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光圈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更新时间:2022-12-18 05:36:00 阅读: 评论:0

光圈的基本知识及作用

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发射或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光圈的基本知识及作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什么是光圈

光圈的大小我们会用数字表达,数字愈细,代表光圈愈大,数字愈大,光圈相对地较小。像上图,f/2.8是大光圈,f/22便是小光圈,我们会说f/2.8比f/4的光圈为大,f/16比f/11的.光圈为小。

光圈对照片的影响主要有两大项,一是镜头的进光量,二是相片的景深。

光圈如何控制进光量?

我们可以把光圈想像成瞳孔,当光线强烈时,瞳孔会自动收细,当光线变弱时,瞳孔便会放大,等于相机的「光圈」——当我们把光圈调大,自然可以让更多光线进入相机,反之亦然。

但什么时候选用什么光圈拍照,则取决于你想拍出什么效果。例如拍照时环境光源不足,我们会使用较大光圈来获取更多进光量,减低手震令相片蒙糊的状况出现。

而光圈亦会影响照片锐利度及对比度,每支镜头都有自己的最佳光圈值,在这个光圈值拍摄,可以拍到最锐利的最佳影象,一般而言是落在f/4至f/8左右。

人眼构造和光圈相似,在光线不足的时候,瞳孔会自动放大吸进更多光线,相反在光线充足时,会自动缩细,减少让光线进入眼睛。

光圈与景深

很多初接触摄影的朋友,都会对拍出「前清后朦」的照片感到疑惑,常嚷着为什么别人可以拍得出来,自己用同样的机子跟镜头却拍不出来,所谓「前清后朦」,在摄影中我们称为「景深」,景深和光圈有着直接关系。

浅景深,景深(相片清晰范围短)

深景深,景深(相片清晰范围阔)

「景深」是指在一幅相片中「清晰」的范围(也就是上图的「清晰部份」),在我们肉眼看起来清晰的部份,我们会称之为景深范围。

「前清后朦」的照片主要是因为「浅景深」,即比较短的景深深度,景深的深浅主要取决于以下元素:

镜头的光圈大小

镜头的焦距长短

摄影主体的远近

感光元件的大小

景深并不会一下子突然由锐利变成模糊,而是逐渐趋向模糊。事实上,由焦点(中间的白色棋子)开始,前面或后面的部份已渐渐开始模糊,只是我们的肉眼,要去到一定模糊程度才能够察觉到有关变化。

关于第4点涉及较复杂的模糊圈等概念,在此不赘,有兴趣可参考冼镜光的撰文

我们这篇集中说光圈和景深之间的关系。

光圈如何影响景深?

光圈越大(f值越小),景深越浅(前景/背景看上去就像化掉一样)

光圈越小(f值越大),景深越深(就是前景/背景看上去比较清楚)

大光圈

f/2.8 大光圈,浅景深

细光圈

f/16 细光圈,深景深

f/1.8 留意后面绿色的棋子,旗盘上的洞以及右上方的白布,景深范围比较浅/窄,只是在中间的白色棋子上

f/4 将光圈慢慢收细后,远景亦开始慢慢清楚

f/22 将光圈调到最细,后面的背景亦清楚,因为景深变长

光圈以外其他影响景深的因素,留待另一篇「如何做出「前清后蒙」的效果?」来解答。

实际应用

在拍风景相片时,如果想得出整张照片都是清晰的影像,我们会使用广角镜头,把光圈较细,如f/11至f/16左右,再以超焦距拍摄。

如果想利用浅景深突出主体,把光圈较出最大,如f/1.4至f/2.8左右,再把主体放在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将可以得出最浅的景深效果。

本文发布于:2022-12-18 05:36: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585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光圈   基本知识   方法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