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节拍的分类
音乐节拍是指强拍和弱拍的组合规律,具体是指在乐谱中每一小节的音符总长度,下面为你介绍音乐节拍的分类,欢迎参考!
分类
1/4拍:1/4拍是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1拍。
2/4拍:2/4拍是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2拍,可以有2个4分音符。强、弱。
3/4拍:3/4拍是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3拍,可以有3个4分音符。强、弱、弱。
4/4拍:4/4拍是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4拍,可以有4个4分音符。强、弱、次强、弱。
3/8拍:3/8拍是8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可以为一大拍,但是实现上有3拍。可以有3个8分音符。强、弱、弱。
6/8拍:6/8拍是8分音符为一拍,每个小节可以分为两大拍,但实际每小节6拍,可以有6个8分音符。强、弱、弱;次强、弱、弱。
还有罕见的8/8、8/12拍,前者是以8分音符为一拍,后者则是以12分音符为一拍。
(3/4拍子的多数是圆舞曲形式,2/4拍的特点是节奏强弱交替,快速时多表现欢快的场面4/4拍是四二拍的复合而把第二个重拍淡化,从而使歌曲更富有抒情性)
在实际记谱中,有的拍子也用记号来标记,如4/4拍子用C来标记,2/4拍子用CC来标记等。
拍子
在音乐中,时间被分成均等的基本单位,每个单位叫做一个“拍子”或 称一拍。拍子的时值是以音符的时值来表示的,一拍的时值可以是四分音符(即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也可以是二分音符(以二分音符为一拍)或八分音符(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拍子的时值是一个相对的时间概念,比如当乐曲的规定速度为每分钟 60 拍时,每拍占用的时间是一秒,半拍是二分之一 秒;当规定速度为每分钟 120 拍时,每拍的时间是半秒,半拍就是四分之一 秒,依此类推。拍子的基本时值确定之后,各种时值的音符就与拍子联系在一起。例如,当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时,一个全音符相当于四拍,一个二分音符相当于两拍, 八分音符相当于半拍,十六分音符相当于四分之一拍;如果以八分音符做为 一拍,则全音符相当于八拍,二分音符是四拍,四分音符是两拍,十六分音 符是半拍。
拍号
拍号是一个分数,写在乐曲开始的地方(第一行谱表的左端,跟在谱号 之后,如果有调号,则顺序为谱号→调号→拍号)。分母表示拍子的基本时值,也就是说以几分音符做为一拍,分子表示每小节中有几拍。例如:2/4 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3/4 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 节有三拍;3/8 表示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拍号的分母部分只有 2、4、8 三种,也就是说,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作为拍子的 基本时值。 拍号之所以写成分数,是因为在五线谱中将全音符作为整数、即时值分 割的基础单位看待。全音符的标记是 C,设 C 等于 1,二分音符的'时值自然是1/2,当一小节中有两拍(两个二分音符)时,其时值为 1/2+1/2,得出分数 形式的拍号 2/2 ;当一小节中有三拍(三个二分音符)时,时值为 1/2+1/2+1/2,分数形式的拍号为 3/2。同样道理,四分音符的时值是 1/4, 每小节有两拍(两个四分音符)时拍号写为 2/4,有三拍(三个四分音符号) 即写做 3/4,依此类推。在谱表上写拍号时,用三线(即中间的那一条线) 代替表示分数的横线,不必另写。如果乐曲中途不改变拍子的话,只在开始 的地方写一次就可以了,若中途变化拍子,则需标记新的拍号。
小节
音乐总是由强拍和弱拍交替进行的,这种交替不能杂乱无章、任意安排, 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构成最小的节拍组织一小节,然后以此为基础循环往 复。比如,当两个强拍之间只有一个弱拍时称作“二拍子”,2/4 节拍就是 这种类型;当两个强拍之间有二个弱拍时称作“三拍子”,象 3/4 和 3/8; 两个强拍之间有三个弱拍称“四拍子”,常见的是 4/4。两个小节之间用“小节线”隔开。小节线是一条与谱表垂直的细线,上顶五线,下接一线,正好将谱表切断,无论上、下加线离开谱表多么远,小 节线都不能超出谱表之外。作品的最后一个小节画两条小节线,并且右面的 一条较粗一些,表示一部作品或一个段落的结束。 小节线后面的那一拍一定是强拍,并且,每个小节只有一个强拍,其余 均为弱拍。
单拍子和复拍子
上面提到的、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的称为“单拍子”。所有的二拍子和 三拍子都属于这一类,如 2/2(强—弱)、2/4(强—弱)、3/4(强—弱— 弱)、3/8(强—弱—弱)等。如果一小节中包含两个以上同种类的单拍子, 出现两个以上的重音,就称为“复合拍子”或“复拍子”。这时,小节线后 面的那一拍当然是重音,仍然叫做强拍,第二个重音位置在力度上稍弱一些, 称为“次强拍”。最常见的复拍子是 4/4(2/4+2/4),其节奏感觉是强—弱—次强—弱;余者如 6/8(3/8+3/8)是强—弱—弱—次强—弱—弱,6/4(3/4+3/4)亦为强—弱—弱—次强—弱—弱。复拍子中还有九拍子和十二拍 子,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四拍子(如 4/4)之外,复拍子的重音位置都是以 三拍子为基础的,即每隔两个弱拍出现一个强拍。
节拍
节拍是按拍号要求相隔一定时间反复出现重音的模式,或者说,它是固定的强弱音循环重复的序列。每一种节拍都由时值固定的单位构成,这种节拍单位叫做拍子(time)。
拍子的时值可以是四分音符、二分音符,也可以是八分音符。节拍通常用分数来标记,分子表示每小节中单位拍的数目,分母表示单位拍的音符时值,例如2/4,它的含义是 '每小节有两拍,每拍是四分音符',或简单地说'每小节有两个四分音符'。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拍子:偶数类,有2/2(每小节有两个二分音符)、2/4、4/4、4/8(每小节有四个八分音符)等,这些偶数节拍是对称的,带有行进的特点;奇数类,有3/2(每小节有三个二分音符)、3/4、3/8、6/4、6/8、9/8等;它们听上去带有旋转性,因此常常和舞曲有关。
在乐谱上标记节拍的方法,除了上面这些2/4、3/4以外,还有小节线,这短短的垂直线,将音符隔成一个个有规律的强弱交替的单位,看起来很直观。通常小节线后面的第一拍是强拍,如2/4,这是进行曲常见的节奏,它是一强一弱的交替,而3/4,如圆舞曲,则是一强两弱的交替。假如拍数超过三个,则会出现两个不一样的强拍,如4/4,是强-弱,次强-弱;6/8,是强-弱-弱;次强-弱-弱。
以上我们说的这种有规律的拍子在音乐中处处可见。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节奏概念,音乐还可以不是这样的,除去民间音乐中自由的形态不算,有许多作曲家为了给人以新鲜感,偏偏要打破节奏中的规律性,在该出强拍的地方闪过去不出现,而在弱拍位置却重重地来一下子,让听者出乎意料。这在20世纪的音乐中十分常见,而实际上早在18世纪贝多芬就用过这种手段,还让当时的保守人士感到十分不满。这里有个很好的例子--斯特拉文斯基作于1913年的芭蕾舞音乐《春之祭》。这部舞剧描绘的是史前人原始祭祀的情景,其疯狂而野蛮的音乐风格曾让人大为愤怒,甚至引起了音乐史上空前绝后的剧场骚乱,但后来它很快就成为20世纪的经典之作了。斯特拉文斯基在这里的节奏运用相当精彩,这是他造成整体艺术风格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春之祭》中的第二段音乐《春天的前兆和青年男女之舞》,谱子上写的是两拍子,但由于人为地改变了原有的强音和弱音的位置,原来的古典式感觉被破坏了。
我们可以想像,这时候的乐队指挥肯定不能根据两拍子规律来舞动他的胳膊了,而是要按照实际重音来打拍子。
在古典音乐中,只要乐谱开头标出2/4、3/4或者4/4这样的节拍标记,后面就基本上不再变化了,而在现代音乐中却常常要改变拍子记号,比如《春之祭》中《春之轮舞》,它的第一小节是5/4拍,第二小节是7/4拍,第三至第五小节是6/4拍,第六小节又是5/4拍,如此频繁的变化,给人以非常不稳定的感觉。而由于这里的强拍不突出,所以给人的整体感觉是松散的,缺少推动力的。
假如同样是这种频繁变换的拍子,把重音加强,听上去就会是另一种感觉了。如《春之祭》的最后一曲《当选少女之舞》的开头一段。所谓'当选少女'就是在祭祀活动中被众人选作献给大地的祭品的少女,她要狂舞直到死亡,这就是祭祀仪式的高潮和结束部分。作曲家在这里用了极为刺激的音响,节奏变化多端,差不多是一小节一种拍子,如开始的四小节,分别是3/16、5/16、3/16、4/16,而那些重音带来的冲击感相当强烈。
在这里,非规则节奏的效果不同寻常,试想一下,假如换成古典式的有规律的节奏,那种疯狂而野蛮的感觉是无法表现出来的。
背离传统节奏概念的方式有多种多样,除了上述的'人为改变重音位置'和'频繁改换拍子'以外,还有复合节奏,比如在管弦乐队里,弦乐声部是三拍子,而铜管声部则是四拍子,两个不同律动的流层合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多元化的音响效果。
本文发布于:2022-12-07 22:0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35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