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偈妙言经典禅语(精选180句)
禅语主要指从佛门中传出的精华语句,话语平朴,含意深远,对人生思想等方面有着精神食粮的作用。由于禅语的文雅和隽永,常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得到应用。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佛偈妙言经典禅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如果有机缘,我们应该尽心尽力的把净土法门介绍给大眾;没有机缘的时候,就自己认真修行。有机缘而不帮助眾生,这是小乘人,念佛的功夫再好也不能往生,因為极乐世界是大乘菩萨的世界。所以帮助别人认识佛法、修学佛法的工作,我们一定要积极去做。
2、大海承载着佛陀的慈悲,苍穹闪烁着菩萨的智慧,愿佛前的缕缕香烟伴随幽幽的梵音,给你送去无限的祝福与祈愿:吉祥平安顺意安康!佛光普照中秋节快乐!
3、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
4、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5、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源自:《金刚经》
6、若无“是非”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7、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8、蝴蝶很美,终究飞不过沧海。
9、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10、三界轮回***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11、凛冽的清风和温暖的阳光同在!愿慈悲的法流滋润您的未来,愿智慧的光明照耀您的身心!愿您新年里成就智慧般若,六时吉祥!
12、梦里的江湖,百花齐放,人来人往,繁华似锦。
13、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陆游《钗头凤》
14、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源自:《大般泥洹经》
15、佛说:今生种种皆是前生因果。
16、三教圣贤,本乎一理,若离心性尽是魔说。
17、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姜夔《疏影》
18、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19、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20、有其因,必有其果。
1、学东西一定要有耐心,世出世法之成就,就在於功夫深;没有成就,就是没功夫。加拿大张老居士的书法,刚开始练习一个字,每天要写一百次。整整练习五十年,到现在七十六岁,仍然谦虚不已,不耻下问,处处请教人。这种好学不倦的精神,最值得我们效法记取。
2、星火阑珊,往事氤氲如烟,带着今生的夙愿在苒苒时光里落幕恒定永久的空冥中穿梭,水月云袖,记忆中那一抹眷恋浓郁的心痕,仰天空悲怨,奈何情愁旧时难休。
3、尔勿崇饮,狂药非佳味,能使谨厚性,化作凶顽童。
4、生能尽欢,死亦无憾。
5、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6、让我们心中无限的爱,遍布整个世界——无论是宇宙的那一个角落——都没有丝毫的障碍、怨恨和敌意。
7、健康是最大的利益,满足是最好的财产,信赖是最佳的缘分,心安是最大的幸福。
8、在大灾难中,佛菩萨不会建立制度,因為建立制度,立刻会被魔破坏。魔已经造太多罪业,佛菩萨不忍心让他堕落得更深,所以一定会等到大灾难过后,才建立制度。所以我们在乱世弘扬正法,一定要採取低姿态,等灾难过后,正法才会真正的复兴。
9、空余漱漱是泪眼,自此一刻便注定你就是我前世未阐释的姻缘。
10、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11、秋凉成好梦,陌上。经册展平台。
12、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当你的目光落在手机上,我的祝福就会在刹那间被你收藏,无论你身在何方,都愿您在新年里广种福田,清净身心,早证菩提!
13、所作福德,不应贪着。
14、四大原无我,五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
15、今宵剩把颍钢照,有恐相逢似梦中。——晏几道《鹧鸪天》
16、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车票;它没有采排;每一刻都是现场直播;佛菩萨,人天善神,都看着你;把握好每一个念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便是最好的表现;希望你生命的每一刻都能自在吉祥!
17、青葱的岁月,浪漫的季节,弥漫着深情,晓风吹不醒梦中人。
18、人的价值,在於奉献与牺牲。
19、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20、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
1、我们现在心里烦恼不清净,就像池塘里的水浑浊不清。为什么会浑浊呢?因为有鱼在游动,把清水搅起来了。心中哪来的烦恼?因为有妄想,没有妄想就没有烦恼。
2、用功就是要把这个真如妙心好好地守着,死活也守着那念清净,慢慢就会起作用,就会发光,就会有神通。
3、时间过得真快,一下子就老了,一下子就死了,人命在呼吸之间,要有受用,必须靠自己。
4、一个愿力,一个念力,信心坚固,愿力充足,就不会走错路了。
5、用功靠自己,了生死也靠自己,别人帮不了忙,要自己愿意,要自己警策自己。
6、照顾自己的本来面目,清清楚楚的灵知灵觉,这就是无上密法,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密了。
7、妄想多多的人,一天到晚东想西想,没有妄想的人,连做梦都不做。
8、出家人的境界很高很妙,如果你真的用功开了悟,所谓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十方法界,山河大地都是如来。
9、一个人没有业障,身心愉快,走到那里都平安无事,业障来了,你走到那里它就跟到那里,障碍重重。
10、年青人要对自己负责任,要立志愿,有志者事竟成,没有志向就没有办法,作什么事都做不成的。
11、禅定禅定,要静要清净,看住了什么昏沉也没有,什么妄想也没有,一心定在那里,动也不动,天倒下来了也不怕,猫捉老鼠就是这个精神,聚起精神看着老鼠。
12、境界因平时用功而显,做好事得好境界,做坏事得坏境界。
13、正念是清清净净的,一丝不挂,不犯心魔,比如一池清水。
14、如是因如是果,要想成佛,就要修戒定慧,不杀盗***妄酒,不乱来。
15、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嗔,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
1、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
2、唯此一心即是佛,佛与众生更无别异。
3、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减,为诸佛时此心不添。
4、此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
5、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
6、佛与众生一心无异,犹如虚空无杂无坏,如大日轮照四天下。日升之时明遍天下,虚空不曾明;日没之时暗遍天下,虚空不曾暗。明暗之境自相陵夺,虚空之性廓然不变。
7、不悟此心体。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着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
8、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
9、今学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于心外着相取境。皆与道背。
10、此法即心。心外无法。此心即法。法外无心。心自无心。亦无无心者。将心无心。
11、当下无心,便是本法。
12、学道人只怕一念有。即与道隔矣。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佛。
13、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唯学无求无着。无求即心不生。无着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
14、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忘境犹易。忘心至难。人不敢忘心。恐落空无捞摸处。不知空本无空。唯一真法界耳。
15、为有贪嗔痴。即立戒定慧。本无烦恼。焉有菩提。
1、心静了,世界在你眼中无非就是一滴水,清明而透彻。
2、心中有风雨波涛,你就失去了一滴水的智慧。
3、有人捧的场子,再小也是热场子;没有人捧的场子,越大越冷清。
4、有些事急不来,有些人处不熟,这世上的一切人事都离不开因 缘。
5、因缘不到,急也是白急;因缘具足,躲都躲不掉。
6、不如先做好无需等待的手头事,先处好已经处熟的身边人。
7、因为想得到,所以怕失去;因为顾忌多,所以缩手脚。
8、不要给自己的人生留遗憾,更不要因为自己给别人的人生留遗憾,不管有没有下一世,这辈子肯定是个唯一。
9、所有的遗憾都能弥补,唯有人生的遗憾,只要留了,便成永远。
10、我之所想,不一定是造化所愿,人生的遗憾总是那样在所难免。
11、我们敌不过造化,但可以尽可能地不输给自己,遗憾越少,等于赢得越多。
12、做自己能够做的事,帮自己能够顺手帮的.人,这是生命的正念,人生的正途。
13、我们无需刻意修行,心怀正念,走在正途就是最好的修行。
14、我们若能对自己的言行和心念负责,就不会在乎任何谤誉。
15、我认得你就够了,你不必认识我,这一世的遇见,关联着累世的缘。
16、今生遇见你,哪怕只是擦肩而过,也是一种幸福。
17、换一个角度看世界看自己,将属于我的那个缘演绎到极致。
18、少琢磨人,多琢磨事;要真慈悲,勿假善良。
19、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道不合则不相 与谋。
20、悦人者悦己,损人者伤德,智慧布施者得大智慧。
21、一个真正的朋友会握着你的手,触动你的心。
22、错过一个人最可怕的方式就是:坐在他/她的身边,你却永远都不会拥有它/他。
23、永远都不要停止微笑,即使在是你难过的时候,说不定有人会因为你的微笑而爱上你。
24、你可能只是这个世界上的一个人,但对于某些人来说,你就是全世界。
25、不要把时间花在一个不在乎与你一分享的人身上。
26、也许上帝让你在遇见那个适合的人之前遇见很多错误的人,所以,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你应该心存感激。
27、不要因为它的结束而哭,应当为他的发生而笑。
28、生活中总会有伤害你的人,所以你仍然需要继续相信别人,只是小心些而已。
29、做一个更好的人,确信在遇见一个新的人之前知道自己是谁,也希望那个人知道你是谁。
30、学的到东西的事情是锻炼,学不到的是磨练
31、每个星期一定要抽时间出来锻炼身体的。好处多多。
32、在晚上,听听收音机也是种快乐和幸福。
33、如果周围有人嫉妒你,那么你可以把他从你的竞争者之列排除了,嫉妒人之人,难以成大事。
34、成功的方法多种多样,别不接受你看不惯的方法。
35、相信时间的力量,可以冲淡很多东西
36、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37、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种无形的布施。
38、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要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39、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40、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41、不要轻易在心中打结,结打得越多,生命就变得越短。
42、结打得越久,就越解不开。
43、快乐和大海一样辽阔舒展,幸福和天空一样广 袤无垠。
44、太阳和月亮从不打结,永远沿着自己的轨迹运行。
45、快乐和幸福,化成光线,照亮世界,诗意你我。
46、处在高位的人,不妨读一读老子。
47、处在低位的人,不妨读一读 孔子。
48、不管你处在高位还是低位,都应该读一读释子。
49、人一生最要懂的是放下和拎起的哲学,不纠结地放下,不犹豫地拎起。
50、人要常存无依无靠之心,如此方能***,才有担当。
51、少小吃苦不为苦,老来受苦苦如楝。
52、年轻时遭遇坎坷不必抱怨,晚年后陷于沟壑才真悲凉。
53、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够真正陪你一生。
54、除了你自己,没有什么是你永远的依靠。
55、世事变幻,沧海桑田,唯修成***的自己,才能宠辱不惊,笑傲一生。
56、人在一无所有的时候,最放得开,因为他无需担心失去。
57、人在什么都有的时候,反而缩手缩脚,因为他要时刻守护既得。
58、有和无永远是相对的,你有了物质,可能精神虚无。
59、因为一无所有,你的生命可能因此获得自由。
60、因为什么都有,你人生的脚步可能因此被禁锢。
61、出发就是回归,人生只有这一个单程。
62、是以出发的心回归,还是以回归的心出发?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答案。
63、有人一路惶恐,有人一路喜悦,有人喜忧参半。
64、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 有些人半醉半醒。
65、是种子,你就努力发芽,不主动地破土而出,这个世界就永远不会发现你。
66、是花朵,你就努力开放,不主动地散发花香,就注定 不会受到这个世界的赞美。
67、不要期待阳光恰好照到你,你要主动地 走到阳光下。
68、不要指望别人正视你,你要主动地引起别人正视。
69、活在芸芸众生之中,除非主动,否则就注定被淹没。
70、活在尘世,你哪能一尘不染?不怕染,就怕不洗,就怕洗不 掉。
71、洗得掉的尘,能不染当然最好,实在躲不掉,染了也没关系, 洗掉就是。
72、洗不掉的尘,你一定不能染,染了便万劫不复。
73、人生不是策划出来的,但人生需要规划。
74、你可以把握人生的走向,却无法预知人生的细节。
75、规划是对目标的描绘,策划是对细部 的设计。
76、一杯清茶一段人生,沉浮之间,清气生焉;动静之间,禅意无限。
77、我们以为自己很聪明,其实从生到死都被造化愚弄。
78、智者,总能跳开自己看自己,并永葆一种旁观者的心态。
79、活着并不难,难的是有尊严地活着。
80、难得的两个人相契,难受的两颗心相背。
81、恐惧不会产生智慧,只有恬静的心境才会盛开智慧的莲花。私欲使人患得患失,私欲使人身不由己。
82、莲花因其功用之大而香飘四海,一生若能服务于大众,那这一生定是幸福的。把自己的安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那是一种罪过。
83、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84、一佛名为“大无畏”,其渡人也,曰“施无畏”。无畏有五,曰:无死畏,无恶名畏,无不活畏,无恶道畏,乃至无大众威德畏。
85、修行不仅要有诚心,更要有恒心,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时刻如是,平时不要讲那么多话,舌尖顶上颚,有口水时咽下,那是甘露水。
86、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与人相处,应能成人之美,涵养容人之德。
87、邻里团结,家庭美满,职业安定,环境优美,这是众生应求的幸福。能慷慨地施舍,能诚心地服务,无怨无悔,这是最大的幸福。
88、问:心是什么?答:心是无形无相的我,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可以周遍宇宙。
89、《颂投子答月圆未圆》:圆缺曾伸问老翁,石龟衔子引清风。咋朝木马潭中过,踏出金乌半夜红。--投子义青。
90、禅有四行:有求皆苦,无求乃乐,打破执着,是“无所求行”,让自己从苦海解脱出来,用法净之理作指导,是“称法行”。
91、僧人: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沉影之心,是不是得了禅意?禅师:芦花两岸雪,江水一天秋。
92、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93、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
94、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95、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
96、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
97、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98、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
99、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100、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
1、夫身心方寸,举足下足,常在道场;施为举动,皆是菩提。
2、不为静乱所恼者,即是好禅(师)。
3、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计心,亦不思惟,亦不观行,亦不散乱,直任运;亦不令去,亦不令住,独一清净究竟处,心自明净。
4、若知心本来不生不灭,究竟清净,即是净佛国土,更不须向西方。
5、修道得真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无有诸见也。
6、守一不移者,以此空净眼,注意看一物,无间昼夜时,专精常不动。其心欲驰散,急手还摄来,如绳系鸟足,欲飞还掣取。终日看不已,泯然心自定。
7、若能常作如是观者,即是真实忏悔。千劫万劫,极重恶业,即自消灭。
8、见佛性者,永离生死,名出世人。
9、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
10、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
本文发布于:2022-12-20 14:0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779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