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争场面的成语
古代君主十分注重战争,每每大型战争都会写进史书中,因此也出现了许多与战争相关的成语。下面是整理的关于战争场面的成语,欢迎大家阅读。
【穷兵黩武】
东吴后期的名将陆抗,二十岁时就被任命为建武校尉;带领他父亲陆逊留下的部众五千人。
公元264年,孙皓当了东吴的国君,三十八岁的陆抗担任镇军大将军。当时,东吴的朝政非常腐 败。孙皓荒***暴虐,宫女有好几千人,还向民间掠夺;又用剥面皮、凿眼睛筹酷刑任意杀人。陆抗对孙皓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多次上疏,劝谏他对外加强防守,对内改善政治,以增强国力。他曾在奏疏中一次陈述当前应做的事达十六件之多。但是,孙皓对他的建议置之不理。公元272年,镇守西陵的吴将步阐投降晋朝。陆抗得知后、立即率军征讨步阐。他知道晋军一定会来接应步阐,
【坚壁清野】
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中义军后占据兖州地区,继又挥师东进,准备夺取徐州。但兖州豪强张邈,勾结割据势力吕布,袭破兖州大部分地方,并占领要地催阳。曹操急忙从徐州撤兵回来,向屯驻催阳的吕布发动***。吕布十分凶悍,双方相持日久,曹操一时无法取胜。不久,徐州守将陶谦病死,把徐州让给了刘备。
曹操争夺徐州的心情更为迫切,想要取下徐州再来消灭吕布。曹操的谋士荀或,劝谅曹操切勿急于进兵徐州,以免吕布乘虚而入。他说:“眼下正值麦收季节,据报徐州方面已组织人力加紧抢割城外麦子,运进城去,这表明他们对可能发生的战争有所准备。收尽麦子,对方必然还要加固防御工事,撤退四野居民,转移粮草、物资。这样军队开到那里,势必无法立足;对方用‘坚壁清野’的办法对付我们,到那时,攻不能克,掠无所得,不出十个天,全军就要不战自溃
【一败涂地】
汉高祖刘邦是江西人,秦朝末年是泗水亭亭长(秦代制度,十里设一亭,十亭设一乡。亭长,像是后来的保甲长、村长一样。
有一次,他奉命送一批民工去骊山建造秦始皇的陵墓。一路上,每天都有很多民工逃跑,刘邦是个有智谋的人,他怕民工逃光了自己会被治罪。于是,他对大家说:你们到骊山做苦工,就算不累死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重回家乡,现在你们自己去找活路吧!
当时秦二世非常残暴,陈胜的起义军攻下了陈县,那里的县令想投靠陈胜,但他想做领导,他的手下劝他去把刘邦帮忙,他答应了。当刘邦到城外时,他却反悔而且下令关城门要杀两个手下,刘邦知道后写了一封信射进城里,调动城内的老百姓杀了县令。后来老百姓都推举他做县长,刘邦在大家的帮助下很快就在沛县正式起义了。
【破釜沉舟】
公元前206年的巨鹿之战,当时项羽大败章邯。
这场战争有两个意义:一是消灭了秦军主力,农民军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二是项羽由一个将军一跃成为联军统帅,战争开始由灭秦之战逐渐向楚汉战争转变。
1、赤地千里: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2、硝云弹雨:硝烟如云,子弹像雨。形容激烈的战斗。
3、有事之秋:指战争或多事故的年头。
4、楚界汉河: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5、兵强马壮:兵力强盛,战马健壮。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6、兵微将乏:乏:缺乏。形容军队战斗力薄弱。
7、以战养战:利用战争中获取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继续进行战争。
8、鸣金收兵:用敲锣等发出信号撤兵回营。比喻战斗暂时结束。
9、各自为战:各自成为***的单位进行战斗。
10、*林弹雨:*杆象树林,子弹象下雨。形容战斗激烈。
11、刀折矢尽:折:断;矢:箭。刀也断了,箭也用尽了。形容战斗到最后,无力再战了。
12、风尘之变:风尘:比喻战乱。指战争的灾乱。
13、不战而溃:溃:溃败。没有开战就自行崩溃。形容毫无战斗力。
14、刀*入库:没有战争,不用武备;和平***,解除武装,不作戒备
15、肝髓流野:形容战斗激烈残酷、尸横遍野。
16、白骨露野:露:暴露;野:野外。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造成的悲惨景象。
17、持*实弹:持:握。手握钢*,子弹上膛。形容全副武装,准备战斗。
18、倒载干戈: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19、偃革倒戈:指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20、擦拳抹掌:形容战斗或劳动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
21、金鼓连天:金鼓:古时作战,用金钲和战鼓指挥士兵,击鼓表示前进,鸣金表示后退;连天:响彻云霄。形容军威盛大或战斗激烈。
22、休养生息:休养:何处保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23、飞箭如蝗:飞:飞快,迅速;蝗:蝗虫。飞快的箭像成群的蝗虫一样多。形容激烈的战斗。
24、兵戎相见: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25、马壮人强:犹言人强马壮。形容军队的战斗力很强或军容很盛。
26、*林刀树:犹言刀*林立。形容激烈战斗的场面。
27、磨盾之暇:暇:闲暇,余暇。指在战争的余暇。
28、炮火连天:形容炮火非常猛烈。
29、兵勇将猛:士兵勇敢,将帅勇猛。形容战斗力很强。
30、弹雨*林:弹下如雨,*立如林。形容战斗剧烈。
31、穷兵黩武: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32、上兵伐谋:上:上等,引申为最好的。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33、大动干戈: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34、休兵罢战:休、罢:停止。停止或结束战争。
35、粮尽援绝:粮食用尽,援兵断绝。比喻战斗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
36、战火纷飞:形容战斗频仍、激烈。
37、弓开得胜:弓:射箭的武器。形容战斗一开始就获得了成功。也用来比喻事情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38、枕戈寝甲: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39、散兵游勇:勇:清代指战争期间临时招募的士兵。原指没有统帅的逃散士兵。现有指没有组织的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
40、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41、偃甲息兵:甲:古代作战时穿的护身服。兵:兵器。停止战争。
42、矢石之难:矢石:箭和礧石,古代作战的武器。难:不幸的遭遇。指战争中的危难。
【破釜沉舟】公元前206年的巨鹿之战,当时项羽大败章邯。这场战争有两个意义:一是消灭了秦军主力,农民军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二是项羽由一个将军一跃成为联军统帅,战争开始由灭秦之战逐渐向楚汉战争转变。
【坚壁清野】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荀傕(y)传》。
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军占领了兖(yǎn)州地区后,雄心勃勃地准备夺取徐州要地。
那时,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有个名叫荀傕的人,非常有才能,为避董卓之乱迁居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他看出袁绍不能成就大事,就投奔到曹操门下。曹操大喜,任命他为司马。从此,他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出谋划策,深得曹操的信任。
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谦病死,死前将徐州让给了刘备。消息传来,曹操夺取徐州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了,忙着要出兵徐州。荀傕知道了曹操的想法,说道:当年汉高祖保住关中,光武帝刘秀据有河内,他们都有一个巩固的根据地,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所以成了大业。如今将军不顾兖州而去攻打徐州,我方留守兖州的军队留多了,则不足以取得徐州;留少了,倘若吕布此时乘虚而入,又不足以守住兖州。最后,一定是弄得兖州尽失,徐州未取。他还指出,眼下正值麦收季节,听说徐州方面已组织人力,抢割城外的麦子运进城去。这说明他们已有了准备,一旦有风声传来,他们必然会加固防御工事,转移全部的物资,一切准备就绪迎击我们(原文为:今东方皆以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这样,你的兵马真的去了,城攻不下,什么东西也得不到手,不出十天,你的军队就会不战自溃。
曹操听了荀傕的话,十分佩服,从此集中兵力,很快打败了吕布。后来,又打败了刘备,占据了徐州。
坚壁清野:坚壁,是加固城墙和堡垒;清野,是将野外的粮食、财物收藏起来。加固防御工事,把四野的居民和物资全部转移,叫敌人既打不进来,又抢不到一点东西,因而站不住脚。这是对付优势之敌的一种作战方法。
【揭竿而起】这个成语出自西汉贾谊的《过秦论》,讲的是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事情。
公元前209年7月,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的地方官派出两名差官押着九百名贫民壮丁,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去防守边疆。这两个差官又从壮丁里挑选出两个身强力壮的人作屯长,让他们再去管理其余的壮丁。这两个屯长一个叫陈胜(字涉),是个雇农;另一个叫吴广,是个贫农。他俩原来并不认识,现在碰在一起,共同的命运,很快就使他们成了好朋友。
陈胜、吴广一行往北拼命赶路,一点也不敢耽误。因为按照秦王朝的法令,误了日期,是要砍头的。可是,他们刚刚走了几天,才到大泽乡(今安徽宿县西南),正赶上下大雨,只好扎了营,待天晴再走。雨又偏偏下个不停,眼看日期是耽误了,陈胜同吴广商量,说:咱们即便走,误了日期,也是死;逃,给官府抓住,也是个死。反正是个死,不如大家一起反了,推翻秦二世,为老百姓除害。
吴广也是个有见识的人。他同意了陈胜的意见,并商定借着被秦二世害死的太子扶苏和深得群众拥戴的原楚国大将项燕(项羽的祖父)的名头,以号召天下,去攻打秦二世。
于是陈胜和吴广就带着几个心腹首先把那两个差官砍死,然后提着他们的头,向大家讲明了不起义造反就得白白地送死的道理。这几百人一下子都表示情愿豁出性命跟着陈胜、吴广一块儿干。大伙砍伐树木为兵器,高举竹竿为旗帜,对天起誓,同心协力,推倒秦二世,替楚将项燕报仇。大家还公推陈胜、吴广做首领,一下子就把大泽乡占领了。大泽乡的农民一听陈胜、吴广他们起来反抗秦朝的暴政,青年子弟都纷纷拿着锄头、铁耙、扁担、木棍来营里投军。
人们将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简化成揭竿而起这个成语,比喻高举义旗,起来反抗。多泛指人民起义。
【朝秦暮楚】
拼音:zhāoqnmchǔ
典故: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出处: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
例子:叹~,三载依刘。(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九出)
【围魏救赵】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乘魏国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
【出奇制胜】战国时期,齐国将领田单用火牛阵出击燕军,使燕军大败。这就是孙子兵法势篇中凡战者,以奇胜。
【兵荒马乱】
bīnghuāngmǎlun成语典故: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例句:此时四处兵荒马乱,朝秦暮楚,我勉强做了一部《旧唐书》,那里还有闲情逸志弄这笔墨。(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
【兵戎相见】
bīngrngxiāngjin成语典故: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烽火连年】
fēnghulinnin成语典故: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成语出处: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穷兵黩武】
qingbīngdwǔ成语典故: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书陆抗传》: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见我已大病矣。
【枕戈寝甲】
zhěngēqǐnjiǎ成语典故: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成语出处:《晋书赫连勃勃载记》:朕无拔乱之才,不能弘济兆庶,自枕戈寝甲,十有二年,而四海未同。遗寇尚炽。
【祸结兵连】
hujibīnglin成语典故: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成语出处:《汉书匈奴传》: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例句:一去故乡音耗绝,祸结兵连,娇凤雏鸾没信传。(元无名氏《梧桐雨》第一折)
【化干戈为玉帛】
hugāngēwiyb成语典故: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成语出处:《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龙血玄黄】
lngxuěxunhung成语典故: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成语出处:《易坤》: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草木皆兵】
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
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兵死伤万余。秦军的锐气大挫,军心动摇,士兵惊恐万状,纷纷逃跑。此时,苻坚在寿春城上望见晋军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军的士兵一样。苻坚回过头对弟弟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晋军兵力不足呢?他后悔自己过于轻敌了。
出师不利给苻坚心头蒙上了不祥的阴影,他令部队靠淝水北岸布阵,企*凭借地理优势扭转战局。这时晋军将领谢玄提出要求,要秦军稍往后退,让出一点地方,以便渡河作战。苻坚暗笑晋军将领不懂作战常识,想利用晋军忙于渡河难于作战之机,给它来个突然袭击,于是欣然接受了晋军的请求。
谁知,后退的军令一下,秦军如潮水一般溃不成军,而晋军则趁势渡河追击,把秦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地。苻坚中箭而逃。
【势如破竹】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昊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如火如荼】
春秋时代末期,吴国国王夫差连续征服了越国、鲁国和齐国,雄心勃勃,又继续向西北进军,打算一鼓作气征服晋国。
可正在这个时候,越王勾践抄了吴王的后路。他带领军队一直打到吴国的国都姑苏(苏州),又派人马占据淮河,把吴王的退路切断了。
这消息给吴王夫差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他非常震惊,立即召集文臣武将商量对策。大家说,现在退回去等于两关打了败仗,还会两头挨打;如果能打败晋国,就等于在诸候国中当定了霸主,再回去收拾越王勾践也不算晚。
大主意已经拿定,当务之急是尽快征服晋国。考虑再三,决定出奇制胜。
一天傍晚,吴王下达了命令。全军将士吃得饱饱的,马也喂足了草料。从全军中挑出三万精兵强将。每一万人摆成一个方阵,共摆三个方阵。每个方阵横竖都是一百人。每一行排头的都是军官司。每十行,也就是一千人,由一个大夫负责。每项一个方阵由一名将军率领。中间的方阵白盔白甲,白衣服,白旗帜,白弓箭,由吴王自己掌握,称为中军;左边的方阵,红盔红甲、红衣服、红简直就像深不可测;右边的方阵则一水儿黑色。半夜出发,黎明时分到达离晋军仅有一里路的地方。天色刚刚显出亮色,吴军鼓声大作,欢呼之声震天动工地。
晋军从梦中醒来,一看吴军那三个方阵和声威气势,简直都惊呆了:那白色方阵,望之如荼像开满白花的茅草地;那红色方阵,望之如火如像熊熊燃烧的火焰;而那黑色的方阵,简直就象深不可测的大海。
【退避三舍】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战火纷飞、战略战术、战天斗地
战无不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草木皆兵、马革裹尸、赤膊上阵
乌合之众、围魏救赵、四面楚歌
作壁上观、暗渡陈仓、城下之盟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步步为营
望梅止渴、运畴帷幄、一鼓作气
再衰三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草木皆兵、马革裹尸、乌合之众
四面楚歌、揭竿而起、打草惊蛇
用兵如神、攻其不备、背水一战
破釜沉舟、风声鹤唳、风吹草动
战无不克、百战百胜、百战不殆
连战皆捷、屡战屡败、速战速决
血战到底、以战去战、背城一战
短兵接战、各自为战、孤军奋战
决一死战、明耻教战、南征北战
能征惯战、休兵罢战、浴血奋战
骁勇善战、百战百胜、步步为营
四面楚歌、作壁上观、暗渡陈仓
城下之盟、杀身成仁、纸上谈兵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围魏救赵
望梅止渴、运畴帷幄、一鼓作气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连战皆捷
草木皆兵、再衰三竭、马革裹尸
乌合之众、四面楚歌、揭竿而起
打草惊蛇、用兵如神、攻其不备
浴血奋战、背水一战、破釜沉舟
风声鹤唳、风吹草动、战无不克
百战不殆、屡战屡败、速战速决
血战到底、以战去战、背城一战
短兵接战、各自为战、决一死战
明耻教战、南征北战、能征惯战
孤军奋战、休兵罢战、骁勇善战
五十步笑百步、杀身成仁、纸上谈兵
兵荒马乱、兵连祸结、兵戎相见
赤地千里、楚界汉河、春秋无义战
大动干戈、倒载干戈、放牛归马
烽火连年、烽火四起、风尘之变
归马放牛、化干戈为玉帛、祸结兵连
金戈铁马、连天烽火、龙血玄黄
穷兵黩武、散兵游勇、休养生息
以逸待劳、以战去战、枕戈寝甲
白骨露野、兵拏祸结、兵戈扰攘
兵慌马乱、黩武穷兵、刀*入库
倒戢干戈、伐罪吊民、伐罪吊人
干戈载戢、鼓衰力尽、汗马之功
金戈铁甲、金戈铁骑、来好息师
龙战玄黄、龙战鱼骇、磨盾之暇
破斧缺斨、戎马倥偬、上兵伐谋
矢石之难、休兵罢战、偃革倒戈
偃甲息兵、偃武櫜兵、偃武息戈
偃武休兵、以战养战、有事之秋
止戈散马、止戈兴仁、铸甲销戈
草木皆兵、马革裹尸、赤膊上阵、乌合之众、打草惊蛇、
四面楚歌、用兵如神 有勇无谋、全民皆兵、声东击西、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坚壁清野、揭竿而起、破釜沉舟、
围魏救赵、作壁上观、暗渡陈仓、城下之盟、杀身成仁、
纸上谈兵、风声鹤唳、步步为营。望梅止渴、运畴帷幄、
一鼓作气、再衰三竭、余勇可贾、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腹背受敌、硝烟弥漫、士饱马腾,散兵游勇、勇猛精进、
进退失据、出奇制胜、壁垒森严、严阵以待、短兵相接、
全军覆灭、远交近攻、攻其无备、功败垂成、解甲归田、
战天斗地、 养精畜锐、锐不可当、当头棒喝、舟中敌国、
*林弹雨、速战速决、 决一雌雄、盘马弯弓、弓折刀尽、
尽忠报国、国士无双、干城之将、 将机就机、草木皆兵、
兵连祸结、四面楚歌、歌功颂德、箭在弦上、 马革裹尸、
金城汤池、马仰人翻、用兵如神、因敌取资、欲擒故纵、
纵虎归山、发号施令、弹尽援绝、剑拔弩张、兵不由将、将计就计。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马革裹尸、赤膊上阵、
乌合之众、四面楚歌、用兵如神、有勇无谋、
全民皆兵、声东击西、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坚壁清野、揭竿而起、围魏救赵、四面楚歌、
作壁上观、暗渡陈仓、城下之盟、五十步笑百步、
杀身成仁、纸上谈兵、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步步为营。望梅止渴、运畴帷幄、一鼓作气、
再衰三竭、打草惊蛇、坚壁清野、揭竿而起、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余勇可贾。乌合之众,*林弹雨;硝烟弥漫;
刀光剑影;金戈铁马;炮火连天;血肉横飞,
胡服骑射,纸上谈兵,邯郸学步、负荆请罪、
1、龙血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2、休兵罢战:休、罢:停止。停止或结束战争。
3、铸甲销戈:销熔铁甲兵器。借指结束战争,实现和平。
4、止戈兴仁: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5、兵连祸深:兵:指战争。战争连年不断,灾祸持续相结。
6、燕雀处帷幄:比喻战争的时间很长,军帐上都筑起了鸟巢。
7、手中败将:在战争中被自己打败或在竞赛中输给自己的人。
8、春秋无义战: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9、血肉横飞:形容发生爆炸等灾祸时,死伤者血肉四溅的惨状。
10、枕戈寝甲: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11、轻动干戈:轻:轻率;干戈:古代兵器。轻率地动武挑起战争。
12、赤地千里: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13、干戈满地:干戈:古兵器,比喻战争。形容到处受到战争的摧残。
14、启羞兴戎:启:开;戎:战争。因说话不谨慎而招致羞辱挑起事端。
15、以战养战:利用战争中获取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继续进行战争。
16、全民皆兵:把能参加战斗的人民都武装起来,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
17、洗兵不用:兵:兵器。洗净兵器。收藏起来,不再使用。比喻停止战争。
18、犄角之势:比喻战争中互相配合、夹击敌人的态势,或分出兵力牵制敌人。
19、烽火连年: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20、大动干戈: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21、兵连祸结: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22、介胄之间:介胄:古代作战时将士们穿戴的铠甲和头盔。借指在战争中或战场上。
23、连天峰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24、戎首元凶:戎首:挑起战争的首犯;元凶:制造祸端的大头目。指挑起战争的罪魁。
25、穷兵黩武: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26、以逸待劳:逸:安闲;劳:疲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27、休养生息:休养:何处保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28、破斧缺斨:《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斧、斨,泛指兵器。后以破斧缺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这则成语的釜是锅;舟是船。砸破烧饭用的锅子,凿沉船只,比喻拚死一战。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秦朝末年,秦二世派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不敌,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被秦军团团围住。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派他们率军去救援赵国。
不料,宋义把兵带到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停滞不进。项羽忍不住,一再要求他赶紧渡江北上,赶到巨鹿,与被围赵军来个里应外合。但宋义另有所谋,想让秦、赵两军打得精疲力竭再进兵,这样便于取胜。他严令军中,不听调遣的人,不管是谁都要杀。与此同时,宋义又邀请宾客,大吃大喝,而士兵和百姓却忍饥挨饿。
项羽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勾结齐国反楚,楚王有密令杀他。将士们马上拥戴项羽代理上将军。项羽把杀宋义的事及原因报告了楚怀王,楚怀王只好正式任命他为上将军。
项羽杀宋义的事,震惊了楚国,并在各国有了威名。他随即派出两名将军,率2万军队渡河去救巨鹿。在获悉取得小胜并接到增援的请求后,他下令全军渡河救援赵军。
项羽在全军渡河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果断的行动:把所有的船只凿沉,击破烧饭用的锅子,烧掉宿营的屋子,只携带三天干粮,以此表示决心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
这支有进无退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立即包围了秦军。经过9次激战,截断了秦军的补给线。负责围攻巨鹿的两名秦将,一名被活捉,另一名投火自焚。
在这之前,来援助赵国的各路诸侯虽然有几路军队在巨鹿附近,但都不敢与秦军交锋。楚军的拚死决战并取得胜利,大大地提高了项羽的声威。
从此,项羽率领的军队成了当时反秦力量中最强大的一支武装。
后来,“皆沉船,破釜甑”演化为成语“破釜沉舟”,用来比喻拚死一战,决心很大。
项羽也成了当时农民起义军的著名领袖人物,并在不久和刘邦的起义军一起,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本文发布于:2022-12-08 05:23: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64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