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0工资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更新时间:2022-12-18 07:20:00 阅读: 评论:0

工资5100交多少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以下是为大家整理工资5100交多少个人所得税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工资5100交多少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扣除险金等项目后的月收入额-基本减除费用)×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计算案例:月薪5100(扣除险金等项目)个人所得税税额:

(5100-5000)×3%-0=30元

扩展资料

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比例税率。对个人的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

其中,对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除按20%征税外,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征收管理:

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实行源泉扣缴与自行申报并用法,注重源泉扣缴。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可分为按月计征和按年计征。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实行按年计征应纳税额,其他所得应纳税额实行按月计征。

计算方法:

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注: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关于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一、新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免税额3500元,新标准2011年9月1日执行。需要缴税的金额= (应发工资 - 五险一金 -起征额3500)*税率-速算扣除数附:

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如下:

1、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0。

2、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105元。

3、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555元。

4、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1005元。

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2755元。

6、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5505元。

7、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的'部分,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13505元。

(一)工资税的计算方法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三险一金)-3500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扣除标准:2011年9月份起,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800)*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1-20%)*20%

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税费)*20%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应纳税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20%

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执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有关问题的公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令第四十八号)(以下简称税法)将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根据税法修改的相应条款,现就贯彻执行的有关具体问题公告如下:

1、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的适用问题

(一)纳税人2011年9月1日(含)以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适用税法修改后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表(见附件一),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纳税人2011年9月1日前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无论税款是否在2011年9月1日以后入库,均应适用税法修改前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应纳税额的计算问题

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投资者(合伙人)2011年9月1日(含)以后的生产经营所得,应适用税法修改后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表(见附件二)。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先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再计算全年应纳税额。其2011年度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如下:

前8个月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法修改前的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8/12

后4个月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法修改后的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4/12

全年应纳税额=前8个月应纳税额+后4个月应纳税额

纳税人应在年度终了后的3个月内,按照上述方法计算2011年度应纳税额,进行汇算清缴。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比照本公告第二条规定执行。

工资个人所得税扣税标准到底是什么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元)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500元3%0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10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20%55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250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30%275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35%550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80000元45505

注: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的规定,以“每月收入额-3500(外籍人员为4800)”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费用后的余额。

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的,既然我们享受了权利,那么我们就必须要尽自己应尽的义务,而不能只享受权利却不尽义务。工资个人所得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之一,也是国家调节收入平衡的方法之一,作为公民应当给予支持。当然,如果对于纳税方面有任何疑问的,建议可以做法律咨询或是请相关专业律师指导。

工资及年终奖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个人所得税税法的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及统筹、教育基金后的余额(个税起征点将从过去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中国公民张某2016年4月工资收入3982元,计算张某4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是多少?(张某每月应扣除的其他费用550元)

例一、应纳税所得额小于等于零时

张某4月应纳个人所得税=3982-3500-550=-68元

免交个人所得税

例二、应纳税所得额大于零时

中国公民张某20xx年4月工资收入6100元,计算张某4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是多少?(张某每月应扣除的其他费用830元)

1、先找出税率:6100-3500-830=1770元

2、查税率:1770是在1500-4500之内,因此税率为10%,扣除数为105

3、张某4月工资应纳个人所得税=(6100-3500-830)*10%-105=72元

二、年终奖应缴个人所得税是如何计算的?

首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3500元起征点,则应纳税所得额=年终奖-(3500-当月工资),若高于3500,则应纳税所得额=年终奖;

其次,将应纳税所得额除以12,按其商数确定新七级税率体系中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最后,采用计算公式:缴纳个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进行计算

当月工资低于3500的计算例题:

计算公式: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当月工资与费用扣除数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如:一个人年终奖为12000元,当月工资为3000元,则12000-(3500-3000)=11500,以11500/12其商数为958.33元对应的适用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年终奖为11500*3%=345元

当月工资低于3500元的费用扣除标准,不再缴纳个人所得税。

该纳税人当月共计应纳个人所得税为345元.

当月工资超过3500的计算例题:

个人当月工资收入与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分别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例如:一个人年终奖为7200元,当月工资为5100元,以7200除以12,其商数为600,对应的适用税率为3%,年终奖所得税为7200*3%=216元。

当月工资5100-3500-550(统筹)=1050*3%=31.5元。

该纳税人当月共计应纳个人所得税为216+31.5=247.5元。

本文发布于:2022-12-18 07:20: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591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个人所得税   应缴   工资   纳多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