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隙碎笔解析50篇

更新时间:2022-12-18 18:31:00 阅读: 评论:0

读《病隙碎笔》有感(精选23篇)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下面是整理的读《病隙碎笔》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病隙碎笔》有感 篇1

史铁生,一个常年与病痛斗争的病人,一个因残疾与轮椅相伴的残疾人,一个坐在轮椅上写作的作家。他的传奇生活,铸就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他的独到思想,创造了他一次又一次的“文学笔录”。

拜读了史铁生先生的《病隙碎笔》,我好像走进了他在残疾后平复心情,终究走上创作道路的坎坷人生。

作者将这本书分为六个部分,每一部分由几十个小节组成,小节中写到了生死,也写到了对故友的回忆,对世俗的讽刺,以及他所看到的世界。也许这就是“碎笔”却又不“碎”,总有那么一种若隐若现的关系将故事联系,说不出道不明。

书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有一回记者问到我的职业,我说是生病,业余写点东西。”看到这儿,我不禁感叹,这种半开玩笑的话竟出自一个双腿残疾又患有尿毒症的人嘴里,那么淡然自若,难道是他默默地接受了这个残酷的事实?

不。是他的希望,他希望自己能不被禁锢在“病人”这个身份之中,拥有另一片乐土,我想,他做到了,他的职业是生病,但他的业余生活依然丰富。

在第二部分中,史铁生用巧妙的手法将自己心里的人与自己变成两个人,写不同的思想甚至“斗嘴”,看似互相拖累,心灵拖累身体,身体脱离心灵,可“两人”却更像朋友,“我们一起坐在地坛的老柏树下,看天看地,听上帝一声不响”正是史铁生先生的这种矛盾心理让我无法放下手中的书,思绪已经完完全全进入了他的世界。史铁生的特点不在于他所栖居过的某一肉身,而在于他曾经有过的心路历程,据此,他得出结论“史铁生才是史铁生,我才是我”。在一系列“心中的我”与“真实的我”的讨论中,他终于得出结论,而我的思绪却久久沉浸其中。

残疾后的史铁生也曾有过一段低迷期。在那段时光中,他始终不能相信也不敢相信他这一辈子会在轮椅上度过,即使是面对心爱的母亲,他也放弃了对她的诉说。直至他亲生体会到了母亲对他无言的爱,他的心被震动了,心灵之窗被打破了,他终于选择不让母亲担心,即使身处轮椅,也要用一颗勇敢的心来面对生活。

我们也曾做过这样的事,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总会收起身体上的病痛,即使内心渴望关怀,也依旧关闭心门。此时,父母亲总会察觉到什么,即使嘴上不说,也会默默地为你留一盏灯,泡一杯牛奶,等待你的归来。

也许在大多数人眼里,残疾人不配拥有爱情(即使从未说出口,至少心里会想),史铁生也用他与妻子的幸福生活向这些人证明:即使当爱情来临时,史铁生双腿已残,但他终究收获了爱情。于是对爱情的讨论也自然而然的出现在他的碎笔中。

史铁生说:“爱情不是出于大脑的明智,而是处于灵魂的牵挂,不是肉身的捕捉或替换,而是灵魂的漫展和相遇。”同样的,“爱情不像婚姻是现实的契约,爱情是站在现实的边缘向着神秘未知的呼唤与祈祷,他根本是一种理想与信仰”。

《病隙碎笔》记录了史铁生在生病时的心路历程,里面有他比较真实的想法,或许在他看来,将比较真的自己展现给大家也是一种“文化”。还有我说的“说不出道不明的关系”或许就是史铁生先生对生命的一种珍惜与敬畏。

读《病隙碎笔》有感 篇2

在接连不断的苦难之下,史铁生先生写下了这本《病隙碎笔》,这是一本充满信仰的书,这本属给予了我很大的触动和激励,以苦难作福乐的投资——读《病隙碎笔》有感500字。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对于徐志摩先生,那未必是生死,但在史铁生看来,那便是对生死最好的诠释,是句再好不过的墓志铭。轻轻地走,正如轻轻地来,扫尽尘嚣,用渺小的生命改变一段岁月,让世界因自己的存在而有一点点不一样,那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就了。

“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史铁生没有在病痛中度日如年,而是用受病折麽和与病搏斗的空隙来思考人生。生命不仅没有使他一蹶不振,反而让他更懂珍惜和满足。人们常有一种习惯:记得住霉运,记不住走运。但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面前都有可能加个“更”字,读后感《以苦难作福乐的投资——读《病隙碎笔》有感500字》。而现在的我,既没有疾病缠身,也没有身苦患难,理应满足于当下生活,给自己的前行以无限动力。

人在苦难中总该有个信仰,史铁生对“佛”的见解让我懂得了一个人对待信仰的正确态度。当有人劝他去佛堂烧柱高香以乞健康时,他总是犹豫,这并非因为不愿朝拜,而是保持了对佛的尊敬。满腹功利的“祈祷”确实是污了佛法。佛门清净,唯应当求一份智慧,以醒贪迷。信仰是精神的支点,尊重这份信仰,是为了对人生更高的境界的参透。

“以苦难去做人生的投资,以圣洁赢取尘世的荣耀”。只有成功者才有资格谈苦难,在苦难中不断的增强信心,方能成就人生。

点评:史铁生这样调侃自己:“职业是患病,业余才是写作”。这其中的痛苦又是谁能体会的,又有谁知道,那一段一段的文字是怎样在无数个与病魔斗争的日日夜夜绽放开的。

读《病隙碎笔》有感 篇3

常常看到有人在提起史铁生的时候,喜欢强调他是残疾人,并因此对他顽强坚毅的人格大加赞赏。这样的说法自然是正确的,但这样容易使没有读过史铁生的人们走入一个误区,以为史铁生人格的全部魅力,都体现在他的顽强坚毅中了,甚至于将他的残疾当作他的著作的全部卖点。在读史铁生之前,我也有过这样的理解,可后来的我才发现仅仅以一个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的角度认识史铁生,实在是有些遗憾了。正如近日读的这部《病隙碎笔》,若真的只看到这部书是在“病隙”写就的,而忽略其中一些对人生的重要思考,或许就会有遗憾。可是话又说回来,史铁生正是因为“病”,因为“残疾”,才有机会抛却一个健全人一生中要经历的太多纷繁复杂,静下来审视自己的生活。他的这部《病隙碎笔》给我的最大感触,便是“静”。面对着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他一直静静的。而正是他这样的“静”,解答了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惑。

比如说,信仰。在人们都开始反思中国人信仰的缺失是不是一种可怕的状态的年代,有多少人真正去关心过,人们想要有一个信仰,是为了什么?我们往往处于“当局者迷”的状态,被生活中的许多不称意的事情弄的眼花缭乱,总以为我们需要信仰,正是因为需要追求一个事事顺心的世界。但史铁生的生活中便没有那些琐事了,他有的只是这时常被人们拿来用作“乐观坚韧好典型”的坎坷命运。于是他静观由我们组成的健全人的人生百态,并告诫我们,“以无苦无忧的世界为目标,依我看,会助长人们逃避苦难的心理,因而看不见人的真实处境,也看不见信仰的真意”。他不逃避苦难,因而能够静静的看着这个存在苦难的世界;也不逃避所谓的健全人,因而能够静静地审视健全人的生活,以“旁观者清”的视角在“碎笔”中指引我们。

再比如说,发展。保护环境这件事,城市乡村、大街小巷,处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宣传标语,环保行动在全球范围内蔚然成风,原本是不必由史铁生去提醒我们的。可史铁生提醒我们的是什么呢?作为一个身体上已不允许自己、心中也不愿意在社会上争一份地位和财富的人,他告诫在社会中忙碌的我们,要注意我们保护环境究竟是不是出于真心。“现在的生态保护思想,还像是以人为中心,只是因为经济要持续发展而无奈地保护生态,只是出于使人活得更好些,不得已而爱护自然。”这句话对于每天都在纠结着怎么“活得更好”的人们来说,真的会有醍醐灌顶的效果。从这一点来讲,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免显得俗了,只顾着按照其他人说的方式活着,忘了静下来,思考这样的生活到底是不是对的。

如此,读完《病隙碎笔》,我最深的感受绝不是史铁生的坚强,而是他静观生活的态度。从现实意义上说,这本书告诉我要静下来,用心像旁观者一样看自己的生活,但又很难说要像史铁生一样静下来,因为我们终究是不大可能像他一样的。但这就代表我们不能向史铁生的人格学习、不能静下来看我们的生活了吗?当然不是。

我们是健全人,无论和史铁生相比这是一般意义上的幸运还是某种意义上的不幸。史铁生对人生的思考,是站在他已不会引领正常的人生的角度进行的;而我们对人生的思考,是站在我们正过着正常的人生的角度进行的。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去想,怎么能让我自己过的更好?若是没有史铁生的精神在旁激励我们,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便可能无法摆脱主观因素,从而或多或少地带有一点自私的影子。但若是我们能够在史铁生的人格中发现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便可以更客观地看我们的人生,获得更深层次的心灵感悟。

但请同样在《病隙碎笔》中窥见人生真谛的你记住,首先要静下来。为了向这位老人的“静”致敬,也为了看一看自己的生活。

读《病隙碎笔》有感 篇4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钦佩的作家之一。扶轮问路,便是他的一生,平淡又意味深长。他残缺的身体支撑着所有饱满的思想,再将自身的苦难写成光辉的追索。

而在他的众多文集中,我最爱《病隙碎笔》一本。

这本书创作之时,史铁生双肾功能已经衰竭,只能依靠血液透析存活。三天透析一次,只有第二天能强忍着痛楚与疲惫动笔。他一边与病魔斗争,一边在病痛的小小空隙里记录下自己平易而精辟的只言片语。

曾经在他的字里行间里,我读懂过人生,解析过信仰,构建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而如今,予我这一切的人却已走远,魂归地坛。我只能捧着这本书,想象着他的笔尖,历经了怎样的世事变迁,才能书写出这样充满哲理又乐观诙谐的句子。

这并不是一本普通的散文集。它充满了对人生的诘问、探索与解答,解答着那些超越生命的难题。它来自一个苦难的人生,却凝聚着精神的明朗。

在书里,史铁生老师曾经笑说,生病是他的职业,业余写一点东西。他这一生,总是此病未去彼病又来,“铁生”二字必定是暗合了某种意思,让他一直活着。然而,读他的东西,从来感觉不到一丝病痛的阴影,反而总是让读者沐浴在开朗的思想之中。譬如,通过生病与游历的比较,通过生病的经验,他说: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加一个“更”字,发人深省,教人乐观。生之为人,我们必须接受世界的全部,不能单单从中拿掉苦难。但是,我们又何尝不是幸运的。当你在为无法升迁或恋爱不顺而烦恼时,世界上的某个角落却有人正在为生存挣扎。史铁生老师人生的一半都用来生病,他自己更一度认为不能直立行走是丢掉了人的特点,在大部分人看来,他是不幸的。然而,他足够强大的内心,不屈于命运的勇气,乐观的精神,让他不卑不亢地在生命路上前行——凡是坚持走在路上的人,行走的坚定就已经是信仰的成立。

又譬如,全书中我最喜欢的这一段话:

痛苦和幸福都没有一个客观标准,那完全是自我的感受。因此,谁能够保持不屈的勇气,谁就能更多地感受幸福。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

看,这本书中你可以随处找到像这样的句子。史铁生老师是幸福的,并不是因为他不痛苦。病痛折磨着他,残缺使他疲惫,痛楚是人之常情。他幸福,是因为他勇敢,超越了自身局限,他用残缺的身体去感受,去健全自己的智慧与心灵,丰满笔下的哲理与思考。他从未向神灵行贿,祈求身体的康复,他选择完善信仰,正如他写到的一样,身体的残疾不可怕,心灵的残疾才可怕。

当写到死亡的时候,史铁生老师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你要是悲哀于这世界上终有一天没有了你,你要是恐惧于无限的寂灭,你不妨想一想,这世界上曾经也没有你,你曾经就在那无限的寂灭中。诚然,我曾经无数次幻想过死亡,也为此恐惧苦恼,曾经因为自己终究的幻灭而感到悲伤与无奈,但读到这一段,我竟豁然开朗。是啊,我曾经就在那无限的寂灭中,生命本就是一个轮回,我不过是回到了我来时的位置罢了。我曾什么也不是,却有幸来人世走了一次,有幸拥有灿烂的人生,也有幸经历沉重的世事,不论是福祉还是苦难,我既然从无形化为有形,这已经是一种幸运。如今离去,是带着满载的收获,是另一种形式的落叶归根,这又似是应了徐志摩的那一句诗,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

而关于轮回与继承,史铁生老师又写道:生命的意义却似轮回,每个人都得从头寻找,唯在这寻找中才可能与前贤汇合。唯当走过林莽,走过激流,走过深渊,走过思悟一向的艰途,步上山巅之时,你才能说继承。

我忍不住想,究竟何时、何地,我才能走过林莽,走过激流,走过深渊,经由山水,经由时间,经由光阴,在寻找中与前贤汇合,让寂寞而欲动的文思,能与窗外那不知是多少年前的明月相望呢?史铁生老师没有给我答案,也永远不会给我答案,因为人生就是在探求生命,在解那一道难题,人生因这种探求的过程而无比美丽。

史铁生老师又将生死的意义与爱结合起来,写道:如果意义只是对一己之肉身的关怀,它当然就会随着肉身之死而烟消云散。但如果,意义一旦牵系着无限之在和绝对价值,它就不会随着肉身的死亡而熄灭。事实上,自古至今已经有多少生命死去了呀,但人间的爱愿却不曾有丝毫的减损,终极关怀亦不曾有片刻的放弃!当然困苦也是这样,自古绵绵无绝期。可正因如此,爱愿才看见一条永恒的道路,终极关怀才不至于终极地结束,这样的意义世代相传,并不因任何肉身的毁坏而停止。

也许你会说:但那已经不是我了呀!我死了,不管那意义怎样永恒又与我何干?可是,世世代代的生命,哪一个不是“我”呢?哪一个不是以“我”而在?哪一个不是以“我”而问?哪一个不是以“我”而思,从而建立起意义呢?肉身终是要毁坏的,而这样的灵魂一直都在人间飘荡,“秦时明月汉时关”,这样的消息自古而今,既不消逝,也不衰减。

生命的延续与轮回,人类的有限与无限,或许很难有准确的定义。但是史铁生老师坚守着自己的内心,向未知与有知不断追索,不断赋予爱的意义,将世间光明与美好的一切奉献给读者。肉身必然会有毁坏与消失的一天,然而人的思想与爱是无止境的,是生生不息永远相传的。这亦是他的人生收获,他看淡生死的超然物外,他经历与思考后而得到的真谛,是光阴深处的羁绊,必将成为我一生的珍藏。

这一本书里,史铁生老师不仅是以独特的视角注视着生命,更是用朴实无华的文字,书写着鲜活无比的道理。虽然他已经离开人世,但却将永远在精神的高度遥望我们。他的乐观豁达,他难以想象的意志力,与他亲手写下的这一些人生的体检记录,将是我们精神上的营养补给与坚实依靠。

对于史铁生老师来说,写作不单单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他的写作,早已超越了生命、人性,是他历经世事洗练之后的一方净土,一片乐园。

在他的笔下,文字总是乐观幽默的语调,他也时常调侃自己的病痛。这是一种勇敢的调侃,是一种坚强与释然的表现,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自己的软弱与缺陷。窃以为,人总是破碎的,因为破碎过的人,必定真正地活过。然而有的人,总是像祥林嫂一般向每个人哭诉自己的不幸,以为换取别人的同情便是对自己命运的救赎,试图用赚来的眼泪点燃自己灰败的人生;也有一些人,总以为藏起自己的缺陷,即能变身完美,就能够捍卫他们的尊严。前者将一生都活在破碎之中自怜自怨,而后者易碎的强势里包裹的仍然是自卑的骨架。但史铁生老师,显然具备足够的勇气与自信。不需要哭诉,更不用掩藏,他是人生真正的强者。

毕竟,伤心并不是几滴眼泪就可以流出来的,尊严也不是几个口号就可以呐喊出来,最动人的汉语,就是把伤口变成智慧,然后从中汲取人生的梦想与真谛。

而史铁生老师,正是这么做的,而《病隙碎笔》,正是这么做的。这些看似破碎实则连贯的文思,就是伤口经过治愈,成为了带着油墨香味的智慧。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历经苦难的豁达,超越苦难的人格力量,尽在书中,这一本《病隙碎笔》为我建造了一座逃避人生几乎所有不幸的避难所。

因此,哪怕世界是奥吉亚斯的牛圈,我也敢于坚守其中,更愿意担任清扫的苦役。因为历经人生谷底,犹如死了一回,但也会因此深入地活了一场。

这是一份苦难,更是人类的福祉。

读《病隙碎笔》,是感悟历经沧桑后的明彻和超脱,是找寻苦难中的光明与希望,是发现那份悲壮中的灵性,是一种人性最纯最美的光点。

它将永远在我的精神世界,慰藉着在凡尘中疲于赶路的心灵。

也许,它就是我的精神世界。

读《病隙碎笔》有感 篇5

2010年的最后一天,史铁生去世的那天晚上,深夜里翻出放了许久却一直未看的《病隙碎笔》,在他的文字里迎来新的一年。

凑巧的是,在我因他的死亡开始的阅读里,他开篇就向我们谈论起死亡与墓志铭。他说喜欢《再别康桥》里的那句:“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他说不需要墓地、墓碑、花圈、挽联以及各种方式的追悼,什么都不要才好,让寂静,甚至让遗忘,去读那诗句。

对于“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的铁生来说,生与死一直是他在苦苦思索的话题,也正是在一步步逼近的追问里,他获得了对生死的超脱。也因此,对他的离去,我们也可以“一同笑看”。

史铁生把身体比作飞机,说自己的两条腿(起落架)和两个肾(发动机)一起失灵。这当然不是小故障。他的朋友李锐回忆,铁生的透析,从开始的一周一次,到一周两次,后来每隔一天一次,他身体里的血得从动脉血管引出来,在透析机里过滤掉毒素,再从静脉流回体内。整个过程长达4个半小时,全身的血要被过滤十几遍,每次透析人要脱去三公斤的水。做完透析人都相当疲乏,饥饿难耐,只能昏昏睡去。铁生就利用每两次透析中间那个上午写作两三个小时,时间再长他血压又要上去了。透析之后史铁生写得非常慢,非常艰难,《病隙碎笔》的十几万字,他花了四年写出来,每两天写一点片段,真正是碎笔。

史铁生在书中写道:“我其实未必合适当作家,只不过命运把我弄到这一条(近似的)路上来了。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而这样的找,后来发现利于此一铁生,利于世间一颗最为躁动的心走向宁静。我的写作因此与文学关系疏浅,或者竟是无关也可能。我只是走得不明不白,不由得唠叨;走得孤单寂寞,四下里张望;走得怵目惊心,便向着不知所终的方向祈祷。我仅仅算一个写作者吧,与任何‘学’都不沾边儿。”

正是这个写作者的铁生,把自己无数次沉入心流的黑夜,以笔为路,向着灵魂深处,发出真诚的追问与探寻。“心魂”一词,很多次出现在《病隙碎笔》里,这代表了他探索的领地,也象征着他去往的方向,展示着他居住的位置。

以前,觉得史铁生是一个有着哲学意味的作家。在读《病隙碎笔》的时候,渐渐觉得,史铁生就是一个用写作的方式来真诚地逼近自己的普通人。他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不断向那些问题发起探寻,不断在这样的探寻中逼近和审视自己的存在。就如他说的:“皈依并不在一个处所,皈依是在路上。”他的文字也不是为了揭示探索之后的答案,而是展示着从未停止的探索之路,这是在心魂里跋涉的坦诚与勇气。

铁生说:“心魂之域本无尽头,而是永远地寻觅与投奔,并且总在黑夜中。”世间大多数的人,都只愿待在光明的角落,都放弃诘问与探寻,都不愿意面对和剖析自己,都懒得跟自己和外在的世界较真。史铁生,却在身体的限制里展现出精神与灵魂的无限可能,他用真实的思索让我们看到,一种向深处探寻的生命力,一种活着的真诚态度,一条少有人走却值得去走的路。

读《病隙碎笔》有感 篇6

三年前,在轮椅上坐了三十多个年头的史铁生,生活中没有出现几多奇迹,反而又有新的灾难降临。由于双肾功能衰竭,从此以后,他必须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了。当时,一个问题立刻使我满心忧虑:他还能写下去吗?在瘫痪之后,写作是他终于找到的活下去的理由和方式,如果不能了,他怎么办呢?现在,有了明确的答案,他的新作摆在了我的面前。这就是我手上这本《病隙碎笔》,它还有个标题叫:史铁生的人生笔记。

史铁生是当代文坛一位著名作家,他在不同阶段创作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都产生过重大影响。我喜欢史铁生的书籍,喜欢他的不疾不徐的述说,喜欢他的智慧与悟性,当然最喜欢的还是他的深刻。我想这深刻与他的人生经历不无关联:他1969年到陕北插队,1972年因瘫痪回到北京,近30年来,他几乎一直是在病床上度过的,以至于有一次我问到他的职业,他说是生病,这好像决不是一句戏言。在病榻上,他能做的就只有读书与思考,天长日久,一点一滴地累积下来,就有了这本厚厚的《病隙碎笔》,他这样写道:“生病也是生活的经验之一,算是一项别开生面的经历。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知道不咳的日子是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就觉得天昏地暗,后来又生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歪八地躺着,这才想起端坐在轮椅的日子是多么舒服。最后竟得了尿毒症,经常昏睡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往日好时光,终于醒悟出: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病隙碎笔》不仅写身边小事,更多的是关注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健康的心态、成功的途径与价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纽带———他用生动、通俗甚至是优美的语言道出了他亲身体验的已知和未知的人生哲理,充满着史铁生惯有的智慧与安详。

看史铁生的作品,常常无端地陷入一种思索。但是,这种思索相对于文字的内涵来说也往往显得浅薄。他对于写作的宁静和执著,对于生命的冷静和超脱,对于亲情的感悟和回忆,对于每一个关心他的人的友善和热情———这一切都让人觉得亲切而意味深长。

史铁生由于身体不好,因此他惜时如命,然而他如此耐心细致回答我的问题。通过E—mail我们交谈方式算不得直接,然而当我敲击盲人键盘,看到熟悉的语言展现在白色的屏幕上,仍然感受到力透纸背的真诚,还感到同命相连。

我喜欢史铁生的智慧与深刻,在当年知青文学一片控诉与血泪之中,他写出了田园牧歌的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当小情小调随笔充斥报刊时,他写出了超越生命吐纳宇宙的力作《我与地坛》。我不得不这样说,史铁生这份智慧与他的残疾不无关系,像贝多芬因耳聋写出了辉煌交响乐一样,像博尔赫斯因眼盲而写出了传世巨著一样,肉体的痛苦给了他们一个契机,这是一个平常人不曾有的契机,让他更多地体悟人生的疼痛,体悟小我与自然宇宙间微妙联系。这有点像泌液包裹沙子,最后竟让沙子成为一颗光彩夺目的珍珠。

残疾不幸降临到史铁生身上,当然是一件痛苦的事,但从文学这个角度来说,又未尝不是一件幸事,他日积月累地咀嚼痛苦,回味人生,写下了包括《病隙碎笔》在内的一部部心血之作,那都是给我们这些盲人的心灵开出的'一贴“良药”方子。

读《病隙碎笔》有感 篇7

这怎么办?

这怎么办?

这怎么办?

要把这一节写满:这怎么办?

或要用一生来问:这怎么办?

人将听见,那无穷之在莫不是:这怎么办?

这怎么办?这怎么办?这怎么办?!感慨史铁生的深邃,更是嘲笑自己的幼稚。

史铁生拖着病体,坐在轮椅生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问自己,问天问地,问生命的意义,问存在的价值,更问自己既已存在,怎么办?

常见有人说这本书讨论了“心魂”,我倒是不觉得对,也不能说不对。我想,史铁生造出这么一个“心魂”,无非就是想以此寄托爱的哲理,史铁生的爱是博爱,更多的是爱他。爱人,爱世界,甚至也要爱敌人。我最想说说的就是这个爱敌人,为什么要爱敌人?别人是你的敌人,你往往也会使别人的敌人,那么你希望被敌人无人性地对待么?我想,这便是最基本的尊重,尊重一个人的人权,哪怕他是敌人,当你尊重别人的时候,也就迈出了爱的第一步。

有位在网上认识的朋友,十分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练字,写诗,赋词,也信佛教。有一次他问我有没有信仰,我说我是无神论者,但是,无神论者不是没有信仰,信仰也不是只有马克思和宗教。为什么爱不能是信仰?为什么公平,正义,对别人的尊重不能是信仰?这些,就是我的信仰。我想史铁生应该也是个不信教的人吧,因为他的书中既有耶稣,也有佛祖。他的一句话让我非常受用“皈依并不在一个处所,皈依是在路上。”如果信仰只是一个目标的话,当达成以后,你再怎么办呢?放弃信仰,另寻它途?亦或是了无生气地得过且过?我不是说有一个具体的信仰有什么不对,只是对于我来说抽象的信仰更能让我“在路上”,而不是想方设法地“找处所”。

爱是个玄妙的东西,常常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你觉得你爱别人,可别人不觉得你爱他,原因何在?我想,就是因为把爱当做了一个结果,一个彼岸,一个最终的抵达。须知爱是路上的帮助,是和信仰一样的“在路上”。在路上交流,在路上体会,在路上给予和被寄予,用史铁生的话说,只可以走向,却永不能走到。

除了爱,还有苦难,陷苦难如史铁生恐怕是我们一辈子也遇不到的,但苦难存在之合理就像幸运存在之合理一样,为什么要有困难?其实在问这个问题之前,是不是更该问一句,为什么要有幸运?那些在生活的休止符前戚戚的人大多不会这么想,也许只有似史铁生般在苦难中徘徊,才会这样想吧。

有人说《病隙碎笔》没有跋也没有序是因为他的书是没有办法概括的,对于我来说也就是仅仅能在有限的方面发表一些浅见。史铁生已驾鹤,就让我们在他形散而神不散的文字中试着窥探地坛轮椅上那颗孤独自问的心灵吧。

读《病隙碎笔》有感 篇8

起初,是在《南方周末》的一篇书评中读到这句话——“皈依并不在一个处所,皈依是在路上。”——由此,被震动。没办法不震动。其时,我正不断地被失败的利齿所啃噬,屡战屡败而屡败屡战。我的内心深处,极需要有一个外在的明证,好说服和宽慰自己:这样的坚持是必须的,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

于是,几次三番地去那家书店,终于等到了它的出现。待一口气读完它,始知它的分量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

“不断的苦难才是不断地需要信心的原因,这是信心的原则,不可稍有更动。”

“人不可以逃避苦难,亦不可以放弃希望——恰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上帝存在。命运并不受贿,但希望与你同在,这才是信仰的真意,是信者的路。”

信手翻开一页,你的目光就不能不被这些貌似平常的语句所触动。关于史铁生,我想大多数人除了对那篇堪称美文的《我与地坛》印象深刻以外,便是从各种报道中得知他的残疾与他的笔耕不辍。你可以敬佩他的顽强,也可以效仿他的文笔,但,你无论如何学不来他的坦然与豁达。因为,相比史铁生而言,我们都太幸运了,也太轻视生命的意义了。人的一生中,需要面对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多得甚至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不期而遇的往往不是惊喜,而是意外,比如残疾,比如失意,比如一切的不公和怨怼。看看这些写于生病治疗间隙的片断随笔吧,这些写于人生之上的哲学笔记。一个健全的身躯未必比一颗健全的心灵强壮,因为,惟有后者,才可能一以贯之地直面命运的挑战与不公。尤其在当下这个市声喧嚣,物质泛滥的尘世间,要保持心灵的健全是多么地不容易。因而,读这些从容而安详的文字,实在令我们这些身陷红尘而身不由己的凡夫俗子们汗颜,既而反省与沉思。

共六部分243则笔记式的随笔,涉及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等方方面面的思考。它们既是间断的(作者的病情似乎也不允许他撰写长文),又是连通的,沉着,宁静,却又铿锵入耳。那是他以笔代步,以思想的高度和深度踏出的强有力的足音。这既是作者的人生笔记,亦可说是一册通俗哲学读本。其间,没有繁琐的考证、推理或判断,也没有佶屈聱牙的语词、段落或引文,只有作者于病痛的折磨中记录下的文字和思考,是平易的又是精辟的,是朴实无华的,又是鲜活无比的。正是通过他那双“对生命意义不肯放松的累人的眼睛”,读者可以藉此反观个人的懦弱与流俗,重新检索个人的价值取向与人生选择,与作者一同追问和解答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

在很多作家的笔下,我都读到过它们对史铁生的文字和他本人的敬畏与推崇。但这本《病隙碎笔》却没有通常的“序”和“跋”。我想,也许他的文字是无法概括也无法提炼的,惯常的方式不足以取代这些文字的真正意义。没有谁能担得起这份殊荣,而他,同样也无须其他任何注解。

在很多个辽阔无边的暗夜里,在很多个徘徊于取舍之间的瞬间,幸而,我的手边有这样的文字与思考,为我提供一面透视凡尘的明镜,拨云见日,窥见道路的尽头,仍将是精神的恒途。

读《病隙碎笔》有感 篇9

最近读完了史铁生先生的散文集《病隙碎笔》,在我看来,与其说是散文,倒不如说是史铁生先生的随笔集,这并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集子,而是充满了对人生的诘问与思考,同时解答着声明的难题,正如这本书的名字,《病隙碎笔》,简单明了且直白,这本书中所写也就是史铁生先生在长期生病的空隙中的所思所感。之所以喜欢《病隙碎笔》,是因为史铁生面对跌宕起伏的不公命运时的理智与坚定内心,读完这本书,不禁要感慨史铁生先生对生活的坦然豁达,乐观积极的态度,以及对人生各般事件的大彻大悟的通透感受。

对于史铁生先生,是谁也不陌生的。从《我与地坛》,到《务虚笔记》再到现在的《病隙碎笔》。有人评价史铁生是“一位一生都在死亡边缘行走的作家”,不得不感叹,单是疾病带给史铁生先生身体上的折磨,便是常人难以忍受的,双腿瘫痪后,又是肾病又是尿毒症,而最后也因脑溢血不幸去世,更不用提在心灵,精神方面带来的打击。就像在《病隙碎笔》一书中所说的,“四十八年大约有一半的时间用于生病,此病未去彼病又来,成群结队,好像都相中我这身体是一处乐园。”

史铁生先生在《病隙碎笔》中这样调侃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写一点东西。这本书名字为《病隙碎笔》,但其中内容与“病”又无太大的关系,书中所有的文字,更像是一个鲜活健康的灵魂对生命的困惑与苦难的探索,似于一个思考者对于哲学的最基本问题的探索与辨析,史铁生先生一直在寻找答案,穷极一生的思索,他虽然残疾无法行走,却从未停下过探索的步伐。

印象深刻的是史铁生先生在《病隙碎笔》中引用的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句“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记得在过去读时,从未想过将其与生死相联系,只是认为是普普通通的一场往来,但在史铁生先生看来,这便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以这一句话作为墓志铭,对于史铁生先生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轻轻地走正如轻轻地来,扫尽尘嚣,不带走一片云彩。一段渺小的生命,为世界作出改变,哪怕是微小的改变,不失为一种成就,不枉来人间走一趟。

不得不说史铁生先生是乐观的。他在书中写道“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得到满足”,在病痛的折磨中,史铁生先生并没有自怨自艾,度日如年,甚至于从此一蹶不振,反而,他不甘于沦为泛泛人海中的渺小一颗,将这些疾病带来的折磨痛苦转化为思考的动力,在生病的空隙中思索人生的真正奥义。人之生老病死,史铁生早已看淡,虽然失去双腿只能依附轮椅的他曾经在年少时也有过失意,恼恨上天安排的不公,以至于每天把自己藏进地坛,望着地坛的花花草草与建筑物,往来的行人,去深思,去感悟,去真正理解人生的意义……幸运的是,史铁生终于有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理解,在《病隙碎笔》中,他也明了了上天的安排,正如史铁生先生在开篇所讲,“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喜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一个,不可以随意调换。”深谙自己是那个不幸者,领悟透彻之后,也懂得了“一起只好看命运的安排”。

读《病隙碎笔》有感 篇10

读了史铁生的《病隙碎笔》,我方知道,原来竟然有这么一个人,对外界的事物,对人生,看得那么的通透。

人不可以逃避苦难,亦不可以放弃希望。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很多时候难以避免。那既然如此,何不直面困难。

读完余华写的小说《活着》,我惊觉原来苦难不怕多,也不怕够。苦难可以接踵而至,可以从任何一个时候开始,然后还可以给人源源不断之感。

可是这又如何?正如老舍先生写的《四世同堂》里,瑞全要离家走出北京,那晚他问钱默吟,有什么话需要对他说的吗,老伯伯说:“只有一句话!到什么时候都不许灰心!人一灰心便只看见别人的错处,而不看自己的消沉堕落!”对这句话印象很深刻,希望其可以像一盏会走的灯,照亮在黑暗里前行的路人,直至黎明破晓,旭日东升。

自卑,历来送给人间两样东西:爱的期盼与愤怨的积累。从某一程度看,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自卑的地方吧。一自卑,就很容易失去自我。这个时候对爱是有很大的期盼的,可是爱而不得,愤怨也会积累起来,转而一发不可收拾,很多悲伤的故事也是因为这般而发生。

其实我们做很多事情,就如同玩游戏。那游戏没有什么含金量,也没什么实际意义,然而我们却成为了痴迷又疲惫的玩客。这和吃力不讨好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啊,人在无端地浪费时间的时候,应该懂得悬崖勒马,及时醒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留下自己的人生意义。

其实很多时候,平均就等于是一种不公平。比如拿跑步说;在同一起跑线上,有些人跑得很快,有些人跑得很慢,有些人则是中等水平。那如果要求人人都是中等水平,让快的人慢下来,让跑慢的人快起来,原来是中等水平的人是保持原来的速度吗?这种平均是不是太强人所难,在一定程度上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有时候我在想,监狱的意义是什么?是复制仇恨吗?当然不是。是对人的一种心灵上的培训,让那个本身认识到自己的罪责,从而心里产生爱,去为自己所犯的错误赎罪。

经济在日益增长,可是同样的,地球日益枯萎,人间恨怨飙升。大自然具有极其强大的力量。人类应该对大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如若是一味地索取,肆无忌惮,将追悔莫及。

生病的一种体验,这种体验让人懂得满足。咳嗽了发现不咳嗽时光的美好,不能走路发现可以活蹦乱跳的美好;饮食需要诸多忌口方知道可以胡吃海喝的美好。

爱是什么?爱是相互敞开。只有双方相互敞开心扉,那才是爱的体现。好感和摸索,亦或者说是追求,那都只是喜欢的一种表现形式,与爱无关。

在美妙的肉体唾手可得的年代,爱怎样?孤独怎样?美妙的肉体唾手可得的年代,爱当然显得难能可贵,孤独当然显得莫可名状却又真实可感,还无处不在。

人人都一样,岂不是万籁俱寂?所以每个人有其自身的特性,反而有一种百花争放的感觉,那才是春意盎然的景象。

天堂是一种姿态,是精神的恒途。如果天堂成了可以到达的目的地,那天堂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试想一下,到了目的地之后呢?人人都到了天堂的那个目的地,那岂不是又是另外一个社会,另外一个世界?难不成那个社会上的人或者说那个世界的人没有贪念,没有欲望了吗?那人人又岂不是都一样的完美了,那不是又是一种万籁俱寂了?所以天堂是一种姿态,是精神的恒途。人人才会为自己的那份信念,为这种姿态,为这精神的恒途,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提升。

读《病隙碎笔》有感 篇11

早就听说史铁生,仅仅知道他是一名残疾作家,我想一定是和张海迪、海伦一样身残志坚的人物吧,却从来没有想过非要看他的作品不可。今年暑假,我认真读了窦桂梅的教学实录,最让我感动的就是窦老师教史铁生《秋天的怀念》那篇文章,那是第一次为教学实录而感动落泪——此前,我只是把名师的教学实录当作经典教案,为赛课、开课而临时抱佛脚罢了。因此,我便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看看史铁生的作品:《病隙碎笔》!

暑假看了一遍,只觉得文字不多,但很深沉!有些地方生涩难懂,因此只是半半拉拉读了。

开学之后,一直忙于教学,也少有闲情读那本书了。

再读《病隙碎笔》是在快过半学期之后,因心情极糟糕无法排解,所以随便拿本书看看,没想到却让我读懂了自信——我当时最不能摆正的心态。很清楚地记得那段日子我活得稀里糊涂,整天昏昏然,像被烟雾笼罩,看不清楚前面的路,不知道该往哪里走,也不知道该停在何处,上课的时候,我感觉不到学生跳动的心,感觉书本离我好远好远。我不再相信自己,我不再相信自己的眼睛——即使我看见学生认真专心地听课,我依旧觉得他们是差生!我不再相信自己的教学风格——即使激情四溢也是粗枝大叶,没什么可圈可点的。那段时间我深刻感受到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活着是多么得可怜、可悲。我也深刻地体会到如果一个老师很用感情地教一个看不见任何希望的班级是多么的痛苦!最好的解脱方法该是麻木吧。我很迷惘!

可史铁生说得好:

重病之时,我总想起已故好友周郿英,想起他躺在病房里,瘦得只剩一副骨架,高烧不断,溃烂的腹部不但不愈合反而在扩展……窗外阳光灿烂,天上流云飞走,他闭上眼睛,从不呻吟,从不言死,有几次就那么昏过去。就这样,三年,他从未放弃希望。现在我才看见那是多么了不起的信心。三年,那是一分钟一分钟连接起来的,漫漫长夜到漫漫白昼,每一分钟的前面都没有确定的许诺,无论科学还是神明,都没给他写过保证书。我曾像所有他的朋友一样赞叹他的坚强,却深藏着迷惑:他在想什么,怎样想

可能很简单:他要活下去,他不相信他不能够好起来。从约伯故事的启示中我知道:真正的信心前面,其实是一片空旷,除了希望什么也没有,想要也没有。

但是他没能活下去,三年之后的一个早晨,他走了。这是对信心的嘲弄吗?当然不是。信心,既然不需要事先的许诺,自然也就不必有事后的恭维,它的恩惠惟在渡涉苦难的时候可以领受。

终于,我读懂了什么是自信?就是绝望彻底依旧微笑面对!曾经以为只因有收获,才要自信努力地前行,那种努力才是有价值的,现在才明白不是任何努力都有价值,纵使今天你走的这条路是死路,也要学会微笑地面对!人的一生并不都是圆满啊!

感谢这本书,感谢史铁生,让我重新面对我自己!

读《病隙碎笔》有感 篇12

随着信息时代、网络时代、高科技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节奏在不断的被加快。在这快节奏的生活里我们还能不能找回纯真的自我?还能不能沉下心来仔细思索生命的真谛?最近我读的一本书—《病隙碎笔》给了我答案。

读这本书并非偶然,而是出于对其作者—史铁生的敬慕。一个一生与病魔相伴且始终抱有“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并用一篇《我与地坛》感动数亿中国人的人,其作品我相信也是像其人一样有着品味不尽的内涵,于是我与《病隙碎笔》相识。

《病隙碎笔》是史铁生在生病治疗时期的点滴感悟,语言平易近人,苦苦思索着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

当我们在抱怨事命运时,史铁生开篇第一句便给了我们最深刻而彻底的对命运的阐述。“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我们常听说,“人生如戏”,史铁生把生活比作戏剧,诠释得十分准确。生活,原本就是由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命运来组合的。每个人的命运不同造成了人生的差异,才显示出生活的五彩缤纷。所以史铁生承认生活存在差异,接受上帝安排的命运,不埋怨上帝对自己的不公。从那些洋溢着阳光的文字里,我们可以看到,对于病痛、残疾,他并没有自卑与怨恨,而是以他豁达乐观的心态理智的去面对。一个每隔三天就要做一次透析,躺在透析的床上,看鲜红的血在透析器里汩汩的走——从他的身体里出来,再回到他的身体里去的人,他如此坚强的活下来,并将他的感悟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命运呢?

当我们在贪生畏死之时,史铁生却在设想他的墓志铭,他说用徐志摩先生《再别康桥》里的一句再合适不过: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扫尽尘嚣,并说,“既然这样,又何必弄一块石头来作证?还是什么都不要吧,墓地、花圈、挽联以及各种方式的追悼,什么都不要才好。让寂静,甚至让遗忘。”

曾经看着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抱有的只是一种同情和心酸,但在看了这本书后,对于他们,又多了一份敬佩。他们有着比我们普通人多出几百倍甚至是几千倍的勇气,这种勇气,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看一部电视剧可以让麻木的心灵暂时激荡一下,而读这一本好书带给我的我想怕是对心灵一生的触动。《病隙碎笔》让我对生活、对人生产生新的思考!

命运冷酷的催残他的双腿,可是他身后有默默为他付出的母亲,几度他想不开,母亲便伤心。当他在那个地坛进行灵魂的洗涤时,母亲便在背后默默含泪。当回到老家,看见橡树时便想起那个操劳的母亲。母亲如繁星在史铁生黑暗的命运大幕下默默眨着眼睛,如春水般滋润干涸的心田。那是人间纯真的爱。

读《病隙碎笔》有感 篇13

作者史铁生是一位受苦受难的人,他二十多岁就双腿瘫痪,后又得了肾损伤、尿毒症等病症,但他很顽强地活了下来,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出了四五本书,是一位令人敬叹的作家。

也许是年纪相差太大,也许是他的思想太深奥,我怎么也读不通他文章中的句子。他的文章没有分章节,也没有标题,一路读下来我却找不到一个主题。像散文又没有一个不散的“神”,像杂文却又没有一个明确的论点,说是日记吧,文中又很少有自我的陈述

现在回头看来,书中还是有值得我学习和回味的东西的。比如他说:“文学是挺讲究的东西,写作不然,没那么规矩,痴人说梦也可,捕风捉影也行,满腹狐疑终无所归都能算数”这是他对自己写作的一种自解自嘲,同时也给我一些启示。写作并不是一件很考究的事,并不是需要专科毕业,学了技巧才能写好。只要你的灵魂有话说,你就写吧。

“人有一种坏习惯,记得住倒霉,记不住走运,这实在有失厚道。”是的,我们总是将好的忘却,其实倒霉的事情才是我们所要忘却的。清点背包上不应该带上路的东西,时时准备着人生的意料不到的事,我们才能更好地走向理想中的天堂。

也许,当我们遇见苦难和挫折时,我们应该好好想想史铁生,我们不应该面对挫折、困难时,竟然还不如一个残疾!所以我们要活出生命的坚强和勇气!指导老师:魏永红

读《病隙碎笔》有感 篇14

最初听到史铁生这个名字来自于语文课本《我与地坛》,依稀记得老师的介绍,钢铁般的意志、坚强、与病魔抗争等等。但是在这本书中我读到了最真实的史铁生,走进他的内心,体会他的“笑看人生”。

翻开书本就是就能看到满脸慈爱,眼神炙热,微笑看着前方的史铁生,寄语“你能够与我一同笑看”。心中不禁对老先生心生敬意,这样一位和蔼慈祥的老先生与我脑海中的完全不同,双腿瘫痪,双肾衰竭而停止工作,又患上了“尿毒症”,人生的苦难几乎都找上了他。而他却在那轮椅上,用意志探寻着生命的终极意义,用理性的文笔,甚至是幽默的语调,述说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疾病的抗争。他体验到的是人生的苦难,表达出来的却是欢乐和充实,脸上的笑容代表内心的阳光与洒脱,这让我忍不住想走进他的内心,触摸他的文字。目录将文章分为六部分,表达自己对生命、对世界、对生活的的看法,是一本记录自己生命体验的人生笔记。

在他的笔下,我看到了心酸与无奈、挣扎与无助、恐惧与坚强、无望与期盼……但更多的是在黑夜中自己冷静的思考,心中执着的信仰。难以想象史老先生能将自己的生病风趣地称为生活体验之一,从他一开始的怨天尤人,饱受病痛的折磨,人生的不如意让他喘不过气来,到后开通过自己的文字把冷静下来的思考进行细腻的剖析。在作者看来名字中的“铁生”二字,是自己病不死的保佑,正是他内心的坚强与不屈的毅力,让我们看到了平凡的普通人对病魔的抗争。

很喜欢书中的一段文字“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祥。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的确每个人都要学会享受当下的幸福生活珍惜现在,无论在哪里身处何种处境,我们都应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永远相信自己就是那个幸运儿,能看到旭日东升自己是幸运的;能与爱人看浪漫晚霞自己是幸运的;能感受山谷的清风自己是幸运的;能与家人一起吃饭闲聊自己是幸运的……这样想来我们不用羡慕不用攀比,自己已经就是最幸福的了,其实幸福是什么,它没有答案,答案在每个人的心中。

回到文章中我能感受到作者的心境与智慧,坦诚与豁达。“生而为人,终难免苦弱无助,你便是多么英勇无畏、多么厚学博闻、多么风流倜傥,世界还是要以其巨大的神秘置你于无知无能的地位。”史铁生教会我们接纳这个苦难的世界,自己追求的天堂不是一处空间,不是一种物质性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恒途。在病痛中作者找到了生存的真谛,只要生活的希望不灭就有机会化解苦难。

最后我也希望每一位读这本书的人,都能与我一同笑看!

读《病隙碎笔》有感 篇15

翻开《病隙碎笔》静默的阅读,里面的语句十分朴质但字字珠玑,充满了智慧。有的语句很幽默,但越是幽默,我的心越是沉重。当我读完这本书时,我感悟很多,并深深震慑于铁生精神。

曾有记着问史铁生职业是什么?史铁生说“职业是生病,业余写作。”的确,在他短暂却辉煌的人生里,他有48年在病中,他用残缺的身体,写出最饱满而健全的思想,他体验到了生活的苦难,却用最光辉的文字述说存在的快乐与明朗。它照亮了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得到信仰与梦想。

在《人的残缺证明了神的完美》中,他说“我觉得人是应该有一个信仰的,信仰就像刚才说的,我觉得我是残疾的,但有一个完美的境界存在,那么这就成为我的信仰了,信仰和梦想差不多,没那么多实际的好处,它只是给你一种心灵的安慰。”

心灵的慰藉在这里,已经超越各种其他东西了,这个世界,从来就拥有着不完美,完美的体现就是残缺,身体的残缺却令他的心灵闪现着最神圣的完美。

浪是水,浪消失了,水还在。浪是水的形式,水的消息,是水的欲望和表达。浪活着,是水;浪死了,还是水。水是浪的根据,浪的归宿,水是浪的无穷与永恒。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史铁生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读《病隙碎笔》有感 篇16

生一炉火,择一本书,品其中之精华。——题记

《病隙碎笔》是史铁生写于生病治疗间隙的片段碎笔,篇幅很长,但语言通俗易懂,仿佛在和我们面对面的交流,用长者的身份教导我们怎样面对人生,苦难,命运,爱情,金钱,信仰,道义,字字珠玑,平易又精辟,朴实又鲜活跳动,充满智慧与哲理。史铁生有严重的残疾,但他坚持写作,在三天一次透析的痛苦煎熬中,他完成了著作。

“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史铁生在开始就谈到了命运,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随意调换,要让一出戏剧吸引人,必要有矛盾,有人物间的冲突,矛盾和冲突的前提,是人物的性格、境遇各异,乃至天壤之异。他将生命比作一场戏剧,而我们都是其中的演员,每一个人的角色都不一样,命运不一样。

在书中,史铁生认为当人无法被改变时,我们应该寻求爱,爱是一个神圣的词。爱之永恒的能量,在于人之间永恒的隔膜。爱之永恒在于激越,在于每一个“我都是孤独”。爱也许只是某一刻莫名的思念,也许只是远远观望,默默陪伴。

带着病体,史铁生看到了世间的痛苦凶险,并不因为自己虔诚而减少,对别人不尊重,只是乐观的活下去,勇敢的面对这世界。他说,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写点东西。能够看出他对生的意志力很强,体验到的是人生的苦难而表现出的却是欢乐与充实;他用理性的文笔,显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对命运的抗战,对生的意志,对死的无畏。

这部书是对人的灵魂洗礼,改变了生命的追求,《病隙碎笔》这部著作是史老先生在病痛中写作,写出的却是欢乐与充实,品《病隙碎笔》,解人生迷津!

读《病隙碎笔》有感 篇17

我一向不喜欢看随笔的,但史铁生的随笔《病隙碎笔》却一下子吸引了我。

这部作品是史铁生在重病时躺在轮椅上所写的。他把他的文字命名为《病隙碎笔》是很有道理的。1998年之后,史铁生的病情转为尿毒症,病情一直在恶化。发展到后来,每隔三天就要透析一次。靠血液透析的他只能在一天的某个空闲时刻才能动动笔,而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和病魔作斗争。他的写作是不折不扣的病隙写作。这样的空隙又是小得可怜的。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在病床上瘫痪二十多年的的人是怎样写作的。在他的《我的地坛》和《务虚笔记》里我们读到的是一个唯物论者对于人生对于命运深刻的思考。而就在他的《病隙碎笔》里我们依然看到的是一个坚强的智者对于神性和人生终极意义所做的一次艰苦卓绝而有辉煌壮丽的追问与眺望。读完这本书,我在思考,史铁生到底是一个什么人,为什么他的文字里就看不到病的痛苦和阴影呢?

是的,在他的文字里我们丝毫看不到痛苦和阴影,我们看到的是他对生命、信仰、爱情、神性、写作和艺术的深刻坦直的思考。在写作时,他已经完全忘记了他是一个重症病患者,他的思想已经完全游离于自己所创造的心魂世界里,“可以这样说,在史铁生身上业已形成了一种坚固的东西,足以使他的精神历尽苦难而依然健康,备受打击而不会崩溃”。这种坚固的东西我认为就是对文字的热爱和信仰。在他的《碎笔3》中有这样一句话:“写作不过是为心魂寻一条活路,要在***中找到一条船。”史铁生文中所谓的心魂就是超出或***于肉体的思想灵魂。在病床上的他是一个患者,随时都可能死亡。而在写作时的他却是一个人格思想完全健全、能够静观和俯视尘世一切的哲学家。他认为一个人的缺陷残疾不完美是普通的,困境也并不是绝对的。“残疾,其最危险的一面,就是太渴望被社会承认了,渴望之后又走进残疾”。史铁生真正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在病痛折磨二十多年内从不气馁妥协,而是心平气和地完成了他的一部部作品。基于此,他就是一个生命的强者,一个有着无限崇高思想的智者,一个可以蔑视一切灾难和痛苦的先行者!

困在轮椅上的史铁生的心魂已经超出了他的肉体,他不再像常人一般萎缩在自己的病体中,他的头脑里是另一个世界,开阔而丰厚,精神自我在他的世界里变得如此的高大,他可以“居高临下俯瞰自己的尘世命运”,可以“冷眼旁观自己的执迷和嘲笑自己的妄念”,可以不被病体限制而天马行空。他对写作的执着热爱和信仰战胜了肉体所遭遇的接二连三的灾难。尽管如此,史铁生还是离开了我们。精神性自我再强大,还是无法不让病魔毁坏他的血肉之躯。坚不可摧的精神缝隙下永远流淌着一个智者无奈而高尚的血液。他的《病隙碎笔》带给世人的将是永远的感动和神圣的的金色光辉。他为我们开拓了精神领域的方向,他的精神将鼓励我们前行,我们将会永远记住他,永远怀念他!

读《病隙碎笔》有感 篇18

作家总是需要在文字里隐含什么东西,对于残疾人来说这显得很方便,因为他们往往可以对生命有更多的感悟,或者可以让人以为他们对生命有更多的感悟。史铁生对生命世界和各种深刻问题的认识,不是他依靠自己的特殊身份哗众取宠的工具,而是他与生俱来的深邃的思想和睿智的头脑带给他的弥补内心伤痕的礼物。他很难有机会拥抱自然,接触社会,这使得他能拥有这种层次的思想境界显得更为可贵。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文学成就和思想水平并不是因残疾而生。如果没有身体上的缺陷,史铁生也许不会从事作家这个行业,但他对世界的认识依然可以获得我们的认可。

可以认为史铁生的人生是悲惨的,连生命最后的一些作品也要在疾病的缝隙里完成。到了末日前夕的史铁生饱尝病痛的折磨,每三天就要去医院作一次透析,而剩余的日子里状态也不可能很好。但是我们不一定要同情他。毕竟人在临终前大都是悲惨的,在花丛里含笑而逝的大概只是少数。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悲惨的自己。我们会因为一些一时的惨剧而同情某个人,但那种同情是不可能恒久的。我们最终同情的还是自己。

读《病隙碎笔》有感 篇19

《病隙碎笔》中有许多对于信仰的思考,皆发人深省。一句点睛的话是:"所谓天堂即是人的仰望。"人的精神性自我有两种姿态。当它登高俯察尘世时,它看到限制的必然,产生达观的认识和超脱的心情,这是智慧。当它站在尘世仰望天空时,它因永恒的缺陷而向往完满,因肉身的限制而寻求超越,这便是信仰了。完满不可一日而达到,超越永无止境,彼岸永远存在,如此信仰才得以延续。所以,史铁生说:"皈依并不在一个处所,皈依是在路上。"这条路没有一个终于能够到达的目的地,但并非没有目标,走在路上本身即是目标存在的证明,而且是惟一可能和惟一有效的证明。物质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实现要用外在的可见的事实来证明,精神理想的实现方式只能是内在的心灵境界。所以,凡是坚持走在路上的人,行走的坚定就已经是信仰的成立。

对于"职业是患病,业余才写作"的史铁生,如果说这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和疾病斗争,我想他一定赢了。

命若琴弦,终成绝响。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史铁生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读《病隙碎笔》有感 篇20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史铁生

如果你喜欢了一位偶像,请你一定要为他写一些文字。对于喜欢的作家,我想我们更应该写点东西吧。于是便有了这些文字。

我看过的书不太多,印象比较深刻,对自己思想有过强烈震撼的则就更少了,其中就有史铁生的《病隙碎笔》和周国平《人与永恒》,前者更易懂,后者哲理性强些,稍有些生涩难懂。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大家应该不陌生,我们这一代人高中语文课本中一定都读到过,而且我们之中很多人是通过这篇散文认识了地坛。这篇文章也支撑了史铁生在散文文学上的地位,也更加坚定了史铁生写作的信念。

职业是患病,业余才是写作,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调侃自己。《病隙碎笔》是哲学性的散文,是一个思索的过程,通篇无题,与残疾并无太大干系。所有的文字主要源自一个健康的灵魂对生命的困惑与痛苦的探索,源自一个思想者对人生基本命题的哲学思考与辩析。一直是在寻找,史铁生是一个完全靠自己的觉悟修养自己品行的人,他穷尽自己的一生去思索人生,他不能行走,但他是思想的行者。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道: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早看透了生死,置之度外,他坚持活下去就是为了寻找活着的信念。为活着而思索,为思索而活着。

关于史铁生,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作家笔下对他的文字和他本人的敬畏与推崇。周国平后来为《病隙碎笔》作的序曾写道:

三年前,在轮椅上坐了三十个年头的史铁生,生活中没有出现奇迹,反而又有新的灾难降临。

关于残疾,史铁生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在此意义上,残疾是与生俱来的,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这样。看到人所必有的不能和限制,这是智慧的起点。看到并且接受人所必有的限制,这是智慧的起点,但智慧并不止于此。如果只是忍受,没有拯救,或者只是超脱,没有超越,智慧就会沦为冷漠的犬儒主义。

《病隙碎笔》中有许多对于信仰的思考,皆发人深省。一句点睛的话是:"所谓天堂即是人的仰望。"人的精神性自我有两种姿态。当它登高俯察尘世时,它看到限制的必然,产生达观的认识和超脱的心情,这是智慧。当它站在尘世仰望天空时,它因永恒的缺陷而向往完满,因肉身的限制而寻求超越,这便是信仰了。完满不可一日而达到,超越永无止境,彼岸永远存在,如此信仰才得以延续。所以,史铁生说:"皈依并不在一个处所,皈依是在路上。"这条路没有一个终于能够到达的目的地,但并非没有目标,走在路上本身即是目标存在的证明,而且是惟一可能和惟一有效的证明。物质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实现要用外在的可见的事实来证明,精神理想的实现方式只能是内在的心灵境界。所以,凡是坚持走在路上的人,行走的坚定就已经是信仰的成立。

对于"职业是患病,业余才写作"的史铁生,如果说这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和疾病斗争,我想他一定赢了。

命若琴弦,终成绝响。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史铁生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史先生一路走好。

读《病隙碎笔》有感 篇21

此书虽无与其另一作品《我与地坛》那般,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但仍在2002年时,获得了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且被文艺评论家誉为“史铁生最具灵性的生命笔记”,可歌可贺。本书乃是在作者身处艰难困境中,对神性和人生终极意义所做的一次艰苦卓绝而又辉煌壮丽的追问和眺望。在书中,史铁生从生命的困惑与痛苦出发,对所处的世界和时代进行审视,对人生意义和精神寄托不断追问。

字里行间中,可以看出,史铁生的写作与生命融合在了一起。在他的“写作之夜”,他经历着生命的苦难,却表达着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作者一生如此多灾多难,“铁生”二字似乎又暗含着坚韧长寿的意蕴,作者自想,可能是前世有什么不好的记录,所以此生便活得较为长久,以此作为补偿,将功补过。作者还曾想借此前世的罪过与今世的补偿,来警戒正在腐败的官员们,可还是想想作罢,认为那些官员们会无动于衷。由此可见,腐败官员的影响是多么地恶劣,欲挽回其过错,又担心白费力气,对其丧失了很多信心。即便作者对其无所作为,可难道这不该引起官员们的深刻反省吗?个人犯错,损人又不利己,还没意识到要赶紧悬崖勒马吗?回头是岸。

没有谁天生坚强,史铁生也一样。在双腿残疾的沉重打击下,他也曾迷茫、绝望,甚至想要放弃生命。还好,作者及时醒悟了: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存在吗?要是没有了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是否会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乍一看,他的观点似乎有些偏颇,但却不无道理,世界本来就是由一个又一个的矛盾组合而成的啊。此外,这也算是一种很好的自我安慰吧。

在他对生命的叩问中,我读到了一种坚韧、奋发的精神,这种精神可以凌驾苦难,超越生死。情绪低落时,徜徉在他的文字世界里,我感觉,自己悲凉的心在被一点点捂暖。

作者曾说过:对他而言,职业是残疾,业余是写作。本书的书名,无意间印证了此话,可谓有相得益彰之妙。

本书虽为病隙闲散的随笔,但依然充满了浓重的哲学气息,闪烁着智慧与哲理的光芒,关于生命,关于信仰,关于爱情,关于自然规律……时时处处引人深思。

或许,因为自身的残疾,进一步丰富了人生经历,所见增多,所感增多,便期盼自身能得到他人乃至整个社会的认可,从而改善现在的处境,可又左右迷茫,想找条路,又不能用腿,于是便用笔去找。然而,太渴望之下,身心俱疲,又会走进残疾。似乎在作者看来,残疾与写作有着隐含的内在的必然联系,但真的一定是这样吗?不一定吧,残疾之下,想要改善现有处境,如何选择,人各有异,只不过作者选的是写作这条路罢了。此外,过于渴望,也可能创造出身心愉悦,精神焕发,从而更快地恢复健康的奇迹呢。

“人可以走向天堂,但不能走到天堂”,对此,我的理解是,天堂,是精神的归途,虚幻而非真实存在,只不过是作为人类的一个信仰,一个精神的支撑,从而促使人类不断地向善,向好的方面发展。我想,作者有时应该也很苦闷吧,他以笔代腿,想要到往天堂,却无奈,天堂之路太遥远,怕是无法到达,便感叹:天堂是精神的恒途,不能走到,只能走向。似乎合理,但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些许的妥协。作者认为,天堂,若是可以走到,那便意味着信仰的终结,意即天堂是人类灵魂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但我认为不然,为什么天堂就一定是终点站呢?有什么证据或理由可以证明呢?如果不能证明,那么可能还会存在更高的阶梯,引导我们不断朝着新的方向前进。

静读此书,我感受到一种涤荡心灵的力量。“发烧了,才体会到不发烧时的日子是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到不咳嗽时的嗓子多么的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丢了,便觉得天昏地暗。直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时,才意识到端坐时的日子是多么晴朗。终于醒悟,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苦难的面前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幸福本就是相对而言的,如果无法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境吧。

生活不会总是顺心如意,不可避免的尴尬或许会让人难堪,但这尴尬,也是一种可贵的能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反躬自问是一切爱愿与思想的初萌。要是你忽然发现你处在了尴尬的地位,这不值得惊慌,也最好不要逃避,不如由着它日日夜夜的惊扰你的良知,质问你的信仰,激活你的思想。进退维谷之日可能也是别有洞天之时。史老的处境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尴尬,值得欣慰的是,他能够坦然直视,找出根因,不断完善。

透过文字,我的思想也和史老一起,在无边无际的宇宙里徜徉。史老说,“我们太看重白昼,又太忽视黑夜”,此言,我深表赞同。处在喧嚣纷杂的社会中,我们很难让自己安静下来。只有黑夜时,我们才能更多地静静冥想。西方推崇忏悔,可东方人却总是不肯反思,或者说很少进行真正深刻而有效的反思。我们在黑夜里过着所谓的夜生活,以致白天总是处于昏昏噩噩的迷茫之中。史老此言,算是对我们的一个提醒吧,黑夜和白天同等重要,我们理应合理安排。

读书,读的不只是书,更是自己的内心,个人反思也好,与书中之人亦或作者交流也罢,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一种提升,这种与己与人的交流习惯,值得我们一直保持下去。

读《病隙碎笔》有感 篇22

感三月的阴霾和霉雨天气,浓罩着整个天地,接近一个月的日子,都很少见过阳光,偶尔的阳光出现,也像是古时待嫁藏在深阁的少女般,刚一探头,又躲闪了进去。也许是天气的原因,感冒了,整天昏昏沉沉的却也难受。网购的史铁生的书《病隙碎笔》恰好就到了,生病的时候看《病隙碎笔》,却分外令人感慨。

曾有记者问史铁生职业是什么?史铁生说:“职业是生病,业余写作”。的确,在他短暂却辉煌的人生里,他有48年是在病中,他用残缺的身体,写出最饱满而健全的思想,他体验到生活的苦难,但却用最光辉的文字述说存在的快乐与明朗,他照亮了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得到信仰与梦想。

在《人的残缺证明了神的完美》中,他说:“我觉得人是应该有一个信仰的。信仰就像刚才说的,我觉得我是残疾的,但有一个完美的境界存在,那么这就成为我的信仰了。信仰和梦想差不多,没那么多实际的好处,它只是给你一种心灵的安慰。”

心灵的慰藉在这里,已经超越各种其他东西了,这个世界,从来就拥有着不完美,完美的体现,就是残缺,身体的残缺,却令他的心灵闪现着最神圣的完美。

读《病隙碎笔》有感 篇23

当我翻开《病隙碎笔》时,那位与病魔作战的勇士,又出现在我眼前。

“所谓命运,就是说,这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我们都是自己的人生戏剧中的主角,我们不能随意更换自己在人间戏剧的角色,所以,我们要尽力扮演好我自己的角色,虽然不能做到最好,但至少要努力做到更好!人们所以需要戏剧,是需要一处自由的时空,需要一回新魂的酣畅表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戏剧,而我们同时又在别人的戏剧中扮演着或轻或重的角色,加油吧,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当然,它里面还有对信心的理解。“信心既然不需要事先的许诺,自然也就不必有事后的恭维,它的恩惠唯在渡涉苦难的时候可以领受。”虽然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还不是很透彻,但是现在我面临着高考,对于信心我有自己的理解吧,信心是在我面对困难停滞不前的勇气,是我彷徨时的引路灯,是我失败时激励我前进的动力!

我是一个普通的女生,在那些漂亮的女生的光环下,确实有点自卑,但是,这本书中“自卑,历来送给人间两样东西:爱的期盼,与怨愤的积累。”自卑,或者在自卑的洞穴里步步深险,或者转身,在爱的路途迎候解放。所以,我选择解放。这本书,我会永远珍藏的!好好研读!

本文发布于:2022-12-18 18:3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631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病隙碎笔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