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的秋天散文
金黄之美,要数秋天;金秋十月,伊犁最美。友人邀我去伊犁游览。
不到伊犁,不知道它有多美。当您亲自踏上这片广袤辽阔的土地,才恍然明白“塞外江南,西域明珠”的名符其实。
蓝天白云之下,辽阔的草原一望无际,星星点点的野花迎风摇曳,清澈的河流蜿蜒曲折,构成了一片片“江流婉转绕芳甸,江天一色无纤尘”的湿地;河汊野鸭畅游,草滩灰鹤低飞,起伏连绵的山峦上是苍翠的原始森林;针叶松参天入云,白桦林亭亭玉立,湖波色的白杨点缀其中,飞禽走兽悠闲自由地出没。
伊犁的生态系统之所以保存得如此完好,主要由于地处西北边境,新中国成立之后开发强度一直不大——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保存了得天独厚的自然遗产和生态环境。
在人们传统的记忆中,秋是悲凉的、失落的、肃杀的、伤感的、冷酷的。但是,秋给我的印象是美好的、丰富的;秋是怒放的、狂舞的、爆裂的;秋是厚重的、博大的、恢弘的;秋是轻盈的、单纯的、玲珑的;秋是炽热的、温驯的;秋是辉煌的、丰硕的、充满希望的、成熟的。还是一个“秋”字,把一切都浓缩概括了进去。
而伊犁的秋天,是透明的,丰硕的、成熟的,充满了喜悦,充满了希望的!
透明,我奇怪自己为什么会泛起了这样一个词。我们驱车沿218国道缓缓前行,放眼向公路两边望去,天似穹隆,笼盖四野,对面重重的山头,头顶盈盈的云朵,旷野上渺渺错落的村庄,不断晶莹剔透起来。风一吹,一切都在微微地颤动,仿佛这里所有的色彩都映射于宇宙间绚烂夺目的世界,而其本身则是透明的。天空中排成“人”字形的雁阵正有序南飞,诗句“秋高天凉雁知寒”是对秋天的最好写照。笔直钻天的白杨,在深秋的风中沉醉了,似身着黄金甲的士兵,在田间地头忠实地守卫着成熟待收的果实。路两边到处是潺潺的小溪,纵横阡陌的'渠道四通八达,小溪和渠道里是一群一群数量不等的白鹅、灰鸭,有的在水中嬉戏,有的正在觅食,有的在小溪边的草滩上小憩;规划整齐的村落,掩映在金色的杨树林中,房顶上堆满了一垛一垛的玉米棒子,屋檐下柃子上挂满了玉米棒瓣成的玉米串,场上扬场机正在扬场,喷射出的玉米粒像金豆子,被秋风分离得干干净净,成堆的玉米堆像形状大小不等的金字塔,错落有致地布满了大场,辛劳的人们脸上堆满了笑靥,充满了喜悦;尽管他们脸上、身上满是灰尘和玉米粒上那铁红色的绒皮,但人人脸上仍透出了充实、希望和满足感。整个田野都在沸腾中忙碌着,人们都正在紧张地收割着劳作了一年的希望。
下午两点,我们在218线旁边叫墩麻扎的一个小镇上吃午饭,还未下车顺风飘来一阵烤包子的淳香,好客的主人先是端来了一盘烤包子,之后又给砌上一壶又滚又烫又香又浓的奶茶。小王喜欢吃过油肉拌面,小梁喊叫要吃清淡的猫耳朵揪片子汤饭,我让炒菜的小苏师傅,给喜欢吃荤的炒菜时多放一点羊尾巴油,喜欢吃素的就多放些羊腿巴子肉。
晚上我们就宿在伊犁河畔一个哈萨克小伙子开的民族风情园。随行的几个人一刻也闲不住,都要出去转,我却奇怪自己在这里突然变得慵懒了,竟然没有了任何想要追根究底四处转悠的欲望,为什么非要动呢?在单位紧绷的神经无论如何都调动不起来了,今天不再是风风火火的上班、下班、下车、上车、走州、上县、跑部疲于奔命透支生命的创业者。现代职业犹如一座大海中的孤岛,人们分布在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里办公,享用着电子信息***带来的最新成果,都不得不把工作和生活严格区分开来。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工作是维持生存必须付出的交换代价,工作就是重复劳动无可奈何的忍受。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人们埋头于自己的方寸空间,整天面对着冰冷的机器和冷漠的文件,远离生动的人际交往,没有贴心的交谈,没有欢笑与激动。越是有向往,越是有追求,越是有奋斗目标的人,便越是要为自己的向往和奋斗目标付出艰辛的劳作,还要经常朝九晚五,听狗叫看驴脸,惟马首是瞻,而且必须投入一生中最丰茂充沛的时光,在传统的工作模式难以协调好向往与现实处境之间的分歧中煎熬,在目标与手段之间,人们必须做出艰难抉择,无法实现和谐自由,于是人们渴盼一种自由职业,但很少有人能实现这种愿望,于是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外出旅游,作暂时的逃避,作为对自己暂时的轻松和放纵。其实我一直不知道究竟是自己支配着生活还是生活支配着我,在这里我很明白,我是这儿秋天的一个五体投地的俘虏,我根本拒绝不了这里的任何东西,平静、和谐、淳朴、自然、秋色,越是远离现代文明的地方,这种感受愈加强烈。
下午我们在哈萨克风情园主人帕拉提的热情邀请下,驱车40公里来到他同学哈米提自办的一个哈萨克民族风情园。您千万别以为这里没有激情,这儿它把现代人们娱乐的激情发挥到了极至。民间歌手开始“阿肯弹唱”,午夜的歌声被泼在篝火上的一勺油“轰”地燃起,窜起足足三、四米高的火苗,哈萨克姑娘、小伙子咚、咚、咚地跳起来,歌声舞影人群把草原挤得实实在在,连一点空隙也不留下;火光把他们的笑脸镀上一层厚厚的金色,面对在您面前载歌载舞的人们,任何一个人那里还有资格以矜持来抗拒这烈火一样的激情呢?
这一天晚上,我在一个最原始、最深刻的场面感受到了“激情”的含义。没有人抗拒得了,任何人也无法抗拒这种热情,这里没有市侩的职业级别,有的只是草原之夜的客人。舞步踩碎了慢三快四的约束,不管您怎么跳,怎么蹦,都非常的自然、和谐,成节、成奏、成韵、成拍。人们围着熊熊的篝火转着、跳着、笑着、喊着、唱着、喝着……每当火焰渐弱的时刻,又一勺油泼在柴火上,之后一簇艳黄的火苗又腾天而起,在褚红的焰柱中炸裂开来,人们在几秒钟间被滚滚的热浪一下子推出几米远,随即又像成群成群的飞蛾围上前来,这里需要理智么?不但需要理智,而且更需要烈火,更需要激情。草原以万古不变的胸襟,将这样的激情做成书签夹在岁月的长河里,蜕变成活力与生机的狂欢,概括成草原的主题,成为永久的延续……
第二天又开始向新的目的地出发,车在平坦又弯曲的柏油路上奔驰,昨晚住宿的哈萨克毡房在我们身后越来越远,路边黑色的电杆成排成排向后倒去,几只金雕在湛蓝的天空盘旋,时而俯冲寻找猎物,时而翀击长空;平缓的山坡上,牧民们正在用耙犁拉运打储的冬草;路边的田野上,麦垛一样整齐的堆放着玉米杆,象塔林一样布满了田野,人们正在紧张而愉快地劳作着。我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了能留在这儿的念头,强烈地嫉妒起这儿的人们,他们生活在陶渊明追寻了一生的地方,也就是西方人说的“香格里拉”。这里不能少了他们,我自己也深知自己是不属于这里的,我只不过是昨天和今天经过这里的一位匆匆过客而已,少了我或多了我都无所谓,这里的天地万物都不会有任何缺撼。然而这透明的秋天,美丽辉煌的秋天,恐怕再也难以从我的记忆中抹去了。
车在草原的尽头驰上了去伊宁市的路,我的心却还在不断地为这儿的人们和草原祝福,这里的明天和将来会更加美好,到时我还会来看您们的。但无论如何,我是永远无法忘记伊犁美丽之秋的。
本文发布于:2022-12-17 09:2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509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