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级考试时间多长几个小时

更新时间:2022-12-17 07:18:00 阅读: 评论:0

四六级考试时间多长

英语四六级考试是***主管的一项全国性的英语考试,其目的是对大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测评服务。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四六级考试时间多长,希望对你有帮助。

考试流程

8:50---9:00试音时间

9:00---9:10播放考场指令,发放作文考卷

9:10取下耳机,开始作文考试

9:35---9:40重新戴上耳机,试音寻台,准备听力考试

9:40开始听力考试,电台开始放音

9:40---10:05听力考试

10:05---10:10听力考试结束后(停止答题)收答题卡一(即作文和听力)

10:10---11:25继续考试,完成剩余考试

11:25全部考试结束。

听力

众所周知,听力占了整张试卷的大部分分值,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相关保留原则:当两个选项含有相同的词时,再看其他选项,若其他选项与那两个相同词其中一个相关,则可排除。

2、异项保留原则:当选项中出现有意思明显相反的两项时,那么正确答案必定在这两张内,如果出现双重异项,则可选出答案。

3、女士保留原则:当对话中出现女士的建议和要求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这时女士说出来的话很有可能就是答案,因为在英语考试中,女士一般以女神的形象出面,一般为正确选项。

4、概括、抽象保留原则:当选项中出现比较概括,抽象的句子时,这时我们就要把表述事实的具体的句子划掉,而选择表概括,抽象,比较性的句子!此选择可衍生出一个包含取大的原则。

5、态度、虚拟保留原则:这两种方法一般无单独命题的规律性,只是当做上述的四种方法辅助,当剩下两个选项时,通常正态度的选项容易是正确答案。

专项练习

1、泛听:找一些历年的真题听力,带上耳机,多听。也可以多听一些英文歌或者看一些美剧,这有利于培养英语的耳感。

2、精听:找一些两三分钟的听力材料,先泛听一两遍,然后进行第三遍的时候,边听边写下所听到的内容。精听需要耐心,所以想进步还得下苦功夫哟!

选词填空

1、预览选项,了解词义并把选项分为四大类词性:名词n,动词v,形容词adj,副词adv,在每个选项后面做好词性标记。

2、精读全文开头,把握文章主题,并以三个空为一个段落或一个段落为一个单位,利用前后文判断每空的词性。

3、把对应词性的选项逐一带回原文,词意通顺,时态、主谓搭配一致即为正确选项。

信息匹配

1、研读题目,划出题目中的关键词。

2、带着关键词浏览文章。浏览文章时不需要弄懂每句话的意思,主要是寻找跟所画关键词为同意替换的词句。其次,通过浏览文章大概理解文章的思路和内容。

3、文章浏览一遍后,大概能做出50%的题目。对于剩下的题目,通过关键词联想其可能所在的段落,缩小排查范围,然后到目标段落里仔细寻找答案。

阅读理解

答题技巧一:详略得当

根据题目的“题眼”快速在文章中找到答案是最关键的,这样我们就要在阅读时注意详略得当。克服精读精益求精的习惯,做到有信息处精读,无信息处略读,略读处一扫而过。

题目中数字、人名等信息(题眼)在原文中对应的部分必须详读。而对所要解释或证明的观点的细节举例处或者通常有数个名词的并列项,它们不是完整的主谓宾的句子,因此无法与问题对应的详细列举处,都可以略读

答题技巧二:显性信息

查读的信息通常是显性信息,只要将问题在原文中进行准确定位就能得到正确答案,一般不需要做推理。

特别提示:考生对于以下一些显性信息也应注意

(1)表示因果关系的.词或词组:becau, reason, due to, since, so that, therefore等

(2)表示目的关系的词或词组:in order to, so as to, by等

(3)表示转折关系的词或词组:but, however, yet等

(4)表示对比关系的词或词组:contrary to, unlike, like等

答题技巧三:题文同序

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阅读部分,问题顺序与原文顺序一致(有时顺序不一致),这就要求考生应该按照题目的顺序依次做题。

答题技巧四:分解对应

分解对应四分法:快速将问题分解成4个部分(主A谓B宾C+其他D),与原文进行对比。

答题技巧五:选小不选大

四六级阅读中,问题的范围必须小于原文范围,反之则不选。

不选的选项:

(1)选项的信息与原文内容相反

(2)选项将原文的意思张冠李戴

(3)将原文中的不确定因素转化为确定因素

(4)改变原文中的条件、范围等

答题技巧六:主宾判定

四六级阅读中,将题干的句子进行简单分解后,问题中的主语、宾语在原文未出现或被偷换概念,则不选。

不选的选项:

(1)选项表述无中生有

(2)原文中作者的目的、意图、愿望等内容在选项作为客观事实陈述

(3)将原文中的特殊情况推广为普遍现象

(4)将原文的内容具体化

(5)随意比较原文中的两个事物

翻译

1、切记不可浮躁,一定要先通读全文,把握全文的主旨、内容,把握划线部分的语境。

2、可考虑先打一份翻译草稿,再根据文章意义和汉语结构进行调整。

3、把原文中两个或以上的简单句,主从复合句或并列复合句等译成一个单句。

本文发布于:2022-12-17 07:1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501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