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逆反心理学
社会心理现象之一,指客观环境要求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所产生的一种强烈的反抗心态。下面是整理的孩子逆反心理学,欢迎大家分享。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家孩子由原来的乖巧、听话、懂事、孝顺逐渐变得性格叛逆、不服父母管教,常常和自己“顶牛”、“对着干”。他们还经常以有悖常理的言行来显示自己的“高明”与“非凡”,对于此,家长们头疼不已。
“顶牛”孩子浑身带“刺儿”
逆反心理是一种单值、单向、单元、固执偏激的思维习惯,它使人无法客观地、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采取错误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我感觉孩子渐渐长大了,可是心却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以前总围着我们转,现在却总是和我们对着干,他总说我们唠叨,根本不了解他,他还说他长大了,可以自己决定一些事情了。”“我家孩子最近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脾气越来越火爆,一点就着,根本听不进不同意见,稍不如意就横眉冷对,就像浑身长满了刺一样,碰不得。”“我家孩子自打上了六年级后,几乎每过一段时间就会跟我们闹一次,他爸气极了就揍他一顿,之后会好一段时间,可过一阵子,又会旧态重发。”……在接受记者的采访中,青山区某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家长们纷纷讲述着自家孩子的逆反言行。
据专家分析,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说,有三个逆反期:第一个逆反期是在3岁左右,这个时期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了,对成人的要求及安排往往会逆向而行。第二个逆反期是孩子10来岁的时候,这时孩子产生了“我是大人”的感觉,时时处处表现出自己的个性与***性,所以经常会和父母的想法发生冲突。第三个逆反期是孩子的青春期阶段,这期间孩子的***自主意识比较强烈,但他们的观点、信念尚未形成或极不稳定。孩子逆反的成因主要包括:父母唠叨、要求过高、专制粗暴、过分溺爱、设限过多、没有做好表率、缺少必要的尊重、过分关心、过多批评、要求上的不一致、对孩子的关注过少等。而逆反的表现主要是:不服从老师或家长的教育;结成同龄群体,寻找“知音”和“朋友”;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向社会挑战等。
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逆反心理具有盲目性、抵触性、放纵性、极端性等特点。“逆反期”的心理、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其后果是严重的,它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精神萎蘼等。叛逆心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病态心理或犯罪心理转化。
逆反是孩子走向成熟的标志
“小学生的逆反现象是他们在心理上有了***意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但由于孩子心理并不成熟,这种***意识往往被他们用一种不恰当的方式表现了出来,这就是逆反。小学生的逆反现象是小学生走向成熟的表现。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存在逆反心理的情况更多一些。”北重某小学的大队辅导员富老师在谈到小学生的逆反现象时道出了自己的观点。
刚刚跨入青春期的孩子,显著的特点是:“变”。生理上在变,孩子开始发育了;心理上也在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甚至还可能与家长“对着干”。你说东,他偏朝西;你说西,他偏朝东,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这个时期,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心理断乳”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从总体上讲,“心理断乳”期的各种心理现象,反映了少年儿童心理上的进步。从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出现***意向,这是重大的变化。当父母的要珍视子女的.这一时期,正确看待这一时期,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为此,对于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极面,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循循善诱,进行教育。家长更应看到逆反心理的积极一面,如因逆反心理出现的好奇心,是一种渴求认知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动力。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和思辨的特点,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源泉,家长应留心注意,因势利导,促其成材。
逆反心理可引导不可强行压制
当孩子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时,对于父母强加给他的意愿,就开始出现了逆反心理,而每当这个时候,就是父母对如何教育孩子最为头疼的时候,这就需要父母、老师在一旁为孩子作出正确的引导。存在逆反心理的孩子,他们的思想一般都不成熟、不定型、可塑性大,只要父母、老师善于引导,是可以对其逆反心理实行有效的控制的。
当谈到如何引导存在逆反心理的学生时,富老师说道:“对于学生逆反心理的实质而言,其实它只是一种要求***的表现。所以在教育之初,我就给予孩子们充分的民主权,班里的任何规矩和大的活动都是大家商量的结果。逆反心理可以引导,但不要强行压制,当孩子们的***要求得到尊重和满足时,就不会再通过逆反来表达了。但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还是会有个别同学出现这种现象时,我就放权给班级,让孩子们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当同伴给出合理的建议时,逆反自然被推翻,好的意见反而更容易被接受。”
专家建议,在对待存在逆反心理的孩子时,家长和老师首先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其次,就是要相信孩子有***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在其遇到困难、失败时,应鼓励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扬。家长们还要有勇气向孩子请教,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当孩子犯错时,家长应委婉地纠正,而不是谩骂责打。最重要的是,家长和老师要学会聆听孩子的想法,并在需要时给予正确的引导,成为孩子生活和学习上的好顾问。
孩子的逆反心理如何应对
其实,父母的瞎操心是多余的。宝宝到了3岁左右,他的行动和思维正在逐渐成熟,宝宝开始对自己的行为举止有了一定的见解。此外,逆反行为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家长们就会担心,这是不是宝宝的逆反心理?其实这是孩子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必然阶段,心理上称之为“第一反抗期”。这一时期的突出表现为:心理发展出现***的萌芽,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好奇心强,有了自主的愿望,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希望别人来干涉自己的行动,一旦遭到父母的反对和制止,就容易产生说反话、顶嘴的现象。这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期,父母教养态度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
1、让宝宝放松警惕。如果宝宝对什么事情都说不,不妨给他一些特别可笑的选择,一直引导他不停地说“不”,这时候,他就会放松警惕,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可笑的问题上,于是,你就可以顺势找到机会把他拽到你要他去的地方,或者让他做你想要他做的事情。
2、当想要宝宝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最好给他两个选择,一个是你要他做的事情,另一个就是他不喜欢做的事情。通常宝宝都会选择你要他做的那件事情。3、把任务变成有趣的游戏。宝宝都喜欢游戏,如果将任务变成游戏,相信他会比较乐于接受。比如,他总是不想去厕所,并因此总尿湿裤子,父母可以在估计他要上厕所的时候,将他扛起来:“现在我要扛着这把枪,让他到厕所发射子弹了。”
4、冷落宝宝。如果宝宝不听从父母的建议,不要理睬他,撤销对他的注意,让他觉得很无趣,过一段时间他会明白这样不是吸引父母注意的好方式,于是他会尝试改变。
5、利用宝宝的逆反心理,当想要宝宝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反着说出要他完成的任务,这时候,他可能就会按照你实际的要求去做了。
6、来点小幽默,让气氛不再那么紧张严肃。比如你想要宝宝进澡盆洗澡,但他就是不肯去。这时,不妨给宝宝来点小幽默:“洗澡水倒好了,看看谁的小腿跑得快,快告诉你的小屁股,让他坐进澡盆。”这样与平时不同的语言会带给宝宝一种新鲜感,因此他会乐于接受父母的建议。
很多父母在对待宝宝不听话时,会选择打骂方式解决问题,这是很不当的做法。父母应在宝宝表现好时,多给予鼓励赞扬。此外,父母应引导宝宝用合理的方式来渲泄情绪,多和宝宝进行交流。在教育宝宝时,绝对不能用打的方式,这样只会延长孩子的逆反期。
逆反心理的防治对策
防治必要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其后果是严重的,它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蘼等。逆反心理的深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转化。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克服和防治其发生。
具体对策
1、要重视复杂的社会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影响。
青少年的心理活动,会受到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文化、道德、法律等意识形态发展,善恶、美丑、是非、荣辱等观念更新方面的影响。所以,要克服逆反心理,不能反青少年仅局限在学校这个小天地里,而要让他们置身社会,把对他们的思想情操等各方面的培养同社会政治生活、经济文化活动以及社会道德风尚联系起来,以提高他们心理上的适应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不致迷失方向。
2、青少年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升华自我。
这须提倡自我教育,就是要求青少年要学会把自己作为教育对象,经常思考自己,主动设计自己,并自觉能动地以实际行为努力完善或造就自己。
3、要改善教育机制。
教育工作者要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要掌握好青少年心理发展不平衡性这个规律;不失时机地帮助青少年克服消极心理,使其心理健康发展。教育工作者要努力与青少年建立充分信任的关系,要与他们交朋友,以诚相待,以身作则,杜绝出现“台上他讲,台下讲他”的情况发生。教育者要爱护和尊重青少年的自尊心,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和场合,注意正面教育和引导,坚决反对以简单、压制和粗暴的形式对待青少年。
本文发布于:2022-12-18 09:3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600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