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中会考科目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2-12-17 11:06:00 阅读: 评论:0

高中会考成绩有什么科目

高中会考,即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育考试规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考试,那么高中会考的科目有哪些呢?以下为大家整理了高中会考成绩有什么科目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会考科目

会考的文化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信息技术,共计10科;实践科目为:物理、化学、通用技术、生物的实验操作。

文化科目的会考方式分为考试、考查两种,采用“3+3+4”的形式,即语文、数学、外语3门作为必考科目,在其余科目中考生可任选3门作为考试科目,余下4门作为考查科目(笔试),要求考生在第一次报名时就选定考试和考查科目。实践操作科目均为考查科目。

考试科目的成绩报告分为4个等级(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考查科目的成绩报告只分2个等级(及格、不及格)。

高中会考考试注意事项

考试前,要保证充分睡眠,每晚不得超过10:00,早上起床时间要与平时相同,使最佳应试状态保持在上午8时及以后,中午按时午休,以保证正常的“生物钟”运转;不宜进行较大强度的体育运动,注意“储存能量”;注意饮食卫生,尽量不要吃生、冷等不易消化的食品,保持最佳体能。

将各科基础知识梳理一下,再记一遍定理、公式,不做难题、偏题和怪题;考前一天下午抽时间去看一下考场,要计算好来回路上的时间,注意第一场考试要提前半小时进场,千万别迟到;准备好文具(包括钢笔或圆珠笔、圆规、直尺、三角板、量角器、铅笔、橡皮);因考点不集中,最好请家长送考,并携带好准考证、文具、垫板、手帕、饮用水等。

高二会考是否重要

高二会考重要。但是高中会考不过的话是不影响高考的,高考和高中会考完全没有联系,哪怕你会考一科都没有过,那么也不影响高考。

虽然不影响高考,但高二会考也是很重要的,对于想要高中毕业证的同学们是很重要的,高中上了三年谁不想拿到毕业证呢?所以大家就要在高一的时候仔细认真的学习所有科目,顺利通过会考。

很多人不重视高中会考,认为高中会考成绩与高考无关,只要过关就行。但是高中会考作为检验学生高中学习成果的考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连高中会考都考不好,对于难度更高的高考,就很难取得好成绩。

高中毕业会考是由各个省组织的对学生高中课程毕业水平的检测,它与高校招生选拔考试性质有所不同。前者着重于高中阶段学习的完成情况,后者着重于大学阶段学习潜力的表现情况,两者的`着眼点也是不相同的。所以会考与高考从本质上说是没有什么相关性的。

正因为这样,有不少人没有上过正式高中,更没有参加过高中毕业会考,由于他的学能(也叫学力)水平达到或超过了高中毕业程度,他们参加高考也顺利地被大学录取。

【拓展】

考试对象与时间

1.考试对象

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均须参加学业水平考试,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也可报名参加。

2.考试时间

学校要均衡安排每学年的授课科目,统筹确定每个年级的学生参加考试的科目数量,原则上高一年级2个科目左右,高二年级6个科目左右,高三年级6个科目左右。各省(区、市)每年组织安排的考试要覆盖所有科目,满足不同学生选考的需要,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时。各省(区、市)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参加同一科目两次考试以及更换已选考的科目提供机会。

各省(区、市)要提前公布学业水平考试的报名时间、开考科目、考试时间、报名方式等,便于学校安排教学及学生报名考试。

重要意义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育考试规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考试,学业水平考试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实施学业水平考试,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有利于学校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管理;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拔适合学校特色和专业要求的学生,促进高中、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

基本原则

坚持全面考核,促进学生完成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的学习。坚持自主选择,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促进学生发展学科兴趣与个性特长。坚持统筹兼顾,促进高中改进教学,服务高校选拔学生,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

本文发布于:2022-12-17 11:06: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515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广东省   科目   高中   有哪些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