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列》的数学教学反思(通用12篇)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排列》的数学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广角”是新版教材安排的内容,每册教材都有涉及,是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本册安排的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在学生以后的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数学广角的内容每册书一般有两个例题,内容不多,看似简单,实则比较难懂。
昨天学校督导课,我就上了排列这一节课,这节课重点要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做了大量认真仔细的准备工作,首先认真研读教学参考书对本节课的解读,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然后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精心制作教学,为学生准备了课堂上要使用的2份作业纸,还布置学生在家里制作了数字、字母卡片,三朵花。功夫不负有心人,上完本节课,我自己感觉学习效果非常好,学生也得到了相应的训练和发展,现把本节课反思如下:
本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有:
1.教学过程设计有趣味,符合二年级小孩子的心理特征
本节课,我设计了小豆班运动会的情境,以这个情境为主线,给运动员编号码,分彩花,照相留念。孩子们都喜欢动画片大耳朵图图里边的动画形象,所以他们很乐意参与到本节课的学习。这节课纪律井然有序,学生学得轻松自如,以前我班的一些男生上课总是随意说话,这次可能也是因为有很多听课老师,他们不敢随意说话,因此就认真听课了,正好这次的设计他们也喜欢,因此,整节课教学气氛好,活而不乱。
2.教学效果显著
我们的教学需要高效课堂,本节课排列的思考方法学生学习得很清楚、明白,我巡视时发现以前一些学东西很慢的几个学生都掌握了,听课老师巡视,也发现学生掌握非常好。课前备课时,我还担心学生学习有困难,特意把两道练习题的答案都做成了动态直观的,想着到时向学生展示,但是最后都没用到,因为学生都很会想,会表达,根本无需看我的答案。
3.注重了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语言的培养
排列和组合重点要培养学生有序的思考,这节课,我非常注重学生有序思考,教给他们有序思考的方法,还注重他们有序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邢皓斌同学讲解自己的方法时,就非常清楚有序,我及时表扬了他。
4.课前准备充足有效
为了保证本节课顺利高效,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备课、做、布置指导学生做数字和字母卡片,剪纸花等,各项工作准备充分。
5.板书设计整齐、井然有序
为了能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我设计了井然有序的板书,为了上课时用两种思考方法写组成的两位数,头一天下午我就在黑板上画好了两个表格,这样避免了只用,翻页后学生啥都不记得了的现象。督导的各位领导对我的板书设计也大为赞赏。
6.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动手操作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这节课的教学内容难度较大,为了让学生能更容易理解,我让他们提前准备了各种卡片和彩花,让他们自己动手摆数字和小花,通过形象的拼摆,他们对于组数、分花、照相站队认识非常形象到位。
7.练习题的设计注重形式多样
本节课共设计了两道练习题,第一题和例题形式相似,目的是为了巩固例题,第二题稍微有了难度,需要把例题中学的两种方法都用上,这样训练,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掌握非常扎实。
本节课还需改进的地方是:
1.老师的教学语言再力求精炼。
2.第二个练习题可以换一换形式,找三个学生先站一站,再摆卡片,或是直接让学生三人一组站队,这样,学生活学活用,能切实体会到数学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间隔排列》是今年新加入苏教版三年级年级数学上册综合活动教学内容,放在本节内容重点在于“找”规律,通过“找”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学习数学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逐步积累感性认识,感悟其中的规律,再用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综合和归纳,发现规律进行交流。对于规律的表述,教材没有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自己归纳和表达。由此增强学生探索、研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自主找出这个规律,并应用这个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在教学设计上我重点突出以下四个方面。
一、借助情景,认识一一间隔排列
在新课之前,我设计了两组排列,试图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现两组排列的相同之处,并借此认识一一间隔排列的特点,为后面的找规律奠定基础。
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在学生对一一间隔排列形成一定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出示小兔乐园情境图,让学生寻找这里的间隔排列,并探索每组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量关系。通过***思考和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如果首尾都是同一种物体,那么排在两端的物体就比排在中间的另外一种物体多一。可是,首尾相同只是间隔排列中的一种情况,于是我又通过摆一摆的活动让学生在验证这一规律正确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如果首尾不同的时候,两种物体数量是相同的,让学生对间隔排列中两种物体数量关系又有了新的认识。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间隔排列的现象,发现规律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归纳出了规律之后,我安排了课后的两道练习题,从具体的两种物体间隔排列到锯木头中木头段数和次数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的一个具体运用的过程。让学生明确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可能是具体的,也可能是抽象的。因此,要学会辨析才能更好的运用所学规律。
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学生能积极思考,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但是,这节课感觉还是老师引的痕迹比较明显,学生的思考还是跟多的停留在表面,缺乏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因此,这里一一对应的思想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因此,总结本课不足,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是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多思考,把课堂的发言权更多的留给学生, 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
“间隔排列”由四年级移到了三年级来让学生进行学习,成为三年级专项数学活动内容。随着受教学生年龄的降低,这部分内容学习的重点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是过多的让学生去解决间隔排列中的问题,也不要求学生对过去抽象的规律“首尾相同,数量相差1,首尾不同,数量相等”进行区分。教材修订之后,重点关注学生感悟规律、寻找规律、表达规律、解释规律的过程,重在对规律探索的过程。课程标准从“双基”变为“四基”,其中第四基就是“基本活动经验”,在探索规律这样的专题数学活动中,特别强调要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为把握新教材修订的这样变化,我在教学中:
一、重视学生在直观感知中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
直观的教学始终是数学课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三年级学生探索规律,离不开感知,离不开操作,离不开对应,离不开归纳。所以,本课引入学习的素材来源于学生身边的现象,从教室桌椅的排列,从孩子们常吃的骨肉相连的食品,从花园里蓝花和红花的摆放来引入间隔排列的现象,为孩子进一步探寻规律打好了直观认识的基础。学生了解间隔排列后自己试着摆一摆,老师不经意的选了两种典型情况,出示在黑板上,也是让学生进一步直观感知间隔排列的规律,在直观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二、重视学生在活动探索中积累丰富活动经验。
通过实际操作体现寻找规律的完整的过程,特别注重学生操作对规律的探索。本课主要进行三次操作,首先是初步感知,然后每两个人一组开始摆,有摆首尾相同的,有摆首尾不同的。这是初步了解规律后学生的第一次尝试;第二次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找规律,有的孩子画竖线,有的孩子圈一圈,这次操作对形成规律很有必要。活动探索之后,建立一一对应的思想。一一对应是理解本课规律的重要思想,尽管一一对应还是很抽象的,但是有它作为抓手,学生就能够理解间隔规律中的数学内涵,数学课上的探索规律跟生活中的规律不一样,我们必须体现规律的数学内涵。对于规律本质进行概括归纳,归纳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同样多,一种是相差1,遵循儿童的思维特征,从生活中的现象到数学中的间隔排列现象,从间隔排列的现象到一一对应的数列内涵,从数学内涵再到学生的自我表达,然后再到完整规律的呈现,这个过程设计非常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第三次操作,让学生把正方形和圆按照间隔排列,知道正方形有10个,猜圆有几个。这次操作和前面的操作呼应起来,使学生再次感知和表达规律。这一系列的操作活动是学生积累丰富活动经验的最好平台。
三、重视学生在表达解释中积累丰富活动经验。
寻找和感知规律之后,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和表达也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在第三次操作之后,学生说:前后不同,那就相等,前后相同,那就相差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规律,是对间隔排列的最好的体现。另一方面,教学中,抓住了间隔排列的本质,并适当加以拓展,把数据放大,如果20呢?20个是兔子,或是20个蘑菇呢?如果兔子有很多很多只呢?这就对规律进行了拓展,需要孩子更好的抓住规律的本质。在这样的拓展活动中,学生必然会联系感知到的规律进行表达和解释,既对规律进行本质的表述,也提高了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更是积累丰富活动经验的语言外衣。
总之,本课新知的学习过程顺应了儿童的思维,过去四年级的内容让三年级的孩子来学,过去一个单元的内容现在一节课来学,这是教材修订后教师要面临的现实问题,基于这样的改变,我们既要降低教学要求,又要借鉴原来教材中优秀的设计,所以,课堂上如果能设计联系间隔排列规律解决数学问题的操作活动,就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这次数学专题活动让学生积累更丰富的活动经验。
“数学广角”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旨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在学生以后的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在三年前学校听课活动中,我曾经讲过这节课,当时也是经过了认真仔细的备课、制作课件,当时老师们给我评完课后,我又经过了认真地修改与完善。结合本组老师们的评课,现对本次这节课反思如下:
本节课可继续采用和延续的优点主要有:
1.本节课教学环节完整,结构合理。从开始的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到学生探究新知,小组讨论,练习巩固等,学生对本节课也非常感兴趣。
2.本节课的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在原有基础上认真修改了教案;然后给学生设计打印了两份作业纸,1号作业纸每个小组一张,2号作业纸每个学生一张;我还提前布置学生回家准备好了红黄蓝三支水彩笔,红黄蓝三个圆片,1、2、3三个数字卡片。
本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有:
1.本节课解决排列问题有两种方法,交换位置法和固定高位法,如果是比较简单的排列问题,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很多学生还感觉交换法更简单,但是遇到比较复杂的排列问题,首先要用固定,再用交换。所以老师们建议这两种方法是不是还是让学生说一说喜欢哪一种,并适当渗透要以固定法为主。还有交换法和固定法,也要教给学生按一定的顺序选择哪两个数,不能随意选数,真正做到有序思考。
2.最后那道排队的习题,以前讲课是让学生摆一摆a、b、c三张卡片,然后在纸上记一记,有几种站队方法。当时有老师提议说可以让孩子们站一站,看看有几种方法,也能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应用。于是这次讲课我试着让学生站了站,但是没想到孩子们纪律太乱了,有的孩子趁机就随意站,随意玩,而且因为没有记录,有的小组站迷糊了。以后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在自己位置上稍微一推凳子站一站,注意组织好纪律,然后注意让学生边站边记录站队的方法有几种。
3.学生汇报或回答问题时,还是要多让学生说一说,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说,而不能教师把知识点都总结出来
4.1号作业纸上印了学生要填写的表格,还可以在表格下方印上学生需要讨论的问题,可以防止学生遗忘这个问题,而一直需要老师提醒。
5.本节课的课题《搭配》出示的太过于突兀,教师可以在总结两种方法时渗透,例如:先选1和2搭配在一起,可以组成12 和21,选1和3搭配在一起,可以组成13和31等等。
6.练习题还可以再增加一些,例如最后站队的那道题难度太大,可以先两个人站队,再三个人站队,这样可以降低难度,练习题也增加了数量。
20XX年11月27日上午第一节课,我们进行了学校内展示课的展示,本节课我讲的是数学广角里的简单的排列问题,有关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昨天围绕本节课的内容我们展开了课前会议的召开,在课前会议上我们就今天的听课进行了任务的分工,依照本节课的内容,我们集体讨论通过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通过昨天的课前会议,我们全校教师就简单的排列有关的例题一的学习目标做了以下的更正,最终确定为
1、选择适当的方法,会按要求进行排列,写出排列数。
2、利用配列的知识,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节的评价任务暂定为:
任务1.根据要求通过摆一摆、写一写、画一画能找出排列数。
任务2.根据排列知识能解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我设置的环节基本完成,二年级的孩子实质上应该是比较活跃的,但是这节课上我对我们班对的孩子有些失望,我一直在努力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也许是老师的能力问题,没有达到平常上课的状态。今天我们班的语文老师也在教室里听课,我们两个一致觉得上课回答问题的声音很小,说实话还没有平常的状态好!
在本节课上,为了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不让他们翻课本,我于昨晚上简单设计了作业纸,由于这是我第一次进行作业纸的使用,我发现孩子们有些不习惯一时没有听清楚老师的具体要求,直到我给学生们说写在作业纸上他们才进行下阶段的训练。
在归纳排列的一般方法的时候,小组合作中我转了一圈,发现好多孩子们用的都是写出一个两位数,然后颠倒个位和十位的位置这种交换位置的方法。一圈下来以后就发现一组用的是固定位置的方法,并且是固定十位法。所以在没有出现固定个位法的时候我就有些犹豫,但是在最后的时候我们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了固定个位法的讲解。教师有时候处理问题的能力需要提高。
在讲解排列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的时候,涂色南城北城不一样的颜色,学生在自己动手的时候,学生也许为了完美非得把第7行给涂上颜色。通过这一现象我能够看清楚孩子们应该是不大理解题意。通过第四节课的练习课,我们又将南城北城涂色的题目进行了讲解,通过上课题目的讲解,拓展延伸了一些题目,加深了孩子们对简单排列的知识的运用。
本节课我觉得存在的不足之处:
1、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上课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有些小。
2、教师的有些问题指向不明,学生不理解作业纸上的要求。
3、环节上时间的安排没有很合理。下课铃声响了还有一题没有延伸出来。
4、本节课应该让学生多展示,让学生多说,老师语言有些不简练。
这是我第一年接触二年级的学生和教材,难免有些把握不好教材,这节课虽然上下来了,但是还存在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还请咱们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简单的排列》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我重在向学生渗透简单的排列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反思这节课,有得有失,总结如下:一.以情景贯穿全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本节课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排列的思想方法渗透进去,通过复习用两个数字组成两位数,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去感知了排列。整节课学生都沉浸在探索新知的的情境中,成了学习的小主人。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二.充分引导,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引导,让学生学会有序思考。及时引导学生先确定十位的方法,并促使学生去观察、去发现,说一说它好在哪里?根据这种方法你能想出其他方法吗?促进了学生对其隐藏着的数学思想的领悟、认识;最后通过有奖竞答,进一步体验到按一定的顺序来思考问题的价值并初步掌握方法。
本节课不成熟的地方有:
1、对排列本质的解释不到位。当时已经有学生说对了,我应该让其他学生也说一说,这样学生会理解的更透彻。
2、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不够丰富,对于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不能灵活处理,给学生的引导不够到位,问题设计不严谨等等。
通过这节课我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缺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加强学习,不断钻研教材和教法,努力顺应学生的需要,真正成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
今天下午听了陈老师的一节数学课,我觉得他的教学越来越成熟了。下面就这一节课,谈几点体会:
一、导入比较自然。
这一节的题目是“简单的排列”。上课铃一响,他就出示数码相机,问:“你们喜欢照相吗?这一节,如果认真上课,我就帮你们来一个大合照。”再出示例题,三人排成一行照相,可以照出多少张不同的照片呢?这样是,水到渠成,进入新授,非常灵活自然。
二、先演示,后小结。
先看例题,不知道从哪儿着手,但陈老师通过实地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明白六种排列的由来,从中加深认识。然后,让学生小结解题方法,发现存在的问题。懂得简单的排列要注意:有顺序;不能重复;不能遗漏。
三、练习形式多样。
整一节课,学生都比较配合,极少同学开小差,因为课件比较吸引,形式比较多样,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特别多。堂上的练习,大部分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1、四个队踢足球,每两个球队都要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2、有三个小朋友,每两个人通一次电话,一共通了多少次呢?3、有三个同学互相寄节日贺卡,一共多少张?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个个议论纷纷,求知欲显著增强。
四、活动融入课堂。
“简单排列”这个学习内容,如果不进行操作,对于中下生是有一定的难度。陈老师设计了这样一环节:用8、2、5三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三位数,能有多少个?他让学生分组拼数字卡片,从中也引导他们先固2,再固定5,然后固定8的方法。学生一边动脑筋,一边拼,很快就完成了,且效果不错。虽然面对的是四年级的学生,但是我认为动手操作的方法较好。最后,他对知识还进行了拓展:如果用8、0、5三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三位数,你又可以组多少个呢?带着这一疑问,学生的课外作业就更丰富了。
通过几次磨课,自己对这一课时的内容也越来越清晰。感谢数学组的老师们给我提出了很多建议,也非常感谢经开区举办的这次活动,带给我更多的是一种“看见”,让我得以在一次又一次的磨练中锻炼了自己的心智,也提高了对教材的认识。
特别是听了六一小学的数学老师胡老师的这节课,我收获颇多。符号意识作为数学十大核心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核,在胡老师的课堂之初就非常自然地呈现,从人物直接抽象出符号——圆圈、三角或者数字等等,为最后的运用埋下伏笔。这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
另外,通过反思,我发现自己之前对教材的理解,对搭配的知识框架还是没有很好的建立。
教参上明确写明对本课时的要求: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排列组合问题,因此所教内容不要超出教材要求的水平。同时,在教学中也尽量避免出现排列、组合这些术语。我之前备课时也看到了,但是没有放在心上,这是我的一大过失。
知识框架应该从导入——新知——应用,这样一以贯之。然而备课时(稿1稿2)我并没有认真的对习题进行深入思考,设置的习题到底能不能承载巩固新知的作用?在学校上课的时候学生的问题还体现的不够明显,但是我终于在磨课展示之后幡然醒悟。设置的习题有问题,于是回来之后立马对自己的教案、PPT进行了调整。在教授完新知之后应该立马对新知进行同类型的习题巩固,比如:用3、5和7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此模型的理解,又在巩固中对方法有了更深的感悟。接着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个有深度的问题:是不是任意给出3个数字,都能写出6个两位数呢?如果有学生能举出一组含0的数字,这节课的深度就得以显现了。如:用4、0和2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学生通过做题发现:最高位上不能为0。
当然除了这些不足,还留存一点点令自己满意的瞬间,我非常享受每次课堂中与学生对话,呈现各种方法并命名的时刻(交换法,固定法)。通过对话引导,使学生发现自己所写出的方法的规律,并通过观察每种方法的特点对自己的方法进行命名,帮助孩子在数学课堂上获得存在感和成就感。
总的来说,对我来说,这节课展示的远未达到自己的期望,也带给我了不小的打击。但是痛定思痛,及时反思与调整,我也收获了很多经验。这些经验来自于看见别人的闪光点,来自于同事的建议,也来自于自己向好的心为自己提出的更高要求。不断反思,加油成长,希望自己能够越来越好。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第41页的内容。本单元在学习了11~20各数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加减法,其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重点和难点,学生日后的加减法学习主要围绕20数列图和数射线展开。因此在本课中,让学生认识20数列图,牢记1-20这些数在20数列图和数射线上的位置,掌握2个一数、5个一数等数数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设计的一些思考
1、基于课标的知识点。
在课本第一单元中,学生已经认识了两个5是10,对于20以内数的排序,学生也已有了一些经验的积累。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一开始,从5以内数的排序引入,学生能够很快从10以后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数数。在数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数之间的排列规律,使学生感知从小到大数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1,从大到小,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小1,建立数与数之间的位置的概念,进行20以内数的排序。
在数射线上数数,这一环节的设计由书本P41和练习册P24、25两页的练习整合而成。考虑到两道连线题都需要教师一定的指导,为了能让学生轻松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特意整合在了课堂练习中。练习中,教师尽量让学生自己先发现题意,同时配以计时工具,意在培养学生正确审题、快速完成练习的好习惯。其中连线组成皇冠图,又正好配合本节课“数学王国”的情境主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年级的孩子因其年龄特点,活泼好动,枯燥的数数对他们吸引力不够,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更重视营造轻松欢快的氛围,安排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做到人人参与,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体验,有所收获。
为了巩固学生对20以内数的排序及数与数之间的位置的概念,紧接着进行了三个课堂活动
(1)在20数列图上数数、
(2)和数宝宝们一起数数、
(3)在数射线上数数
都说“孩子的智慧在指尖”,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又是相矛盾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通过让学生摆一摆双色片,翻出相应的双色片等一系列体验活动,为学生具体而形象的建立20数列图,让学生在边数边摆双色片的过程中,直观理解2个一数、5个一数。学生在第一单元中已经知道两个5是10,在十几就是十和几中知道两个10是20,因此先从5开始,5个一数,由浅入深,再到每次大2、每次小2,意在为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一年级的孩子思想集中的时间短,和数宝宝们一起数数安排在课堂中间时段,让学生动一动,帮助学生更认真的学习下半节课的知识内容。同时,“报数”、“起立”等活动,要求全体同学思想集中,全员参与,意在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开口和体验的机会,为学生直观建立20以内数的排列。
3、基于知识点的思维拓展。
拓展练习中,通过对20以内数的排序认识,寻求找规律填数的'一般方法,即相邻的两个数相差多少,则每次相应的发生变化。习题设计由易到难,其中第三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意在发散学生思维,鼓励答案多样化。以同桌互动形式展开,培养学生纠错并及时改正的良好学习习惯。
思维拓展作为一座桥梁,它既是已有知识的延伸,又是后续学习方法的渗透。因此,思维拓展题不能简单的选取难题、或是将后期知识点提前学。本课的思维拓展题:找规律填数()()12()(),在基于课标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借助20数列图,探索不同的规律,同时渗透数学学习的有序思考方法,每次大1、大2、大3、大4或每次小1、小2、小3、小4,把共8种方法填完整。培养孩子的数学思考习惯,为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二期课改注重课堂的及时评价和评价的有效性。在各个体验环节中,让学生为自己的表现奖励自己五角星,并在课堂总结时,回顾每颗星所代表的新本领。既让学生体会学习中的自豪感和满足感,又让学生整理总结了本课的知识要点,使学生的学习动力得到持续延伸。
综上所述,整堂课较好地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课上我努力为学生提供各种有趣味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动手又动口,让学生去经历、体验、感悟,在探索的过程形成自已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已的想法。但由于时间的有限,让学生讨论得还不够充分,彻底。在以后的教学中这是我要提升的地方。
这节课是在学习搭配规律的基础上来学习排列的规律,在学生在经历对几个事物的排列过程来探索简单排列现象中的规律,去应用规律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新课标》指出: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方法和程序解决符号所代表的问题。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后,直接提出问题:“三个人排成一排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摆法。”我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如何排,然后让一个小组的学生上台表演,其中三人分别扮演小军、小明和小红,另一人就负责指挥,刚开始学生的表演还有挺有序的,可是到后来,学生开始乱了,不知道哪种是排过了,哪种没排,此时我正好利用这一情况让学生来说说还有什么情况没有排,如果是你上来表演,你有没有办法表演的更好,这时学生就争相回答了,一般同学都会想到去固定最边上的位置,
接着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寻求答案,再交流中感受符号表示的简捷与方便。最后让学生在理解符号所代表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列出算式。
2、尝试解决问题,体会排列与组合的区别
在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掌握规律后进行生活中一些生活中简单规律的练习,如“排数规律”“比赛中的规律”“打电话中的规律”“寄贺卡的规律”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符号的方法灵活解决问题,体会这些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初步感受排列与组合的区别。(摆数、寄贺卡与元素的顺序有关是排列问题,而比赛和打电话跟元素顺序无关,是组合问题。)加深学生对规律的认识,为今天找规律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本节课,我是始终围绕着以下教学目的在进行教学: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到简单事件的排列数。
(2)培养学生有序,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我进行了以下设计:
首先,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教学中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卡通画和故事吸引学生,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本节课的知识学习,同时,通过问题的引入,学生很自然的明确了所要学习的知识了。
其次,操作探究,学习新知。这也是我本节课在教学中的亮点之处。在教学中通过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1)看一看,说一说。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向学生提出问题:“你发现了几种搭配方法?你是怎样搭配的?”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在学生积极的参与基础上,进行第二环节。
(2)想一想,摆一摆。学生在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上,让学生四人一小组进行合作,讨论搭配方法,同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呢?”这其实也是本节课的知识难点。在学生的汇报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让小组学生合作,到黑板前进行板演,并说出是怎么搭配的,有没有遗漏和重复,经过集体订正,让同学们明确有六种搭配。
(3)试一试,连一连。这一环节的设置,是教给学生用连线的方法,进行组合搭配,是为今后学习简单事件的排列做好了铺垫。通过学生的展示,学生明确了,用连线能做到快速的搭配,而且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4)教师做适时的小结。借助与学生的板演及课件,让学生真正掌握用连线进行搭配的好处,以及组合搭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三,课堂实践,巩固新知。当学生掌握了搭配的方法后,紧紧围绕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早餐图,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且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在此基础上,我又设计了一道纯数学性的知识,意在让学生知道,搭配不仅与生活密切相关,还在数学领域里有着广泛的应用。数字抽拉卡的设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学生有序的运用两种方法拉出九个两位数。在合理的练习中,真正掌握知识的重点——有序的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这一环节的设计也让本节课达到了高潮。
《简单的排列》是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这节课是在学习搭配规律的基础上来学习排列的规律,在学生在经历对几个事物的排列过程来探索简单排列现象中的规律,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在磨完课后,我对本课进行了反思:
一、强调数学的“生活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为了有利于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我们必须为他们构建生活原型。因此我从孩子的生活引入,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再展开探究,体现“生活—数学—生活”的教学过程。如我创设拍照情境导入新课,我帮三位同学拍照留念,并由拍照的过程中引出排列问题,就为孩子们沟通“数学──生活”搭建了桥梁,抽象的数学知识找到了具体的生活原型作依托,孩子们对于排列的意义理解就更形象了。接着组织了同桌通过摆摆数字卡片进行合作探究;在学生合作探究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合作探究中,保证了合作学习的时间,并深入小组中恰当地给予指导并拿几个不同顺序的学生作品在黑板上展示。合作探究后,我还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学生作品,让学生经历比较发现重复、或遗漏或无顺序排列,从而引出按一定顺序排列较好。孩子们的思维过程逐步地“数学化”。同学们在我创设的情境中,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轻松地理解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二、强调数学的“数学味”。
强调数学的“数学味”并非要否定数学的“生活味”,而是要把“数学味”和“生活味”有效地结合,使“生活味”为“数学味”服务。因此,在本课中,我首先通过“拍照”创设情境,引出排列问题,并以此理解排列的数学思想。接着,让学生经历“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演一演”整个数学化的过程,来解决“简单的排列问题”,学生通过***完成、小组合作交流,引发数学思考,比较有序排列与无序排列,使学生体会有序思考的好处——不重复、不遗漏。对排列的意义的理解得到深化,孩子们的思维过程逐步地“数学化”。正如郑毓信教授指出,“我们所追求的不应是由‘学校数学’向‘日常数学’的简单‘回归’,而应是两者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
当然,本节课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如:不能做到认真地倾听完学生的发言再做评价。当时站在讲台上,只怕学生说不到自己设计的那方面,所以抢学生的话,没有让他们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以后一定让学生在说完后,自己再发表意见,起到主导作用,即使学生没有按自己的设计说,发生了小错误也不怕,也许这正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资源。以后得充分利用这种教学资源,让课堂在错误的的改正中,有更多的精彩。
通过这次磨课,我更深刻地体会到:课堂应该是真实的课堂,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课堂,不应该为了追求课堂的新颖、课堂的与众不同,而在设计时追求教学设计的花样。我们应该克服这种倾向,组织有效而真实的数学活动,走生活化之路,让学生在数学课上品出“数学味”,追求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本文发布于:2022-12-16 23:43: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474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