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史研究生论文

更新时间:2022-12-19 04:01:00 阅读: 评论:0

美术史研究生论文答辩

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为了搞好毕业论文答辩,在举行答辩会前,校方、答辩委员会、答辩者(撰写毕业论文的作者)三方都要作好充分的准备。下面是整理的美术史研究生论文答辩,欢迎大家阅读。

美术史研究生论文答辩 篇1

今年已经是第二次参加天津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硕士研究生答辩了。三十年风水轮流转,当年在中央美院读研毕业时“三堂会审”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如今我已经成了“前辈”,坐到三堂会审的“审议席”了。1980年代,我在国内“受审”,2000年代,我在美国“受审”,如今来“审”人家,虽然有岁月莲茵、光阴不再的感慨,更多的还是对中美两国研究生答辩之异同的一点感想。

记得当年我的硕士研究生论文是关于贡布里希的《艺术与幻觉》中的视觉艺术心理学理论的研究,基于我对他这本书的翻译出版。当时同年级的谢成林、陈幸东和我三个人一起答辩,本系老师四五人,院外专家两人,记得好像是北大和故宫的教授、专家。因为谢、陈的专业是中国画史和书画鉴定。审议的细节已经没有印象,但是似乎比较顺利,没有提出难于回答的问题,所以三人顺利通过。

美国的博士论文答辩则是过五关斩六将之后的“最后的晚餐”。前面三四年是修学分,修一百到一百五十分不等,而且多是“半工半读”,因为很少自己掏钱读这种文科博士的,基本都拿奖学金,但需要工作(医科博士则从来没有奖学金,全部自己掏钱)。学分修完后的一年是资格考试(qualify ),当时我们学校实行季度学期制,秋冬春夏四个学期,每学期考一门,学期开始时老师开一个书单,自己去读,期末就根据这些书考,没有知识类的题目,而是观念性很强的论述题,每次考三个小时。

四门课的考试过了,才有资格做论文“开题”。开题是和导师一起讨论完成,短则一个学期,长则两三个学期。题开好了,在系里作公开演讲(Colloquium),导师、系里的各领域的教授、研究生们都在座,大家提问题,演讲者需要回答各种问题,题目、研究范围、材料来源、研究方法、专业准备等等,五花八门。幸运者经过两小时左右的“记者招待会”式的“穷追猛打”,能通过都早已是“遍体鳞伤”,因为大家会指出很多问题,提供很多意见,一点不含糊。接下来的你被称为ABD(all but disrtation),意思是万事俱备,只欠论文。做论文则可长可短,短则三年,长则五六年,端看导师脸色,以及你自己的实力。期间与导师的拉锯战是最折磨人的阶段,其间的酸甜苦辣,一如寒冬饮水,冷暖自知。

直到所有这些关卡都被你一一征服以后,你的论文终于大功告成,这才有三堂会审般的答辩。和国内不同的是,答辩不是一组学生,而是答辩委员会针对一个学生:时长为三个小时。答辩委员会由导师、论文第二读者(本系教授)、第三读者(外校教授)组成,再加上一位由研究生院指定的外系教授(我记得参加我答辩的是一位英语系教授)。先是学生用半小时配合PPT讲解论文提要,然后就是各位老师提问。印象中总体而言严肃认真,但气氛也并不僵硬。导师先前说了,如果你把研究进行得很细致,不可能有什么问题能够难倒你的,因为教授们学有专攻,在你做论文的领域和方向,你一定是权威,教授们很难刚刚好对你的论题非常了解并且有独到见地,所以只要你脑子清醒,仔细应对,应该是可以通过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此言不虚。

2012年,应天津美院美术史系邀请,我参加系里的硕士研究生答辩,这回我坐到了“答辩委员会”的席位。系里一周前把同学的论文给我,去年是六位,今年更多,八位。读完十四位同学的硕士论文,说实话,感想挺多。

首先,选题大为宽泛。1980年代的中央美院美术史系:基本上就是中西美术史和美术理论这几个领域,而我参加的这两年之中天津美院美术史系的论文选题从中国当代美术、艺术经纪人、民营美术馆、天津地方艺术史、中日美术交流史,到西方美术史、艺术哲学与现当代艺术、艺术史书写,不一而足(还不包括我没有参加的以中国画研究为主的另一组)。这说明今天的美术史教育和学习,已经不再限于纯美术史论,实践类的课题尤其是和艺术管理专业相关的`课题进入了一些学生的兴趣范围,这无疑是所谓的“与时俱进”。

其次,学生水平差距较大。人分三六九等,如果从水平而不是从阶级划分的话,这句话放在哪里都没错。只是,我所读过的这些论文,最好的就和一篇精彩的博士论文没有什么区别,题目新颖有时代感篇幅很长像一本书稿,结构严密丝丝入扣层层推进,理论上有洞察力,作品分析条理清晰令人信服,从论据到论点最后到结论水到渠成。而有的论文则连基本的中文表述都出现问题不是时不时蹦出几个错别字,就是句法、语法有问题,要么就是句与句或段落与段落之间逻辑关系松散乃至跳跃。而去年和今年的几篇论文共享的一个问题就是,口语化,感想化,换句话说,学生写论文有点像在一个讨论会上发言,口语多不说,而且经常发表没有学理的感慨、感想。这种感慨或感想,作者自己讲出来可能觉得天经地义,可是读者只能从文字的逻辑来理解,而不可能从文字“读心”,于是往往不知所云,或者因其逻辑付诸如而不得要领。

其三,阅读学生论文,对每个老师而言,其实都是个学习过程,因为没有哪个老师对学生的研究项目了如指掌的,充其量略知一二。这是因为学生钻研一个课题,需要深入进去,尽管你学富五车,但绝没有人家一篇论文研究得那么深入,更不用说对你不太熟悉的领域,说是门外汉都不夸张。这次有个学生写关于拉康的“凝视”理论,就很让我长见识。我在写关于后殖民主义的文章的时候,曾经接触过一点关于“凝视”的概念,但只是皮毛。但是学生的这篇论文,从拉康的十分晦涩的观念,到传统架上画中的凝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乃至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凝视,有理论,有分析运用,十分受用。另一个同学研究民营美术馆,绝对有现实意义,高名潞先生对本世纪头十年美术界的界定就是“美术馆时代”,指的就是公立美术馆的转型,民营美术馆的崛起,以及画廊发展的此伏彼起。这位同学讨论了民营美术馆的现状、问题,找了三家民营美术馆做个案研究,最后展望了未来民营美术馆的可行性发展。所以如果要书写本世纪当代美术的历史,美术馆是个大话题,这位同学的论文可以作为重要的研究资源。但是话说回来,阅读论文并不总是·渝决的经历,有时候见到不忍卒读的文字、段落、篇章,其实是很生气的。毕竟一个硕士毕业生,假如连中文基本功都有问题的话,将来又怎样去当编辑、老师、策展人、批评家、乃至经纪人呢?这是颇让我忧心忡忡的地方。于是,我会仔细的用红笔将错误的地方划出来,像一个编辑一样细细修改一些篇章,然后在答辩的时候把主要的问题指出来,把带有眉批的论文发还给学生,让他们回去仔细读,毕竟答辩不仅仅是通过论文好毕业,更是一种学习过程。未料此举竟得到了系里几个老师的好评,说很少有老师把事情做得如此细致认真的。我想,可能一方面我的工作不像他们多,另一方面我在美国看论文就是这样看的,已经成了习惯的工作方式。

第四,论文写作有没有价值取向,需不需要有价值判断?这是个严肃的但是似乎没有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问题。去年的答辩中有个同学研究当代一位体制内的油画家,花了很多时间研究他的生平、历史,总结出他的一个重要的性格特质就是“坚持”,具体而言就是画了几十年的主流意识形态的题材,直到今天当代艺术已经经过了三十年的发展之后,这种“坚持”还在继续。我的评论是,“坚持”作为一个抽象概念似乎是正面的,问题是你坚持什么:为了一个有价值的事情坚持,值得肯定;而为了一件没有价值甚至只有负面价值的事情坚持,轻点说是刚腹,重点说是浪费人生,糟践社会。而一个研究生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这样一个个案,而且认同而不是批判个案对象的价值观,这就有问题了。当然,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个特别的个案,但是真的值得我们的艺术研究者思考。

第五,论文写作和答辩的技术性问题。技术性的细节不可忽视,而且是可以在学习期间就努力学习提升的。比如,我看了相当比例的论文在“鸣谢”部分:很少感谢具体的某个人,感谢大家,感谢朋友,甚至感谢父母,但是就是没有提名字,而且缺乏具体的事实。如果读过一些西文着作的同学应该会注意到,作者会感谢那些对他写作乃至人生有帮助的人,而且有名有姓,有具体的“贡献”事实,诚意十足。另外,简述论文概要部分,有不少同学就是念稿子,而且时间把握不好。在美国读书从中学开始,学生会经常需要用PPT演讲。在我的课程中,学生会在期末提交课程论文以后,做一个论文演讲(prentation),5—8分钟。我会让学生事先在同学面前练一下,知道5—8分钟能讲多少内容,而且需要把内容背下来。经过这样的训练,一般上台演讲,时间掌握大多八九不离十,不怯场,而且很少有照稿念的。我们的同学也需要这样的训练。

最后,答辩通过,大家排排站聆听决定,然后共赴“谢师宴”,学生凑钱请老师们赴宴。这不但是美国没有的,我们1980年答辩完了也是各自走人,没有宴请一说。这让人想起了孔子时代的“束惰”,那时候的束惰其实就是后来的学费。我们的学生都是交了学费的,谢师宴其实是额外的“答谢”,按学生的说法,是尊师重道的表现。我的感觉是,如果没有谢师宴,不会觉得少了什么;而学生们以此方式谢师,我很感动,学生没有收入,掏出额外的钱请老师吃饭,似乎是今天中国的一种特别的感恩方式,是我们的中国特色。

美术史研究生论文答辩 篇2

尊敬的各位评审委员:

大家好!

我叫XXX,是XX级美术学专业学生,师从张国荣副教授,从事美术史论方向的学习研究。我的论文题目是《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形式特征研究》,本篇论文是在张老师的指导完成的。在此,我非常感谢他一直以来对我的精心指导,同时也对各位评审委员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参与对我这篇论文的审阅和答辩表示不胜感激。下面请允许我就本篇论文的选题缘由、目的,资料收集准备工作以及文章结构向各位评委做以简要地介绍说明。

一、选题缘由、目的

本文的选题源自于一年级时偶尔一次的和张老师闲聊我的老家河南的民间美术生存状况德谈话时涉及到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由那时起使我对朱仙镇木版年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朱仙镇木版年画曾在冯骥才的文章中被诩之为“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甚至和桃花坞、杨柳青、潍坊一起被人称之为中国四大主要年画种类。

但是在我随后的实地调查和文字资料收集中发现,由于自身自闭性传承方式的原因以及人们对民间美术的漠视,它的影响很难和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三地的年画相比肩。目前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专题研究不多见,即使有介绍也多散见于民间艺术史、版画史和文化志书中的短小篇幅中。即使有诸如王树村、沈泓个别学者对其进行整理,亦不过是以游记散文的文体从文化学的角度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以及艺术风格进行简单的介绍和泛泛的触及。在我以为家乡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就像一颗被风尘蒙蔽的珠宝被“闲抛闲置野藤中”乏人问及。

基于此,全面地考量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生时期、发展、以及各个时期的演变,着重论述其在题材内容,体裁形式和表现色彩等风格特征上独具的艺术特色,成了我的主张和责任,本文并以此为纲,展开论述。

二、资料收集准备工作

XX年上半年选定题目后,为了完成论文,本人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拟定提纲,调研,写开题报告初稿、定稿,毕业论文初稿、修改等一系列程序,于4月正式定稿.

三、论文的结构和内容

本选题将集中在从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起源到当代这一时间跨度,以时期的发展为线索重点讨论了朱仙镇年画在历史上的发展状况以及的独特价值。在研究中将重点通过比较论证朱仙镇木版年画在题材内容,体裁形式和表现色彩等风格特征上独具的艺术特色。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约有35000字。

第一部分是引言。本部分着重记述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研究主旨方向思路和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是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缘起与发展。着重记述了朱仙镇年画的几种不同的起源说,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就它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进行了逐一说明。尤其是就建国头十七年的新年画运动中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展状况作了详细的调查和说明。

第三部分是朱仙镇木版年画的题材分类和文化意蕴。本部分我试图将该年画的题材内容和中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和敬仰神灵的民族精神和情感结合起来进行分类表述。找寻影响、导致尚神,忠勇精神的原因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是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形式特征。这是全文的重要部分也是我着力进行研究论证的一个主要的部分,在本部分中我就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构图、造型、装饰效果、象征意味、色彩运用进行了逐一论证和说明。主要包括:

1、构图包满 以满为美:

2、造型夸张 以壮为美

3、装饰性强 效果浓郁:

4、不重透视 平铺构图。

5、象征、雨衣、谐音表现手法表达美好愿望

6、书画一体点明主体:

7、独特的色彩运用。在行文中,我还试图就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上述形式上呈现的特征和四川的棉竹年画进行比较,以加强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并在文后的附图中将收集的两地的年画图片文案进行并置作为辅助证明的论据。在独特的色彩运用一章节中,还试图将朱仙镇木版年画色彩使用和传统的五色观念结合起来进行探究,找寻画面中每种色彩后面隐含、历史的文化印记。

第五部分是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简要地就它的制作工艺、流程做以说明。

第六部分是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研究的思考。本部分主要是考量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 以及简要地提出了应当如何保护、传承、发展我国的民间美术的自己的粗浅的观点。

通过本次论文写作,我自以为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才识疏浅,因此尽管我已经尽到最大努力,论文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在许多内容表述、论证上存在着不当之处,对一些概念的认知还是比较模糊,这与老师的期望还相去甚远,许多问题还有待进行一步思考和探究,借此答辩机会,万分肯切的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多指出我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本人将虚心接受,从而不断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使该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本文发布于:2022-12-19 04:0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666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史研究   美术   论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