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客 李商隐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
到了晚唐,大唐这个华丽丽的袍子已经被虱子咬得破败不堪。时代荒茫,却因为有了一个个诗人,竟也显出有凤来仪的金贵。诗人们栖于梧桐,飞鸣饮水,委羽而去,留下一个金玉之世的记忆……
序幕
晚唐一朵昙出世
“晚唐”这个词一经吟哦,如黛玉葬花,已是慵扫落花春尽时。
大戏已经退场,花开倦了,看戏的苍生也倦,各式人物却纷纷有机会登场,一时亦有末世的热闹。
当大戏之时,只全力烘托一种情绪。所以盛唐的诗坛捧出李白这朵牡丹,一花出世,千花退避。于是,李白如神一般,成了盛唐的符号。
而大戏之后,人间悲怆的情绪纷至沓来,一出出悲情的折子戏上演,每一个人物的个性宽度和生之深度都在戏中延展,无论在哪个时代去看,都会有现实的痛感。他们不像大唐的李白,高高在上,辉丽日月;他们一个个行在人生的崎岖路上,将每一种人间情绪以诗记之。历史一页一页翻去,大部分人湮没无痕,包括时代的得意者,但这些以诗之痛记录人生之痛、以诗之欢记录人生之欢的诗人们,无论年华怎样湍湍沸沸地流逝,依然是挂在银河之上的万朵星辰,历史的大河因为他们而闪亮。
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就像大唐的一池碧水,从清晨百花出世,来到盛午,芙蓉千朵,涉水而来,过了盛午,岸夹桃花锦浪生,而后慢慢滑入暮色。在晚唐夜色里,花已入水,却如烟花般绽出昙花一朵,是为李商隐;而旁边山****上桂花初黄,温庭筠这一树桂花,引领一个诗的时代入了花间。
李商隐所处的晚唐,让李泽厚感叹:“真正展开文艺的灿烂*景,普遍达到诗、书、画各艺术部门高度成就的,并不是盛唐,而毋宁是中晚唐。”
而正是李商隐,以他敏感的情怀,孜孜不倦地为晚唐渲染出了最绮丽的色彩,为仓皇末世送上了沉郁悲壮的千古绝唱。他在大唐的山水穷绝处,如晚霞引领了风骚。
想大唐的夜空如果没有李商隐,该是多么失色,那将是蛤蟆敲着破锣、蟋蟀扯着尖细的嗓子聒噪的夜晚。一个皇上无能、宦官掌权的黑暗时代,愈衬得李商隐这朵昙花美轮美奂。
后人评李商隐横绝前后,其诗“清言玄味,可雪缁垢”。北宋的诗坛上,模仿李商隐之风一度盛行,时称“西昆体”。金代元好问曾喟叹:“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这种模仿一代代延续下来,却没人能复制李商隐。清人钱良择解释为什么模仿的人都失败了,说:“西昆以堆金砌玉效义山,是画花绣花,岂复有真花香色。”
想起嵇康的话“仰落惊鸿,俯引渊鱼”,李商隐的诗就是这样的惊雁落潭,引鱼出水。他这一朵夜昙出世,千花黯然失色……
到了晚唐,大唐这个华丽丽的袍子已经被虱子咬得破败不堪,可是在这个荒茫的时代上,却因为有了一个个诗人,竟也显出有凤来仪的金贵。诗人们栖于梧桐,飞鸣饮水,委羽而去,留下一个金玉之世的记忆……
所以,李泽厚说——
战国秦汉的艺术,表现人对世界的铺陈和征服;魏晋六朝的艺术,突出人的风神和思辨;盛唐是人的意气和功业;那么晚唐呈现的则是人的心境和意绪。与大而化之的唐诗相对应的是纤细柔媚的花间体和北宋词。晚唐李商隐、温庭筠的诗,正是过渡的开始……
在李商隐离去后,人们拨开那淬炼他的寒灰,便识得一个火眼金睛的孙行者。他拖笔路经之处,那个时代僵死的天庭活转起来,人们将透过李商隐的眼睛,看到大唐的末世悲伤。他的行笔又如金箍棒的指向,让一个末世,在他的诗句里瑰丽地狂欢。
--------------------------
第一幕
琥珀初成忆旧松
之一 寒花只暂香
大约在812或813年,李商隐出世了。
当时正处在唐宪宗时代,千疮百孔的大唐突然挣扎出余光,史称“元和中兴”。待李商隐大约九岁时,唐宪宗被宦官毒死,只持续了十五年的“元和中兴”结束了。一个时代的复兴不过如一朵烟花绽放,当烟花灰灭,一场空欢喜的大唐,重新开始急速坠落。
幼年的李商隐对大唐这一段短暂的回光返照,应该不会有多么深刻的体验和记忆,但他却在自己的脑海里固执地建造了一座盛世宫殿。后来他因守母丧,冷冷清清闲居永乐,就着一盏昏黄的油灯想起长安的灯火,恨不得观,写诗道:“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他总以为自己是从那盛世里被放逐出来的,于是常常如旧王族一般陡然生出“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的悲伤。恰如宝玉以为自己衔玉而生,理应落入一个金玉之世,一觉醒来,不防却见一座倾城;在这座倾城里他倾墨亦成一个倾城客,在历经尘世之后渡劫归去,所以眼光总是超然的。
李商隐的父亲李嗣,当时已经结婚二十年,对迟来的这个儿子异常喜爱,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特意取名商隐,字义山。“商隐”取意于秦末汉初隐于商山,后被吕氏请出来辅佐儿子继承王位的“商山四皓”;而“义山”,是指隐居而能行义。
李嗣希望儿子能像商山四皓一样辅佐帝王,可李商隐的命运却指向名字的另一层含义:他一身的才华只能隐没深山,即使杀身为君君也不闻。
后来梦想破灭的李商隐经过四皓庙,也只能写一首诗感叹自己——“羽翼殊勋弃若遗,皇天有运我无时。庙前便接山门路,不长青松长紫芝”。
多少有才之人、有识之士,都只能如满山的紫芝,长在隐逸庙门前的入山路上……
李商隐有三位姐姐,他出世的时候,裴氏仲姊已经十九岁。
当幼小的李商隐刚刚能扶床站立时,这个裴氏姐姐去世了。她嫁给河东望族裴允元,不久就被遣回娘家,在不到二十岁的芳年就郁郁成疾而死。李商隐在《祭裴氏姊文》里,用谢道韫嫁王凝之的典故写了裴氏被休的原因,是“天壤以兴卑”。
王谢两家因政治联姻,才女谢道韫从婆家回到娘家,却非常不高兴。谢安很奇怪:王凝之是王羲之的儿子,这人本身也不错,你为什么会这么恨他呢?谢道韫说她也没想到,天底下竟还有像王凝之这样平庸的人啊——“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后来,人们便用“天壤王郎”比喻妻子对丈夫的不满。
颇具才媛品性、却出身寒微的裴氏嫁入名门望族裴家,却对自己的丈夫也有不满,这无疑让婆家非常没面子,便被遣回娘家。这个姐姐抑郁成疾,终究撒手尘寰——她的花才刚刚打开第一片****,就落了。
懵懵懂懂的李商隐,不能理解一个人突然消失于眼前的意义,他只是啼哭,哭一个疼爱自己的女子怎么再也不来抱抱自己。他哭只是哭她再也不来,却不知该哭她已经离去。
虽然幼年李商隐只是孩童式的“空惊啼于不见”,但大约从这个姐姐的死开始,李商隐从生之初,如孙行者懵懵懂懂遇见唐僧,本是天真自由,不必有羁绊的,却被观音箍上了头圈。从此,李商隐的生命中便注定一直伴随着这种情之痛。一个个紫霞仙子在他的剧痛中消失,无力抗拒,而正是这种痛,成就了生命如诗、可歌可泣的李商隐。
幼小的李商隐泪眼朦胧中,有一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从此那些未及绽放的美好一朵朵落到他心里,如烟花烫成一道道情殇。很多年后,他一提笔写诗,灵感就随这一路情殇滚滚而下,落成劫灰……
--------------------------
之二 能不忆江南
814年,欧洲的查理大帝去世,不久他创立的查理曼帝国逐渐***,成为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随着洋溢着“奋战的光荣、不渝的忠诚、滚烫的爱情”的骑士精神的查理曼时代的结束,欧洲又被中世纪的黑暗浓雾所笼罩,但这闪电般擦过的时代,却撕开了一道文明之光——西方文明开始萌芽!从此历史缓缓启动东西方地位逆转的车轮。
此时在地球的另一端,尚是孩提小儿的李商隐跟随任职浙东幕僚的父亲,来到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
也在这一年,孟郊去世。中国文明开始从一个时代向另一个时代悄悄交替。他死后两年,李贺死了;他死后五年,柳宗元也死了。而李商隐在他死之前两年出生,似乎意味着新时代的开始。余秋雨说:“中国由豪迈放达走向神秘温情,这正是最大的转折。”
两岁的李商隐来到江南,面对“花落一川烟雨”的好风景,在可以缓缓归的看花陌上,开始了他的人生。在柳条低处拂人头的柔美烟景中起步,李商隐亦是柔美的;在花片落时沾酒盏的绮丽春花中起步,李商隐亦是绮丽的。
在江南生活了六七年,到父亲去世,李商隐已经长成他在《祭裴氏姊文》里说的“年方就傅 [1] ”的少年。
这六七年“浙水东西,半纪漂泊”的生活,滋养熏陶了李商隐诗的美感。江南的记忆就像他的诗“秋水悠悠浸墅扉,梦中来数觉来稀”——他总在梦中屡屡看见那出门即江湖的地方。
对于后来的李商隐,那里还是“碧烟秋寺泛湖来,水打城根古堞摧”的地方,曾经历过“龙槛沉沉水殿清,禁门深掩断人声。吴王宴罢满宫醉,日暮水漂花出城”的吴宫时代;同时承载着“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的隋代记忆。
而在这些有关江南的想象中,最终只看见一个人“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李商隐的一生即是如此,他有入世意,却只有江湖路,于是从盛世记忆里走来,在风吹雨打中走来,来到冷风凄凄的晚唐。
于是,江南成了李商隐记忆的梗上那两三朵披着幻彩的梦。
某***出关,住宿在一个叫盘豆馆的小驿站里,听着北方大地上那声声夜砧,想起自己曾经也是一个江南客呵:
芦叶梢梢夏景深,邮亭暂欲洒尘襟。
昔年曾是江南客,此日初为关外心。
思子台边风自急,玉娘湖上月应沉。
清声不远行人去,一世荒城伴夜砧。
——《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
在人生的暮年,李商隐出任小官盐铁推官,再次失意地来到了江南。那时的他,如船行过春水,浮萍打开露出短暂的春光,旋即又归于无痕。后李商隐又遭免职,于858年贫病交加,病逝郑州,终年四十五岁。
江南成了李商隐人生的最后驿站,郑州则是他人生的终点站。
而这最后的驿站,在李商隐昏暗的生命之终,如夜中一幅好锦缎,让他秉烛夜赏,赏着赏着,流下一滴百感交集的眼泪,洇湿了江南——“翠襦不禁绽,留泪啼天眼”。在即将到达终点之时,李商隐正是“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暮年的李商隐在江南看到了一个末世,以及末世的狂欢。他一生为那梦中的盛世奔波,走到此时才发现自己一直行在一个时代的尽头。罢了罢了,“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这些倾城之地,只留下一个个女子的倾城一笑——“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然后一国一国在步步金莲后倾塌。待那“寒灰劫尽问方知,石羊不去谁相绊?”江山一代一代易主,劫后拨开层层寒灰才方知,一个时代,一个王国,最后不过剩下墓前荒草中那一只只石羊,立定不去。
此时李商隐在江南遇见了朋友郑谠。看他身若浮云,浪迹江湖,每天下下棋,钓钓鱼,享受各地的美味,心向往之的李商隐说:今日相逢,怜我放逐之身,他时再会,我亦是那扁舟中人——“浪迹江湖白发新,浮云一片是吾身。寒归山观随棋局,暖入汀洲逐钓轮。越桂留烹张翰鲙,蜀姜供煮陆机莼。相逢一笑怜疏放,他日扁舟有故人。”
苏东坡说:“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李商隐的暮年,真已经淡泊了,有如“洗钵老僧临岸久,悔与沧浪有旧期”。
想当年青春年少,自己也曾想过在人生暮年有此江湖身——“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但是这一年离去后,李商隐再没能回到江南,乘一扁舟与故人相会。现在他已乘一星槎,由人生之海渡到天上河汉,浮荡在历史的苍穹,熠熠生辉。
望天看他的小船,在那辉丽于天的银河上,他是否会唱起自己年轻时给江南唱的情歌——
郎船安两桨,侬舸动双桡。
扫黛开宫额,裁裙约楚腰。
乖期方积思,临醉欲拼娇。
莫以采菱唱,欲羡秦台箫。
那个时候,他还在等待,等待有人访君来。可盛妆等了很久,那人都没再来,空让他积下那么多相思,写成一首首诗歌。
李商隐,一辈子跟他诗里的女子一般,在等那个能识他之才的人到来……
[1] 就傅:从师。《礼记》有言: “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记。”
--------------------------
积案盈箱,不出月露之型。连篇累牍,唯是风云之状!
--------------------------
顶顶写诗人的贴,名字最好改一下,乍一看还以为是写纳兰的
--------------------------
(关于书名是因为写完李商隐的一生感觉就是惆怅啊惆怅,所以觉得纳兰的话真是很符合他,结果就用上了,但用后发现确实也有混淆的问题。)
之三 初花惨朝露
821年,李商隐大约九岁时,父亲去世,自此他的生活由一汪春水转向了一川激流。在人世湍湍沸沸的波浪之上,李商隐人生的小船开始了艰难困苦的颠簸流离。
他刚到读书年纪,家里就遭了难,身为长子,不得不将家庭大任扛在自己单薄的肩上。
这一年,皇上大赦天下,改元长庆,也就在这年的科举上,大唐积蓄许久的*争正式拉开了帷幕。这场*争迫使李商隐在大唐的暮色里最终无路可走,让他成为派性争斗下被牺牲的一个,也是被玉成的那一个。
幼小的李商隐如他自己说的,“躬奉板舆,以引丹旐”地走上漫漫回家路。木板车上是李商隐父亲的棺柩,他护送着这木板车,打着幡儿,要将父亲的棺柩由江南运回河南那遥远的家乡。就这么走着,一路的“霜风吹缟帐,野月照丹旌 ”。
想象一下,在大唐的821年,一个小小少年,打着幡儿,吹着风霜雨雪,迎着晴日野月,从南到北,行过千山万水,引着父亲魂归故乡——郑州。这是多么悲凉而艰辛的行程啊。
可是,死人可以回去,活人却不能停留,李商隐父亲去世时,他们离开河南老家的时间太久了,老家已没有谁可以投靠。小小的李商隐站在苍茫大地上,只有“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的飘零之感。这里已不再是他的故乡,只是他守孝三年、待自己长大一些好外出闯荡的驿站。
从此,他就开始了漂泊,再没有了故乡。陶渊明有他采菊的终南山可归隐,王维有他落桂花的辋川山水可归隐,孟浩然有他月照烟树的鹿门山可归隐,白居易有他烟霞往还的龙门香山可归隐;而李商隐,一生都在巴山夜雨中等待归期。当某一天在哪里停下,再也走不动时,那里就是他的归乡。
三年的守孝期生活异常艰难,李商隐说:“生人穷困,闻见所无。”他看到并体验了下层老百姓的悲欢。这样的沦贱,让李商隐本只该闭着享受人间之爱的稚嫩心灵之眼突然睁开,他并没有因为困苦而如鲁迅笔下的闰土般眼神浑浊,而是以一双透彻的眼睛直面苦难的.现实。苦难中涵养的心性,有如银碗里盛雪、玉钵里存露,在凄凄凉凉里依然澄澄澈澈。
在这苦难的现实之上,李商隐渐渐拥有了一个苍天般的胸怀来看待大地上的沧桑。他上可见仙境,下倾听人间事,有“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的关怀,亦有“世界微尘里,我宁爱与憎”的超然,更有“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的怜惜……
三年后,李商隐守孝期满,马上面临生计问题。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需要养一个家庭,上有***,下有幼弟,他能做什么工作呢?凭着父亲给予的良好教育,李商隐做了一份“佣书贩舂”的工作,“佣书”就是被人雇佣做抄写工作,而“贩舂”就是出卖劳力给人家舂米,以此来维系一家人的生活。
同时,李商隐跟着一个因为父死而结庐守墓、终身不仕的堂叔学习,在这位耿直狷介的堂叔的教导下,他十六岁就著写《才论》、《圣论》,以古文被士大夫所知,名传乡里。可惜这两篇让他才思初展的文章如今已散佚不存。
此时,李商隐那颗少年心如惊蛰后的小虫蠢蠢欲动,他对理想有了展望,对爱情有了期待。于是写得一首《无题》,似乎说的是小女子的爱情,又似乎在倾吐心志,他这个少年已经成熟,可让伯乐攀摘了——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 ,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这时的李商隐,仿佛是那竹外桃花三两枝,初绽的两三朵,亦如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头的杏花梢。
这样想要一枝红杏出墙来,表明李商隐他寂寞呵!于是又写——
幽人不倦赏,秋暑贵招邀。
竹碧转怅望,池清尤寂寥。
露花终裛 湿,风蝶强娇饶。
此地如携手,兼君不自聊。
他想要呼朋唤友,却无人邀约,独自怅惘,独自寂寞。花都开好了,却因露水沾湿了****而芳香受损;蹀舞翩跹,却只能在风中强作妖娆。好想有一个人啊,携着自己的手走过这锦样时光。
这是诗人酝酿成熟的季节,花房著子青春深,朱轮来时但芳草,此时他含着一朵梦在初萌的青果端,等待那时机沿着通幽草径光临……
李商隐在少年时写了很多关心国事的诗,总是托古讽今,似有意讽刺当时的唐敬宗——少年袭位,不恤国事,整天以宴游为务。比如《陈后宫》里他说“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富平少侯》里他写“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讽刺帝王不早朝,可如若撇去历史的浮沫,单拎此一句也能看到诗里人间的喜意——守门的人不回报凌晨拜访的客人,因为新得佳人如莫愁啊。
此时的李商隐已怀着想有作为的一腔热诚,如时代的弄潮儿排队等在江湖岸边,跃跃欲试。而从他此时写的绚烂却莫名其意的《无愁果有愁曲北齐歌》,我们可以见到一个年轻的诗人,从十五岁开始,骑着他的奇幻之翼从云间俯冲而来,如骐天马踏空而来,推烟唾月一抛千里……
--------------------------
之四 杨柳路尽处,芙蓉湖上头
829年,李商隐在洛阳迎来人生第一个导师——时任东都留守的令狐楚。
李商隐的命运,将由这个人开始改变,也将因他而失意一生。这个人淬炼了一个熠熠生辉于万里银河的诗人李商隐,一个当时只是命运多舛的小人物,而不是官运亨通却湮没在历史大潮中的人。
这一年,被贬多年的刘禹锡在扬州以劫难过后的喜悦唱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之后回到了长安,再次来到十四年前写下桃花诗的玄都观。
想当初,他就因为这首诗被贬十四年——“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十四年后,他回来了,却发现当年的桃树满园只剩下满目苍凉——“荡然无复一树,唯菟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于是他再题:“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有一些劫后归来的喜,亦有一些物是人非的悲,刘禹锡十四年的悲欢倾尽在这一年。而李商隐也正是在这一年遇见恩师令狐楚,似乎预示了他将如刘禹锡的诗,桃花满园地开始、断垣残壁地结束。
《桃花扇》里唱秦淮梦碎:“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
而我们也可以从李商隐的公元829年开始,眼看着他风流倜傥,也眼看着他风流云散。在他暮年的青苔碧瓦堆上,将他四十五年的浮沉看够。
遇见这个与中唐很多重大的政治事件有关联的政治家令狐楚时,李商隐正是“蹀躞花骢骄不胜”的十七岁。令狐楚看了李商隐的文章后,对这位年将弱冠的文士大为怜爱,不仅让其追随左右,还令其与自己的儿子令狐绹做同学,并亲自教授他入官的敲门砖、官场应用文字——骈文,后来还资助他进京赶考。
自李商隐遇见这位让他“一日相从,百年见肺肝”的令狐楚,就开始了他漫长的幕府生涯,一生在他人身侧,如落叶随流水辗转山川。回首望长安,想走近却在遥遥无期中……
829年,白居易也来到洛阳任河南尹,从此在这里生活了十八年,直至去世。在这里他与令狐楚写了许多互相唱和的诗,说令狐楚写给自己的信——“收藏便作终身宝,何啻三年怀袖间”。不见时他常常思念这个令狐老友——“唯是相君忘未得,时思汉水梦巴山。”
他们常常在东都宴集聚会,李商隐也被令狐楚引荐给白居易,这让李商隐诚惶诚恐,觉得自己就像是那春秋的江、黄小国,有幸得以参加大国盟会——“江、黄预会,寻列《春秋》”。
李商隐,一棵刚冒出头的小树苗,仰望着白居易这棵参天大树。到很多年后,小树长大了,李商隐的诗歌风格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写实的“玻璃眼”切割成瑰丽的“钻石心”,那些普通的人间物事,通过诗歌的钻石切面折射出莫名的光彩,奇幻非凡。
后来白居易对李商隐的诗文推崇备至,据传他曾说过:“我死得为尔子足矣。”
而且在他去世后,家人就托当时文名卓著却官位卑微的李商隐为其撰写了墓志铭。
770年杜甫死后,他的墓志铭是元稹写的;831年元稹死后,他的墓志铭是白居易写的;846年白居易死后,他的墓志铭是李商隐写的……
中国的历史,在知音与知音之间,回环相与地传承,即使他们之间隔了湍湍沸沸的一个时代,却不影响他们站在彼此的对岸,用灵魂大声呼应。所以有:远色千樯岸,愁声一笛村。如何遣怀抱,诗毕自开尊……
--------------------------
马克一楼主继续
--------------------------
第二幕 更隔蓬山一万重
之一 谁言整双履,便是隔三桥
诗人恋爱了,又失恋了。
大约在827年,在见令狐楚之前,李商隐曾到玉溪学仙,自号“玉溪生”。
唐朝学道的风气,从***皇帝李渊开始。李渊为了让自己有个天赋皇权的身份,翻遍了史书,一直追寻到春秋,终于如守着函谷关的关令尹喜眼前一亮: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李渊找到了他想要的,从此唐朝皇帝的祖先就追溯到老子。而老子被演绎成道家的创始人,唐朝开始盛行扬道抑佛的宗教风气,皇族宗室子弟也要派去修炼,学仙习道成为步入仕途的一种资历。在这样的风气下,李商隐就有了这段短暂的“学仙玉阳东”的经历。
李商隐到了这里,只觉得自己如凡尘之客入了仙境,见到的一切都是绚烂的——“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如若说江南给了李商隐一种柔美的感知,那么高高的玉阳山就如供凤凰栖息的云台,让李商隐骑上了奇幻之翼,上穷碧落下究黄泉。
李商隐在这里恋爱了,谈恋爱的空闲之时,他写的一首首诗,已是凤彩鸾章、霞鲜锦缛般灿烂。
他是那么着急地要谈这场恋爱啊,就像个莽撞的少年,一把拉起那一见钟情的少女,说:快点!快点!去约会!
于是,我们看到了他的《一片》:
一片非烟隔九枝,蓬峦仙仗俨云旗。
天泉水暖龙吟细,露畹春多凤舞迟。
榆荚散来星斗转,桂花寻去月轮移。
人间桑海朝朝变,莫遣佳期更后期。
祥云缭绕于九枝灯上,蓬莱宫的仙家仪仗就是那朵朵云旗。天泉暖暖的水流是龙细细的轻吟,露水打湿的花圃里仙女的舞蹈迟迟缓缓。初春的榆荚飞散,预示着斗转星移的季节变换,等到秋天去寻桂花的时候,一年又将要过去。人间沧海桑田朝朝变,不要把佳期一再拖延。
一个初涉爱情的少年,满心期盼那心上人的到来,来于桂花落尽之前的佳期,如果来得晚了,我的好年龄就已经过去了。所以,极度盼望呵,望你在我最好的年龄里遇见我。
可是这个女子,却不肯来,任你时光匆匆流逝,我的青春飞走不见,仍独自孤单单守着冷清清。不是不爱,而是不能爱,彼此如仙凡之隔,我度过了千年,却只与你相遇一世,千载相逢犹旦暮,遇见了,就要痛苦一个千年么?有人说,一个人没爱过之前叫做孤单,爱过之后叫做寂寞,所以,这个女子就独自在李商隐的《碧城三首》里,一个人冷静地待着,任你这仰慕我的少年在那相约之地急得跳脚——
之一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 玉辟寒。
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精盘。
这女道士宛若住在碧霞仙城的仙女,那阆苑里,以仙鹤传书,那女床山上,有鸾凤栖树。千年以来,那楼外的风景不曾改换——在窗边望见,那星星沉落在海底;而隔着座位,又瞥见雨云浮过黄河之源。
如若清晨的太阳永远停驻,白昼不再来临,那她自己将要一生一世长对水精盘般的月亮,独自孤单。因为还没爱上,所以也不会寂寞。
碧城里这样一个心思冷静的仙女,不为人间所动,在天空之上俯视苍生——“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她于每个寂寂的暗夜里,独自看那少年带着对她爱而不得的憾,陷落于红尘之间的万年轮回。这个少年,为了这种憾,写了一辈子的诗。
李商隐还有一首《明日》,也写这种仙凡之爱,有多难,一回首的须臾,便会隔三生三世——“天上参旗 过,人间烛焰销。谁言整双履,便是隔三桥……”
李商隐追忆起昨宵,故将今日写明日,他说参旗星已没,灯光灭烬,夜深人静,与你分别,一回踵,便隔三桥……
爱上后望穿秋水的千丈寂寞,被这个女子留给了那个千年也要等一回的执著少年郎——
之二
对影闻声已可怜,玉池荷叶正田田。
不逢萧史休回首,莫见洪崖又拍肩。
紫凤放娇衔楚佩,赤鳞狂舞拨湘弦。
鄂君怅望舟中夜,绣被焚香独自眠。
此时的李商隐春心萌动,见到心上人的身影,听到心上人的声音,都心生爱怜,情不自禁要用诗来吟哦——
你的年华多么芬芳,是浮在水上正青葱的莲叶。你不要流连那吹箫引凤的萧史,他已与弄玉成婚仙去,不要见到神仙洪崖,又想与其交好。我虽是凡人,但你不会错过我呵,我跟你相遇在此刻,是多么的刚刚好。你看人家女子多大胆,解佩留情,而她的情郎则为她弹拨起琴瑟相合之弦,可是你呢?你啊你……曾有鄂君泛舟水上,听划船的越人对自己歌吟:“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鄂君上前拥之,举绣被覆之。而如今我是那鄂君,却望穿秋水,不见越人,空有绣被,独自孤眠。
李商隐的寂寞是,他人在,却如不存在,因为被心上人视若无睹;自己只能追逐着她的身影,远远地黯然神伤。李商隐情动以后,心里蔓延着的不是幸福,而是无边无际的相思与寂寞。
之三
七夕来时先有期,洞房帘箔至今垂。
玉轮顾兔初生魄 ,铁网珊瑚 未有枝。
检与神方教驻景,收将凤纸写相思。
武皇内传分明在,莫道人间总不知。
李商隐约人不至,非常失落。独自守着只有一个人的洞房,静静地看着帘箔低垂,无人来掀,惆怅地想着:我与你的爱情萌芽如月魄初生,何时才能圆满啊?又像是我未等到珊瑚枝长好,就贸然用铁网捞珊瑚。也许我们相遇得太早,我等到了你,却未等到你爱上我。
那我只能送给你神仙药方,让你青春长在。我且收起凤纸,暂停抒写对你的相思,好好地等,等你爱上我的那一天。《汉武内传》里,有那么多仙女都在谈恋爱,你为什么就不能呢?不要管那些道教戒律了好不好,唉!
看着自己的心上人有那么多顾虑而不肯应约,李商隐虽然急得如热锅蚂蚁,还是只能按捺下来,再给这入道女冠时间——你且好好想想啊,我对你的相思一直都在你回头之处。
这样千求万哄,这个女子还是来了,可是李商隐还来不及写约会的欢愉,就换成离别的悲凉。这种悲凉,成就了李商隐那首著名的爱情诗《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 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在有情人眼里有情痴,在有佛人眼里有佛果,于是有人把李商隐一生的诗总结成一条“悟”之道——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和“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是指点情痴处,又拈花棒喝。而“直道相思了无益, 未妨惆怅是清狂”和“平明钟后更何事?笑倚墙边梅树花”以及“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精盘”是觉欲界缠人,过后嚼蜡,色即空也。至“浪迹江湖白发新,浮云一片是吾身”和“东西南北皆垂泪,却是杨朱真本师”分明是禅悟语气,岂可漫以浪子情诗呵之?
在评家眼里,李商隐一生的诗歌写作,成了一只蝴蝶从虫身悟禅的过程。
--------------------------
之二 一寸相思一寸灰
离别之后,再约这个女子,她却再不来,让李商隐无语凝噎仰望苍天,于是一口气又写《无题四首》,满满的思念溢出来泻成大河——
之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 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一别之后,再无你的踪迹,你来是空言,去成绝踪。只剩我一人独自看着月斜楼上,直到晨钟响起,你一直一直都没有来。梦见我们为分别而哭泣,唤你你却不能应。我被梦中之别惊醒,见月之斜,闻钟之动,思之亦云至矣。于是对你满满一腔的思念溢出来,我在磨墨未浓时,迫不及待地写成情书。
为了你的到来,我用绣着翡翠鸟的轻纱罩调暗了烛光,在绣荷花的帐子里点起了熏香,可是做这些都没有用了,我恨哪,恨我们的爱隔万重仙山……
前面还怀着期望说:“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如今李商隐却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李商隐的思念,一点一点就这般焚成灰烬——
之二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 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他的相思栖息的背景却是那么美——飒飒东风,细雨飘飘,而荷花塘外滚来轻雷阵阵,就像《长门赋》语:“雷隐隐而响起兮,声像君之车音。”金蟾啮锁,香烟仍能进入,井水虽深,玉虎装饰的辘轳犹得牵绳汲之,为什么独独我无隙可乘?那贾氏在帘后窥见貌美的韩寿一见钟情,宓妃留着金缕玉带枕等待归途中的曹植,她们的爱情就像春花萌发不可止。可我的心却不再与春花共发,因为我的相思,寸寸成灰。
李商隐恋而不得的忧伤如小虫啮心之痛,一点一点噬骨,最后,那青春梦都落成了灰,人已是劫灰扑面,沧海桑田。
耐不住这寸心寸灰的思念的折磨,李商隐来到了那相思之人的楼下,满心惆怅地仰望着夜晚无人依凭的阑干。踏楼梯有响,让我怯而不敢登阶;帘内人声鼎沸,让我怯而不敢经过。想想自己真不如那燕钗鸾镜,能伴随你左右,只能在凌晨独自离开,唯有明星送我骑马归去——
之三
含情春晼晚,暂见夜阑干 。
楼响将登怯,帘烘欲过难。
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 。
归去横塘晓,华星送宝鞍。
从此之后,就是无边无际的寂寞与思念。李商隐在梦里等了多少年,却只等来一片寂寞,伊人须臾的回首,在刹那间留下不朽的传说。那一见钟情的惊艳,成烟花烫,落烬在心头成情殇,在时间之漏漫长的滴水穿石中渐渐陷作思念的渊谷。在这寂寞与思念的万丈深渊中,李商隐陷落了一辈子。
而那金风遇玉露般短暂的相见时光,大都还只在梦中——“如有瑶台客,相难复索归。芭蕉开绿扇,菡萏荐红衣。浦外传光远,烟中结响微。良宵一寸焰,回首是重帏。”
梦中见到了伊人,手执芭蕉绿扇,身穿荷红衣。不舍她走,拖着她手,她在嗔责着要求归去。再不舍也终得放手,怅惘地遥望着,池塘外,她已经走了很远,灯笼微光渐杳冥,烟雾缥缈中,行走声渐悄。而李商隐一回首,良宵烛下,独剩重重帏帐。
良宵一寸焰,回首是重帏。李商隐的这一段悲伤,刻在梦里,想遗忘,却欲盖弥彰。
等清晨起来,看《晓起》——
拟杯当晓起,呵镜可微寒。
隔箔山樱熟,褰帷桂烛残。
书长为报晚,梦好更寻难。
影响 输双蝶,偏过旧畹兰。
早起对镜,呵气擦寒霜。隔帘见,山樱已熟,掀帐幔,桂烛将灭。给你写的信很长,耽搁了寄送的时间,梦中与你欢好,醒来却寻你不见。如此孤寂的我,连蝴蝶也来欺负,双双故意飞过旧兰圃,形影不离。
一夜的梦碎成一地的相思灰,李商隐梦中的欢愉都灰飞烟散,他只能在这情劫之灰上,划出一道道乌丝阑,写尽他的哀伤。
写着写着,就坏坏地写出了一首《嫦娥》,说你拒绝了我,其实你也是很寂寞的吧,因为我不爱你时,你不曾寂寞过,可我已爱过你了,你就会寂寞了——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段悲伤,面对皓月,化作情恨,铺满夜阑干。李商隐是那承载月光的水面,因水面而见月光的悲凉,落得满心的寂寞。
隔着空间里重重的人群,时间里重重的帷帐,那些欢愉的、悲伤的世事,在他们之间化为一条星光灿烂的大河。隔着这条河,两个人分别站成牛郎星和织女星,遥望彼此无言,徒有星光璀璨。
所以,李商隐多么希望,伊人可以跟洛神宓妃借袜,渡水踏波地来相会:“尝闻宓妃袜,渡水欲生尘。好借常娥著,清秋踏月轮。”
想李商隐此时,正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呵,对他来说,人生最大的事就是谈恋爱,以及失恋……
很多年以后,当这场爱情纷纷扬扬的尘埃落尽,李商隐才敢在诗里说,他爱上的那个女子,叫宋华阳——《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
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
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精帘。
事到如今,李商隐已深知爱情和修炼难两全:我是那偷桃被谪降人间的东方朔,而你是那窃药的嫦娥,我心有遗憾却不弃期待;你们深锁在道观里,就像嫦娥陷在天都,多想再见你们一面,多想再与你们三姐妹共赏月色,想来那玉楼上的水精帘仍跟以前一样晶莹透亮。
在李商隐的爱情里,他热爱的伊人把他的心凿成深渊,从此万丈红尘里,只见他陷进去,却不见她陷进来。两个人之间的距离若明月与天涯、仙子与凡人,相对却不能言,你看得见我,我看得见你,可是彼此之间却隔着千万个光年。
这份爱情,从始至终似乎只见一个人搭好了戏台,一个人舞蹈,有千年的观众,却没有当年的伊人上过这舞台。爱未开始,思念却亘古。
李商隐和宋华阳的爱情,至此,已是行到水尽处,坐看分袂时,行到山穷时,留下永诀地……
本文发布于:2022-12-15 17:33: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365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