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教案
《苏州园林》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艺术的说明文。以下是收集整理的《苏州园林》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有所帮助。
课文内容分析:
作者叶圣陶先生以其精练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抓住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条分缕析地做了全面、深刻的介绍。文章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然后采用总分式的结构展开说明。首先总写其“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微观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
学情分析:
在统编教材中,七年级学生没有接触过说明性文章,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学习该文体。虽然如此,但是因为本篇文章为本单元第二篇课文,在此之前有《中国石拱桥》这篇非常规范的说明文,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的基本特点。且八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较好的整体感知的能力,所以本课作为说明文的教学应该不是难题。相对来说,学生对园林文化的了解和思考较为薄弱,应该作为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点,从整体到局部的多方面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把握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体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本文段首中心句的作用,学习作者文心周密,层次清晰的说明结构。
3、领会园林设计者和建造的独特的审美意趣,理解作者对他们的赞叹之情,激发学生对园林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征,并条理清晰地突出特征的写作思路。
2、领会园林设计者和建造的独特的审美意趣,激发学生对园林文化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苏州园林文化寻访微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说园林:由学生假期文化寻访说起,播放吴昱林微课。学生说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从学生视角去看苏州园林,迅速拉近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
叶圣陶先生也有一篇文章来写他眼中的苏州园林。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位大家的眼中,苏州园林是怎样的。
二、自主学习读园林(一读明特征,二读知结构)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明确:
苏州园林具有怎样重要的地位?(明确: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作者看来,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作者认为,苏州园林是如何达到这个目标的?(四个“讲究”)
2、跳读课文,抓住关键信息缩写课文。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在整体上讲究亭台轩榭的自然之趣,讲究假山池沼的自然之美,讲究花草树木映衬的图画美,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美。他们还在细节上注重每个角落的图画美,注重门窗的图案美,颜色搭配上的闲适美。
方法总结:抓住第二段中的四个讲究和3—9段中每段中的总起句,基本上就可以抓住全文的主要脉络。
明确《苏州园林》在结构上的特点:总分结构。先总写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然后从四个主要方面和三个细节上说明特点。
三、合作学习品园林之美
问题一:作者说,苏州园林的特点是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画。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问题:
你们可以从苏州园林中找到几幅画?
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幅图或者哪几幅图?
这些图画的美有不同之处?用一个词语准确概括出来(可以是文中的词语,也可自己概括)。
示例:亭台轩榭图——自然之美
假山池沼图——灵动之美(变化之美)
花草树木图——活力之美
花墙廊子图——层次之美
阶旁墙上图——图画之美
门窗——图案之美(简朴精细之美)
色彩——安闲之美
共同之处:以江南的自然为模范。体现了自然灵动之美,小巧精致之美,朴素安适之美。
问题二:小学里大家学过《故宫博物院》,很多同学也游览过北京的颐和园。你觉得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和苏州园林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
故宫博物院:规模宏大,对称结构,红墙金瓦,色彩浓艳。皇家威严。
颐和园:规模宏大,建筑、山、湖都是巨制
四、探究发现悟园林
1、赞园?赞人?
作者从一个鉴赏者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他仅仅是为了表达对苏州园林的`喜爱之情吗?
——对园林设计者和匠师的赞叹。
从哪里看出来的?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直追求的是……”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他们唯愿游览者……”
“……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月里,胸中有丘壑……”
2、何人?何缘?
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建造者究竟是什么人,你们好奇吗?我们一起来看两则材料。
材料一:
沧浪亭,初建于北宋中期杰出的爱国者和文学家苏舜钦之手。苏舜钦状貌魁伟,慷慨有大志,欧阳修认为他有宰辅之才。政治上支持范仲淹等人的庆历新政,因此深为朝内保守派所忌,后遭弹劾,削职为民,闲居苏州。于是买水石作亭,取“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命名为“沧浪亭”,为读书会友之所,时发愤懑于歌诗,其体豪放,往往惊人,一时豪俊,多从之游,诗文名满天下,被誉为开有宋一代诗风者。
材料二:
拙政园是嘉靖时的御史王献臣和挚友文徵明共同设计营构的。借《闲居赋》“拙者之为政”句意取名为“拙政园”。
王献臣,字敬止,号槐雨,为人疏朗峻洁,博学能诗文。为官古直,不阿法,敢于抗中贵,时有“奇士”之称。因受东厂特务的诬陷连遭贬谪,愤而弃官回归故乡苏州。
文徵明是诗文、书、画“三绝”的巨匠。自明中叶到清代,文徵明成为文人画家普遍敬仰的宗师。他的书法清劲秀美,洒脱而有韵度,工行草书,尤精小楷。诗歌风格清新妍雅,有《甫田集》,收其700余首古、今体诗。文徵明不仅才艺冠代,而且人品峻洁。他和王献臣志趣相投,绘制了拙政园31景图,每个景点都配有诗一首,并亲撰了《王氏拙政园记》一文。
小结:中国古代没有专职的造园师,苏州园林是园主、诗画家和匠师合作的结晶。这些园林的主人们都是“学富五车”之辈,造园就是为了既在城市里享受丰富的物质供应和服务,但却又向往自然山林的闲情逸致,于是凿池堆山,营建亭榭,莳花植木,以自然山水为楷模,用种种造景手法构成引人入胜的景象,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五、拓展反思说园林
提示:可以从文章严整的结构对自己写作的启示方面说,也可以从苏州园林独特的文化内涵说。
本文发布于:2022-12-20 13:3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778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