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教案《转圆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六年级音乐教案《转圆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材分析
《转圆圈》是云南撒尼人(彝族的支系)的童谣,表现了撒尼儿童在皎洁的月光下,欢歌跳舞转圆圈时的生动情景。全曲只用了do、mi、sol三个音,但结构完整,表现力丰富,表达了热烈、质朴、欢快的情绪,而且曲调的进行又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有别于外国大调歌曲中主和弦的分解进行。歌曲开始的领唱犹如一位先出来的儿童在召唤小伙伴们出来玩,接着是大伙的呼应“月亮出来了,月亮出来了。”然后,欢乐的舞蹈开始了,速度越来越快,力度越来越强,表现了歌声越唱越欢、舞步越跳越快的情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听辨歌曲第一部分的两声部、唱出两声部,通过创编与演唱,体验并初步接触ABA曲式结构。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由二拍子和三拍子创编的两个基本动作的律动,引导学生在律动中感受2/4拍和3/4拍的不同韵律感,能在拍子转换时不混乱,并随音乐做基本动作转圆圈。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两部分的情绪对比,体验歌曲意境,感受人载歌载舞的欢快热烈的气氛,激发学生对我国各民族的民间民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唱出第一部分的两声部。
2、感受歌曲意境,并能在律动的过程中体验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
教学难点:
1、歌曲中两声部的合唱。
2、歌曲中2/4拍和3/4拍转换的把握。
3、按歌曲情绪情感要求完整演唱歌曲。
教学用具:手风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片:优美的夜晚、宁静的夜晚和皎洁的月光,导入新课的学习。
教师:在美丽宁静、令我们产生遐想的夜晚,彝族的人们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经常会在村寨的空地上点起篝火,拉起圈来唱歌跳舞。这首歌曲就是表现了云南小朋友拉起圈跳起舞的情景,歌曲的名字叫《转圆圈》。下面,我们再来听一听这首歌曲,听听这首歌曲什么情绪?歌中描绘了怎样的一种情景?
二、歌曲欣赏
1.初听歌曲《转圆圈》音频并思考:歌曲的情绪?
学生回答:优美、抒情、宁静等。
教师:这首歌曲优美抒情,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
教师:歌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学生回答:歌曲描绘了月光下儿童欢乐歌舞的情景。
2.复听歌曲《转圆圈》
听出其歌唱顺序、怎样反复、歌词
3.变拍子
什么是变拍子?——
4.跟着伴奏练习打拍子
5.(1)出示歌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帮助学生理解歌词。
(2)歌曲开始的领唱部分唱了哪些内容?
……
师:好像一位先出来的儿童在召唤小伙伴们出来玩,紧接着大家一起呼应“月亮出来了,月亮出来了”。
(3)请学生仔细听辨,欢乐的舞蹈开始后,速度、力度有什么变化?
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师小结:彝族儿童的歌声越唱越欢,舞步越跳越快,表达了他们热烈、质朴和欢快的情绪。
6.学唱歌曲片段。
(1)引导学生跟着琴学唱以下片断。
(2)分组演唱。
(3)学生跟着歌曲录音演唱。
4.完整欣赏歌曲《转圆圈》。
当听出歌曲不同的情绪时,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
三、表现音乐
1.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创编简单的伴奏。
(1)分组讨论,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创编简单的节奏。
(2)分组汇报。
2.即兴表演。
(1)教师教学生学跳彝族舞蹈动作。
彝族基本动作:
a.双***叉前脚掌着地,膝盖微屈并稍稍向两侧打开,双手自然下垂,双脚随音乐节拍左右摆动,身体随着自然摆动。
b.双脚并拢,膝盖夹紧,双手侧平举位置,上身稍向前倾,双脚随音乐左右跳动,身体和头随音乐转向膝盖的同方向。
c.学生围成一圈双手拉起并随音乐向后画圈,右脚向右迈步左脚跟进,右脚再迈一步左脚向右前方踢出,再进行反方向。
(2)学生用已学会的彝族舞蹈动作随音乐即兴表演,分别表现歌曲自由抒情的段落和热情欢快的段落。不求动作统一,只求与音乐合拍,表演自信大方,教师应启发、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表演。
(3)分组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教学要求:学生用已学会的彝族舞蹈动作随音乐即兴表演,从中感受歌曲明快的节奏。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转圆圈》是一首民歌,歌曲前两个乐句节奏自由、速度缓慢,勾勒了明月初升的宁静夜色,我让学生边听录音范唱边看多媒体播放的画面,学生很快就被带进了歌曲的意境中来了,不自觉地跟录音唱起来,而且学得又快又好;后面的乐句转为小快板,力度加强,表现了孩子们在皎洁如银的月光下嬉游玩耍的场面。我放一段孩子在做游戏的画面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四人一小组自学歌曲,找出较难唱的乐句反复练唱,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很快就学会了整首歌曲。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歌曲,我让学生自找伙伴做转圆圈的游戏,让他们感受曲中欢快的情绪。
这节课通过让学生感受音乐,自学歌曲,小组做游戏的方法来教唱歌曲,学生不仅在轻松愉快中学好歌曲,又提高了学生的歌唱积极性,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另一要素-----“速度”与刻划音乐作品形象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生的演唱,节奏拍击,创编舞蹈等活动,增强学生对速度是音乐表现中一个重要手段的理解。
课的类型:
合唱课
教学方法:
直观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欣赏光盘一盒,自制多媒体教学软件,节拍器一台,幻灯片三张,彩色卡片若干,钢琴,录音机,磁带
选用参考:
《音乐教学目标与课堂教学设计》,《音乐教学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转圆圈》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练声:
G-A 《转圆圈》引子部分(钢琴伴奏)
三、欣赏:
1.导入:
2.作品简介:
3.放《一分钟圆舞曲》音乐(光盘)
4.接放《多瑙河之波》同时简介:
5.分组讨论:
6.教师总结:
7.出示节奏谱,根据规定的速度记号拍出节奏。(节拍器)
8.游戏:O、X
四、新授歌曲《转圆圈》
五、创编舞蹈:
六、结束
教学目标:
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表现彝族儿童嬉戏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
从歌声中体验月下踏歌的意境美
教学法:
听唱,教唱结合
教具:
幻灯片
教学过程:
1:问好
2:复习演唱歌曲《月亮月光光》导入歌曲
3:播放歌曲初听,听后谈谈歌曲的意境和前后部分不同的情绪。
4:介绍,并且讲解传说故事“阿诗玛”
5:学唱前8小节,体会歌曲的意境之美,并且掌握一些符号和力度记号的应用。
6:视谱学唱过门旋律
7:整体学唱歌曲,体会欢快的情绪,边唱边画出乐句的旋律线。
8:按歌曲的力度记号与速度记号来演
9:体会歌曲的变换拍子
10:用徐缓的速度,柔和的声音,小快板的速度,轻巧的声音来表现两个不同情绪的段落。
11:摆动双手律动 体验人民月下踏歌的意境。
一, 导入新课
1、师:非常高兴和同学们一起上这节音乐课,上课之前啊,我们先做个律动活动一下。
2、播放音乐《转圆圈》进行律动,动作:听音乐拍手。
3、看节奏,大家看黑板上有许多可爱的小星星,它们排成了许多有趣的队形,请同学们看一看,你能不能把这些队形拍出来呢?试一试,2/4 55 5 ︳ 555 ︳生拍手。这个队形实际有两个小节,每个小节有两拍。大家再来看这个队形,你们还能拍出来吗? 3/455 55︳ 5555‖这也是两个小节,这时候这个小节变成了几拍啊? 生:3拍。现在老师要把它变化一下,现在你们能不能把这么长的队形拍出来呢? 55 5 ︱ 55 5 ︳ 55 5 5 ︱ 555 ‖还不错,请男女同学分别拍,师:这条节奏,有二拍子出现,又有三拍子出现,这样的节拍叫混合节拍,是有一定难度的,同学们刚才拍得很好,你们的表现这么出色,吸引来了一位朋友,是谁呢?请听 师唱 :啊,月亮,出来了,月亮出来了,谁来了? (月亮)我们用歌声欢迎月亮好不好,师教唱,生学唱。月亮是晚上出来的,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感觉唱?(柔美)
4、师弹琴,生跟唱,师纠正。如果歌声在天空中越来越远,声音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呀?生(越来越弱),我们可以用一个记号来表示一下,那也就是渐弱,你们可不可以让你们的声音传到更远的地方去啊?生:可以。师,我们现在跟着音乐来唱,唱到最后让我们们的声音越穿越远,我看看你们能不能做到?
5、听音乐,生跟唱,师发现问题,注意让声音越传越远,是纠正。
二、新课教学
6、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欣赏一首小朋友们在月亮底下做游戏的歌曲,小朋友们要做什么游戏呢?他们是怎么做游戏的?你们听完歌曲就知道了。播放音乐。生:转圆圈的游戏,师:板书(转圆圈)它是彝族的一首童谣,
7、同学们在听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他们是怎么做这个游戏的呀?我们看一看。谁能够用歌词来回答我?生回答。师:用小星星的这条节奏把它读出来,大家来听,看看老师读得怎么样?生跟学读,师,那么转圆圈的游戏怎么才能转得好呢?生:手儿拉得紧,脚儿齐又快。脚儿齐得快,圆圈就转得圆,生教生学用节奏读出来。师:刚才我们是用手把节奏拍出来的,现在,我们用脚步看看能不能拍出节奏。拉起手,跺脚,师同同学们边拉手转圈,边用节奏读歌词。
8、听音乐拍手,在强拍的位置拍手,(第一排的位置)。
说一说对自己拍手不满意的地方。这首歌曲是混合拍的歌曲,用转手腕的方式拍三拍子
9、再听音乐跟节奏拍手。同学们拍的非常整齐,自己鼓励一下。(鼓掌)
10、师教唱歌曲,生学唱主旋律。同学们唱得很整齐,唱得很好,老师在那个地方唱了两遍?为什么?有个什么记号?反复记号。你能不能自己唱啊?生自己跟琴声学唱。
11、梁老师想和同学们接力比赛,我唱一句,你们接下一句,看能不能接得住,和学生换位置,老师接,注意装饰音的地方,像这样的地方哪里还有?找一找。注意高音的位置。听音及老师范唱。同学们在做游戏的时候什么心情?开心。
12、完整的听唱歌曲。用表情动作去表现开心。
13、创编动作,双手上摆,创意,能够发出响声的动作。拍鼓,谁愿意上来拍鼓?单脚跺脚,拍手。师弹琴,生边唱边做动作。唱的“乐”后面乐,前面“柔”。
14、听音乐,生跟唱,让所有的小伙伴都听到月亮出来了,其实是在干什么呀?呼唤同伴,一起做一做呼唤的动作,谁来做第一个呼唤小朋友的动作,柔一点,第一个呼唤完之后,同学们回应站起来,听音乐,拍手最后“吔”。
15、了解一下,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的童谣《转圆圈》我想和同学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他们是居住在云南石林,有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火把节,每到火把节的这天晚上,的男女老少举起火把,点起篝火拉成圆圈唱歌跳舞庆祝节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人模仿火把节时跳的舞蹈,请同学们来看一看。
16、观看舞蹈《阿细跳月》梁老师从这上面学会了一个动作,请同学们为我唱一唱,老师跳,看看你们能不能学会。
17、老师跳舞,学生边唱歌动作。脚垫起来,手拍手,请学生跟老师一起跳一跳,下面的同学唱。你们原地做,先迈右脚,看看我们能不能转得圆。
18、老师有一个想法,老师想把我们的课堂变成的山寨,我们用我们的歌声和舞蹈,把这种游戏的场景表现出来,,你们先回到各自的家里去,我们的歌声前面要“美”后面要“乐”,领唱的站起来,其他同学站起来唱歌拍手,一部分同学跟老师跳圆圈舞。
三、课堂小结
19、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 了解,了解拍子,舞蹈,有三个音组成的135以后有机会欣赏其他的民歌,让我们听着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走出教室。
本文发布于:2022-12-15 20:00: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373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