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茎灯草》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两茎灯草》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篇课文中所写的严监生是一个很有钱的人,这其实是说明他不是一个点不起两茎灯草的人。在教学的时候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反复的朗读和感悟,透过严监生的动作、神态,才能走进他的内心,体会到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首先让学生重点是学习诸亲六眷的猜测和严监生的反应,体会严监生的吝啬。重点研读描写严监生反应的句子。引导学生紧扣“摇了两三摇”“睁的滴溜圆,狠狠摇,指得紧”“把眼闭着摇头,指着不动”这些句子,感悟严监生从急切到绝望的心理变化,从而感悟他的吝啬。
在课堂中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学习,特别是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和表达效果,揣摩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的增加课堂的`语文味。这篇文章中还有许多写法值得关注,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怎么写严监生病重的,引导学生感悟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眼部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写法。让学生感悟,用平时难以理解的行为来写一个人,就叫讽刺。
在本堂课中我努力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知道监生就是古代对读书人的称号。引导学生知道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来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在整体感知文章时,主要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借助课题抓关键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进行概括,用这样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在精读课文时要求学生通过做批注方法去读。在学习重点句子的时候引导学生抓住具体的词语去感悟人物的精神课后想一想,本课教学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不能更好地抓住课堂中生成的资源来教学,当孩子们在总结严监生形象时说到严监生节俭、节约和守财奴时,应该让孩子们分别说说他们是怎么想的、让孩子们评价严监生时才能更好的感悟守财奴形象。
吴敬梓(1701年—1754年12月11日),字敏轩,号粒民,安徽全椒人,祖籍浙江温州。因家有“文木山房”,故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移居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清代文学家。
吴敬梓出身缙绅世家,幼年聪颖,善于记诵。早年生活豪纵,初入学为生员,后屡困科场,家业衰落,经历世态炎凉之苦。乾隆元年(1736年)荐举博学鸿词,托病不赴。晚年研究经学,穷困以终。
吴敬梓精熟《昭明文选》,工诗词散文,诗赋援笔立成。著有《儒林外史》、《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
少年才子
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吴敬梓出生在安徽全椒一个“科第仕宦多显者”的官僚家庭(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祖籍浙江温州。[3][4]
吴敬梓是吴雯延之子,后出嗣给长房吴霖起为嗣子。因出嗣能继承更多遗产,获得更多利益,吴敬梓招致族人的怨恨和攻讦,童年时期就被卷进家族纠纷的漩涡中。吴霖起对他的教育十分严格,吴敬梓不得不终日钻研四书五经、八股制艺。吴敬梓对八股制艺非常厌倦,却自幼喜爱能陶冶感情的诗、词、曲,甚至向人学拍曲。然而,科举世家出身的吴霖起一直教育自己的儿子:惟有通过科考谋取功名才能求得出路。幼小的吴敬梓在嗣父不断地灌输下,也产生了以科举功名为出路的思想。[7]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吴敬梓十三岁时,母亲病故。家族中的各种矛盾再次向他袭来,吴敬梓从此变得郁郁寡欢,经常独自一人躲在书房中,整日阅读他所喜爱的诗词、小说和戏曲等各种书籍。不管是经史子集、还是“小说***词”,只要能够到手,他都加以浏览。广泛的阅读开拓了他的眼界,增加了他的知识,也让他积累了很多资料,这对于他后来的创作有着巨大的影响。[7]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吴霖起被选任为江苏赣榆县县学教谕,携吴敬梓前往赣榆任所。赣榆地处海滨,吴敬梓经常登山临水,四处游玩。在赣榆,吴霖起对吴敬梓进行了系统的科举教育,在长期灌输和反复强调下,吴敬梓打下了写作八股制艺的比较扎实的基础,得到周围人的推许。[5][28]
本文发布于:2022-12-16 09:5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424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