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和金文的区别
甲骨文是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下面为大家带来甲骨文和金文的区别,希望大家喜欢!
甲骨文与金文
最早的文字出现于商代。
当时人们尊尚鬼神,遇事占卜。他们把卜辞刻在龟甲和兽骨的平坦面上,涂上红色标示吉利,黑色标示凶险。这些文字都是用刀刻上去的,大字约一寸见方,小字如谷粒,或繁或简,非常精致。
它们经过几千年的沉睡,直到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才被发现。发现地是河南省安阳城西北五里处的一个村子,那里是当年殷商(第二十代国君盘庚)的故都。由于洹水决堤,冲出许多甲骨,人们以为是龙骨,用来当药材治病。翌年,一个叫王懿荣的商人对这些甲骨发生了兴趣,他赶到河南收集了许多,带回去研究。后来,刘鄂又继续收集,达到五千多块。于是,便有一些学者将其定名为“甲骨文”。
古文字学家对十万余片中的文字进行研究,发现骨甲文字的结构已由独体走向合体,有了形声字,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了。在四千六百多个甲骨文单字中,已经辨识了一千七百多个。
比甲骨文稍晚出现的是金文,金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钟鼎文 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金文的内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和甲骨文相比, 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金文基本上属于籀篆体。这些文字,在汉武帝时就已被发现,当时有人将在汾阳发掘出的一尊鼎送进宫中,汉武帝因此将年号定为元鼎(前116)。以后金文又陆续有所发现。宋代文人欧阳修、赵明诚都善书,对金文作过研究和记载。
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上的金文很具有代表性,其铭文共32行,497字,是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最长者。《毛公鼎》铭文的字体结构严整,瘦劲流畅,布局不驰不急,行止得当,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此外,《大盂鼎》铭、《散氏盘》铭也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
金文与甲骨文有什么区别
金文出现的时间是在商时代。金文和甲骨文属于同一个体系的文字,金文是甲骨文的继承者,有相当一部分甚至保存着比甲骨文更早的写法。金文所使用的单字比甲骨文多,尤其是形声字多,已充分体现了形声构字的原则。同时,金文笔画明显减少,书写比甲骨文简练、规范,也体现了汉字发展由繁到简的原则。
金文与甲骨文的不同之处可从以下几点来看:
从文字的进化程度看,甲骨文象形味重,字形繁复,而金文则比较简单。甲骨文象形字的笔画随意增省,异体字多,而金文则比较一致。从使用工具看,甲骨文用刀契刻在龟甲和动物的骨头上,笔画很细,不可能出现墨团类的肥笔,并且换向也很难圆转自如,一般都只好重新起笔,写成方折的形体。而金文主要是用范模浇铸的,因此即使笔画写得很细,浇铸出来也成倍地变粗,并且能出现肥笔,转折处也过渡圆浑,不带棱角。材料、工具、刻铸方法的不同,决定了金文与甲骨文书法风格的区别。
战国时期是一个***的局面,这个时期的金文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笔画、结构与西周、春秋时期的文字有很多的不同.钟鼎彝器上的铭文很难辨识。
本文发布于:2022-12-17 23:1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561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