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与理财专业介绍
导语:本专业培养熟悉证券、外汇、期货、信托、房地产等投资项目,具有较高的投资分析能力,掌握规避投资风险的技巧,从事投资策划、资金筹措、资产管理、财务咨询和证券投资的应用型人才。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投资与理财专业介绍,欢迎阅读参考!
一、专业定位
(一)职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职业面向证券公司、信托公司、投资公司、基金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等金融企业,以及需要相关投资与理财知识背景的企业或机构。
(二)岗位面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职业岗位包括理财规划、投资咨询、投资分析、经纪业务、代理买卖业务、金融产品营销、客户开发与服务、会计核算等。
二、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证券公司、期货公司、投资公司、商业银行、企业等部门与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证券投资经营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掌握企业所需要的投资理财专门知识;具有较高的操作技能,能在各类企业、经济管理部门从事会计核算、理财、投资业务和投资分析、以及经纪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1、专业能力
(1)掌握从事投资与理财实际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政策和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2)掌握证券投资、保险和银行业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专业技能。
(3)掌握数量化的分析工具,能够分析和处理相关的经济信息,能对投资和理财做出理性的决策。
(4)掌握市场营销、会计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具有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投资理财软件应用操作的实际能力。
2、方法能力
(1)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2)具有良好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有查找、收集、整理、分析相关信息资料,编制文件的能力;
(4)具有制订合理工作计划的能力。
3、社会能力
(1)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和与人合作能力;
(2)具有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具有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5)具有良好的心里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6)可持续发展能力、信息交流能力、技术创新能力。
(三)职业资格证书
证券从业资格证、保险从业资格证、银行从业资格证书,会计证、助理理财规划师等。
三、学制与招生对象
(一)学制
三年。
(二)招生对象
具有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或同等学力者。
四、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一)“123”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依据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投资与理财专业以企业调研、行业发展、人才需求为基本依据,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把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培养投资与理财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设计“123”人才培养模式,即“教学做”“1”体化、“2”证融合、“3”段提升模式。
(二)“123”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流程
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从企业行业的人才需求调研开始,根据投资与理财人才的需求确定专业,根据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设计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对毕业生就业的调查反馈情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进入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投资与理财专业是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为目标,设计“123”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三)“123”人才培养模式环境支持分析
“123”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施,有赖于良好的环境支持。
1、紧密的校企合作,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依托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等,构建了“政府、企业、学校”三合一的校企合作模式,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校企双方开展了企业员工培训、订单培养等互利共赢的合作,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满足了学生在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需求。投资与理财专业先后与齐鲁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城南营业部、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湖滨北路营业部、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杏林营业部、旭初会计师事务所等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的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提供了支持。
2、功能扩大化的校内实训条件
在原有基础上,积极筹建金融实验室和金融沙盘实训室。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时,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实践性”的内涵。校内实训室的建成,将为“12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稳定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推动力是教师,通过聘用、引进、送培等途径,优化了师资团队的素质结构。目前,专职教师9名,其中教授2人,双师教师6人。聘请5名金融行业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专兼教师数的比例基本达1.8:1。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及教研活动,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参与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参与编写教材、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实训基地的建设、指导学生的顶岗实习等。这支专业教学团队,有效促进了专业建设与模式改革。
(四)“123”人才培养模式描述
按照“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岗位能力培养为本位,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的主导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1、“教学做“1”体化”。即“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是将教学场所直接设在实训室,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2、“2”证融合。“2证”是指: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等级证书。通过课程改革,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内容,实现课程标准与认证标准融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通,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融通,从而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3”段提升。即第1阶段(第1、2学期)学生在校以学习基本理论知识为主;第2阶段(第3、4、5学期)在校内实训基地和企业进行基本技能和职业技能训练;第3阶段(第6学期)在企业顶岗实习。按照认知规律,使学生从单项能力的训练,逐步进入岗位能力训练和综合能力训练,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五)“123”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运行
“123”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说明如下:
1、根据投资与理财专业的特点和企业职业岗位群,确定职业核心能力,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质培养、职业能力训练、专业技能鉴定有机结合起来。使福建省所培养的学生能适应知识和技能的进步,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重构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首先深入企业调研,了解投资与理财专业职业岗位(群)人才的社会需求,通过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分析归纳出投资与理财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有:客户开户、资料审查、投资分析、业务咨询、客户培训、理财规划、开发客户、投资咨询、客户维护、客户开拓、理财咨询、客户维护、客户沟通、财务分析等。通过对典型任务分解,确定投资与理财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和通用能力,并引入国家职业标准作为课程内容构建的依据。其次是以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确定职业教育的学习领域课程。由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学习目标、学习与工作内容、学时要求、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说明和学业评价方式最终确定教学单元。通过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将专业理论知识、企业岗位规程、相关法规等知识与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相融合,培养学生岗位操作能力。在“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室中,全过程、全方位,真实战,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知行统一,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实现融合。
2、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学生进校后的第1个阶段(第1、2个学期),为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阶段,主要是进行基本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培养。第2个阶段(第3、4、5学期),为职业能力与素质培养阶段。依据企业职业岗位群的要求,重点实施校内“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校内实训教学和订单企业轮训。第3个阶段(第6学期),为职业综合能力培养阶段,主要开展企业顶岗实习。在培养的全过程中,学校实践性教学与校内实训基地教学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企业工作岗位锻炼相结合、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融素质教育于专业教育全过程,融专业入行业,达到学生学习与就业“零对接”。在与企业实施“工学交替”办学的合作中,不但解决了学生的实习实训、顶岗实习等面上的问题,同时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掌握不断上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与技能得到真正的紧密链接,学生以工学交替的学习方式完成学业,最终胜任企业的相关岗位要求。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结果是提高了学生对职业岗位的适应性,真正实现了学生在专业与实际工作岗位之间的对接,从而,实现综合职业能力提高的终极目标。
五、投资与理财专科培养目标与要求
培养掌握投资与理财基本知识和实务操作技能,从事投资管理和投资理财实务操作的高级管理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政治素养;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系统掌握具有良好的文字写作、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写能力,能阅读一般英文专业资料,具有较好的计算能力,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检索资料,熟练运用主要投资分析软件,具有股票、期货、债券、房地产、外汇等投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投资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能力,具有企业财务状况分析和投、融资管理分析能力,具有一定的资产重组、产权交易实际操作能力。
本文发布于:2022-12-17 10:1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512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