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自由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学的影响
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特别是应用极广的议论文,议论文具有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的特点。写这类作文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以下是整理的蒙台梭利自由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教学的影响议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西方历史中,最早正式提出自由教育思想的当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蒙台梭利自由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教学影响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1870-1952),意大利第一位医学女博士,是西方历史上继福禄贝尔之后的又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将其毕生精力致力于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研究,于1907年创办"儿童之家"进行长期的教育实验,总结了大量的教育经验,构建了举世闻名的蒙台梭利教育方法。自由教育是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中的核心价值观念,它是在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卢梭等人关于自然教育和自由教育的基础上形成的。基于此,蒙台梭利教育思想曾风靡整个西方世界,特别是欧美国家的幼儿教育改革,直至今日,蒙台梭利自由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教学仍然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自由:蒙台梭利教育的理想诉求
什么是自由?自由与教育是什么关系?蒙台梭利自由教育的精神实质何在?这是我们关于蒙台梭利自由教育研究中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一)"自由"的基本概念
"自由",一个美丽且使整个人类向往的词汇,更是历史上中西方哲学家、思想家所关注与讨论的焦点。以思辩的方式,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康德和黑格尔在理论上对自由进行了深刻地探讨,彰显了"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之争。北京大学王海明老师在详尽探讨西方历史上"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的辩析后指出:"自由,就其本身来说,就是实行自我意志的自身之外的外在障碍之消除,就是不存在外在障碍因而能够按照自己意志进行的行为。"
自由就是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的行为,为达到"自由"需要三个条件:行为的主体、不受限制、想做或不想做的事件。
(二)教育对自由的追寻
自由不仅是人的存在标志,甚至是人成为人乃至人的全部之特质。自由之人能够达成其内心需求与外部世界的相互融合,进而创造文化改造世界。然而历史警示我们,在自由化的进程中,自由人往往被残酷的外部世界所奴化,人失去自由失去个性。教育的价值就是帮助个体更好地实现自由,成为真正的自由存在者。自由使人性得以解放,是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形成,人性的解放是其基础,教育对自由的追寻成为人类永恒的主题。因而,对于自由与教育关系人们形成了普遍的共识,自由是教育的基本属性,教育成为人实现自由的必要途径。
在西方历史中,最早正式提出自由教育思想的当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倡导的自由学科其核心是人的理性之发展,目的是要在具备闲暇时间的前提下获得高深理论知识,达到道德、智慧及身体的和谐发展,并形成了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之分。加上这一时期的"七艺"课程为自由教育思想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被堪称古典的、完美的教育。文艺复兴以后,自由教育思想体现出人文特征,要将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中解放出来,获得人性的***自由。在课程体系中,发展了"七艺"课程,调整了中世纪的神学内容,以自然和人本身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人文学科,从体育、智育、德育各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界定,集中反映了对人本身的关注和对儿童的热爱。
(三)蒙台梭利自由教育的内核探究
当历史跨入欧美教育革新运动时期,教育学者们将目光转向了对儿童本性及儿童心理特征的研究,表征着科学教育学正在逐步形成和发展。蒙台梭利在1907年创办的"儿童之家"经过4年的教育实验总结了大量的教育经验和教育观点,在她的著作里蕴涵着深刻的自由教育思想。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1.儿童具有"内在生命潜能"
蒙台梭利在她的著作《蒙台梭利教育法》中从生物学角度来认识"自由"[2],认为物种的固有特性不会改变,它们只会稍有变异,教育不能创造生命,它只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生命的存在方式。儿童的生长不是因为给予了它充足的营养,而是他潜在的生命在发展,是因为生物学的规律在指引着生命本身发展着。在这里,蒙台梭利强调儿童是自我成长的个体,有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儿童具有内在生命发展的潜能,具有"吸收性心智".蒙台梭利曾说:"我们会注意到孩子有一种极力向外扩展的个性,他有主动性,他选择自己要做的事并坚持做下去,他根据自己内在的需要来改变它。他不逃避做任何努力,相反是努力探索并满怀喜悦地靠自己的能力克服困难。"
2."自由"与"纪律"同行
给予儿童自由,并不是让儿童放任自流。蒙台梭利所谓的自由是指儿童发自内心需求的自主活动,它并不排斥纪律。因为儿童的自由是有条件的,他不能损害集体的利益,要正确使用教具,除此之外的任何有益于儿童发展的行为,教师都应智慧地去观察和理解儿童,为其自我教育提供条件,因此蒙台梭利主张的自由是一种有纪律的自由。那么对于纪律如何理解呢?蒙台梭利曾说:"只有当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这样的纪律具有灵活性的概念既不易被理解又不易被采用。但它包含一个伟大的教育原则,这不同于旧式教育中那种绝对的、不容辩驳的高压政策下的'不许动'的原则。"
"工作"是蒙台梭利教育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不同于成人的工作。儿童的工作是自由活动,是其内在发展的需要,不是强制的,不受社会因素的影响,而成人的工作要遵循社会规则和满足自身生存需要。蒙台梭利在其着作《童年的秘密》中概括了儿童工作的特点[5]:第一,遵循自然法则,服从内在本能需求;第二,无外在目的,以自我实现为内在目标;第三,是一种创造性与建构性工作;第四,须***完成,具有不可替代性;第五,以环境为媒介来改造自己,形成自身的个性品质;第六,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为自己的内在需求而重复。由此看出,儿童的工作具有自由、***、自主的特点,是一种手脑结合、身心协调的活动。蒙台梭利认为3至7岁的儿童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她的"儿童之家"里"有准备的环境"为儿童的生理及心理发展提供各种工作,在工作中将儿童的活动与周围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儿童的内在潜能通过外在的自由活动自发地表现出来。
二、自由教育:蒙台梭利课程实施中的灵魂
蒙台梭利课程作为蒙台梭利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倍受关注,蒙台梭利课程最终的目的是要培养儿童健全人格。自由教育作为一种精神在指引着蒙台梭利课程实施,使儿童身心获得和谐发展。
(一)游戏是儿童学***验的组织者
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它强调教师并不是唯一的课程组织者,而突出了游戏在课程实施中对儿童学***验的迁移和建构。蒙台梭利本人对游戏并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在蒙台梭利着作中反映的是她对漫无目的的闲暇游戏的反对,而是宣扬以现实为基础的有意义的游戏,并提出游戏是儿童身心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她认为儿童各种能力的发展是在游戏中获得的。
蒙台梭利主张儿童自由选择的游戏。只有儿童自由选择的游戏才能为儿童将来的生活做准备,才更符合儿童内心发展的需要。但儿童自由选择游戏的场所和游戏材料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这对儿童来说是具有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自由选择的游戏应具有秩序感和目的性双重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蒙台梭利创设了许多游戏活动来训练儿童各方面的能力。如在感官训练中,进行"找朋友游戏"、"蒙眼游戏",数学区有"邮票游戏"、"蛇形游戏"、"做数字卷"等等。游戏可以使所有儿童都有机会参与进来,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材料的设计者和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指导者,而儿童经验的真正组织者和课程的真正实施者是游戏。
(二)主张区域教学,促进儿童个性发展
区域教学在各国的兴起源于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蒙台梭利将教室分为不同的区域,即感官区、数学区、语言区、生活区及科学文化区5个领域。在实际教学中,利用集体教学时间,可以分别进行不同区域教学,而大部分情况下需结合主题活动开展教学。同时,我们要明确的是在蒙台梭利教学环节中,除了主题活动,"自由选择工作"中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意愿自由自主地选择某个区域的某个教具进行工作,而教师作为观察者并进行个别指导。因此,为了促进儿童综合素质的提升及个性品质的形成,蒙台梭利课程需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以个别指导做保障。
1.以主题活动为载体
在蒙台梭利课程实施中,区域教学的开展一般与主题活动密不可分,通常是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将各区域教学内容融合其中。各区域的教学内容为主题活动目标服务,而主题活动目标也成为各区域教学内容选择和组织的依据。主题活动的开展融合了各区域教学内容,很好地促进儿童全面素质的提升。例如:以"圣诞老人的礼物"为主题活动开展的各区域教学,在感官区可投放各种圣诞节礼物的配对或者"神秘袋"的活动,在数学区可创设一个在圣诞树上挂苹果的活动进行数数练习,在语言区可选择几本关于圣诞节的绘本进行阅读并讲解圣诞节的来历,在科学文化区准备各种彩色纸张和笔制作圣诞节礼物送给其他班级的小朋友等等。总之,这样的区域活动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辅相成,在主题活动的指引下,儿童可以自主地创造性地发挥想象力,开展各区域的活动。
2.以个别指导做保障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敏感期在具体时间上和程度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从而表现出每位儿童会有其独特的内在需求。
因此,蒙台梭利教学中采用个别化教学的方式,关注到每位儿童,特别是在"自由选择工作"教学环节中,儿童可以不受课程领域的限制自由选择工作,自主确定完成工作的进度。在具体活动中,还可以将儿童分组,可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情感交流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养成。在蒙台梭利教学中,儿童完全由自己决定工作的内容、时间、频次及工作合作伙伴,能够使儿童获得个性的发展。教师会在不影响儿童正常工作的条件下,指导儿童对教具的正当使用,这里所说的正当使用是指儿童不能破坏教具、乱放教具,同时根据儿童的发展需要适时地介入指导。因此,教师对儿童的个别指导能够关注到每位儿童的个性需求,在获得全面发展的同时个性得以形成。
(三)提供"有准备的环境"
蒙台梭利课程体系中特别强调"环境"要素。
她认为理想的教育应该是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中开发儿童的潜能,使其获得自由发展。教育就是要为儿童准备适宜的环境,使儿童从妨碍其身心发展的障碍中解放出来。在蒙台梭利看来,人作为一种理性的动物,首先是具有自然本性的自然体,对待儿童的生命首先要将其看做植物动物的生长,有其自然的发展规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儿童的肉体生命需要大自然的力量满足其身体发育,儿童的精神生命更需要与大地万物的融合满足其心灵慰藉。因此,要创设与儿童发展相适应的良好环境,激发和满足儿童的内在需要。在蒙台梭利课程中为儿童准备的环境应该是物质环境及心理环境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的。
1.创设物质环境
蒙台梭利课程中所关注的物质环境主要是活动材料的准备,其中以蒙台梭利教具为代表。
教具是为了儿童的"工作"而设计的,它也被称为工作材料。蒙台梭利课程内容就蕴涵在教具中,共分为感觉、数学、生活、语言和科学文化5个领域的教具。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教具的选择和安排应依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如幼儿园小班应以生活区的教具为主,因为小班的儿童需要生活自理能力、与他人交往能力及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儿童在操作教具过程中需要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协同合作,因此在中班应选择大量的感官区教具,尽早训练儿童的各种感觉能力,为其他能力特别是智力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到了大班应以数学区、语言区和科学文化区的教具为主,这时的儿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当然这三个年龄段课程内容的安排并不是严格意义上划分的,在某一个阶段以某一个区域为主的同时,考虑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将其他区域的一部分教具也要投放进来。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安排不断调整教具材料的投放,以保障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为儿童提供自由发展的环境。
2.创设心理环境
蒙台梭利特别重视心理环境的准备,它包括教室布置及和谐师幼关系。一方面,在教室的布置上,她强调一切遵循"自然".教师要考虑房间是否适合于孩子们使用的,桌椅是否符合孩子的身高,是否便于孩子移动,教具柜孩子是否够得着,教具是否适合孩子使用……整个房间应该是为孩子设计,并可以由孩子自由支配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儿童的生命潜能才能自发地通过活动表现出来,其天性才能自然地流露。蒙台梭利谈及教室环境布置时强调教室内每样物品都应有自己的固定位置,为儿童营造的是一种有秩序的环境,为儿童形成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习惯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教室环境一定是自由的、有秩序的、温馨的和吸引人的。另一方面,在师幼关系的建立上,蒙台梭利对教师角色和教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蒙台梭利教师是儿童自由活动的保障者,教师要明确其任务是为儿童准备适宜的环境,排除影响儿童自由发展的障碍,激发儿童潜能。因此,教师与幼儿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和谐的关系,这样的气氛下儿童才能获得自由发展,才能实现自我教育。
(四)"无奖惩"是蒙台梭利课程评价的主题
蒙台梭利曾猛烈地抨击旧教育中用奖励和惩罚来诱惑和强制儿童服从的做法,提出了"无奖惩"的教育,主张儿童"自律".当然自律是有条件的,它需要有准备的环境,如"教室常规",是教师与儿童共同制定的,当儿童违反教室常规时,儿童会自然地接纳违反教室常规带来的后果。在教具使用过程中,教具本身存在自我纠正,教师无需提示"你做错了"或者是"你太棒了",对于儿童的成功,教师可以给予微笑并引导儿童回想是怎么做到的来总结成功的经验,使儿童获得自我的肯定,而不是外人给予的赞许;对于儿童的失败,教师仍然给予微笑并给予鼓励和适当的帮助。蒙台梭利的"无奖惩"评价更关注儿童的成长过程,而非仅仅是结果,更能反映儿童发展的全貌,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儿童在自由的环境中展示着最自然的最全面的特征,同时,通过教师的观察记录,可以了解儿童的多方面的发展状况,为教师进一步的课程安排提供依据。
三、蒙台梭利自由教育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
蒙台梭利教育自1994年正式传入我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其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蒙台梭利教育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如何使其经历了百年以后适用于我们中国的文化土壤,我们必将要考虑其本土化问题,必须要将蒙台梭利教育中的合理要素借鉴过来,逐步完善自身的幼儿教育理论。
(一)尊重儿童,追求儿童整体人格发展
蒙台梭利自由教育思想中把人的发展作为一切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源,这是一种现代的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显然,我国传统教育中教师本位、教材本位、知识本位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教育的需求。我们渐渐认识到,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在教育实践中必须以尊重儿童为本,并且以儿童的整体人格发展为宗旨。只有尊重儿童,才能了解儿童,才能研究儿童的内在需要,教师对待儿童不能以成人的要求为标准,无须严格的纪律,教师只须为儿童创设适宜的环境,儿童就会自由地发展,其整个人格特征必将自然流露。
(二)重新定位教师角色,构建和谐师幼关系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广阔的信息获取途径和丰富的知识容量使得幼儿自身具有了现代化因素,此时的儿童比其他任何时期的儿童对自由平等的需求更高更强。因而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应抛弃传统教育中的教师权威,教师应扮演观察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从而与儿童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幼关系。依据蒙台梭利自由教育理念,幼儿教师要重新定位教师角色,这需要教师深刻理解当前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的精髓,参加专业的幼儿教师培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对幼教工作的热爱,了解儿童的需求,创设有准备的环境;具有创新精神,结合幼儿园实际研发儿童工作材料等等。
(三)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使每一位儿童都获得发展
早在中国古代社会就存在个别指导的教学形式,如孔子的"因材施教".但它并不是人们认识教学规律积极创造的产物,那时并没有形成一种制度,它只不过是适应古代极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而产生的。目前,集体教学仍然是我国幼儿园课程中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依据儿童的年龄特点一般会将儿童分为小班、中班和大班,这也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所明确强调的。众所周知,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体现的特征平分秋色,在幼儿园教学中应依据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来选择适宜的教学组织形式,使每一位幼儿获得全面发展的同时个性得以张扬。
(四)采用发展性课程评价,注重儿童创新精神的培养
幼儿园课程评价一直是学前教育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纲要》中将教育评价专门作为一个领域进行阐述。事实上在我国幼儿园教学中仍然没有一个完善和成熟的评价体系。蒙台梭利课程评价理论为我国学前教育课程评价提供一个很好的研究视角。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对素质教育的不断追求,发展性评价成为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主要趋势。目前在我国幼儿园教育体系中,档案袋评价运用广泛,作品取样系统也在一些幼儿园尝试开展,虽然在幼儿创新精神的培养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对儿童的评价仍然存在片面追求智商分数的足迹。一方面是由于幼儿教师对评价方法本身的把握不够,另一方面由于幼儿教师似乎还没有从传统的评价模式中完全走出来。我们应打破传统观念,科学地吸纳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使学前教育评价更客观、更全面、更科学、更有利于促进幼儿创新精神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真正地走上素质教育改革之路。
摘要:蒙台梭利教育思想是由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提出来的,她创办了举世闻名的“儿童之家”,并从事著述活动和开设国际训练班,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一套独特的教育体系。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自由,强调对幼儿的自由教育。本文对蒙台梭利教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蒙台梭利;自由教育;幼儿教育;启示
蒙台梭利是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她提倡在发挥幼儿天性的基础上,再加强对幼儿的纪律教育,自由教育是该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突出服从幼儿本性的自由发展和自然发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也逐渐传入我国,对我国幼儿教育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打破了我国传统的幼儿教育模式,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更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综合发展。
一、蒙台梭利教学思想的概述
1.蒙台梭利思想的特征
第一,在蒙台梭利思想中,对于孩子的一切活动都是无限制的,充满着自由性,孩子能够子啊教育的同时享受欢乐的玩耍过程。第二,蒙台梭利思想符合儿童的天性,服从内在的引导本能,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第三,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主要致力于实现儿童自身的发展需要,促使儿童不断成长的过程。第四,蒙台梭利有利于提高儿童的的创造力,培养儿童富于创新的精神。第五,通过周围环境的影响,不断改变儿童一些不良的行为举止,促进儿童综合素质的提高。由此可见,蒙台梭利教学思想十分符合儿童的发展,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根据儿童的实际需求,促进儿童长远的发展。
2.蒙台梭利思想拥有的特别的教学环境
一开始由蒙台梭利成立的“儿童之家”是孩子们的家,儿童能够在里面得到很好地教育。在蒙台梭利教学思想中,为了帮助儿童更好地学习,应该设置一个适合儿童学习的环境。因此,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精心设计出理想的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方便了儿童的自由活动,室内的任何设备都儿童都不具备伤害能力。例如,室内的桌椅都是使用十分轻巧的材料做成的,儿童可以随意挪动。另外,教室和外面的大花园是相连的,儿童可以随意进出教室,进行各自的自由活动。在这种适合的环境下,儿童能够在愉悦的心情下接受各种教育。相反,如果环境不理想,将导致儿童没有学习的激情,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教学的质量也得不到提高。
二、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儿童来说,幼儿教育对他们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在一生的教育道路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幼儿教育相比较于其他类型的教育而言,存在很大的特殊性。无论是管理设施、教学工具,还是教师的整体素质,一旦出现任何一点疏忽,都会导致幼儿教育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给幼儿传输各种知识,而且更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真正地去了解幼儿。然而,在我国实际的幼儿教育中,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
1.幼儿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在蒙台梭利的观念下,教师作为幼儿的启蒙者,其主要任务就是走近幼儿的生活,真实了解幼儿,拉近与幼儿的距离,引导幼儿通过自身的努力而需求长期的发展。同时,教师的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幼儿为中心,实现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幼儿教师都是正规师范学院毕业的,在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之前,他们也都经历了长期正规严格的培训。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幼儿教师也都认真履行自己应有的职责。但是,这些循规蹈矩的任务没有联系幼儿的实际情况,仅仅只是为了满足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完全脱离了幼儿教育的本质。在课堂教学上,普遍的状态都是小朋友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吵吵闹闹,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在教师管理好课堂秩序之后,开始教小朋友认字。但是小孩子天性好动,让他保持安***着座位上不动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教师只能采取强制性的措施,对于不听管教的小朋友进行惩罚。因此,教师带领小朋友将生字重复读几遍之后,一节课也就结束了。可见,这种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往往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幼儿教学内容有待改进。幼儿时期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智力水平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因此,在设置幼儿课程时,应该积极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学的内容要侧重于开发幼儿的智力,同时,也不能忽视注入非智力因素。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幼儿课程的设置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是缺乏科学性。幼儿园的必备课程包括语言、算数、科学、艺术和社会等几大类,只些都只是底层教育,还没有涉及对幼儿的高层次教育。另外,现在的幼儿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是家长眼里的掌上明珠,从小过度溺爱,舍不得让孩子做任何事情。因此,现在的幼儿大多数都缺乏***性和自主性,动手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布置一些***完成的学习任务,培养幼儿的***意识,端正幼儿的生活态度,显著提高幼儿的实际动手能力。
3.幼儿管理模式有待转变。每个幼儿园为了保证园内的教学环境和秩序都制定了严格的幼儿园管理条例,要求每个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该条例。这些管理条例具体而又严格,教师如果按照规则实施教学,将会导致教师失去主观能动性,用管理条例来严格要求幼儿的各种行为。教师的这种行为,必然会导致幼儿对教师产生抵触的心理,逐渐与教师疏远了。由此可见,这种传统的管理制度压制了教师的积极性,形成幼儿园内紧张的气氛,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
三、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1.创设有利于儿童自由活动的环境
为了促进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在教育的过程中营造一个适宜的教育环境是相当有必要的。蒙台梭利为了创造出有利于幼儿自由活动的环境,设计出适合幼儿活动的材料,根据幼儿的身高和体形改进了传统的桌椅,改进后的桌椅很轻,幼儿有足够的力气随意摆放,便于幼儿开展自由活动。甚至黑板、盥洗架、橱具都是根据幼儿量身打造的,这种改进后的教学环境对于幼儿的自由活动提供了相当大的作用。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促进了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幼儿的自主创造能力。然而,我国大部分幼儿园为幼儿提供的教学环境仍然沿用传统的模式,严重阻碍了幼儿自主自由意识的发展,不利于自由活动的开展,教学玩具也只是一种摆设,根本发挥不了作用。对于幼儿上课的课程也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教学活动,幼儿只是机械化地跟着教师的带领进行相关教学活动,严重忽视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
2.在自由的甚础上培养纪律性
在蒙台梭利的意识中,不管是培养幼儿的纪律性,还是发挥幼儿的自由性,可以同时进行并实现。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依赖,不可分离的。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所谓的自由教育并不是放任自流,不代表幼儿想干嘛就干嘛,这种自由是有一定限度的。第一,以不损害集体利益为前提;第二,不能对他人有不礼貌或是粗辱的行为,绝不可以冒犯或干扰他人;第三,对于幼儿的各种行为只要有利于其表现,不管是以怎样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师都应该允许。而对于幼儿毫无目的、无规则的活动教师应该及时制止,引导幼儿服从真理,做出有利于发展的事情。比如,在幼儿园中经常出现小朋友无缘无故去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而大部分幼儿教师对于这种事情毫不在意,不会及时对该小朋友做出批评和纠正,甚至会觉得小孩子之间抢抢闹闹是再正常不过的。但是蒙台梭利却认为,对于这种事情教师应该及时作出正确的引导,让小朋友知道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帮助幼儿从小树立正确的意识,明确怎样辨别好坏。因此,也要加强对幼儿的纪律培养,但是这里讲的纪律不是有些教师理解的那种让幼儿保持安静不动的意思,是指一种他控的纪律,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的,在自由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纪律性。
3.在***的基础上达到自由
在蒙台梭利的教学思想中,认为幼儿都有***活动的欲望,穿衣、洗脸、吃饭都希望自己***完成,所以,在教育中帮助幼儿实现这种欲望。幼儿在***完成这些小事时,会产生相应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得到一种自由的感觉。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幼儿教育中,教师大多包办这些小事情,不仅没有使得幼儿产生自由感,而且降低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导致幼儿的***自主能力逐渐降低。例如,在画画课堂上,教师规定让幼儿画画的内容,导致幼儿的作品千篇一律,严重阻碍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促使幼儿在自由方面得不到发展。
四、蒙台梭利教学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
1.重新认识幼儿,认识环境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
蒙台梭利教学思想注重加强幼儿对文化的吸收能力,因此,该教学思想对教师的教学任务提出明确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是注重对知识的讲解,而是仅可能多安排一些文化活动,并积极营造出适宜的教学环境。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多关注幼儿、相信幼儿并宽容幼儿,引导幼儿进行自由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了确保幼儿顺利完成自由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必不可少的。环境是幼儿活动中的一个重要资源,应该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根据幼儿的需要,以幼儿的喜好,来布置教学环境,让幼儿在舒适的环境下进行教学活动。
2.重视操作活动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增加幼儿操作的机会
在我国幼儿教育中,普遍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先讲解,然后幼儿跟着重复和模仿,对于操作材料的使用也十分有限,教学活动一结束,操作材料也完成了使命。而蒙台梭利教学思想注重操作活动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要求教师为幼儿的操作创造有益的条件,增加幼儿的操作机会。同时,给幼儿提供想象的.空间,促进幼儿想象能力的提高。
3.注重操作材料的系统性和实用性
蒙台梭利教学思想尤其注重操作材料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因此,在选取操作材料时密切联系教学活动,利用操作材料为幼儿带来想象的空间,将教学内容渗透到材料中,促进幼儿对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实用价值。
五、结语
当前,我国的幼儿教育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合理利用蒙台梭利教学思想,加强岁我国幼儿教育的改进,注重对幼儿的自由教育,培养幼儿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幼儿全方面的综合发展。
摘 要: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是一种实践性很强且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理论体系,有利于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和潜力开发,对世界各国的幼儿教育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介绍了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提出了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以期为我国的幼儿教育注入新力量。
关键词: 蒙台梭利 幼儿教育 启示
玛莉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是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是“自由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潜心研究与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内在需要,在幼儿教育史上留下许多重要创举,如:主张为幼儿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儿童之家;把握幼儿的敏感期,遵循儿童发展的内在需要;强调感觉教育,通过感官训练挖掘儿童的潜能等。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尊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充分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本文通过对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
一、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一)“吸收性心智”
儿童的学习与成人不同,他们不是用大脑而是用心理能力直接获取知识,通过与周围环境的有效互动,吸收周围环境中的知识和经验,从而建立他们自己的精神世界[1]。吸收性心智这一潜意识学习特征决定了儿童有足够的能力学习周围环境中的知识和经验,并由此适应环境,学习成人,创造自己的独特个性。
(二)教师是“导师”
蒙氏教育强调以儿童为中心,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教师是儿童的“导师”。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身体发展,善于观察儿童的活动状况,了解儿童的发展需要,诱发儿童的活动欲望,引导儿童专心活动,支持儿童***活动[2]。教师应该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和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提供适时、适性的帮助和指导。
(三)发展的敏感期
敏感期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表现出对某些事物认知、探索的特别强烈的兴趣,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因此,掌握孩子各阶段学习的敏感期,恰如其分地给予教育和指导,不仅能让孩子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使其终身受益。
(四)“有准备的环境”
环境对儿童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蒙台梭利提倡要为儿童创造“有准备的环境”,以保障儿童的自我活动。“有准备的环境”是激发儿童兴趣、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物质环境,也是儿童自由自主,并感到轻松愉快、温馨安全的心理环境。在“有准备的环境中”,儿童可以真正主导、控制自己的活动,而教师更多的是观察和指导。
(五)丰富多彩的教具
蒙台梭利为儿童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具,有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良好行为习惯的日常生活练习教具,有促进儿童感觉发展的感官教具,有引发儿童艺术兴趣、培养艺术才能的艺术类练习教具,也有帮助儿童建立数学基础、了解简单运算的数学教具,等等。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由选择教具,反复专注地练习。这些教具能够有效地激发儿童内在的需要,让儿童在***工作中获得经验,得以发展。
(六)“工作”
蒙氏教育中的“工作”是指儿童在“有准备的环境”中通过操作教具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活动,是儿童进行自我建构的活动。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工作”和成人不同,儿童的“工作”是在本能的驱使下,追求内在需要的满足,具有创造性和建构性。这种“工作”能够促进儿童人格和心智的良好发展。
(七)混龄编班
混龄编班是指将年龄不同的幼儿编排在一个班级,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在同一环境中共同学习和生活[3]。在混龄班级中,年龄层次大的孩子成为较小孩子的模仿对象,他们自身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帮助年幼儿童的过程中得到提升。混龄编班能够促进孩子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不同年龄的幼儿学会理解、关心,培养他们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
蒙台梭利经过长期研究和实验探索,提出一套旨在培养儿童良好个性、健全人格的教育思想,她的教育思想对世界各国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结合我国幼儿教育的具体实施情况,提出几点启示,以便更好地为我国幼儿教育服务。
(一)教育要遵循儿童发展的内在需要
蒙台梭利认为,教育要以“儿童生命”为出发点,顺应儿童自然成长的规律,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发现儿童与生俱来的生理、心理特点,并以敏锐的观察力深入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使儿童获得自由。儿童与成人的本性不同,成人不能用自己的思想、要求对待儿童,不能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儿童,也不能过于干涉儿童的活动,而应该静下心来走进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在需要,为他们提供发展的空间,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发展他们的生命力和个性。
(二)注重教育中环境的重要影响
蒙氏教育中的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种。外部环境包括教室、教具、大自然等,蒙台梭利提倡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提供的设备和用具应适合儿童的身高、比例,适合他们发展的需要。因此,要适时地为儿童提供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的有准备的环境,让儿童在环境中自由地活动、自然地表现。除了提供给儿童适宜的外部环境外,同时应该重视教师和儿童之间平等互助的内部环境的创设,在蒙台梭利教育法中,教师是“导师”,扮演着儿童环境的提供者、观察者、示范者和支持者的角色[4]。因此,教师要给予儿童充足的时间、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儿童,善于运用启发式的语言引导儿童的活动,细心观察儿童,在需要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三)重视感觉教育的作用
在蒙台梭利看来,感觉教育是儿童智力发展的第一步,可以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为儿童健全人格奠定基础[5]。所以,应该有针对性地对每种感觉实施个别刺激,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鼓励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与周围环境有效互动,让儿童的感觉能力得到不断强化,从而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和良好个性的形成。
(四)坚持***性与协助学习的统一
蒙氏教育既要求做到帮助儿童***,又重视儿童的协作学习。蒙台梭利认为,成人必须要帮助儿童***,有了***他们才能获得自由,才能有选择有兴趣,才能更专注。所以,应该给儿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从***探索中获得自我成长。同时,蒙台梭利非常重视儿童的协作学习,通过混龄编班和教具帮助儿童在合作中获得发展,因此,成人要创造更多的协作学习机会,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
综上所述,蒙台梭利提倡教育顺应儿童的内在需要、创造“有准备的环境”、注重感官训练等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积极地吸收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精华,注重对幼儿的自由教育,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及全方位的综合发展,为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注入新活力。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蒙台梭利作为近代世界教育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儿童教育家之一,其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给予我们很多启示,本文从蒙台梭利的儿童心理发展观、论自由教育以及论感官教育等三方面浅谈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意义。
蒙台梭利毕生致力于探索幼儿教育,其教育思想对当今世界各国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样给我国的学前教育以极大的启示,尤其对我国当前的幼儿教育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强调吸收性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特性,儿童通过外部世界的吸收而建构起自己最初的心理和精神胚胎,因而感官教育十分重要,蒙氏还强调儿童在其受教育的过程中拥有完全和充分的自由,但并不意味着儿童可以任意妄为。蒙氏教育思想中的这三个观点对我国幼儿教育颇具影响,下面对其思想及启示意义简要分析:
一、有吸收力的心理——转变我们的儿童观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心理不同于成人的心理,成人通过运用心理来获得知识,然而儿童吸收知识直接进人其心理生活。我们接受印象并将其存储于大脑之中,但我们自己依然与其保持分离,然而婴儿却要经历一个转化过程,印象不仅进入其心理而且形成其心理,儿童创造了自己的“心理肌肉”用于所发现的周围事物。
也就是说,儿童能够吸收文化,吸收语言,吸收知识。儿童的心理、儿童的语言等并没有遗传的行为模式可以遵循,而是通过对外部世界的吸收来实现的。儿童通过吸收在周围发现的一切,从而形成自己的个性。吸收性心理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母亲带来的只是婴儿的身体,是婴儿创造了人的心理,是儿童吸收了周围世界的材料并将其塑造为未来的人。从“吸收”到“形成”,这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3岁以前,幼儿的学习基本以无意识为主,儿童对一切外界刺激的吸收只能是无意识的,他们不具备接受能力,但这时期的他们具有吸收的能力而无须任何直接的教学。他们面临的不是如何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形成的问题。他通过活动完成其先前无意识吸收的心理,同时形成有意识的吸收心理。儿童通过吸收逐渐建构起他的心理直到具有了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等。
启示:
“儿童具有一种依靠自己而能够吸收的心理,这一发现给教育界带来了一场***”,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儿童观。
1.重视儿童的自我发展。儿童是具有巨大创作能力的生命,而不是一种弱小的生物。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是吸收性心理的作用。重视儿童的自我发展是我们今天教育面临的挑战,是我们今天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我们的幼儿园教育自50年代学习苏联以来,形成了教师直接灌输为主,教师是幼儿一切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教育传统,长期以来忽视儿童的需要和发展,这与当今时代和社会的要求显得格格不入。研究表明我国幼儿教师在教学技能上不输给任何国家的同行,但在教育观儿童观方面,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教育传统,长期以来忽视儿童的需要和发展,这与当今时代和社会的要求显得格格不入。研究表明我国幼儿教师在教学技能上不输给任何国家的同行,但在教育观儿童观方面确有相当大的差异。我们的很多家长和老师对待儿童的态度依然是说教的、灌输的和干预的,成人在爱护孩子、帮助孩子、教育孩子的外衣下隐藏着一种不正确的儿童观,即认为孩子是无知无能的,必须由自己对幼儿进行教导,让幼儿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正是这种轻视幼儿能力、否定幼儿能力的观点导致了家长和老师把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强加给幼儿,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幼儿.用成人的尺度去评价幼儿。相应地,这种成人中心的教育观使幼儿的正常发展受到了压抑和歪曲,妨碍了儿童内在生命的发展和内在生命力的展现。
2.重视儿童的活动。“吸收”是儿童心理成长的主要途径,儿童不是主要通过观看与模仿而成长,他们更通过自己身体力行的活动与真切的生活经历而吸收周围的一切,听讲不能造就一个人,只有实际工作和经验才能引导一个人走向成熟,观看顶多只能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象,亲历才能达到吸收的效果。因此,幼儿教育要尽多地采用活动教学的方式。我国幼儿园教学方式在这一点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一再强调应考虑儿童的个性特征,让儿童通过亲身体验习得知识。
二、自由教育——对传统教育的挑战
自由教育是蒙台梭利改革儿童教育的最基本的原理。她认为,要建立一种合乎科学的教育,其基本原则是使儿童获得自由,使儿童从妨碍其身心发展的障碍中解放出来,使儿童的天性得以自然的表现。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中都能得到自由的发展,这里的自由是指使人从妨碍其身心和谐发展的障碍中解放出来的自由,是使儿童的天性得到自然表现的自由,绝非放任无规则的活动,而真正的纪律只能建立在自由活动的基础之上,当儿童能自由从事活动并按照自己内部需要发展的速度和节奏来行动时,他就会表现出严肃认真、遵守秩序长时间集中注意等优秀的品质。因此,自由与纪律,自由与***,自由与意志,个别教育与社会性的发展都是统一的,没有矛盾的。只有在自由的前提下,后者才能得到发展。要给儿童自由地衔接条件是儿童的人格发展必须有健全的发展与构成,真正的自由是通过教育的协助,使潜在的力量得到发展。
启示:
1.尊重儿童自由的权利。有资料表明:目前我国20%至30%的家庭中存在心理教育问题,其中1/3是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发病的。当前,我国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教育者们常常将自由与纪律,自由与***,自由与意志对立起来,他们常常限制儿童自由活动和自由游戏。我国幼儿园和家庭中普遍存在儿童自由活动时间少,儿童不能自由选择感兴趣的玩、教具,儿童在活动中和日常生活中受到教师和家长多方限制的状况。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使儿童的天性受到压抑,难以自然表现,制约了创造力的发展。比如现在仍然有很多幼儿园老师为了让孩子们“听话”、“保持安静”和“守纪律”,而采取一些强制的手段,强迫儿童服从,甚至恐吓、威胁、惩罚等。有些幼儿园教师为了维持纪律,采取“谁坐得好就给谁发水果,谁坐得不好就不给谁”的手段,结果孩子们“坐好”只是为了得到“水果”,而不是自觉自愿的。这种做法会使孩子们形成“守纪律”是为了得到利益的思维定势,那么,一旦“无利可图”,“守纪律”的品质也就消失了。在许多幼儿园的美术课堂里,时时可以听见老师不停地强调画什么,哪里涂什么颜色,什么时候开始画,还会听见有的教师在幼儿游戏前强调:“玩游戏时要注意,不能发出声音,哪组表现不好就不要玩了!”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儿童自由天性的发挥。教师应该以儿童为本,尊重儿童的人格,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创造宽松、自由的生活环境,不要干涉和限制儿童自由活动,应尽量满足儿童的好动心、好奇心和游戏心,使儿童真正获得思想自由,心理自由,爱好自由和活动自由,并在自由活动中培养其自觉性、主动性和自制力,为形成自律人格奠定坚实的基础。2.自由不等于放任自流。蒙台梭利对“自由”进行了界定:“孩子们的自由,就其限度而言,应在维护集体利益范围之内,就其行为方式而言,应具有我们一般所认为的良好教养。因此,只要孩子冒犯或干扰他人,有不礼貌或粗野行为,就应加以制止。”有的教师为了尊重儿童的自由,在幼儿的行为已经影响到正常教育活动的情况下,任由他们随意而为,不仅影响了教育活动的成效,更重要的是没有让幼儿养成一定的规则意识,对他们以后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这里需要的是儿童的内在纪律,是一种主动的纪律,形成于儿童的愉快的自由活动中。
三、动作训练与感觉教育——智能发展的基础
感觉教育(感觉训练)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体系中占最重要的地位,是最具特色的一部分,它是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所构思和设计的。通过感觉教育,可以帮助幼儿获得概念的知识,获得智力的发展和提高,以及获得适应生活环境的基本能力。她认为感官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训练儿童的注意、比较、观察和判断能力,使儿童的感受性更加敏捷、准确、精练。在蒙台梭利看来,学前阶段的儿童各种感觉特别敏感,处在各种感觉的敏感期,在这一时期如果不进行充分的感觉活动,长大以后不仅难以弥补,而且还会使其整个精神发展受到损伤,因此,在幼儿时期进行各种感官教育显得极为重要。同时她认为,感官是心灵的窗户,感官对智力发展具有头等重要性,感觉训练与智力培养密切相关。人的智力高低与教育有较大关系,通过感觉教育可以在早期发现某些影响智力发展的感官缺陷,并及时采取措施,使其得到矫治和改善⑩。蒙特梭瑞的感觉教育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的训练。
启示:
1.给孩子亲自动作与感觉的机会。动作训练、感觉训练是开发智力的基础,对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有独到作用。动作训练可以培养儿童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其责任感及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当今的孩子,常被戏称为“小皇帝”,即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入园时自己不会吃饭、不会穿衣的大有人在,孩子在联系爬时家长又“及时”把他们抱在怀里怕摔着,这些行为都在极大程度上剥夺了孩子的感觉的机会,容易导致孩子感觉统合失调,这也是如今感觉统合训练越办越火的一个原因。2.提供丰富而有秩序的教具。蒙氏的感觉教具强调除了美观,
色彩、形状均应协调适中,还应尽其所能使儿童在操作的过程中逐渐学会手眼协调,动作灵活,促进其智力的发展。教具的系统性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建立秩序感。从人类个体的学习方式来看,通过自身的体验而获得的知识印象更为深刻,也更容易内化。因此,改变目前幼儿园教学中的“教条式、小学化”等做法,为儿童增加更多的与物品材料的操作机会则对其智力的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经过实践证实,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给教育界给人类留下了宝贵财富,蒙台梭利教育法作为一种较先进的幼教模式,对当今世界各国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对我国幼教界同样是巨大的。其整套的教育方案于94年在中国幼教界开始流行,至今十分盛行。我们应该通过对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正确解读,认识和吸取其对我国幼教有指导作用的教育精髓,同时承认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以及运用中的文化障碍,找到将其本土化的途径。
本文发布于:2022-12-19 09:0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684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