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大学之道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完《大学》后,我在人生道路上有了明确的目标。《大学》中虽然大道理偏多,看似很深奥,但实际上细细体味,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强的实用性的。我们也许不能做到至善至美,但能够以此作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使自己做到身修,也许我们此刻还不能治国平天下,但《大学》在于完美自己的行为上,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我这个人不喜欢看书,个性是那种很厚的书,看几页就不想看了。但是,此刻在大学就靠自己给自己充电,所以,只能强逼着自己看。最近老师要求我们看一些古代蒙学的教材,我看了《大学》,我觉得看过之后我整个人都变得有知识的气质了。真是应了那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些书不仅仅对古代的学者影响深远,而且在我们这天的社会也有很高的价值。
《大学》、《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二篇,今单独抽出印行,说明它们有独特的价值。《大学》中提出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命题就深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称赞;“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方法,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其中“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的论述,反映了作者先进的经济思想,这些都值得我们很好地体会。所以命名为《大学》者,正如郑玄所说,“以其记博学能够为政也”。
《大学》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是中国古代传统学术的代表著作。四书到手月余,仅仅是阅读了一遍《大学》,虽然不尽理解,却也能从中感悟到一些人生和教育的道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核心是修身,修身是一个人立足的根本,只有人不断地修为自己,使自己成长,才能承担起责任,才能进一步“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的境界有三,一是“识事物”,二是“明事理”,三是“兴事业”。“识事物”就是要正确判断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是群居动物,不可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与外界打交道,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人友善相处,是极为重要的。作为一名271教育的教师,尤其是271教育人中的首导,我们要处理好与学生、与其他导师、与家长的关系,要学会与人沟通,尤其是与学生进行沟通,只有进行有效的沟通,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更好地引导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明事理”就是要明白自然事物发展的规律,要尊重自然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要顺其自然,不能太强求。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知道每个孩子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的优点,也都有自己的缺点。我们不能像公立学校的老师一样用考试的分数来要求和衡量每一个孩子,我们要像赵校长说的那样“帮助松树成为更好的松树、帮助柳树成为更好的柳树”,而不是一概而论,轻易否定我们的孩子,打击我们的孩子。
“兴事业”就是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理想和实现自己理想的抱负,而不是说我们在事业上要取得多大的成就。人生在世,总要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找一些事来充实自己、证明自己,让自己活得有意义。作为一名271的教师,我们要像赵校长说的那样,意识到自己是在做一件善莫大焉的事,意识到我们是在为祖国培养未来,是在为中国伟大复兴事业培养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人。我们的事业应该就是帮助每一个孩子发现自己,成就自己,让每一个孩子能更好地朝着他应该有的方向发展,为承接祖国未来的发展担当起责任。
《大学》里面还讲人要以身作则,要感恩,要勤学。以身作则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却寥寥无几,人们总是对别人要求很高,却经常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我们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更是如此,比如我们要求学生穿校服,我们自己也要每天穿工装,如果我们自己给自己找借口,非要打破规矩,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去要求学生,即便使用老师的所谓的权威去压制学生,又有几个孩子会真心的信服我们呢?
总的来说,读完《大学》,我学到的道理是首先要充实自己,即“修身”,要以身作则,懂得感恩;做人做事要有原则,要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最后,诚心是做人的根本。儒家学说这种极致美好的境界,是值得我们每个人穷其一生去坚持不懈努力追求的。
记得以前中学时代自己也接触过《四书五经》这一我国古代的经典著作,但那仅限于了解其文化背景、组成结构和大致内容,所以也就无异于管中窥豹、知其皮毛罢了。
有幸在这次假期里比较深入地研读了它里面的《大学》篇,方才领略到它里面所蕴含的为人处世的深刻哲理,并且更为清晰地看到,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该以怎样的方式前行,才能切实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让自己的一生活得有价值、有意义!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从小便志存高远,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光辉梦想和远大抱负,寻得人生的真谛、生命的意义而耗尽一生。
《大学》开篇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里所展示的,即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
三纲八目是《大学》的纲领旨趣和主要条目,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大学》的开篇也是其为人做事的大道与精髓所在。
“在明明德”说明加强道德的自我完善、发掘自己本性中的善根、摒弃邪恶的诱惑、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对人自身修身养性的重要性,而博学的宗旨莫过于此。就此意义上说,西方的“忏悔”、东方佛教的“修行”、列夫·托尔斯秦式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式的“狠斗私字一闪念”,乃至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培养四有新人”、“五讲四美三热爱”等等,都是“在明明德”,以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为目的。
“在亲民”,和下文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相结合,从动态的角度来强调了不断革新,加强思想***化,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之重要。引申出来,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思想上的改造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这使人想到的每日忏悔,使人联想到女作家杨绛把她那本写“gan校”生活的书起名为“洗澡”。精神上的洗澡就是《庄子·知北游》所说的“澡雪而精神”,《礼记·儒行》所说的“澡身而浴德”。话说回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展示的即是一种革新的姿态,它驱动人们去弃旧图新。“在止于至善”即是说博学的目的还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无数先哲们的人生历程便印证了这一点。
人奋斗一生,是因为他“知其所止”,即知道自己所奋斗的目标是什么,知道自己应该“止”在什么地方,知道属于自己的位置在哪里。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鸟儿尚且知道找一个栖息的林子,人怎么可以不知道自己应该落脚的地方呢?所以“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大都市及其郊区古来就是人们向往而聚居的地方,但这还只是身体的“知其所止”,不是经义的所在。经义的所在是精神的“知其所止”,也就是“在止于至善”。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天地悠悠,过客匆匆,多少人随波逐流,终其一生而不知其所止,尤其是当今时代,生活的诱惑太多,可供的机会太多,更给人们带来了选择的困惑。比如说,在过去的时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人心态平衡,或许还“知其所止”,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可是,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所谓“下海”的机会与诱惑重重地叩击着人们的心扉,读书人被推到了生活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所止何处?不少人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精神的流浪儿无家可归,以至于出现了教授卖大饼之类的畸形社会现象。
其实,《大学》本身说得好:“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不同的身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关键在于寻找最适合自身条件,最能扬长避短的位置和角色——“知其所止”。这才是最最重要的。这样一来,教授当然也就不会去卖大饼了!而“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告诉我们,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了,它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抓住其根本,即着重把握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的道理。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审案的根本目的是使案子不再发生,这正如“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的道理一样,也教导我们要善于认识和掌握事物之根本。基于此,孔子所言,是一个教化与治理的问题,教化是本,治理是末。而正是由此出发,我们才能够理解《大学》强调以修身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只是末的道理。
《大学》之道,丰富而精辟;《大学》之义,深远而高崇;《大学》之理,至善而使人信服。
《大学》不仅教给我们修身养性之道,也告诉我们认识事物的正确的方法途径;不仅从大处传授我们“平天下在治其国”、“治国必先齐其家”等个人建功立业之法,也从生活的细小点滴处要求我们要意念真诚。
读完《大学》,顿觉“柳暗花明又一村”,自己无论是在学习、工作方面,还是在生活、做人上都受益良多。
放眼当今世界,风云变幻,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际格局复杂多极,而新军事变革不断涌现,所以,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对于巩固和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至关重要,而这更是对我们军校学员的发展、成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新时期的***,我们要树立牢固的意识,既应继承发扬老一辈***的艰苦奋斗、敢打敢拼的优良作风,也要深入践行当代***核心价值观,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坚定崇高的政治信念。我知道,自己目前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与军事技能尚为浅薄,还达不到新军事变革所提出的要求。正因如此,我在以后将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过硬的军事技,对于近期则是在学好各基础课的基础上多了解与专业有关的知识,广泛而深入地阅读专业知识方面的书刊杂志,学习和掌握热门计算机技术(如ps,c++等),同时不断积累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方式方法,积极地参加各类学科知识和技能竞赛,并力求创新,以求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不断的实战中获取新知和经验。
我相信,信念的帆已经张满,理想之舰即将启航,以顽强不懈的奋斗为动力,我一定能抵达梦想的彼岸!我坚信,我能!
我这个人不喜欢看书,特别是那种很厚的书,看几页就不想看了。可是,现在在大学就靠自己给自己充电,所以,只能强逼着自己看。最近老师要求我们看一些古代蒙学的教材,我看了《大学》,我觉得看过之后我整个人都变得有知识的气质了。真是应了那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些书不仅对古代的学者影响深远,而且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也有很高的价值。
《大学》、《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二篇,今单独抽出印行,说明它们有独特的价值。《大学》中提出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命题就深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称赞;“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方法,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其中“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的论述,反映了作者先进的经济思想,这些都值得我们很好地体会。所以命名为《大学》者,正如郑玄所说,“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
下面就介绍我读《大学》的感想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作于春秋末年战国时期,写定于秦统一全国以后不久。它是我国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指有关政治、哲理的高深而广博的学问。《大学》依据孔子、孟子“仁政”的思想,阐明了新生的地主阶级“治国平天下”的理论。文中提出三条基本原则(三纲)和八个方法步骤(八目)。“三纲”是“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大学》认为,人生来就是具有高尚的“明德”,入世以后,“明德”被掩,需要经过“大学之道”的教育,重新发扬明德,各心民心,达到道德完美尽善的境界。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到“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中,“修身”是根本,也是关键。前四目是“修身”的方法;后四目是“修身”的目的。
书中我最认同的一句话是“经文”章里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通过探索了解道理,丰富知识,处事的意念诚实,对待事物的态度就客观了,人的心志就端正了,品行也就好了,家族也就可以整肃好,就能治理好国家,天下就太平了。如果我们都这样做,那该多好,天下能太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书中我们都应该做到的是:“孝子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衰,祭则致其严”。大意是:孝敬侍奉父母时,应当尊敬他们,使父母高兴,父母生病时,应当表现出焦虑,他们死后,应当十分悲痛,祭拜父母时要严肃,这样才算孝敬。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两句话,那么人人都有丰富的知识、高尚的品德、端正的态度,那家族就会兴旺起来,国家就会强大起来,那国家之间将很友好,天下就太平了,这是多么美好,希望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古典诗文《大学》第一章里的句子。意思是《大学》的原理,在于使人们的美德得以显明,在于使天下的人革旧更新,在于使人们达到最好的理想境界。读书自然不是为了统治国家或者从政,说亲民可能扯得过远,古代的大学指君子之学,为人君,至于人,恐怕现在人或者学生早已忘了何为仁,当然我也承认,我从没有认真考虑过仁是什么含义;我读了《大学》这本书之后,并没有从其中悟得太多哲理,只是学会了一种处世心态。亲民、至善——大学之道,强调的不仅是人们的道德实践,它还要求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应用于社会政治实践,是一个推已及人的过程。亲民,说到底,就是将自己的道德修养普遍地施及于天下百姓,并使天下百姓都能提认到自己心灵中所具有的诚明性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共同创造出一个和谐社会,这样就能做到大学之道所谓的“止于至善”了。
《大学》总结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意思是所强调说的:如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关键在于须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思想)。“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意思是所讲的要治好家族,关键就在于必先修养自身之品德。“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意思是所说的要治理好国家,关键须先治理好家族。“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意思是所说的是要使天下太平,根本在于先要治理好国家。因此,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为人生的第一大学问。“修身”就是我们所讲的“做人”。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达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去做官、去治理国家,否则,将会给他人、给社会造成损害。所以说,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怎样做人,不管他学富五车,有亿万财富,他的人生最终都是失败的人生。正如古人所说的:“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反过来讲,那些懂得做人,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的人,则永远被怀念、被学习。所以,古人说:“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
上至国家***,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而且做事要分轻重缓急,否则本末倒置就糟糕了……
大学短短的两千来字,就深刻阐明了人生和社会的大学问,以及做学问的最高境界。学问不在于某一具体的技术,不拘泥于世俗的琐事。学问在于明辨世间的大是大非,在于促进社会进步,为天下人树立榜样。“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大学,中学,小学。似乎这样一个排列有些有趣,如果把握的成长经历看做一个数,那这个排列就是我的倒数。这样说并不为过,因为在20年的生存里,他们占据了13年了。从儿时就在求学道路上兢兢业业,对大学充满憧憬。那么在捧起《中国语文》这本课本时,不料与《大学之道》这篇文章碰上面,开始了我对大学的思索。
古时的人们上学,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似乎大学就是大人之学。而在大学里辅导员给我们上的第一堂班会时,大学两字被放大化的排在了黑板之上,而在“大”字下面重重的划上了标记符,然后开始了对这包含丰富的“大”字进行阐述。它不仅仅是指教学楼等建筑规模的大,更多的是指在这个环境中充斥着大知识,大智慧,大思想。大学里的大楼,大湖,大门,大道等不是支撑大学之大的支柱。而大学里的大师,大事,大人物,大图书馆等才是铸就大学之大。简简单单的一个对“大”字的阐述包含着的是千言的劝学,万语的启示。
一位先哲有说育人为主,德育为先,而恰恰的在《大学之道》的第一句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确的提到德对于一个人的至关重要。而文章就是围绕这句话展开的,在《朱子语类》卷第十五中将这段文字概括为“三纲”“八目”。三纲便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八纲”指的便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那么我从大学之道开始联想。道,是道“路”,是通向目标的途径。用道路比喻事物背后的规律,给人的感觉更直观。老子说:道可道,非恒道,讲的正是人可以通过学习思考掌握事物发展的一定规律,但是,今天可行之道,明天不一定可行,事过境迁也。他强调了人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也强调了人认识事物的局限性,更强调了世界万物的变化无常。这和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一句话“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有相似之处,当然,老子的道讲的更多的是自然之道,孔子的道更强调的是人之道。大学之道,就是掌握上等学问的方法和途径。成人学国学,从大学开始,朱子等也说十五岁以后开始入太学。之前,是小学,主要学习的是洗扫应对,初级礼仪和文字基础。十五岁以后,学有余力的人而又有远大理想的人,开始学习大学之道。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大学》中,强调修身为本。修身,就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矫正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和接近正道。正如人驾驶车辆的时候,需要不断修正方向,才能不偏离正道。人生的实践也是这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明什么?按儒家讲是发扬人本性中好的德行,涉及到一般的人,可以理解为发扬自己的长处,也就是说,不是什么都明,而是有所侧重,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和长处,了解了自己,知道了自己的长处,并去发扬它,那就是明明德。“亲民”按儒家传统解释应该是推广儒家的理想和道德理念,对一般人来讲,就是发挥所长,勇于实践,有所作为。 有所作为的目的是什么呢,按《大学》讲就是“止于致善”。 对“致善”的理解,广义上讲是达到儒家提倡的最高理想境界,如建立大同社会。涉及到一般的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界定自己的理想目标。重要的是过程和方法。
通过修身使自己德行和能力提高以后,接下来就是进一步的扩大实践范围,也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之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学习感悟人生之道并且不断
的实践演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共同探讨人生之道,是一个更快乐的事,就算没有人理解我们的才学,或者没有机会实践我们的理想,但我们不依然是一个活的很充实的君子吗!
走过古时大学,踏入现代大学。每个上过大学的人对于大学都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但不可置否的一点是:大学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每个人对大学生活都有自己的感悟,在我看来,我第一件就是充实的大脑和良好的思辨能力。无论你是否对自己所学专业报以兴趣,还是不想在本专业继续研究下去,毕竟本科教育并不是让每个人都去做学问的,但是书却不能不读,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多读书、读好书。书可以填充读者精神上的满足,丰富认识视野。读书是获取大脑所需营养的最好方式,而且大量的阅读可以塑造人的思辨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第二件就是要培养和发展一个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特长。在大学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竞争,有时你会发现有一个特长会带给你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在大学里,有特长的人会显得更加自信。运动场的飒爽英姿、优美的舞姿、嘹亮的歌喉、下得一手好棋,都能带给你无尽的自信,即使让你的文字偶尔见诸于报刊杂志,都能给你带来才子才女的佳号。第三件就是在大学里要有几个真心、知心的朋友。人无友则无趣。在大学里是很容易受到寂寞和无聊的侵袭的。多一个朋友,就少一份寂寞,也会多一份快乐,朋友是生活的助推器:一方面可以让你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你本身变得有趣起来。
大学是一本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后感。当我们刚刚走进大学校园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是充满好奇和憧憬的,希望我们每个人能认真地读好这本书,愿我们合上这本书的时候,留下的是一段经久而美丽的回忆
“大学之道”四个字,说明孔子言论的着眼点与《礼记·学记》、《白虎通·辟雍》之类的史笔文字不同,概乎言之所表达的主要是孔子个人对古之大学的宗旨、功能及主要特征的理解。但孔子抓住了古之大学“学为君”、以先王为政之道为诉求的本质,加上其虞、夏、商、周诸古圣先贤的为治之实有着的,春秋以降礼崩乐坏的社会变动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的总结朱子所谓“三纲领”与解析朱子所谓“八条目”才能超越简单的文献学意义,提炼出了王道政治的模式,而且指出了在了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承继其精神的方法和途径,使得《大学》短短的文字成儒家乃至整个文化中地位独特的经典。
当然,这对《大学》的理解和定位。下面即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分析,来对此验证。
先说“明明德”。德者得也。从学的角度说,得,是得自于图腾。在图腾崇拜中,先民都相信自然的某种动植物与某种特殊关系,生命个体源于它又复归于它,在生命的过程中,个体即叫mana的神秘物质与之相联。有人类学家,“天生德于予”中的德,“道在我躬”的道,与mana“没有不同”。这是颇有道理的。
但由得自图腾的神秘物质得,转进为社会价值属性的品性德是经历有人文的发展和提升的。“德”的与“天”沟通,与“明”搭配这一过程中值得关注的或事件。农业经济的生产中人们靠天吃饭,自然之天很容易就被赋予化育万物的慈父形象和仁者品格。当天被视为万物根据的时候,人的“则天而行”的愿望和期望很自然就被人应当顺应内在于人的“得”或“德”逻辑理路来论证和说明。
二者同物异指,互相又互相区别。说,“得”主要表征人之与天的关系,是神秘的规定,则“德”主要表征人与人的关系,是良善的。人事实上并无先验的善之禀赋。上只是自利自为的生物,其的善恶是很难把握预测的。王道政治时代之“竞于道德”是因为当时的历史情势使然。后来时移世变,社会博弈的游戏规则种种原逐渐向“争于气力”“逐于智谋”方向演化。“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选择或采用何种手段策略行动,主要取决于其所能带来的自我及其所属群体的福利增量之大小。在早期社会,博弈是以部落为展开。就部落之间的竞争而言,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掠地风险非常高,而“让”反而容易使天下“共主”,从而眼光长远的部落领袖们所的策略选择。《论语·尧曰》即谓:“宽则得众,信则民任,敏则有功,公则悦。”当然,孔子没有对这些命题有效的条件或条件性给出说明。
在部落内部,个体之间血缘相同,组织的规模也较小,付出与回报容易维持对称均衡,“以道为术”能够为部落带来较高的行动,从而使得选前述策略的部落在竞争中优势位置而胜出。《左传》成公二年云:“四王之王也,树德而济同欲焉。”《正义》曰:“禹、汤、文、武四王之王天下也,立德于民而成其同欲。”说“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的“命定论”有助于赋予君主神性,有助于管理从而其合法性的话,那么“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命正论”则必将因其在现实的社会运作过程中显示出更高的而对前者的取代。当然,取代并不意味德与天的联结即便告中断,而只能说是人文和理性的色彩更浓更重了。
这“德”、“明德”、“明明德”产生的语境。“德”就其得之于天而言,它是“应然”的性;就其施之于人而言,它是美善的根据。所谓“明德”将本之于天的应然之美善落实为。《诗·鲁颂·泮水》:“穆穆鲁侯,敬明其德;明明鲁侯,克明其德”。这些诗句所指涉者偏于人君主与天的关系能够顺应天之意旨。《书·康诰》“明德慎罚”中的“明德”意义与此不同,但仍一脉相承。《左传》称:“明德慎罚,文王造周也。明德,务崇之之谓也。慎罚,务去之之谓也。”这里的“明德”一词,显然按韦昭的理解更合适。韦昭注《国语·周语上》“先王耀德不观兵”谓:“耀,明也。明德,尚道化也。”指的是以道化民的行政措施。
说“明德”和“克明其德”意义如彼,那么,“明明德”又当如何解读才于义为允切呢?简单地说,“明德”主要是天而为言,即君主根据上天好生之德以道化民众;“明明德”则主要是古圣先王而为言,即贵族弟子效法古圣先王的施政之方,将有“成命”在身的贵族弟子先天所具的德性呈现。
贵族子弟之德异于寻常人等至少在当时是社会的共识,它是由后天的建构才得以的。《诗·大明》云:“有命自天,命此文王。”特殊之德亦谓“明德”,作美德解。其来历亦与“尚道化”:“明明在下,赫赫在上。”郑笺云:“明明者,文王、武王施明德于天下,其征应炤晢于天,谓三辰效验。”上天可以察知之谓“明”。由“明明”之见信于天而使“明德”之“明”语意上生成美好之义,即由善而转换成美自是自然而然。《书·君陈》:“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王室子弟来说,既美好又神圣的“明德”已是与生俱来的资质了。
但此“明德”资质,就如同当初得之于天的德一样,仍然是有待于来证明或"懋昭"的。《诗·昊天有成命》所述颇适合用以诠释此情境。“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郑笺》云:“昊天,天大号也。有成命者,言周自后稷之生而已有王命也。文王、武王受其业,施行道德,成此王功,不敢自安逸,早夜始信顺天命,不敢懈倦,行宽仁安静之政以定天下。”已有“王命”,但仍须“行宽仁安静之政以定天下”,“成此王功”,兑现其与天之间的契约,以天命。《正义》云:“《中侯·苗兴》称尧受图书,已有稷名在录,言其苗裔当王。是周自后稷之生,已有王命,言其有将王之兆也。《传》训命为信,既信,必将顺之。”因为商纣曾经“居天下之大位,而又殷之正嫡,以其为恶之故,天乃绝而弃之,使其教令不通达于四方,为四方所共叛,而天命归文王。是为天命难信也。”《大学》的传文也引《诗》来说明这点:“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鉴于殷,峻命不易。”
可以说,“明明德”是要唤醒的神性自觉责任感或使命感,顺信天命以行,而言要承继先王志业,以道化民。《大学》传文在对“八条目”逐条疏解后即总结道,“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宋汪焯编《曾子全书》时将此篇定名为“明明德”,应该说不无道理。
本文发布于:2022-12-19 17:30: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716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