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意思

更新时间:2022-12-16 03:01:00 阅读: 评论:0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赏析

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为大家介绍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赏析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赏析1

【关键词】

诗词名句,抒情,思乡,担忧

【名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出处】

唐.宋之问《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译注】

现在我渡过汉江赶回家乡去,不知为何离家越近,心情就越紧张,以致遇到同乡,也不敢打听家中的情况。

【说明】

这首是宋之问(一说李频)从泷州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时写的一首抒情诗。诗意在写思乡情切,但却正意反说,写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消息,担心听到坏的消息,而伤了美好的愿望。全诗表现出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挚爱之情和游子远归家乡时不安、畏怯的复杂心理。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事造作,自然至美。

【赏析】

对于久别家乡的人来说,在回家乡的途中应该是载歌载舞才对,至少心里是迫不及待的,是充满喜悦与激动的。而这首诗却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离乡越近心里就越害怕,以至于看到家乡的人也不敢说话。看似不符合常理,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结合诗的前两句以及诗的背景来看,这种心理是特定环境下的一种正常的反应。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作者被贬岭南,与家乡音讯隔绝,彼此不知生死,然而这不是一两个月,而是“经冬复历春”,这么漫长的时间,对古代的人来说,足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期间,家中的人境况如何,是否还健健康康,生活还和和美美?他们是否会因为自己的获罪而受牵累,甚至遭遇不幸?因此,作者越来越害怕,回到家乡看到的是不好的境况,所以“近乡情更怯”。其实,这种猜想完全可以通过路上行人的一句话来证实,可作者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就有可能被现实所粉碎,他倒宁愿自己去证实,以给自己多一点时间的幻想。这两句,通过“情更怯”与“不敢问”,将诗人对亲人的强烈思念与由此生产的极度精神痛苦都透彻地表达出来。更多描写思乡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

关于“不敢问来人”这句,还有另一种解读。宋之问曾攀附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武则天失势后,他因此被贬泷州,后来就趁机逃回洛阳家乡,可以说这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他作为一个逃犯,回到家乡自然没有脸面去跟乡人说话,也自知有损祖上颜面,因此“近乡情更怯”。但无论如何,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是绝大多数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都会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因此也具有典型性与普遍性。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赏析2

【全诗】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

①岭外:岭南,从中原看岭南在五岭之外。音书:音讯、书信。

②情更怯:心情更加害怕,既怕听到家中不幸消息,更怕被人发现自己是逃回。

【题解】

这首诗是诗人从贬所泷州(今广东罗定县)逃归洛阳,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所作。首二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只就音书断绝和时间漫长两点落笔,原因在于这是诗人所最难忍受的。两句平平叙来,似不着力,其实浓缩进了许多生活内容和思想情感,“断”、“复”二字尤见作意,富于包孕。后二句写此刻心情。诗人家乡距离“汉江”较远,所谓“近乡”是相对岭南的遥远而言。好不容易从流放之地回来了,离家乡和亲人越来越近了,应当“情更切”或大喜过望才是,怎么反而“情更怯”了呢?答案得从首二句中去找。诗人离家太久了,同家中断绝音信也是太久了,这期间他们会不会遭遇到什么不幸呢?会不会因自己被贬而受到牵连呢?因此离家越近,内心越忐忑不安,越不敢向路人打探家中消息。两句真是写尽了诗人此时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诗人成功地表现了特定环境中的特定心态和感情,真切细腻,凝炼含蓄,令人百读不厌。

【全诗鉴赏】

神龙二年(706),宋之问从泷州贬所逃归,途经湖北襄阳,渡汉水,写下了这首诗。

“岭外音书断”,泷州在今广东省罗定市,在五岭之南,故称“岭外”。宋之问以谄附张易之兄弟被流放,其事不甚光彩,到贬所后从冬到春,与家里都失去了音信。此次宋之问狼狈北逃,家乡是第一个目的地,本应是极为急切地希望回去。但渡过汉水之时,面对这滔滔的江水,他却胆怯了。他感到:越接近家乡,越觉得心里没底,不知道这一年中家人怎么样了?他们安全吗?有没有挨冻受饿?他们会怎样看待自己?还会欢迎自己吗?种种思绪纷至沓来,不禁使宋之问在汉江的.小船里感慨万千。他都不敢询问从家乡过来的人了!

此诗诗眼,在“断”和“怯”两字。“断”字举重若轻,将音讯的隔绝用一个斩钉截铁的动词限定住,有一种人在命运的控制下的无力之感。下两句中,一个“怯”字,写尽了游子离家的心理:想见到家人,但却又有种种顾虑和疑忌,担心自己在家人眼中的角色和身份,担心家人有没有变故,这种种不确定的因素造成了一种不确定的情感,他不知道自己是该哭还是该笑,该走快点还是该走慢点。这种心理状态,不但宋之问有,其他很多处在类似境地的人都有。正因为这首诗描写出了这种人类心理上的普遍性,耐人咀嚼,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特定条件下人类精神的复杂性。

值得指出的是,宋之问此次潜逃而回,并没有逃回自己的家乡,而是到了洛阳。不久之后,因其弟告变之功,他又重新恢复并擢升了官职,直到唐玄宗即位后将他再次流放赐死。作为一个极度热衷于功利的诗人,宋之问的品行最终玷污了他的诗。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赏析3

渡汉江

作者: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渡汉江》重点字词解析】

①汉江:今汉水中游的襄河。

②岭外:即岭南。

③音书断:指与家乡断绝了音讯。

④怯:畏缩。

【《渡汉江》诗歌鉴赏赏析】

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作者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后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深意。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

本文发布于:2022-12-16 03:0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399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乡情   来人   敢问   更怯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