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特征与价值的理解

更新时间:2022-12-19 05:03:00 阅读: 评论:0

浅析文学经典的价值和意义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精心整理的浅析文学经典的价值和意义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浅析文学经典的价值和意义论文 篇1

摘要:

每一部文学经典,都有着独特的魅力与价值,走进任何一部经典都将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产生有益的影响。本文将从挖掘文学经典的价值以及文学经典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角度出发,阐述文学经典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关键词:

文学经典;价值;意义

经典是人类文化,特别是文学艺术中的精华,它凝聚着一个时代的各种文化成果和现实生活价值,成为时代生活的写照。由于这个缘故,但凡经典之作,无论是理论的抑或文艺的,总是历经时代的考验,为历史所首肯的成果。它们的产生可能很久远,它们的产地可能远离我们本国,它们的内容可能通俗易懂或深奥难解,但它们决不平庸浅薄,也决不辜负任何人的潜心研读。

我们信手拈来若干例证,就可证明此话不虚。就说世界上许多伟大民族在摆脱蒙昧之初创造出的经典吧――中国的《诗经》,印度的《吠陀》,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希腊的《伊利亚特》……当时每个民族都以经典中焕发的精神开拓了文明之路;若以个人而论,则有众多奠定民族文化根基的巨人――中国的诸子,印度的游吟诗人,希腊的七贤,以色列的摩西……后来的每个世代都是靠他们的精神乳汁成长壮大起来;再若以作品而论――面对繁若星数的经典,有人说,荷马是诗人之王(但丁);有人说,谁要了解西方思想史,就到柏拉图著作的注解中去寻找吧(怀特海);还有人说,宁可舍弃印度,也不能没有莎士比亚(卡莱尔)……说得严重些,后来一切重大的文明进展,何曾脱离过他们的影响?

为了这些以及其他不胜枚举的理由,我们确实应该重视并重读经典――无论我们内心的世界多纷扰,外面的世界多精彩。至于经典带给我们每个人的益处,相信是众所周知的。

一、文学经典具有历史内容的概括性和预见性

读者通过阅读经典可以知微见著,举一反三。我们读但丁的《神曲》,不仅会了解到诗人生活时期欧洲的思想风貌,而且会感受到但丁之前欧洲的变迁和但丁之后欧洲的前途,因为这位先知诗人不仅在诗中对历史做出了审判,而且对未来做出了暗示,就连他的一生也在彰显未来的资产阶级历史命运――浪漫的少年,激昂的青年,先是与封建王权斗争,后又与教会势力斗争,最后以世界公民的姿态终其一生。从他的经典创作中,后人得到过巨大的教益和启迪。

二、重读经典对解决现实问题具有取法捷径的意义

文学经典对事实和可能发生的事情具有哲学概括性质,把握其中的规律我们将受益终生。历史发展的方向,按照实际的情形,既是多元的,又是相对一致的。中国的社会发展道路,在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那里,已经大致经历过。在精神生活方面,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也大体可以在发达国家的思想演进中找到前驱。事实上,如果我们从宏观的角度审视世界文明,就会发现,日常显出很多差异的现象,在宏观的视野下并没有根本的差别。因此,中国理当丢掉包袱,以中外经典为镜鉴,使我们从个人到社会的发展都能少走弯路,多取捷径,在经典的指引下掌握自己的历史命运。

三、经典作品对提升人的历史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名列经典的作家作品,大多充满真知和智慧。因此,经常把玩经典,耳濡目染,对于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品格修养,都有巨大的益处。之所以如此,因为诗格高于人格,经典超乎俗作。我们看到,东方的经典,不知哺育了多少仁人志士的男子(如大量咏史之作),兰心慧质的女子(如许多遣怀之作),西方的经典,不知激励了多少盖世的英雄(如拿破仑与华盛顿),变革的哲人(如马克思与埃斯库罗斯),近代以降,东、西方经典的交流甚至逾越了国界,使每个受到较高教育的人都兼得了东、西方经典的熏陶。

四、学***典是继承人类历史上最重要文化成就的必由之路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他本人也有望成为经典作家)曾著专文倡导阅读经典,他认为经典就是人们最好的学习范本,最丰盛的精神源泉,最神奇的人生辅佐。他还提出将本国的经典与外国的经典相比较,从而做出客观评价的主张,这对克服狭隘民族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都是很有效的方法。中国社会目前正当深刻转折之际,要开拓崭新的历史方向,建设现代文明,不可须臾脱离人类以往创造的思想文化成果,能否在这伟大历史机遇中出色完成继承经典、发扬经典的任务,确实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从以上诸端可以见出,经典,乃是文化的灵魂,因而也是塑造灵魂的文化。认识到经典之可贵,树立起超越经典的信心,才能正确对待古今文化,既不妄自尊大,也不枉自菲薄。为此,笔者愿与读者共勉:重读经典,舍近求远,知微见著,登高临渊,使古今彼此参悟,中外相互借鉴。

当然,我们认识到了经典的意义与价值之后,在阅读经典之前,首先还是要知道什么是经典,如何批判经典。如果您看到,除了您之外,大家都在不断地重温、讨论、赞誉、感激某些著作,如果您从一个时代中再也找不到比这些著作更重要的著作,如果有一本书,您读过之后就终生难忘且不断为您提供精神食粮,那么您就可以断定,您遇到了经典!而一旦您又善于将自己置于自然中正确的地位,善于鉴别经典之得失,寻根溯源,渐行渐远,必定能够发现经典之真谛,大道之蕴涵。(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2]维戈茨基著周新译.艺术心理学[M].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

浅析文学经典的价值和意义论文 篇2

“价值学”是由20世纪法国皮埃尔和德国尼古拉·哈特曼创立的。价值理论被广泛运用于人文科学领域,当然也包括文学艺术领域。此外,马克思建立的关于经济方面的价值理论,也极大地丰富了价值理论的思想资料,为人文科学价值理论的深入探讨提供了方***上的启示。一般学者认为,“文学价值是作为人类的审美活动方式之一的文学创作活动的成果,其中蕴含着人类审美活动的一定的精神模式,而其核心则是人类的审美价值理想的追求与实现,其本身即对文学活动以及活动主体的方式具有规范性作用。”因此文学创作、文学理论批评都会受到文学价值的规范和制约。

当下中国文坛,阅读群体需求多样化和创作、批评群体价值取向的多元化,造成文学价值复杂化、无序化、多元化。面对如此现状,是非常有必要去建构一种合理的、健全的文学价值体系,以发挥其满足当下人们对文学的期待、价值的肯定和精神的丰富,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完整的发展。

一、回顾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价值取向的发展状况

20世纪以来的文学既坚持自身内在的审美价值,也追求着外在的功利价值。20世纪的中国,内忧外患,因此文学创作不仅重视其文学审美价值,更加追求的是其社会功利价值。当时的人“期望以文学为手段唤醒民众,摆脱‘亡国灭种’的危难,实现民族国家的自立与强盛”。这种文学的社会功利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希望通过文学来改变国家社会制度和政治命运,其二是寄托文学来改变国民的思想素质和精神面貌。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政权,文学的社会功利价值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文学成为了国家政治意识形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做法严重地损害了文学的本质属性,没有发挥特有的审美价值功能。改革开放后,文学价值才开始了回归和重新选择的历程。文学渐渐摆脱以往过激的价值取向,重新发现人性。文学开始重在表现人内在情感追求,积极地介入当下的社会生活。

到了80年代中后期,中国社会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促使了文化的开放和多元。有学者认为“多元只是一种现象,而从价值取向的主体方面来说,实际上仍然是两大主导倾向:一是文学继续担当社会历史责任,向着现实人生的广度和深度‘突围’,文学价值意义和艺术追求体现在介入历史变革中。一是文学向自我、生命本真深入,向着内心世界‘突进’,遂有各种自我体验、私人化的表现和生命意义的探索。”90年代,这种趋势更加的明显,文学走向一种私人化的写作,更加注重人自身内在情感的体验。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和飞速发展。作为文学价值体系中的客体文学自身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的市场化、传播媒介和途径的网络化,文体样式的多样化、开放化。

这些变化,虽然极大地满足了当下读者的多方面的阅读需求,但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文学的价值取向,必然会受到人们的重新审视和评判。

当下中国文学阅读中,存在读者阅读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个人化,作家文学创作和批评的价值迷惘现象。这一方面是受到新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另一方方面是受到读者和作者的私人化的价值追求的影响。

处于这样生态下的文学,该以何种价值来引导人们去追求更为高远的价值目标?是值得当下的人们去重新思索的。在文学批评实践中,面对越来越丰富多样的文化现象,文学价值理论越来越无法对之进行简单的价值定位。当下中国文学受到全球化语境、电子信息时代、中国现实国情、历史文化传统、价值多元选择、精神多样需求等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所以面临着许多与“价值”相关的实践和理论问题。

中国当代文学在肯定和否定之声中已经走过60多个年头,必然要面临着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寻找当下文学的价值定位,明晰未来发展方向的使命。中国文学界对当代文学评价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比如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再也没有好的文学”的指责,近年来关于顾彬“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的辩论等等。当下中国文学面临种种的质疑之声,人们开始正视文学自身存在的问题,试图寻找出更加合理的文学价值定位。这场活动为中国当代文学界的各种身份的人,提供了言说的机会和场合,也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和分析当代中国文学的不同的视角。

二、一场关于“重估中国当代文学价值”的讨论

在2009年,辽宁日报推出的长达数个月的关于“重估中国当代文学价值”的大型讨论活动。这场活动,试图在众多学者、作家、出版家、编辑家等人中寻找到当代中国文学价值的定位。在这场最为集中的他审和自审的过程中,不同身份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对当下中国文学现状,包括作家作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评价。这场活动为中国当代文学界的各种身份的人,提供了言说的机会和场合,也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和分析当代中国文学的不同的视角。

对于中国当代文学价值的重估,有肯定之声,也有质疑之声。分别以陈晓明和肖鹰为代表。陈晓明说“这个时代的文学让我感到骄傲。”陈晓明作为一名对中国当代文学有三十余年研究的批评者,他认为新中国建立60年来的文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然这并不是与鲁迅、沈从文所处时代的中国文学的高度相比较。对当下文学提出质疑的代表人物是著名文艺批评家肖鹰,他持一种“中国文学在走下坡路”的观点。针对陈晓明的高度说,他提出了自己的反驳观点。他认为,中国广大的读者对当代文学普遍的不满,大多读者认为当代文学作品不够介入当下现实的生活,缺乏感动人心的元素。此外,他分析了文学生存的外部条件,作家的创作能力以及文学批评等方面的问题,来解释中国当代文学为什么没有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重估中国当代文学价值”活动中,除了肯定和质疑之声外,一些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涉及传统文学是否走到了临界点,对八十年代文学和网路文学的不同态度问题,对作家创作能力的质疑以及评判文学的标准问题等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作为文化之一的文学,出现了传统文学危机,有人称之为“临界点”,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对于顾斌这类不看好当代中国文学的,很多学者认为,他们忽视了中国八十年代的文学。面对传统文学的失落,网络文学正在蓬勃的发展。虽然传统的文学批评方式不适合网络文学,可新的评价体系又没能得到及时的建构。因此,需要文学批评理论加强自身的理论和实践建设,“要加快建立行之有效网络文学的价值评价体系,构建出完整的网络文学研究理论体系,提供有效的网络文学研究范式”。这样才能对网络文学进行更好的价值评价、定位、指导。

当下很难对中国当代文学价值高低做出完备准确的判断,作为文学创作的主体作家的写作能力受到了质疑。一些人认为中国当代作家缺乏一种文学坚守精神,容易受到市场、文学观念、文化价值取向以及大众阅读兴趣的影响,只是对西方写作方式粗糙的模仿复制,相对于内容的完整丰富更加重视形式的创新,对生活中人性挖掘很深却猥琐,失落了文学中崇高和美的表达。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与中国当代的时代语境、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与作家的创作态度和价值选择有关,是选择创作更具思想性、艺术性的文学,还是选择创作更加娱乐性、消遣性的文学。对此,作家应以何种态度进行创作成了关键点。

在这场“重估中国当代文学价值”活动中,数十位学者、作家、出版家、编辑家等人从各自的角色出发,来评说讨论中国当代文学的生存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危机并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下中国文学价值具有多元性,但缺乏主导性的价值体系,因而引发对文学发展现状、方向、前途的迷茫和焦虑。多元性的文学价值选择之间的迷失和冲突在当下的文学领域日渐凸显,文学价值的重建问题也就成为当下文学理论界不可避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三、重建中国当代文学价值体系的几点建议

有学者这样阐释体系的重建:“文学自身价值体系重建,是指侧重于对文学本质、属性、功能,文学表现对象、语言、创作方法、接受等文学本身的价值理论问题和实践中的价值问题的重新认识和体系建构,包括对文学各具体门类如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等特性和价值属性的重新认识、界定、评价等。”面对当下文学价值观念的混乱,价值立场缺失的现状,我们必须建立一种合理的文学价值体系,以应对文学的边缘化趋势,来坚守文学性立场。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自由的、多元的时代,文学要适应时代社会要求,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必然要重新建构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文学价值体系。这样的价值体系要求立足中国现实的需要,建立在对中国以往的历史和当下的问题的深刻把握上,能够满足当下人们对文学的期待、价值的肯定和精神的丰富,能有利于实现人全面自由完整的发展。

建构这样的文学价值体系,一时难以拿出具体的方案,但是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思考和探索。首先是要在观念上建立新的文学价值理念,从之前的文学认识论哲学视角转向文学价值论视角。要将文学自身价值的重建与文学介入社会的价值重建结合,要加强文学理论自身的资源重组。进入新时期,各种各样的文学观念不断呈现和涌入,包括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学观念、现代的形成的文学观念、西方传统的文学观念以及现代的文学观念等等。这对文学价值体系的重建提供了借鉴也造成了混乱。文学价值的多元化、迷失混乱,为文学价值体系的重建造成一定的障碍。这就需要我们不盲从、不拘泥传统的以往的文学价值观念,力求在新的语境中实现文学理论资源的有效整合,创新运用,从而为新的文学价值体系的重建提供理论支撑。

其次是要求在文学实践活动中,加强作家和批评家的价值意识。作家要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有意识的注入某种价值选择和倾向,力求在作品中体现一种向“善”的导向。批评家也要如此,在文学批评中要包含一种价值选择和批判标准。这样才能使文学更好的介入当下的社会现实生活,更好的为之提供合理、公正的价值导向,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

最后要在制度上建立多元开放的有主导性的文学价值体系。鼓励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的创新发展。将文学价值体系的建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能引领文学价值体系的重建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所建构的价值必然包含在当代文学价值建构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中国的主导价值观地位,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增强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这其中也必然包括引领当代文学价值体系的重建。

对于中国当代的文学价值体系的重建问题,我们要以开放的视野和胸襟,立足于中国现实社会的需求,深刻地把握中国以往的历史和当下问题的关键,以此来突破当代文学对多元价值的选择的困惑。我们应努力地建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能体现对人的现实生存状况关怀的、能体现对人类心灵精神抚慰的文学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党圣元.论文学价值观念之规范[J].中外文化与文论,1997,(2).

[2]程金城.20世纪中国文学价值系统与传统文学价值观[J].科学·经济·社会,2006,(2).

[3]史晓兰.多元视角下的网络文学研究简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2.

浅析文学经典的价值和意义论文 篇3

论文摘要:

陌生化是创作主体进行创作的艺术手法和艺术追求,同时,陌生化又并非仅仅是艺术手法的异化,它与文学价值的实现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文学价值的实现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的陌生化增加了创作主体、读者和作品间的距离,造成表面的暂时的阅读障碍,而文学的创作主体正是通过语言的陌生化的方式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重新审视周围的事物,走出“语言的牢笼”进而深层次的挖掘作家的深层用意,促进对审美对象的理解。

论文关键词:

语言陌生化读者文学价值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创作主体利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感知和理解,他们总是尽可能的用准确的词语来形容和描述他们所感知的一切事物和感情,并将其转化为文学文本,以达到与读者交流的目的。陌生化的语言更易于在读者的期待视野中形成新的聚集点。文学文本的产生是文学价值存在的基础,文学价值的实现是文学创作主体和读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综合互动的过程。

一、语言的陌生化

语言自它的产生之日起就是人类进行交流的工具,它是在一个历史的积淀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这样才可以保证语言的可交流性。例如:人们习惯于用“钟表”这个词来表示用铜或是铁制成的挂在墙上或是放在桌子上的计时的器具。所以,只要一提到“钟表”人们便可心领神会。正因为语言的历史积淀特征使人们在日常的交往中必须遵守语言的规范,语言成为一种社会的强制规范,因此人们难以甚至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独特体验,再比如说提到“钟表”,人们交流的过程中言传意会的就是计时的工具。难以想象出来你所说的钟表和别人所说的有什么不同,个人的独特的见闻和感受难以用这个约定俗成的词来表达。文学的创作主体正是基于这样的困惑而有意识的进行语言的陌生化,比如说用奇特的修辞手法,具体描写创作主体自己所见到的钟表的形状、大小、颜色、与众不同的特征,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以期突破“语言的牢笼”,展示自己的独特体验。

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是陌生化特征。所谓陌生化就是“为了恢复对生活的感觉,为了感觉到事物,为了使石头成为石头,存在着一种名为艺术的东西,艺术的目的是提供作为视觉的感觉而不是作为识别事物的感觉,艺术的手法就是使事物陌生化的手法,使事物变得模糊,增加感觉的难度,延长感觉的时间”。陌生化是追求感觉的更新,从新的角度感觉对象。文学语言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形成,自然要遵守自然语言的语法规范,同时,文学语言又有自己的独特性,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自然语言的语法规范,改变约定俗成的语义和规则。文学语言通过文学的修辞手法改变文学语言的`语义。常见的文学修辞手法有:比喻、象征、夸张、拟人、排比、对偶等。这些修辞手法的应用使文学语言从自然语言的规范中脱离出来,使文学语言的语义发生偏离和改变,产生了陌生化的效果。陌生化就是要打破语言的固定表达模式。因此也可以说,文学语言是自我指称的、***自足的。创作主体总是设法从自然语言的常规用法和常规秩序中逃离出来,不断的进行着改革和创新,用自己独特的语言书写着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

二、语言的陌生化对文学价值的实现的影响

语言陌生化制约着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反过来又吸引着读者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促进了文本的文学价值的实现。语言陌生化带来的异变与多种阐释可能性是文本的文学价值得以实现的充分条件。由语言的陌生化带来的艺术魅力促进了文本的文学价值实现。

文学文本是文学价值实现的客体,读者是文学价值实现的主体,文学价值的实现是在主客体双方的互动中得以实现的。文学文本是一个有多维度的潜在价值所构成的“有意义的结构”,语言陌生化制约着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反过来又吸引着读者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促进了文本的文学价值的实现。文本的文学价值的实现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例如:文学作品本身的思想价值和内容影响着文学价值的实现;在消费语境下,作家的影响和知名度也影响着文学价值的实现;作品产生的时代和政治环境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文学价值的实现;文学价值实现的主体-读者对文本的文学价值实现起到最大的制约作用。

语言陌生化带来的异变与多种阐释可能性是文本的文学价值得以实现的充分条件。作者的语言陌生化的创作追求给文学文本的解读带来了难度,使读者在阅读作品,试图还原作家心目中的形象、情感体验和思想见解时出现异变,导致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出现偏差,甚至是误解。当作者的情感体验经由文学语言表达出来时已经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变异,也就是说作者使用陌生化语言是为了更加清楚的描述自己的独特体验,然而正恰恰是这种语言使作家自己和作品相分离。读者通过文学语言和作品进行沟通、对话、交流的过程又一次发生异变,因此,读者看到的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感体验和思想观念已经和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相去甚远,毕竟,读者不是作者本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社会阅历,何况即使作者本人再看到自己的作品也是存在上述变异的。异变是文本存在多种阐释可能性的基础,多种阐释的可能性是全面评价作品,实现文本价值的基础。异变在阐释上可能与作者的本意有所抵牾,但是作品本身确客观上显示了读者理解的内涵,是对文本的再创造。从读者自身的角度对作品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在客观上促进了文学文本的价值生成和实现。所以说,语言的陌生化制约着对文本的理解,反过来又促进了文本的文学价值的实现。

由语言的陌生化带来的艺术魅力促进了文本的文学价值实现。语言陌生化的目的是“增加感觉的困难,延长感觉的时间”使读者的阅读期待受挫。一方面,文本在不时的唤起读者的“经验期待视野”中的预定积累,同时又在不断的用阻拒性的陌生化的文学语言打破读者的期待习惯。在这样的阅读中,读者可能因为暂时的受挫而不适,很快又为豁然开朗的艺术境界而振奋满足,在这种交替出现的精神活动中体验着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语言的陌生化增加了读者阅读的难度和时间,但是也充分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和再创造的能力。读者在阅读由陌生化的语言组成的文本时,依据自身的想象力在脑海中形象再现作者创作的人物形象、情感体验,作品的持久的艺术魅力使得文本得到读者的广泛认可,使得文本的文学和艺术价值得以充分的显现。おお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什克洛夫斯基.,关于散文理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81.

浅析文学经典的价值和意义论文 篇4

《死于威尼斯》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作家托马斯·曼于1911年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百余年来以它唯美的笔触和神秘的风格一直受读者喜爱。

小说讲述正直而有名望的主人公十年孜孜不倦潜身于创作,一心想攀艺术之高峰。长年累月的辛勤劳动使他心力交瘁,为使紧张的大脑得以休息,他决定做一次旅行。阿申巴赫在威尼斯的饭店里偶遇一个非常俊美的波兰籍男孩塔齐奥,随被其吸引。他认为孩子是美的化身,因而陷入一种反常的情爱里不能自拔,但他只是默默尾随却不敢接近。不久,威尼斯疠疫横行,外国游客纷纷回国,而阿申巴赫明知有染疾身亡的危险,却偏偏不肯离开,宁愿守在孩子身旁。最后死于海滩边。

小说采用第三人称视角,使读者跟随作家的引领游历威尼斯,从而走进主人公的内心。有关于主人公阿申巴赫的形象也一直受到世人讨论与关注。许多评论家认为阿申巴赫就是托马斯·曼本人的化身。虽然他孤芳自赏,远离民众,但为人严谨,创作勤勉刻苦并对当时社会抱批判态度。小说作者对社会上种种庸俗、浅薄的东西看不惯,对那个社会的阴暗面更感到痛心棘手。诚然,每个人的形象都是多面的,对阿申巴赫我们也需更全面地去对待之。笔者将从艺术家阿申巴赫的心理变化入手,浅析小说主人公的思想斗争与转变,从而揭示小说之主题。

一.艺术家的理智

“理智与情感”,窃以为本质上反映的是人心理活动中两种对立元素:理智使人清醒,行为符合道德与法律的约束,社会的要求;情感使人狂热,跟从内心欲望的指引。

该作品从内容走向看,去威尼斯之前,主人公阿申巴赫的理智占主导地位,此后情感逐渐压制了理智,直至完全吞没理智。书中主人公的心理和行为贯穿始终,包含了两种力量的斗争,正是这种“头脑中看不见的斗争”一步步引领阿申巴赫走向宿命。

另一个人物形象来源即为作者托马斯·曼本人。作家借阿申巴赫之口,表达了他的创作观和对当时社会不良风气的看法。“差不多所有伟大的事物都是‘敢于藐视’的,是在跟忧虑、痛苦、穷困、孤独、病弱、道德败坏、七情六欲以及各种各样的障碍作斗争而诞生出来的……是他生活的信条、成名的圭臬、也是他工作的诀窍。”

作为一名艺术家,阿申巴赫理性而克制。他甘于忍受寂寞和孤独,远离大众,潜心创作。为了艺术,他甚至牺牲自己的感情生活,把工作作为生活重心与追求,故成就显然。在青年学者中他因此成为了学习的榜样,一些著作也被编入教材供学生学习。从这一层面上看,我们要肯定阿申巴赫的创作能力和孜孜不倦对艺术的追求。艺术家的理性在于他明白使命及通过怎样地努力去实现。

但是,人性是复杂多变的。书中前半部分隐藏了一种艺术家发自内心的对当时社会之思考及某种程度的忧虑。书的开头就提到“当时,欧洲大陆形势险恶,好几个月来阴云密布”。“……这时在弗林公路上又出现暴风雨的征兆,于是他等着电车,让电车直接带他回城。”这里所写的阴云密布和暴风雨的征兆绝不是单纯地写天气。托马斯曼·觉察到当时欧洲大陆的动荡和黑暗,预感到有一场***正在酝酿。虽然,当时托马斯·曼并没有反战倾向,但是内心对上流社会十分不满,他更渴望维护艺术家创作的净土。

诚然,另一方面,托马斯曼·觉得自己与当时社会格格不入。作家的创作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与肯定,人们对待艺术就像一种享乐的玩物。这可从阿申巴赫在慕尼黑街头与一位陌生人对视及遭遇中窥见。这位陌生人形象使人不适,甚至可怖:“他有一种盛气凌人的、彪悍的甚至是目空一切的神态,这可能是因为他被夕阳的光辉照得眼睛发花,露出一副怪相……从牙肉那里露出一排又长又白的牙齿。”在见到这个人之后,阿申巴赫久久不能平静,他的脑海中出现了一系列幻影。从这种主观的感受可看到作家内心小心翼翼的“避世心理”,若不是因为不满,又怎么会选择逃避,而当最终不得不面对之时,也只能感受到不适了。

总之,阿申巴赫是一个充满理智的艺术家。但是人永远不可能只有理智而无其他欲求,最终感情和理智的失衡也昭示着艺术家的命运。

二.艺术家的情感

对于小说中的阿申巴赫与波兰小男孩之间的故事,一些评论家将之理解为赤裸裸的“之爱”,并将《死于威尼斯》归于“同性恋题材小说”。我想这是对托马斯·曼本意的曲解。托马斯·曼1920年在一封书信中写道:“我原本想要写的根本不是一个关于同性恋的故事。”

其实,我们不妨将之理解成这是一个艺术家对“美”的追求:阿申巴赫见到男孩并为之吸引,默默注视,不敢靠近,之后又尾随跟踪,在瘟疫的恐惧下不愿离开,希望守护男孩,最后在与男孩对视的目光中孤单离世。围绕始终的是一种不变的对美的渴望,而这种追求既纯洁又毫无恶意。

阿申巴赫来到威尼斯后,首先沉浸于城市的水道和其神秘的气息。尽管旅行让他疲惫,威尼斯的风景却让他感到无比宁静。作者在文中这样描写:“我们的旅行者悠闲地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陶醉在无忧无虑的境界里。”在逃离了现实生活的环境后,阿申巴赫感受到不被打扰的惬意与舒适。在饭厅里见到小男孩后,这种情感突然被前所未有的魔力吸引,它变得小心翼翼而又无法自拔。当阿申巴赫的情感被激发,之前所有的理智都如同伪装。

第一层情感首先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没有人可以拒绝被“美”所吸引,艺术家更是具有无比敏锐的洞察和对美的苛求,但是,这一切因为小男孩的出现而使阿申巴赫已经苍老的身躯感到新的能量。作者是这样描写阿申巴赫对塔齐奥的第一印象的:“这个男孩长的非常俊……他像天使一般的纯净可爱,令人想起希腊艺术极盛时代的雕塑品。他秀美的外貌有一种无与伦比的魅力,阿申巴赫觉得无论在自然界或造型艺术中,他从未见过这样精雕细琢的可喜的艺术作品。”由此不难看出,艺术家出于审美的角度对小男孩加以评赏,是一种见到美的事物后发自内心的感受,这种感情纯粹而美好。”

第二层情感是一种意识到这种情感存在后的犹豫和挣扎。当意识到威尼斯的气候对他不利,他决定离开,但到了火车站却又因为行李发往错误的地方而暗自高兴,最后重返酒店。这其期,阿申巴赫的理智与情感进行着激烈斗争。一方面,理智很清楚地告诉他必须要做出理性之抉择,但另一方面,他却犹豫不决,焦灼不安。他为自己意志的薄弱感到无比沮丧,甚至动身时就开始后悔。从这一段情节的设置不难看出,阿申巴赫对自己内心潜意识的觉醒感到无所适从,这也恰恰和他之前克制严谨的性格形成了反差,让人对这种情感之走向充满好奇。

第三层也是情感的巅峰,这是一种完全不顾后果的疯狂与执著。如果说,之前阿申巴赫的情感是小心翼翼,受理智约束的话,那么到最后他几乎失去了理智。不管当时肆虐的疫病和自己的身体状况,一心念想着的就是守护在小男孩身边。但是,他没有打破伦理的界限,甚至都没有和小孩说过话,他所做的只是默默地关注、跟随。文中提及阿申巴赫去理发师那里让理发师修剪头发,甚至还化了与自己的年龄不相称的妆容。他不满足于只是在饭店里见到小男孩,偷偷地尾随他们一家游走在威尼斯的角落,目光一分一秒都不想离开他。

三.作者创造阿申巴赫的原因简析

那么,托马斯·曼究竟为何要创造阿申巴赫这一形象呢?或者说托马斯·曼本人和阿申巴赫间有怎样的关联?前面提及小说是在作者亲身经历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它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开。事实上,小说具有一定的自传性。

首先,我觉得托马斯·曼希望借阿申巴赫之口表述一位有“成就”和“尊严”的作家创作之艰辛与不易。托马斯·曼本人和阿申巴赫生长环境相似,都对自己的文学创作有很高的要求,也迫切希望创作能力得到世人更多的认同。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候,托马斯·曼正值35岁壮年,或许对当时的他而言,阿申巴赫的成就就是他为自己所设立的目标。其次,托马斯·曼本人试图以阿申巴赫不顾后果对小男孩的“痴恋和追求”来表达他内心想冲破现实之愿望。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在现实面前委曲求全。托马斯·曼选择了一条绝不妥协、敢于表达自我的道路,事实上这一点在他之后的流亡和创作生涯中得到了印证。在此,我想说的是托马斯·曼对于艺术创作的认识,一个真正伟大的作家如果没有激情是不能激发艺术灵感,写出伟大的作品的。当然唯独需把握的是现实和虚幻间的尺度,从而不当激情的奴隶。

从阿申巴赫的故事中我们不难感受到艺术家所面临的“困境”。所有的艺术家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都会面临理智与情感之困惑。我想托马斯·曼给人们提出的问题便是艺术家在理智和情感之间的挣扎与矛盾的问题。阿申巴赫经历了从单纯的理性到纯粹的感性之转变,托马斯·曼用主人公的死亡来提醒所有的艺术家:无论走向哪个极端都将遭遇致命的危险。

艺术家既不能抛弃情感,完全被理性束缚,也不能为欲念所控制或完全沉迷于激情的幻想当中。艺术家需要在这两个极端中寻求自我,寻找心灵平衡点,否则艺术的生命将走到尽头。唯有做到了这一点,战胜自我,才能够寻找到艺术真正的使命,从而来延续自身的创作力。

本文发布于:2022-12-19 05:03: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669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特征   价值   经典   文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