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性格形成的原因

更新时间:2022-12-18 09:06:00 阅读: 评论:0

李白的民族观的形成及表现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李白的民族观的形成及表现,欢迎大家分享。

李白的民族观的形成及表现

李白一生著述颇多,他以超凡脱俗、清新飘逸的浪漫主义文风见长。

一、前言

李白,是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父名叫李客,从中原被贬至中亚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李白就诞生在那里,长到四岁后,再迁回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二十岁时只身出川,漫游全国。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但一直未得人赏识。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但未得回复。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遂名震天下。李白初因才气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的幕府。但是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到夜郎。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靠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二、李白诗歌作品中融注的民族平等思想

(一)突破华夷之防

儒家形成的春秋战国时期,时局混乱,提出所谓“四夷交侵”是为了团结中原华夏各族抵御外来侵略的用意。《春秋繁露王道》曰:“亲近以来远,故未有不先近而致远者也,故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汉书匈奴传论》曰:“故先王度土中,立封畿,分九州,列五服,物土贡,制内外,或修刑政,或昭文德,远近之势异也,是以《春秋》内诸夏而外夷狄。”

到了唐代,虽然民族政策开明,可是李唐王朝向来以华夏文化的正统自居,因此儒家的夷夏观不可能在一时之间有根本性的改变,一些尊唐太宗为天可汗的少数民族,在遇到异族入侵中原时,也往往坚持尊王的态度,与中央政权保持一致。

(二)李白对民族战争的不同态度

安史之乱时,各文人志士都表现出同仇敌忾的情绪,杜甫在《彭衙行》中说“别来岁月周,胡羯仍构患”;在《北征》中曰:“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这些言辞显然继承了儒家尊王攘夷的传统。当然,李白也反对安、史的叛乱,但是他的反对在立场上有本质的差别,他曾在《永王东巡歌》中云:“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可见,李白只是反对胡人入侵中原,给人民带来痛苦。但并没有带尊王攘夷的主观主义色彩。

天宝八年(749年)六月,哥舒翰奉玄宗之命攻打吐蕃石堡城,结果战死数万兵卒。当时高适、王维、储光羲等文人墨客纷纷表明一直的态度,错误地歌颂李唐对边境少数民族所发动的不义战争。而对伤亡的惨重,值不值得却避而不谈。而李白则作有《古风》十四中曰“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余……”可见李白反对残民拓边战争,这是他一贯的主张,他还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云:“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当广大文人都陶醉在哥舒翰的战功时,李白却对此作出截然不同的言论,并谴责哥舒翰穷兵黩武、邀功晋爵。

天宝十三年(754年),杨国忠发动了对南诏的非正义的战争。当时杨国忠派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旨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李白的诗里指出这些被拉去的“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李白在《古风》与乐府的若干篇章中描述了战乱之中人民的痛苦,其中,《古风》三十四中揭露了唐王朝向西南边陲进军伤亡的惨重和给当地少数民族带来的痛苦。

该诗体现了李白的主张,认为对南诏根本不该用兵,战争前后死了将近二十万人,给人民造成极大的苦难。最终,历史的发展证明了李白的观点客观公正。他既反对外族扰乱华夏,也反对中央集权对外扩张。

三、李白民族观形成的因素

李白与同年代的文人志士在对待民族战争问题上态度的显著不同是有原因的,这与他所受的家庭的特殊文化背景、受到的教育以及整个唐王朝的大环境有着或主观或客观的必然联系。

(一)李白的出生地及成长地对他的民族观的影响

李白出生的碎叶城,自隋唐以来主要聚集着突厥、鲜卑、铁勒和教育、粟特人。它与龟兹、疏勒、于阗并称为唐代“安西四镇”。碎叶城地处丝绸之路两条干线的交汇处,中西商人汇集于此,是东西使者的必经之路,这也并然使得此地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地区。近年来,中国与中亚文化交流不断深入,李白热也在彼此间悄然兴起。国学大师陈寅恪认为李白之父为胡人,母亲据记载是突厥人,甚至断言他根本就是西域胡人。

蜀地西鄙绵州昌隆青莲乡,是李白青少年时期的成长地。该地也是少数民族羌戎和南蛮族(巴氐)丛居之地,亦是道教的发源地。因此李白深受突厥羌戎和南蛮文化的影响,自小就沉浸在道教微妙玄通的气氛中,其后他浑然天成的仙风道骨也不足为怪。青莲乡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誉为“李白故里、华夏诗城、九寨门户、蜀道咽喉。”在这充满着少数民族文化的环境熏陶下,李白的青少年必然耳濡目染,其内心潜移默化地对广大少数民族怀有一视同仁的态度,并在其诗作中充满了辨证的思维与客观的评价。

(二)纵横家赵蕤对他的影响

唐代,民间流传着“赵蕤术数,李白文章”的俗语,且两人并称“蜀中二杰”.赵蕤一贯主张“天下为公”、“民贵君轻”;反对“天下为家”、“一人独占”。代表作《长短经》书成后,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杂家和阴阳家思想之大成,是黑白杂揉之书,以谋略为经,历史为纬,记述国家兴亡,权变谋略、举荐贤能、人间善恶四大内容,又以权谋政治和知人善任两个重点为核心;此书宣扬天人合一,警世惩恶,是难得的谋略全书。李白对其中所讲治国谋略非常感兴趣,决定拜赵蕤为师。赵蕤将自己的.文韬武略,悉数传给李白,对李白的思想观念、生活道路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玄宗数次征赵蕤为官司,都被婉言拒绝,他情愿过隐居生活。李白与赵蕤结成了深厚的师友情谊,在李白辞亲远游,卧病淮南时,写了《准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诗中表达了对赵蕤深切的思念之情。在赵蕤晚年时,李白还给他写过一首《送赵云卿》,鼓励他在国难当头之时施展其治国安民之术。

(三)唐代的民族政策对李白的影响

唐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开放的民族政策、强盛的国力和先进的文化,唐朝吸引着各族人民与之交往,与唐朝加强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原的技术与文化传播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了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和进步,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其中,吐蕃与唐朝的关系更是与唐“和同为一家”。

首先,***皇帝李渊本人有部分鲜卑血统并对突厥的敬畏之情。唐前期三代君主皆是鲜卑女子所生,他们的血管里流淌着北方少数民族的血,这无疑影响了唐代统治者对待少数民族的态度。唐太宗的后继者们如,武则天、唐玄宗等,则进一步促进了大一统政治下的民族交流与融合。其次, 唐代羁縻州的建立, 使唐中央和边地各少数民族结为一个整体, 为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的频繁往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综合以上这些原因就不难理解李白在对待民族的问题时所表现出的辨证、客观与豁达的态度, 与当时其他的文坛巨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扩展资料:

风格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中塑造自我,强烈地表现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独特个性,因而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的喜怒哀乐。

对权豪势要,他“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劳动人民艰辛劳作时,他“心摧泪如雨”。当社稷倾覆、民生涂炭时,他“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南奔书怀》),那样慷慨激昂;与朋友开怀畅饮时,“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又是那样天真直率。总之,他的诗活脱脱地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倜(俶)傥不群的形象。

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

李白诗歌的另一个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点,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以大胆的想象夸张。他的夸张不仅想象奇特,而且总是与具体事物相结合,夸张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迹;那么大胆,又真实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强化感情的作用。有时他还把大胆的夸张与鲜明的对比结合起来,通过加大艺术反差,加强艺术效果。

李白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李白的七言歌行又采用了大开大合、跳跃宕荡的结构。诗的开头常突兀如狂飙骤起,而诗的中间形象转换倏忽,往往省略过渡照应,似无迹可循,诗的结尾多在感情高潮处戛然而止。

李白的五七言绝句,更多地代表了他的诗歌清新明丽的风格。如《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静夜思》等,妙在“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说诗晬语》上)。

语言

李白诗歌的语言,有的清新如同口语,有的豪放,不拘声律,近于散文,但都统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之中。这和他自觉地追求自然美有关。他继承陈子昂的文学主张,以恢复诗骚传统为已任,曾说“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欤?”(孟棨《本事诗·高逸》)他崇尚“清真”,讽刺“雕虫丧天真”的丑女效颦,邯郸学步。他的诗歌语言的自然美又是他认真学习民歌明白通俗的特点的结果,明白如话,通俗生动。

代表作品

《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望庐山瀑布》《侠客行》《春思》《子夜秋歌》等。

词赋

今传李白词大多出于《尊前集》,但由于《尊前集》本身的成书年代及真伪都成问题,故李白词的真伪也许仍会继续争论下去。按照词学界的一般看法,至少《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忆秦娥·箫声咽》和《清平乐》的前四首,在没有发现有力的证据之前,应该据宋人的说法,看作李白的作品。

不管李白是否有词作,“李白词”已经成为一个代名,这一名称代表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而这些词到底是不是李白所作倒是次要的事情了。就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在词史上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这一地位犹如古代希腊神话在西方艺术中的地位,作为一种“不可企及”的规范,“李白词”成为人们心目中永远的偶像。

李白在词坛上处于开山祖地位,这是词学家的共识。即便传世“李白词”确实全部是伪作并不属于词体,李白仍然是词体发展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没有这一环,就无法全面地说明词体的发展史。从唐末五代《花间集》以来,所有的唐宋词选集、总集,在具体操作中,都不会忘记李白,至少也要在序跋题记中提上一句。其作为文学史上的第一位大词人,虽然只有很少几首著作权经常受到怀疑的词作,但却从来没有人对他表示过任何的不满或批评意见。

轶事典故

1、李白搁笔

在黄鹤楼公园东边,有一亭名为“搁笔亭”,亭名取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不写了。有个少年丁十八讥笑李白:“黄鹤楼依然无恙,你是捶不碎了的。”李白又作诗辩解:“我确实捶碎了,只因黄鹤仙人上天哭诉玉帝,才又重修黄鹤楼,让黄鹤仙人重归楼上。”

实际上,李白热爱黄鹤楼,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高亢激昂,连呼“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山川人文,相互倚重,崔颢题诗,李白搁笔,从此黄鹤楼之名更加显赫。后来,李白也仿照《黄鹤楼》写下《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2、为怀素写诗

《草书歌行》是唐代诗人李白为赞扬怀素草书艺术而创作的诗歌。赞美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称其草书天下第一。诗中李白以浪漫主义的笔调、奇特的想象力、极其夸张的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一幅怀素醉酒后恣肆张扬、挥笔疾书的场景,细致而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怀素极具张扬的个性特征。怀素的狂放不羁、激情奔涌、痛快淋漓,在李白笔下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无不触动读者的心绪。此诗对后人研究怀素的草书艺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发布于:2022-12-18 09:06: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598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李白   性格   原因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