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养浩字希孟与什么有关

更新时间:2022-12-15 15:17:00 阅读: 评论:0

《张养浩字希孟》阅读答案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获取知识,从而可能改变命运。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张养浩字希孟》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张养浩字希孟》阅读原文: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②,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③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注释】①楮(chǔ)币纸币。②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③目:名词作动词,看待。

《张养浩字希孟》阅读试题:

(一)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有遗楮币于途者,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读书不辍,辍耕之垄上

C、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不能指其一端

D、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22、细读选文,说说张养浩有哪些可贵的品质。(3分)

(二)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饥民相食/食马者B、终日无少怠/宾客意少舒

C、遂得疾不起/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D、哀之如失父母/君将哀而生之乎

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其*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2)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

12、阅读全文,思考文章记述了张养浩一心为民的哪些事?(4分)

《张养浩字希孟》阅读答案:

20、(共2分)B

21、(共3分)既然已经处分过了,现在仍旧把他们看成强盗,这是断绝他们悔过自新的道路啊!(“犹”“绝”各1分、句意基本正确1分)

22(共3分)品行端正、拾金不昧、勤学苦读、宽容大度、***公正等(意近即可,至少写出3点、每一点1分)

(二)

9、B(3分)

10、其*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共2分)

11、(1)既然已经按照刑罚对他们进行了惩处,还把他们看作盗贼,这是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道路。(3分)

(2)便将家中财产分给村中的贫穷困难的人,登车上路。(3分)

12、免除犯过罪的人初一、十五参见县尹的规定/严厉打击危害百姓的杀人犯李虎等人/散尽家财救助百姓/到任后四个月一直住在衙门帮助穷人并积劳成疾而死。(4分)

故事生平

张养浩(1270年—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卒于元文宗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

一生经历了世祖、成宗、武宗、英宗、泰定帝和文宗数朝。少有才学,被荐为东平学正。历仕礼部、御史台掾属、太子文学、监察御史、官翰林侍读、右司都事、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后辞官归隐,朝廷七聘不出。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是年,积劳成疾,逝世于任上。

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追赠张养浩摅诚宣惠功臣、荣禄大夫、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追封滨国公、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谥文忠。尊称为张文忠公。

张养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本文发布于:2022-12-15 15:1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356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