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林森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2-12-17 06:59:00 阅读: 评论:0

蔡林森读后感(精选7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整理的蔡林森读后感(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蔡林森读后感 篇1

三月份,我和学校的几位老师参加了在郑州举办的“全国名师教育论坛”,会后,我在会场门口买了一本书,名字叫《教学***——蔡林森与先学后教》,我认真阅读了《教学***——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这本书后,深感受益匪浅。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和“四清”打造了洋思和永威。“先学后教”的可贵之外,在于让学生走在教的前头,让学生先探索,先体验,积累经验,发现问题,产生障碍,然后带着问题去学习。“先学”势必把学生一开始就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而且成为“后教”的依据及重点。这样的教不是盲目的,不是随意的,势必使以学定教的理念和原则落到了实处。其实,这一模式,不仅是“先学”,而且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所以“先学后教”不仅是一个先后次序的问题,更是突显和落实教学核心的问题。无疑这是正确的,是科学的,是先进的。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这几年来,我和老师们听课后都有一个共识:越是会授课的老师在课堂上讲得越少,越是不会讲课的老师在课堂上讲得越多,卓越的教师,更是讲课“画龙点晴”的高手。

因此,我们要学会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正确地把握教材,精心的设计课堂的教学过程。充分的相信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对教材中一些学生能看得懂的知识,不作过多反复累赘的讲解,采用让学生自学探讨、自行实践;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或难以理解的内容,则围绕这些基础知识设计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甚至争论,从而达到让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目的。变讲为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我探究,寻找规律;引导学生感悟理解知识,体会知识的逻辑和应用性;引导学生积累,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课堂练习的目的在于结合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落实教学目标,所以课堂练习题应注重当堂知识的应用,同时兼顾已有知识。有很强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实效性。课外作业,是为了让学生在课下更好地复习、巩固、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设计的。因此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探索性。不论是练习还是作业都要本着“精”的原则进行筛选,以帮助学生为目的,做哪些题,为什么做这些题,都应认真设计,确保每一道题都能以一当十,触类旁通。

一、少讲。

我觉得少讲实际上是在充分备好课后对自己所要讲解内容的进一步提炼和优化。让重点更突出,讲解更精确而简洁,问题解决更有针对性。可以这样理解,老师的工作量是不变的,课前多做了,课上自然就少讲了。教师在课上讲的内容一般有两类:一是讲基础知识点、重点、难点;二是讲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多,学生不会做的练习题也多,要想少讲就还有个“备学生”的问题,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专讲学生困惑和不会的。这一点很多教师做得很不够,所以有很多的自认为该讲之处,一讲就讲多了。

二、精练。

老师跳进题海,学生跳出题海。这一过程的实施需要老师对练习题去芜存精,让学生下笔练习真正起到巩固和提高能力的作用,而不是机械地重复;还需要老师能精心安排,促进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效率,做到练一题(或几题)掌握一种类型的思路和做法。很多教师在课上练习题的安排上比较被动、随便,没有目的性,很多时候学生做完了自己也看不出有什么效果。精练与少讲是相辅相成的,讲得多了,学生就没时间练了,学生听累了,想练也投入不进去了,做题很难会细致和富有成效。

三、多检查。

检查包括提问、练习题的复查、测验等很多形式。它是最能体现学生掌握水平的,也考察老师的协调能力与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与其说是检查学生毋宁说是检查老师自己。因为对于出现问题的解决与补救,对学生的督促以及习惯养成教育都是门艺术,就看你是否掌握的纯熟。有的老师提出“三分教,七分管”可以说正是基于对这一环节相当的重视而言的。如果学生检查不过关,测验不及格,甚至大部分学生都存在这种情况,那么简单地督促学生再多花时间来背,来重做,我想并不是一个得力的措施,教师要反躬自查,检查也是学生帮助教师提高的一个过程,学生的检查不过关就像内容没听懂一样,有着老师没做到的地方。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应回归文本,注重对课标和教材的把握。我们首先应让学生把课本学好,如有余力才拓展教材。结合自己的教学,如果学生能把课本学好,那么就落实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而我们平时所缺少的正是:是否让学生把课本都学好了;每节课的目标是否都落实了;英语课中每单元的词汇短语是否都记住;重点的句子是否能默写;每个习题是否每个学生都能作对……这就要求我们落实这些问题,确保课堂效率的提高。

2、拿测验来说,我们也应运用书上的例题、习题,让每一个学会通过不断的学习、更正,强化对知识的掌握。一张试卷可以运用几次,考、更正、准备下次、再考……直到学生哪怕是最差的学生也能得满分。如果这样坚

蔡林森读后感 篇2

读完《教学***——蔡林森与先学后教》后,感受颇深,心中涌上一份对蔡林森老师的敬仰之情。这本书详细介绍了蔡校长的亲身经历到他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并深入讲解了他在教学上创造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归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留给了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留下了动手的时间,使学生在课堂上学懂了、学会了、同时也练习了、巩固了。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也提高了。

作为一种自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成功的。运用这种教学法能够唤醒每个学生的自我改变、主动发展意识,能够解放每个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学习力量,真正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们成了学习的主人,都有了责任感,都能像竞赛那样紧张地看书、练习、更正讨论,最后又像竞赛那样当堂完成作业。运用这种教学法,能够及时、准确反馈信息,当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当堂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堂堂清”,学生不仅理解了知识,当堂完成了作业,做对了,形成学习的能力,而且达到了多元的教学目标。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及时准确地反馈信息,能够达到“堂堂清”,能够“培优”、“补差”。

让学生会学、学好,这是蔡林森老师的课堂目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学习,这是提高教学质量最根本的法宝。“先学后教”的可贵之外,在于让学生走在教的前头,让学生先探索,先体验,积累经验,发现问题,产生障碍,然后带着问题去学习。对于问题,要让学生先去自己解决,反复给他们时间,一直到答对了,然后再出同样的问题让他们去解决,让学生真正理解并运用,这样前面错误的原因在后来通过做题自己去理解,自己知道了为什么,知识也就学到家了。所以,让学生预习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对于教师而言,要学会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正确地把握教材,精心的设计课堂的教学过程。充分的相信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少讲,精练,多检查。对教材中一些学生能看得懂的知识,不作过多反复累赘的讲解,采用让学生自学探讨、自行实践;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或难以理解的内容,则围绕这些基础知识设计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甚至争论,从而达到让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目的。变讲为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我探究,寻找规律;引导学生感悟理解知识,体会知识的逻辑和应用性;引导学生积累,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能力。要做到“三分教,七分管”。

蔡林森读后感 篇3

近期阅读了《先学后教》这本书,获益匪浅,觉得里面的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

一、课堂作业当堂完成

这种方法不仅克服了教师“满堂灌”的习惯,而且教师上课也不象以前那样累了。并且把大部分的时间交给了学生,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了学生,这样给学生留了很大的思考空间,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当堂完成作业也改变了学生的抄袭严重的现象。提高教学质量主要应靠课堂,课上做一道题,也比课外做千道题强。所以我认为当堂完成作业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二、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先学后教的这种教学方法,目标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示标——导标——测标——补标”目标教学法。目标明确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教学目标”示标后,教材中学生通过自学就会的,就无需再教。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全过程是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学习的过程,所有学生都处在主动积极,紧张有序的学习状态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解决,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学目标。

三、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学会了自学

1、学生自学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自我发展的高级阶段,可以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对于每一个人,外在的教育只有通过自我教育才能内化为自身的东西。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性,克服了学习的依赖性、被动性,而这正是自我教育的体现。

2、学生自学有利于解决学困生问题

学困生问题在学校是个老大难问题,虽然目前很多学校有许多转化学困生的经验,但做到大面积丰收还不容易。但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不一样,学困生的问题解决的很好,并且成绩很显着,证明这种方法是成功的,为什么能成功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个别辅导学困生。二是在学生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实际是好学生教学困生的过程。好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明白了,而学困生还有一些问题没搞清楚,通过好学生的讲解,自然也就明白了。学困生光靠老师一个人忙不过来,发动好学生都来帮力量就大了。三是学困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也有一种紧迫感,别人在有限的时间看完了例题能做练习题,自己不会做也丢人,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四是这种做法培养了学困生的自学能力。一旦自学能力形成了,他们进步的幅度就会加快,就会在较短的时间赶上班内的中游学生。

3、学生自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

过去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学生学得就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就像钻山洞一样,老师领着学生钻比学生自己摸索可能更快一些。但是这样做会养成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只是被动地听课,不愿主动地学习。其实书本上有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够解决,老师的讲反而更耽误时间、也降低了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率。这种教学方法告诉我们学生自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

4、学生自学能减轻他们的课下负担

多年来我们就提出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种负担主要是课外作业。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就把作业完成了,并且每堂课的作业练习就是考试,这样有利于学生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也培养了学生的考试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紧张地学习,课后轻松,没有作业,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培养各方面的素质。

四、教学改革也是思想观念的改革

有一些老师在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时候,首先不是研究它的原理和指导思想,而是简单地模仿,往往效果不佳,半途而废。殊不知,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或课堂教学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单是机械地模仿几个步骤和技巧,不在思想观念上改革是不行的。所以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蔡林森读后感 篇4

暑假期间我认真阅读了当代著名教育家蔡林森的《教学***——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蔡林森编写的《教学***》这本书,包括他的成长经历和五个篇章,向读者详细地阐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改革的成功之处,以及它的推广应用。他的教育、教学经验概括为三句话:

1、学生能不能成才不是教师教出来的,是他自己学出来的。

2、教师进课堂的任务不是去讲,而是组织学生学。

3、什么叫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学会了才叫完成教学任务。

纵观其成功历程,某些因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吃苦”精神

本文的开篇,作者介绍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其中的关键词便是“吃苦”。他认为:“吃苦是福,吃苦才能学会学习,吃苦才能当好教师,吃苦才能终身幸福。”一个人要想有作为,就必须具备能吃苦的精神。孟子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高尔基苦难的童年为人熟知。安徒生总结自己一生的经验时也说:“一个人必须经过一番刻苦奋斗的生活才会有成就。”

二、“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作者进行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其基本理念是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先学”,不是学生漫无目的地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指定内容,完成检测性练习。“后教”,也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当堂训练”,则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重难点的理解。

作为教师,我们知道教学的主战场是课堂。学生的在校时间80%在课堂里,学生在课堂里的生活是学生在学校中的主要生活。因此,学校课堂生活的质量关系着学生生活的质量和学校教育成效。如何在35分钟内实现有效的、高效的课堂,这是我们每个老师每天都在研究的课题。

一、真正的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经常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学,但学生虽有自主、合作学习,但有搞形式,走过场之嫌,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此观之,在我们的脑海里应来一场转变教学观念的***,彻底的、真正的转变教学观念,真正的树立起新的教学观:即树立以生为本,真正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实现自己潜能的主人的教学观;真正的树立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学习观。在教学中,新课标要求,课堂应是师生互动的课堂,课堂的主体应是学生,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应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且真正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服务。

二、优化课堂结构,转变教学手段。

优化课堂结构,转变教学手段,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根本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优化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吃透教材,牢牢抓住教材中重点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这些重要的知识点去思考问题,使学生有明确的知识追求目标,而不能让学生自学了半天,还不知道应该学什么?学到了什么?丧失了学习信心。洋思中学在规定中明确要求,每周初,备课组组长带领同年级中执教相同科目的教师集体备课。此时,教师们考虑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大家共同研究下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时,主要确定学生的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以及自学要求等。此外,学生自学时可能会遇到哪些疑难问题,设计怎样的当堂检测题才能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暴露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等等。可以说,教师备课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围绕学生的“学”来组织进行的。

(二)、要保证学生在课堂里有充足的时间“学”和“练”。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从“不会”到“学会”最后达到“会学”。学生要具备“会学”的能力,不通过多练,是难以形成的。因此,要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练的过程,让学生“当堂训练”、“练在课堂”。洋思中学在改革的初期规定:“每堂课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学生练习的时间不低于20分钟”。其目的不是机械的遵循这个时间规定,而在于真正理解新的教学模式的意义,在于能根据“学情”活用、变通、创新教学模式,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学”和“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促进了学生的整体提高,这样学生就会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带劲,就会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因此,在教学中不拘泥于每节课35分钟教师的“教”只能在多少时间以内。而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灵活把握时间,该长则长,当短则短,抓住教学中的闪光,灵活组织课堂,不断启迪学生思维,不断激发课堂高潮。这样的课堂,更有利于促进学习者智能的发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看似简单的8个字,实际上蕴含的理念是——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这对教师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让我们把目光从自身移向学生,同时,学生是一个个***、个性化的个体,如何能在课堂内让每一个孩子能充分投入学习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蔡林森读后感 篇5

最近读了《教学***——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阅读完后发现蔡林森校长所提出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正符合新课程的标准,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把传统教学中老师手中的“权”——教学目标、学习内容的确定权,学习方法、作业的选择权,学习过程的评价权,还给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地进行智力操作,让其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主体,极大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课堂教学结构,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它包括三个主要环节:

“先学”不是指让学生泛泛的、单纯的看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进行自学指导后,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标,有正确的`自学方法后,带着思考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

“后教”不是指教师教,而主要是指学生自学后“兵教兵”,通过更正、讨论,各抒己见,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即学生与学生互动,最后教师与学生互动,也就是教师补充、更正,帮助归纳、总结,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首先,指名学生轮流朗读课文。尽可能让后进生读,让多数同学都有机会读,每人读一点;同时引导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指出并更正读错的字音,有错即停,有错就纠,教师仅仅帮助板书正确字音。如学生读错了,其他同学都不能纠正,教师再帮助正音。其次,全班交流,理解词语。(指名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有学生解答(兵教兵);(如有词语学生都不会或理解有误,教师再做解答);(如无学生提问,教师可提问有关重点词语检测,指名回答,学生评议纠正。)注意:一定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在语境中去理解词语,切不可死记硬背。后教不仅帮助后进生解决基本问题,同时,尖子生通过帮助后进生纠正错误,教学相长,更透彻的理解知识,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合作精神。

“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是指当堂完成作业,对于巩固所学的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达到作业的“堂堂清”、“日日清”,减轻过重的课外负担,都是极为有利的。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其课程结构的实质是:全过程学生自学。这种简便的、有效的教学法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个学生会学、好学;能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让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能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等。

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明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科学习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使用教学方法上真正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实践探索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的训练,引导学生掌握并能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极大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提高学习质量,让每个学生会学习,学好习,真正达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境界之中。

蔡林森读后感 篇6

最近,学校组织我们学习了《蔡林森在永威之七、八》,我学习之后颇有感悟。蔡林森,打造了名满天下的教育品牌,制造了中国基础教育界的神话!当他把一所面临倒闭的农村学校打造成闻名全国的“洋思中学”后,几经申请退休后,又被河南沁阳永威学校 “几顾茅庐”请去当校长,短短三年来他就又创造了另一个教育奇迹!何以这么伟大了不起?朴实的理念,简单的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贵在坚持实干!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一种敢于创新的勇气与智慧!天天都赛课,教学就一定会发生“***”,一名校长带领他的领导团队每年每人都要听评1000节课!评课时,丝毫不留情面,实事求是,校长的表率作用可见一斑!目的就是要教师在磨难中迅速成长。校长努力以人格治校,加快学校品牌建设。“包”字进学校,学校就一定办得好!校长与教师、班主任、管理人员、生活教师一一签订了“教书育人责任制”。后又将“教师育人责任制”改为“绩效工资”,包括基础工资、考核工资、质量工资。把课改写进“教书育人承包制”,对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好的,给予奖励并增加基础工资;对课改态度不端正,不能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上不能让学生学得好的,少发当月考核工资,甚至辞退。这种奖优罚劣,增强了教师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质量意识,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有力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学习了教育大家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给了我很多启发。高效课堂是从自主开始。永威的课堂不是“讲堂”而是“学堂”,永威的老师是“导师”。老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引导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为主,合作学习为辅——充分释放学生的学习力”。现在很提倡合作学习,这样不仅使学生能参与到学习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而且一人计短二人计长,更何况5—6人在一起的力量就更加大了。之前我在小学实习时,学校就曾实验过这种学习方式。当时是5—6人一组,每组由2名优等生,2名中等生和2名后进生组成。学生不知道自己属于哪类,每个学生有个编号。小组之间采用评分制,优等生回答问题得到的分数较少,后进生回答问题得到的分数较多,以这种方式来激励优等生帮助后进生。通过实验,发现后进生慢慢的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了,组员的合作意识及荣誉感加强了。

课堂教学要注重提高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能紧张起来,把应掌握的知识掌握了,课下就可以少留作业或不布置作业,从这一点我会改进我的教学,严格的克制自己,上课所讲的每句话,对课堂节奏的掌控,每一个细节,都要三四而行。

课堂教学要回归文本,注重对课标和教材的使用。“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紧扣课本,先把课本学好,学有余力才拓展教材。在教学中,我应根据课程标准,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有创造性地精心设计学生练习的内容。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四清”管理规则是与之相配套的一种科学、过硬的管理办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法宝。“四清”就是堂堂人人清、日日人人清、周周人人清、月月人人清。通过学习,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解放思想,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使教师变“导师”,课堂变“学堂”。

蔡林森读后感 篇7

教学***?一看到书的题目,便足以勾起了我的兴趣。所有的***都是颠覆一些陈旧的传统,出芽一些新锐的思想。每场***的胜利都需要实践者付出诸多的实验,最后才能得以推广。当这***的胜果馨香成一本厚厚的书,在我手心里沉淀成一份思想与实践的结晶时,内心便有了一窥到底的欲望。

花了三四天的时间,把厚厚的一本书看完。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尤其是对奋战在一线教学的老师,有许多启发之处。全书分五章,开篇介绍蔡林森的成长历程,结语是专家们的评述。洋洋洒洒几十万字,详细地介绍了先学后教的应用价值,教学法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它的操作方法,理论基础等等。书看完了,心里的懵懂变成萌动,有醍醐灌顶之觉,亦有恍然大悟之感。

看完此书,不禁感慨:原来课还可以这样上,原来书还可以那样教,原来学生可以挖掘那么大的潜力。感慨之余,不禁联想前几日看到的一篇博文:大家都这样,便对吗?联想近几年新课改中涌现的语文课堂观摩课,大家不约而同地走进了一个大同小异的模式。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找出重点句,畅谈感悟,安排一个小练笔或其他的环节对主题进行深化与拓展。大家都这样,便对吗?我想,蔡林森肯定不这样认为,他发明创发先学后教,完全颠覆了传统教学的模式,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呈现在实践中的课堂。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有效性。当老师们还在会“减负”与“提质”纠结的时候,“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已然为我们提供了减负与提质并行的轨道。这种教学法唤醒每个学生的自我改变、主动发展的意识,能够解放每个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学习力量,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学们成了学习的主人,都有了责任感,都能像竞赛那样紧张地看书、练习、更正、讨论,最后又像竞赛那样当堂完成作业。这样课堂上有静有动,静中有动,学习效率就特别高。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及时准确地反馈信息,能够达到堂堂清,能够“培尖”“补差”。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不仅能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达到不教,还能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了课堂的有效性,并做到了课前不预习,课后没作业的学生课业减负。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自主性。在一节没有任何花样的课里,“永威人”如是说:课堂要尽量减少老师的讲,只有老师的不讲,学生才能真正地学!

不教才是教,永远坚信学生学的自觉和能力,时刻警惕老师的教变成越俎代庖,才是教育的真智慧。理解和运用知识都是课堂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没有相当的练习,就很难说理解得多好,更谈不上形成能力。

这就是蔡林森经过20多年探索实践、在思洋中学开花结果、又在永威不断丰富创新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所呈现的“另类”课堂风景。

经典的先学后教的模式基本分为4个模块,8个小环节:辅助环节(约一分钟),先学(约15分钟,包括读书看书,检测练习或提问),后教(约10分钟,兵教兵、师生讨论),当堂训练(约20分钟)。从这个教学模式里不难看出,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整堂课教师讲的时间只要短短的几分钟,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便是以学生自学、自己练习为主。试问,长期以往,学生的思维该是得到多大的提升,他们的那种探究的意识得到多大的发展?长期接受此法训练的学生将有着无法估量的前景。

本文发布于:2022-12-17 06:5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500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读后感   蔡林森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