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膏怎么喝
普洱茶膏指的是将云南的茶叶进行加工发酵,再用特殊的方式将其中的纤维物质和茶汁分离,再进行加工,使之成为一种固态的速溶茶。那么普洱茶膏该怎么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方法一,纯饮法。
这是最为流行的一种泡发,同时也最为常用。它的冲泡的方法十分简单。准备的工具为一个玻璃杯或者是品茗杯,而地点可以是家里,办公室和茶坊等。不会受到环境的约束。冲泡的步骤如下:准备好茶的工具,放入1到2克的茶膏,再倒入大约茶杯三分之二的水,然后进行摇动,动作宜轻。使茶膏在水中慢慢溶解。最后再把茶膏分别倒入杯中,进行饮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知道,1克茶膏只能冲泡500毫升水。茶膏的溶解也需要多次。茶膏在达到饱和度后,它的溶解速度变慢,必须重新倒入开水,再开始新的溶解,直到它完全被溶解。所以,此前说的不是指一次性1克茶冲泡500毫升水。
另外,遇到品种“鸿运当头”,泡法又不一样。这一次,先防水,再放入茶膏,而茶膏会漂浮在上面,红色会像云雾一般向下扩散。
方法二,调饮法。
虽然这一方法看起来“另类”,但是却也是好方法。中国传统有在茶中加入果实等物品一起进行饮用。就像英国的红茶,不仅是为饮茶而饮茶,更是为了人体健康。调饮也是现代人们最为关注的一种的方法。
另外,调饮可能有利于我们对某些营养物质的吸收。举个茶膏和牛奶的例子吧。以前,我们都不赞成这种做法。认为会破坏牛奶的营养。但是后来,我们发现了这种方法竟然具有“抗饿性”。后来才明白,茶膏中的某些成分和牛奶中的营养物质产生了融合分解。使得人体对于其中的成分的吸收得到了增强。
扩展资料
普洱茶膏的历史
普洱茶膏形成在清代。 虽然明朝废止龙团凤饼,但处在边疆地带的云南,或许由于远离京城的原因,借助“茶马古道”的交易继续着团茶与饼茶的生产。云南的团茶与饼茶尽管没有宋代茶品精致,也可说是唐宋茶品的简单模仿,但这一保留却为后来清朝普洱茶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到了清代,伴随着云南普洱茶的繁荣,普洱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普洱茶膏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初创另一种制膏工艺。这种方法显然是借鉴唐宋制作饼茶工艺,只是将“蒸”干脆改成了“煮”。而且这种用大锅熬膏的方法很快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并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所接受。
藏族地区的饮茶与汉族不同,他们更喜欢熬茶或煮茶的方法,因此对大锅熬膏情有独钟。很多大的寺院甚至自建熬茶间,其熬制出的茶膏专供活佛级以上的人饮用。这一方法,实际一直保留到现在。我们从现在西藏很多大的寺院中仍能看到这种熬茶间及自制的茶膏,证明大锅熬制茶膏的方法一直在延续。
普洱茶膏的工艺
现代普洱茶膏的制作则采用当今最为先进的生物科技手段,其冷等静压、细胞破壁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冷冻干燥等技术的运用,使现代普洱茶膏的生产过程更科学、更简便、更卫生,相比清朝宫廷普洱茶膏品质更高。
关于普洱茶膏的起源与传说故事参考
公元1729年,一支神秘的马队冒雪进京,在行程3000多公里之后,它们要把一件珍贵的礼品进贡给大清皇帝雍正。这件礼品就是800多年前南唐皇室贵族饮用的普洱茶叶制品——茶膏。这种神秘的`饮品在明代的历史中消失了将近300年,现在,马帮要把这个存活在民间的茶制品再次带进宫廷。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喜怒无常的雍正皇帝会怎样对待这个礼物呢?
这次冒险的进贡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茶膏,这种绝妙的饮品迷住了雍正皇帝,以及后来的乾隆皇帝,着迷的皇帝因此召集了中国最好的茶艺师来到宫廷,发掘了186道制作茶膏的古老工艺,成为大清宫廷中最为神秘的工艺之一。宫廷秘制的茶膏,很快风靡了整个皇室和士大夫阶层。而在遥远的布达拉宫,茶膏也成为活佛们青睐独享的特权饮品。1792年,茶膏还以国礼的身份飘洋过海,至今仍然珍藏在大英博物馆。
清代医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里描述道,“普洱茶膏能治百病,醒酒第一。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可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茶膏噙口内,过夜即愈。”详实地记载了普洱茶膏的养生之道……”而一百多斤顶级普洱茶,也只能秘制出几斤茶膏。百年来,茶膏作为可以收藏的礼品,被社会名流竞相收藏。2004年,曾被鲁迅先生珍藏的3克清宫普洱茶膏拍卖,以12000元成交。2007年,一块82克的清宫普洱茶膏被人以85万的高价收购!
到了近代,随着清王朝的灭亡,宫廷秘制的茶膏工艺,再次面临失传!
悠久的历史,尊贵的血统,怡情养生的品质,如今的云南普洱茶膏不仅是一种顶尖国饮、养生圣品,它还给你提供了一种尊贵的生活模式,一种健康时尚的养生文化。
本文发布于:2022-12-16 15:2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444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