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论文

更新时间:2022-12-17 08:34:00 阅读: 评论:0

实验性艺术教育的实施途径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整理的实验性艺术教育的实施途径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实验性艺术教育的实施途径论文 篇1

实验性艺术教育在当代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一种全新“互动”式的教育模式,有其自身的多种优越性。在当今教育理念越来越重视人的个性化教育的今天,促进实验性艺术教育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艺术教育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是当代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为了使实验性艺术教育更具实践性和操作性,全面深入地探讨实验性艺术教育的实施途径,对于促进当前的艺术教育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开展实验性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综观艺术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都对艺术教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艺术教育要与时俱进,要以科学的发展观调整和改善自身机制,使艺术教育向更高、更本质的方面发展。现在我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随着我国当代艺术的自身演进与对外交流,当代艺术思潮与艺术实践更是以全新的姿态被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教育已不单是一个封闭的专业教育问题,传统的旧有体制以客观再现的教学方式难以体现读图时代和文化工业语境下的艺术思辨;传统教育在重视技能,忽视创新的同时,很难应对新时期艺术教育出现的多元要求。从受教育的学生群体来说,主体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时期的学生兴趣广泛、信息丰富、体验敏锐,对创新有着强烈的愿望,这就要求我们的艺术教育的培养观念应该从技能型向综合素质型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谓实验性艺术教育是针对现行艺术教育在审美观念、样式话语方式的实验性教育,它不仅是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而更多是针对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种种问题的质疑与创新。因此,实验性艺术教育在于对艺术教育模式未定性的追求,这种追求也赋予了实验性艺术教育是一种不满足于现有的观念和模式的实验性气质。一方面需要我们大胆、主动而积极地拥抱新生事物,积极地向外开拓;另一方面,向外开拓并不意味着抛弃传统,而是应该提供一个打破常规的艺术教育模式,建立一种多元化的、自我更新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试验的理想平台,学生艺术潜质的开发和引导往往需要这样一个环境,在这样一种包容和培育学生艺术理想的教育环境之中,让学生自由地完成自己的奇思妙想。基于此,我们的当代艺术教育才能在复杂的环境里不断“刷新”,始终保持自我更新的良性机制。

二、实验性艺术教育的实施途径

1.办学特色化是实施实验性艺术教育的必要途径

办学特色化具体而言包括两个方面:

(1)独特的办学思想。当前,我国高校在办学方式、办学宗旨上大致相同,专业美术学院与综合性美术教育院校大同小异。研究办学特色需要学校准确定位,而定位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艺术教学的实验性在于实现学校不同针对性的教育和办学思想。它可以促进学校在办学宗旨上客观分析、理性定位,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办学方向。有所为、有所不为,指导性的开展艺术教育,以改变学校千人一面的教育模式。比如,在专业美术教育和非专业美术教育之间应有不同的倾向。专业美术教育应以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品质,培养学生对形象的感知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造型能力、创造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具有专业创造能力;而非专业师范学校则应以提高理论能力为主,在美术欣赏和评论上培养学生。

(2)明确的治学理念。实验性艺术教育不同于实验性艺术,它是将艺术教育作为一种“前卫性”“前瞻性”提出来的,意在将艺术教育的本质贯穿于艺术教育过程之中。当代艺术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教育模式和思维模式的转换,在于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实验,注重艺术观念与艺术创造的多元探索,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在于视觉方式多元化、表现手段多元化的实验。英国当代学者H·里德(Herbert Read)在《透过艺术的教育》中提出:“艺术教育只须给予信心及适当的表现技巧,即可自由发挥其内在潜能,教师要扮演鼓励的教色。”如何有效地开展教学,把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培养放在首位是实验性教育的根本宗旨。学院教育应该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自由的好奇心和自发的创造性与年轻人特有的敏感。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打开和引导、保障这种潜能,而不是毁灭它。

2.实验性艺术教育应鼓励教师成为研究者

教师应该在艺术教育中积极探索实验性的教学训练,将最新的理论发展作为研究的内容,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教师在艺术教育的实验中,形成独特的教学方式总的来说有四个环节:分别是设定教学方向,确定教学计划,实施、观察教学训练,总结和反思。具体而言,第一是在设定教学方向时教师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明确教学目的和研究的方向,并且能将这一方面的前沿理论运用与实际教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第二是在教学计划的方案上要大胆创新,吸收本学科先进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由静物到人像再到人体的定势,将人文学科、传统文化与当代美术思潮,引入教学计划当中。第三是在教学训练中按照目标和计划制定训练内容,并带领学生积极研究,研究应该是灵活和互动的。“观察”是通过训练在过程中观察学生的接受能力、喜爱程度与参与的意识,并在教学活动中调整。第四是“总结和反思”,教师可以通过交流与作业表现出的效果发现问题,提出修整。另外,教师在实验性的艺术教育中要运用个案研究、学生访谈等工作作为经验,以利于以后教学之中加以深化和拓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实验性艺术教育鼓励教师成为教学和专业的研究者,教师不但要研究教学,更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坚定的艺术原则作指导,有大量的艺术实践作支撑。实验性艺术教育的本质,强调教师要在自己在艺术实践经验和艺术实践的引领下,竭尽心力唤醒学生的创造力,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自在的创作状态。时代在变、学生在变,问题也在变。实验性艺术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将艺术实践和教学实践联系结合起来,艺术化地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3.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倡导自主、互动、探究的教学方式

实验性艺术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模式陈陈相因的质疑。实验性艺术教育要求教师要有深思熟虑的教育理念,又要有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的支持,对传统学院教学方式的批判、质疑,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反省,并把思索转化成教学行为,并将自己的教育理念与外部大环境参照、印证。传统教学方式是以再现自然物象为主,熟练掌握传统的艺术基本规律,这只是艺术教育和艺术表现方式中的一种,而对“技术”“常识”的过分强调就难以充分发挥学生对新材料、新形式的探索与实验,难以重视学生个体的殊异性。而当代艺术和当代艺术教育是以观念作为一个基本理念来体现的。教师就要从全方位了解学生的习性、对艺术的见解、学生的修养和接受程度,以及每个学生的可塑性,针对每个学生设计不同的方案和学习内容。实验性艺术教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所谓自主,就是要把学习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让学生乐学和善学。教师在教学训练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而不是简单的“一刀切”。一个老师教十个学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面貌,才是成功的教学。因为,实验性艺术教育不是单纯的教方法、教技术、教因循某种模式。实验性艺术教育是强调差异性的,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与可能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不同阶段得到发展,并通过这种学习建立起种种观念,对日后艺术创作产生影响。所谓合作,是指教师要把教学活动建立在师生交往的基础上,平等交流,相互引导、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方式。所谓探究,是指教师要把教学活动变成学生主动探究和实验的过程。教师教不是让学生简单地学会一种技术,而是为了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对学生心理、想法的了解给出意见,通过不同的视角,得到一个具有立体感的答案。这个答案是启示性的,给每个学生留有思索的余地。

4.实验性艺术教育提倡学习个人化和评价多元化

学习个人化是实验性艺术教育得以实现的基础。俄罗斯抽象派画家康丁斯基指出:“艺术是一种内心需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把学习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对艺术的研究变为个人自主的行为,学生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的道理就在于此。实验性艺术教育要求教师使学生对艺术,对自己的实践有清醒的认识和积极的目标,形成积极的艺术观和创作观。

教学评价是教育过程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传统的评价观建立在一元价值观的基础上,以目标评价为基本形式,只注重最后结果,强调传统价值体系之中的因素,忽视实验、探索性的、不成熟的因素。实验性艺术教育的评价要遵循多样综合的原则,既要有总结性评价,又要有过程评价;既有主体评价,又有客体评价;既要有定量评价,又有定性评价。教师要善于多角度来评价学生的各种实验成果,让学生发现自我优势、充分调动潜力,实现艺术教育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永健.简论美术教育与相关范畴的`几个关系[J].美术观察,2007年1月.

[2]范迪安.以教学解决现实问题[J].美术研究,2003年4月.

[3]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实验性艺术教育的实施途径论文 篇2

实验教学中的“度”就是一种教学尺度,讲究的是适中,追求的是根据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来把握教学,调控教学。

一、教学中“度”的艺术

(1)基础知识铺垫应具有“高效度”。每次实验之前,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复习好与实验有关的基础知识作为铺垫,为实验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的条件。在这里所复习的知识内容不宜面面俱到,而是要在课始几分钟内平中见奇、快速切入与本实验有关的知识,直接触及实验的实际需要。如高中《生物》中“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实验,可在课始复习提问一下有关有丝***各个时期的染色体变化情况,让学生对所要研究的对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课堂实验教学顺利进行。

(2)实验教学的导入要有“磁力度”。实验伊始,教师可巧设导语,“磁石”般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其内心的求知浪花,营造积极探索学习的大氛围。如初中《生物》第一册(下)中的“观察蚯蚓”的实验,在实验课开始即可联系生活实际设问:①雨后蚯蚓为什么要钻出地面?②蚯蚓是怎样运动的?③你能辨认出蚯蚓的前端和后端吗?短短的几句话可引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他们做起实验就格外认真,观察起来特别细致。

(3)实验教学过程要加强学生的“参与度”。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应贯穿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这就需要在教的过程中应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最大限度地动手、动口和动脑,主动地参与到实验的探究活动中来。如初中《生物》第一册(上)中“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在课堂教学安排上,从天竺葵的黑暗处理到叶片的遮光处理,从叶片的脱色到滴加碘酒的观察都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完成,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验完成后,教师可就一些现象及操作程序提出疑问让学生进行分析回答,以此来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4)实验教学的分析及设问应“多角度”。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探索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从多角度出发进行导“思”导“疑”。“疑”的提出既要有“质”的体现,又要有“量”的要求。并且“疑”的设置应全方位地切入实验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组织学生在短时间内去说理、讨论和操作,以获得较多的技能。如初中《生物》第二册“脊蛙的反射”实验,在完成观察脊蛙的搔扒反射实验后,让学生再进一步探索:撕下蛙的腹部皮肤、切断蛙的坐骨神经、破坏脊髓、剪断腓肠肌。在以上几种情况下对比观察脊蛙能否出现搔扒反射,从而让学生知道反射必须建立在反射弧完整的基础上,只要反射弧的任何一环节出现故障,反射都无法完成。

(5)实验教学的课后小结应“高浓度”。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同样,实验教学的成败关键是设计出高质量的课后小结。因为小结,是对整节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是提纲挈领地展现本节实验的过程及结构,其作用是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初中《生物》(上)中“显微镜的使用”实验,可浓缩成一首打油诗来作为本节课的小结:左手托座,右手握臂;放在偏左,目物安备。转动转换,对光低倍;看准光孔,光圈正对。左眼看目,右眼要睁,转动反光,直到白亮。玻片安放,要在台上;压好玻片,标本对上。转动粗螺,镜筒下降;接近标本,千万别望。左眼看目,同时反向,转动粗螺,镜筒缓上。一直等到,看清物像,略调细螺,物像更棒。

二、“导”的把握

“导”是控制整个实验教学的“遥控器”。古语云:“施教之法,贵在启导。”实验课堂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都应在教师施“导”的操作下进行,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学”。“导”的艺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学生出现“厌学”时,应着手于“诱导”。有的实验内容枯燥乏味,过程复杂多变,目的及要求又有一定难度,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望而生畏的厌学心理。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适时诱导。如高中《生物》中“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及分离”的实验,由于研磨、过滤、剪纸条、划线等操作步骤的烦琐,一些药品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再加上最后的实验结果不易成功,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因此,教师应随时从实验方法、实验技巧等方面加以引导。告诉学生研磨动作要快;研磨后为了能得到一定量的滤液,可再向研钵中加少许的丙酮过滤;每次用吸管划线时吸取的滤液要少;划滤液细线要保证又齐又细等。明确引导使学生掌握操作要点,就会得到满意的实验结果。实验的成功,会使学生从内心产生一种愉悦感,也就会变“厌学”为“乐学”,进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当学生感到“难学”时,应及时“疏导”。学生在做实验时,会遇到思维受阻或偏差,此时教师应就疑解答,指点迷津,化难为易,使学生产生顿悟、顿解,以获取成功的喜悦。如遇到“显微镜使用”中的物像寻找,“玻片制作”中气泡的产生,“观察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中水浴温度的控制等难点时,教师应着力做好“疏导”工作,抓住要点变“难学”为“易学”,促进整个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

(3)当学生“死学”时,应给予“引导”。有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特别是对于难度较大的实验,往往机械地“照方抓药”,忙得不亦乐乎。但由于对现象的观察不详细,对结果分析不透彻,仍得不到满意的结果。对此,教师应避虚就实,依据实验特点和学生实际,恰当地把实验进程划分为层层递进的若干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新知,总结规律,从而获得真知,变“死学”为“活学”。

(4)当学生认为“学会”后,应适时“指导”。实验中,当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验技巧,或学会有关操作技能后,应教育学生不满足现有的知识和能力,鼓励他们大胆地去设想,搞小发明,小创造。在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活动中,教师可在思维方法和心智技能上给予指导,让学生真正从“学会”的乐园中走到“会学”的王国中去。

本文发布于:2022-12-17 08:3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506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对策   现状及   艺术   论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