置应适当简化。根据小企业会计的特殊性,我们认为小企业应设置如下五大类32个一级科目:

① 资产类: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待摊费用,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

② 负债类: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预提费用,长期借款;

③ 所有者权益类: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本年利润;

④ 成本类:主营业务成本;

⑤ 损益类: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收入,投资收益,主营业务支出,其他支出,所得税。

(2)会计报表选择与设计:

目前,由于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同时由于小企业所有全与经营权密切相关,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相对较少,主要是税务部门及债权人。因此,小企业会计报表的选择与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 设计一套只提供最基本会计信息的简略会计报表, 应允许小企业按简略的形式编制与提供资产负债和损益表;

② 允许小企业不必编制和提供现金流量表;

③小企业由于业务规模比较小,社会影响范围也较小,其报表附注内容应较为简略不必单独编制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利润分配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等,有关这些方面的重要信息可以用附表或附注的形式说明。

3、会计控制系统设计

在中小企业的会计控制系统设计方面包括:货币资金控制,采购与付款会计控制,销售与收款会计控制,实物资产控制,财务风险控制,管理信息系统控制等。以下就是对这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1) 货币资金控制是中小企业会计控制的要点。中小企业应运用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授权批准的方法,对货币资金收入,保管,支出等全过程的关键控制点作出严格的规范。一个有效的货币资金控制系统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 一般现金收入应采用连续编号的“现金收据”进行控制,收据由收款员,出纳员,负责人共同签章,存根妥善保管。每天收入的款项,应全部存入银行,“送款单”要及时交会计人员审核,并据以记账。

② 支出款项除零星小额外,一般都应用银行支票支付。严禁签发无记名,空白支票,签发支票的图章必须由相关责任人分别保管,不得由出纳员一人包办。一切支付款项,应采取“付款单”控制。

③ 支付工资须编制工资表,经负责人审核后才能发放,发放时应由领款人签章。

④ 出纳员的工作要与登记分类账的工作分开,尤其是出纳员不得接近客户明细账,以防挪用,侵占公款。

(2)采购与付款会计控制

由于企业采购过程中经常存在回扣现象而导致企业资金流失或采购物资质次价高等问题,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加强对采购与付款会计控制,具体的控制内容包括:

① 业务应由采购部门专门负责,通过各需要部门填制“申购单”进行控制。会计部门依据“申购单”核对库存和预算,核对无误后筹资付款,以避免盲目采购现象的发生。

② 货物送到时,应由保管部门验收并填制“入库单”由验收人员及负责人签章,一份留备登账,一份交采购部门。③ 领用物品凭审签的“出库单”发领。

(3) 销售与收款会计控制

中小企业在销售与收款会计控制中,应关注定价原则,收款方式等销售政策的制订,明确销售机构和销售人员的职责权限,加强合同订立,货物发出和账款回收的会计控制,防范销售过程中的舞弊行为,避免或减少坏账损失,具体包括:

①企业应专设销售机构负责销售业务,主要通过“供货合同”进行销售控制。所有的销售货物,均应开具统一的发票,发票由会计部门统一管理,并采用定期复核制度。

②销售人员不得参与销售明细账和应收账款明细账的登记工作,以防私收账款,挪用现金或捏造客户,虚增资产。

③赊销业务,销售折让和折扣以及坏账处理,须经企业相关负责人的书面核准后方能办理。

(4) 实物资产会计控制

尽管中小企业的实物资产并不庞大,但是对各项资产的增减变动,保管,维护和记录,还是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资产的取得,保管,领用,发出,盘点,处理等环节找出关键控制点,采用授权批准,会计记录与实物保管相互分离和制约,非实物保管人员无权领发货物等一系列控制方法,防止各种实物资产的被盗,偷拿,毁损和流失。

(5) 财务风险控制: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中校企业对外举债给企业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一方面,有效地利用债务,可以大大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效益。当企业经营好,利润高时,高负债会带来企业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 中小企业举债经营会对企业自有资金的盈利能力造成影响,由于负债经营要承担相当的利息费用,并且债权人对企业的资产有优先偿付的权利。

(6) 管理信息系统控制: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向企业内部管理层,各级部门主管,其他相关人员, 以及企业外的有关部门(人员)提供信息的系统。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中小企业内部的员工能够清楚地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其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并及时取得和交换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小企业会计制度,2004.

2.周友梅 小企业会计制度实务与案例,2004.

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会计发展趋势论文 篇4

摘要:在市场经济发展迅猛的今天,中小企业发挥了自身重要的作用,带动了我国市场经济活力的发挥,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水平提高的关键力量,成为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重要助力。但是近些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进步的状况低迷。深究其原因,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的信息化发展速度缓慢,信息化水平不高。所以,关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问题的探究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问题探析

经过多年发展经验的总结,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整体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容忽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中小企业发挥的作用。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同步提高,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运用开始投入实践,但是实际的操作和使用依然存在问题。

1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近些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信息化已经开始在各个领域里使用和推广,在会计领域的信息化发展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最开始的时候是会计的电子计算,也就是该领域的最先电算化发展。会计的信息化发展历史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首先就是会计的信息化建设初步尝试利用阶段、核算类型发展阶段,最后的一个是管理的进步阶段,通过三个阶段的长期探索,会计信息化发展已经取得了明显进步。会计信息化实现了会计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是信息大发展时代的潮流对企业财务会计领域提出的新挑战,所以企业只有顺应未来的企业财务会计发展趋势,提高自身能力,实践应用与理论相结合。所以,会计信息化也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在现代获得各类网络信息数据的重要通道,是企业综合提高自身信息化发展实力,和企业内部结构升级的重要机遇。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许多经济实力较强的大企业都意识到了顺应时代发展企业竞争市场发展的需求,实现了企业的全面信息化管理,尤其是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管理,会计信息化作为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践效果良好。会计信息化发展从宏观技术结合角度分析,属于现代会计发展理论与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的尝试性结合产物,从而也进一步带动了企业会计操纵领域和企业互联网应用程序之间的双向变革,从而必然导致对现行企业会计计算规则以及对传统企业会计统计计算方式的冲击。所以总结而言,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实际的应用领域结合效果有待提高,需要企业领导者和企业的各部门援用通力合作。

2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问题

2.1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不足

从企业的管理者角度进行分析,观念和认识是主导实践的基础前提,决定了行动的方向正确与否,只有从开始对信息化建设的概念认识到位,才能在后期很好的规划具体的发展实践方案。我国目前的很多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对实际的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的概念认识不明确,仅仅将会计信息化等同于企业的会计计算的效率提高手段和速度提高工具,没有从理论发展的高度对企业信息化进行深刻认识。与此同时,很多的中小企业管理和经营者观念和认识老旧,思想保守,对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技术引用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无法从整体的企业长远发展角度进行规划和方案设计。实际的计算机应用不到位,所以,企业更加无从谈及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发展领域技术性较强、专业性较强的技术操作。此外,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实践开展也有利于企业的财务账目信息增加公开和透明度,从而可以通过企业的财务账目对企业的资金流转进行严密监控,因此,如果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会计信息化建设发展重视程度不够,就很容易引发企业的整体信息化建设受到阻碍。

2.2资金不足

企业因为自身的规模和资金限制,在企业的发展中经常会受到影响。中小企业很多都是因为此类原因导致信息化建设速度跟不上企业的整体发展。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因为企业的资金限制,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导致了企业的整体信息化建设水平无法得到提高,建设速度缓慢。另一方面,我国的中小企业企业融资难度逐步增加,企业资金来源和渠道减少,这些都是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完善的原因。此外,因为企业资金担保制度应用不完善,也容易导致企业的实际贷款资本低压难度加大,无法通过额外的资金获取实现企业良好运行。所以,在有限的企业资源环境下,中小企业的整体化信息建设速度降低,而且,会计信息化的实际资金投入需求较大,必然带动了后期的企业维护管理资金投入增加。所以,中小企业存在的资金投入困难,是影响到中小企业整体信息化发展水平进步提高的重要障碍。

2.3技术和人才欠缺

在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会计的信息化建设以及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维护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以及人才作为支持,同时,还要对网络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的电子信息发展技术准确掌握,对实际常用的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相关知识认识理解到位,功底扎实。同时,还应该对企业的自身发展特色和企业存在的发展利弊进行整合分析,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行规则和未来发展方向。这一要求,对所有的中小企业来讲都是存在实践困难的。一方面,我国整体的会计信息化发展起步较晚,技术的实际更新发展速度缓慢,所以实际的应用技术时效性和先进性无法得到保障。同时,我国大部分的中小企业中,会计信息化建设管理人员的整体人员素质低下,所以对于可以进行会计信息电算化已经属于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了。另外,中小企业在实际的人才招聘引用上因为存在较大的薪酬压力,也会同样面临着严重的企业人才欠缺问题。综上所述,企业在技术和人才两个领域的欠缺才是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1]。

2.4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

中小企业目前在会计工作部分属于***的部分,处于与企业其他部分相脱节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必然无法保证企业的相关信息与企业的各个不同业务部门相互联系和沟通,由此,才能进一步实现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各部分管理信息和企业的整体运行实时掌握,企业的管理执行能力下降必然导致管理难度加大,加之企业的管理整体秩序混乱,所以企业的整体合理以及规范性不强。会计的信息化发展需要企业建立起一套完整科学的理论管理制度,由此才能保证企业运行和发展秩序良好。中小企业的整体管理制度不完善也是对企业信息化发展产生阻碍的重要因素,无法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应用效果发挥[2]。

3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问题的对策

3.1提高对会计信息化认识

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发展需要首先从观点意识角度给予足够重视,有正确的观念引导才能加强应用效果的发挥。所以,企业如果想要谋求激烈竞争中的未来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首先从先进科学技术领域的投入入手,增加企业的未来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发展不仅仅需要企业的实际运行和管理能力水平提高,同时还要进一步谋求企业发展经营效率和企业经营效益,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和发展实力。所以,企业应该在首先保证好主观认识正确性上,向办法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实现员工会计信息化专业水平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才能实现企业发展人才优势的发挥[3]。

3.2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对于企业资金不足问题,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企业的整体信息化发展建设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对企业整体科学性以及合理性的保障。此外,应该通过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实现企业之间的资金融合能力提高和资金共享能力发挥。从而实现企业之间技术人才优势的互补和共享,还可以通过企业资金互补解决资金困难问题。

3.3增加对技术和人才的关注和支持力度

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企业技术和人才对企业的发展影响,只有关注企业的技术人才投入,以此作为企业会计信息化水平提高的重要举措,才能实现信息化建设实效的发挥,技术的投入是基础,没有先进的技术支持必然无法实现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作为一项技术类项目,必须要及时准确了解最新技术发展趋势,通过技术引进与本企业会计传统系统结合,在技术应用实践中总结经验,查缺补漏。此外,需要增加企业的人才支持,发挥人才优势,实际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所需人才需要具备多种技能,不仅仅要有丰富的互联网应用技术技能,能够熟练的进行网络操作,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会计专业技能,对会计学的相关技术和专业类知识了解到位,增加技术和人才的支持力度。

3.4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企业管理制度是实现企业管理规范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建立企业规范良好的企业管理制度还可以进一步避免企业管理混乱出现,无论是企业的各部门的业务流程还是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都可以进一步稳定。对企业的职责和企业的自身权利进一步明确,从而实现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整体效率也会受到企业管理制度的影响。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整体管理制度需要相互适应,制度的合理性支持才是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企业的管理制度建设也要做到立足实践,从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入手,贴近实际,结合未来的发展目标,慎重建立起一个完整同时合理性较高的企业管理方案。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应该以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发展规划为重要依托。建立起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和管理规范条例,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安全性提高。

4结语

中小企业首先应该在观念上对会计信息化充分认可和接受,明确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是未来趋势,同时,了解企业会计信息化实现可以在企业整体经营和管理上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效益提高,效率保证的关键。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从多个方面投入努力,例如:增加企业的融资发展渠道,提高企业的资金实力;培养企业的高素质会计信息建设人才,同时应该重视企业技术投入,建立健全企业管理综合管理制度。通过有效措施为会计信息化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从而实现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解决,为未来的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提供支持,推动企业未来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红,任世清.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问题探析[J].时代金融,2013,04:108-109.

[2]聂嘉颐.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问题探析[J].会计之友,2014,10:69-70.

[3]李晶晶.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问题探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5:147-148.

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会计发展趋势论文 篇5

摘要: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企业财务活动也是围绕这个目标而展开的。文章通过简要分析财务管理与企业价值创造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明确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企业价值 经济增加值 财务管理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价值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产生未来的现金流入是其主要特征,将产生的现金流采用的一定的折现方法折现到当现的价值,即为企业价值。之所以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因其与其它目标相比具有这几个方面的优点:考虑报酬取得的时间、考虑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克服企业的短期行为等等。

一、财务战略:企业价值创造的定位

企业价值最大化就是为公司的股东创造最大化的财富,也是财务管理的根本目的,可以用经济附加值EVA这个指标来衡量,EVA=(净资产收益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x资本总额。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提高资产的收益率或降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都可以增加经济附加值,从而增加企业价值,财务战略是指为适应公司总体竞争战略而筹集必要的资本,并在组织内部有效地管理与运用这些资本的方略。财务战略与企业战略密不可分,财务战略可分为:扩张型、稳健型、防御型财务战略,不同的财务战略形成的资本结构就不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也就不同,最终产生经济增加值也不一样。

二、全面预算管理:企业价值创造的平台

预算管理是国内外大部分企业所普遍采用的一种管理模式,全面预算包括业务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全面预算管理成为企业价值管理的平台,是因为这是一种管理成本最低的方式,同时也因为它还是一种协调各方利益最直接的管理模式,更因为它是一 种基于战略之下的业务管理机制,它与企业的价值管理高度融为一体。这种以人为本、责权利关系明确的管理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各责任部门、具体责任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以至最终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传统的观点认为预算管理只是预算编制、执行和考核中形成的最大数据和表格的组合,功能与传统的计划无异,现在较权威的观点认为,预算管理是将企业内部各项经济活动的决策目标与其资源配置规划加以优化并控制实施的内部计划活动和过程。它是一种以数量形式表现的计划,体现一定期间企业经营活动的各项指标及资源配置情况,它是经营决策的具体化,又是控制经营活动的依据。企业高层在作出决策以实现价值最大化管理目标后,通常会通过预算管理其价值的实现过程,以对每项业务进行预算管理并使其结果与企业的价值最大化目标相符。

三、内控和风险管理:企业价值创造的保障

内部控制是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是一个过程,用于战略制定,贯穿于整个企业的所有层级和单位,旨在识别影响组织的事件并在组织的风险偏好内管理风险,合理保证实现各类目标。控制活动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到执行,包括授权和批准、职责分工、恰当的凭证和记录、对资产和记录的实物控制、***的检查和评价。对整个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过程也必须实施恰当的监督,通过监督活动对其加以修正。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是一种管理理念和文化,是完善决策机制的必然选择,通过对业务流程中的控制点、监督方法、风险管理措施的明确,为企业防范战略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法规风险提供了制度性约束,是企业减少和杜绝影响财务报告的不利事项,确保股东权益不受侵害,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根本性保障。

四、成本管理:企业价值创造的基础

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策略之一是实现成本领先,企业的产品成本,包括产品开发与设计过程的成本,也包括产品生产过程的成本,还包括销售、消费过程的成本。成本管理是企业价值管理中重要的环节,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基础的成本信息为企业建立成本盈利模型,以识别有效产品、有效客户和有效竞争领域,从而使得对每一项业务的收益和成本的对比分析变得更加匹配、更加科学,也使得对企业整体的投资回报与加权资本成本的比较更具有价值,最终实现成本领先等竞争策略。要实现成本管理的这些目的,依靠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和方法已经很难实现,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管理以及差异分析,成为强化企业成本管理的理想选择,它是基于企业业务流程的分析,按照成本动因区分增值和非增值作业,按照业务环节对所耗用资源与价值的分析,通过改进企业现行成本核算系统,确定不同作业环节和作业流程中的成本,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流程改进、成本控制、业绩衡量、价值管理等提供基础性支持。

五、业绩评价:企业价值创造成果的衡量

企业价值管理的结果如何进行评价,评价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企业战略和管理过程的重新审视。传统的业绩评价重点在财务方面,而基于战略的业绩评价强调公司价值的增值程度,它既考虑短期财务结果,更注重长期竞争优势的培植。因此,战略业绩评价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使用以价值管理为导向的评价体系。目前世界上领先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大致上可以分三类:(1)在传统财管指标基础上的评价体系,现多采用预算管理,(2)以EVA为代表的评价体系,(3)以平衡计分卡为代表的业绩评价体系。这三个系统各有所长,如果能够取长补短,是完善企业业绩管理的最好结果。

在企业的薪酬体系中就采用EVA,通过该指标的动态观察,分析企业价值创造的贡献程度;在企业的日常业绩评价中采用平衡计分卡,且平衡计分卡中的财务指标主要采用EVA;而预算则强调以EVA为起点,实施业绩管理的过程化控制和企业业绩的整体控制。最终,建立起以创造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业绩控制平台,平衡企业财务、顾客、内部经营管理和学习与成长四方面因素的综合业绩管理体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价值应包括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目前只能对经济价值作出估量,计算社会价值的研究方法有待深入,但这一目标无疑更具有科学性。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不仅考虑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同时也兼顾其他相关方的利益,企业价值最大化应该是财务管理乃至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经济增加值与企业价值管理研究

2.企业价值管理模式研究述评

本文发布于:2022-12-20 14:2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780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