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的特产有什么

更新时间:2022-12-15 09:16:00 阅读: 评论:0

太谷的特产是什么

太谷县,山西省晋中市辖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地处晋中盆地,始建于西汉,历史悠久,文化商贸发达,这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太谷的特产是什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太谷的特产是什么 篇1

1、太谷壶瓶枣

太谷县里美庄为主产区,榆次、平遥、交城、清徐也有栽培。壶瓶枣传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栽培,果实大,以形似“壶”状而得名。果皮薄,肉厚质脆,甜酸适度。鲜枣含折光糖37.8%,总糖30.35,酸0.57%,糖酸比52.92:1。每100克鲜枣含维生素C493.2毫克。干枣含糖71.38%,酸3.15%,糖酸比为22.66:1。每100克干枣含维生素C30.13毫克。红枣味甜可口,营养丰富,保健医疗价值很高,民间有“每日食三枣,一辈子不显老”的说法,长期食用,对增进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其叶、枝、核、枝皮及树根均可入药,主治心腹邪气,有益气、补血、养胃、安神之功,凡身体一切虚弱之症,久服轻身延年,坚志强力。太谷壶瓶枣地理标志产品。

2、太谷饼

太谷饼是山西省传统名吃,因产于太谷县得名。始于清代,太谷饼具有甜而不腻、酥而不碎,味美鲜香等特点,以其香、酥、绵、软而闻名全国,享有“糕点之王”的美称。太谷饼为“晋商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著名歌唱家郭兰英那首清脆悠扬的“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更是让太谷饼的美名传遍天下。太谷饼的生产历史悠久,在清末时已行销京、津、西安、兰州、包头、张家口等地。太谷城内最早生产出售太谷饼的店铺是南街的“文成堂”,后来又有东关的“义源生”和南街的“同义恒”也生产销售。这些店铺都是后院生产,前店出售,设备简陋,厂房狭窄,产量很低。当时,太谷饼价格昂贵,只是巨商大贾才能享用得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太谷饼小作坊遍布城乡,但主要以作坊式为主。为了进一步提高太谷饼生产企业质量意识,使企业走出小作坊低端发展的困境,晋中市、大谷县两级质监部门确定了帮扶企业做大做强的工作策略。

3、圣药“定坤丹”

圣药“定坤丹”“定坤丹”,被世人公认的圣药,是山西中药厂特产妇科名药。其处方奇妙,配伍得宜,除具有调经活血的特殊效力外,兼有理气、健脾、补血、止血、镇痛、强壮等作用。据历史记载,定坤丹始创于清代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当时,京师太医院广集全国名医,编纂综合性医书《医宗金鉴》;时值宫内嫔妃郁血成病,影响皇族嗣衍,于是乾隆下旨将该项女症列入研究内容。由于名医荟萃,集思广益,汇集奇方,溶人参、鹿茸,当归、红花、三七、于术、枸杞、香附、鹿角霜等于一剂,付诸临床,屡治屡效,乾隆大喜,取“安定坤富”之意,将这个处方成药命名为“定坤丹”,列为“官帏专用圣药”,连当时编纂的《医宗金鉴》也未准收入。时朝廷监察御史孙延夔,系山西太谷人,因母亲患妇女病,久治不愈,便设法从太医院将“定坤丹”处方抄出,交其家庭药铺“保元堂”配制。

4、太谷龟龄集

太谷龟龄集是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的特产。龟龄集目前已行销至香港、澳门等地区,甚至远销东南亚、非、欧、美洲等21个国家。为了满足药品的多样化和出口需要,太谷人用佳酿汾酒作为底酒,将龟龄集酿制成了具有独特风味的名贵药酒龟龄集酒。明朝嘉靖皇帝即位(公元一五二二年)后,广集民间长生不老药。方土邵元节和陶仲文,从《去籍七笺》的许多滋补药处方中,取长补短,研制了一个处方,采用鼎升炼技术,制成了号称长生不老的“仙药”,取名“龟龄集”,献给皇上。嘉靖皇帝服后,果然身强体健,一连生了九个儿子,成为历代在位较长、享年较高的帝王。“龟龄集”因而被列为“御用圣药”,邵、陶二人也因献药有功,长期承宠,位跻三孤。当时,皇宫的医药总管是山西太谷县人,又是陶仲文的义子,邵、陶二人升炼仙药时他当助手。

5、郎枣

郎枣郎枣分布于山西省太谷、祁县、平遥等地,为当地主栽品种,约占当地栽培总数的80%左右,栽培历史不详,但数百年生老枣树各枣区生长很多,是当地古老栽培品种之一。果实中大,圆柱形。果皮较薄,深红色,果面光滑。果肉厚,绿白色,质地致密,味甜略酸,汁液中多,品质中上,适宜制干,也可加工蜜枣,制干率55.56%。

6、太谷熏鸽

太谷熏鸽是太谷县的传统地方名产,已有近100年的历史,始创于清代。此名产在旧时多为商家大贾招待国内外客商的。当时太谷城内西大街南门楼道巷的“隆盛昌”和太谷南门外“三盛园”的熏鸽最负盛名。加工太谷熏鸽一般选用的是野鸽,将宰杀好的鸽子,在80度的开水里浸泡3分钟,然后将鸽毛煺掉。从臀部开膛,将内脏取出,然后将鸽子在冷水中洗净,切勿用热水洗,用热水清洗会影响鸽子的皮色。将洗净的鸽子在清水中浸泡2个小时。在卤制前,先将鸽子在沸水中汆透,然后将汆好的鸽子放入卤锅中,加放花椒、大料、大茴、砂仁、豆蔻、姜、葱、盐等佐料和药料。煮沸后,用微火卤煮。当鸽子卤制到用筷子能扎透,就基本煮熟了。捞出后,将鸽子放入熏筒内,将杨柳木锯末和柏木锯末放火熏锅内,再将熏锅上火,待起烟时,上边扣上砂锅,熏至金红色即成。

7、油面

油面是太谷县的传统食品,状似馒头,经油炸制而成。外酥内软,香甜可口。清乾隆年间,太谷县即有油馍、油食等油炸食品。到咸丰、同治时,西街“隆盛长”(原名“隆盛昌”)开始生产油面,专供大户人家食用。后来“文”子字号(文元堂、文令堂、文成堂)增加原料,改进工艺,使油面更富特色。“文”字号逐渐取代“隆盛长”,成了制作、经销油面食品的大字号作坊。

8、“双太”牌陈醋

水秀乡:“双太”牌陈醋:远销海外。

9、太谷“六必居”酱菜

太谷“六必居”酱菜非常好吃。

10、“学府星”甜糯玉米

“学府星”甜糯玉米,营养价值丰富,会有大量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及活性膳食纤维,是根治现代人类因营养过剩带来的文明病的天然良膳,在使用中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

太谷的特产是什么 篇2

鑫炳记太谷饼

鑫炳记太谷饼是山西省传统名吃,始于清代,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具有甜而不腻、酥而不碎,味美鲜香等特点,以其香、酥、绵、软而闻名全国,太谷饼因产于太谷得名,最早叫甘饼,饼呈圆形,边与心的厚薄均匀,表面为茶黄色,沾有脱了皮的芝麻仁享有“糕点之王”的美称。太谷饼为晋商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用料考究。是老少皆宜的美味食品,也是馈赠亲朋好友的如意佳品。著名歌唱家郭兰英那首清脆悠扬的“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更是让太谷饼的美名传遍天下。

太谷壶瓶枣

太谷壶瓶枣,山西省太谷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壶瓶枣是中国最好的枣品种之一,主产晋中市的太谷县,其枣实个大、皮簿、肉厚,风味甘美,享有盛誉,在全中国和山西省屡屡获奖。

太谷水灌肠

此灌肠既不是猪血灌肠,也不是北京的小吃。而是流传于山西晋中一带的小吃——水灌肠。

水灌肠是用荞面为主料制成的一种面食品,其形状与烧饼相似,只是中间稍厚,四周略薄。在当地,灌肠一年四季均可食用,相比之下,春、夏、秋三季冷食为上,隆冬季节热炒最佳。

榆次、太原的灌肠硬而发脆,而太谷的灌肠是软中带硬,榆次灌肠的调料是用卤,而太谷灌肠的调料是淡醋、蒜泥、香油等,吃起来是酸辣香味俱全,非常爽口。

太谷卷卷

【卷卷】这是一道山西省太谷县的美食,有点类似寿司,就是内容不同。用肉馅,大葱,香料,土豆泥作馅料,外面裹上金黄的鸡蛋皮。上屉蒸熟,还要用锅压实。色泽诱人,香味扑鼻,唇齿留香。

太谷面食菜疙瘩

菜疙瘩是山西晋中太谷县的传统主食,是用蔬菜和面粉做的,虽然是主食,但是由于含有大量的蔬菜,所以很好消化。蘸料丰俭由人,一般蘸炒西红柿,醋调和,如果您愿意,蘸炸酱,蘸辣椒酱都可以。

太谷巴片子

太谷巴片子是把白面团擀成为煎饼大小、但比煎饼厚一倍的圆饼,搁在打巴饼专用的鏊子里已有一半烤热的小石子上,再将早准备好的笊篱中的一半热石子埋在生面饼上边,盖上盖子,直至将饼烤熟。这种因小石子使饼面上形成的小圪洞,犹为疤痕一般,因而得名巴饼。这巴饼酥脆可口,面香特浓,是太谷县地区民间名吃,也是妇女坐月子吃的最佳干食,更是馈赠外地亲友的稀罕礼物。

小常驴肉

“小常驴肉”有开包溢乡香,入口喷香,后味余香,松而不散,烂而有骨的特点。本品选料惊喜,以纯真健壮的毛驴,采用百年老汤取现代加工工艺,配以芳香天然佐料20余种,放入锅内煮七至八小时卤制而成,卤成后的驴肉色泽鲜亮,浓香四溢,酥烂易嚼,味美可口,风味独特,食后回味余久,为山西省的一绝,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常吃不腻的营养佳品。

太谷踢尖

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在晋中。有俗语说,“一样面百样做,一样面百样吃,三百六十天,天天不重样”,意思是晋中人能用单调的面粉做出丰富多彩的面食品种,有的甚至可以在一年之内,做到主食天天花样翻新,没有重复。小小一块面在山西百姓手中捏卷搓拉出神入化,巧夺天工。百姓无面不食、无面不乐,形成了独有的面食文化。而踢尖就是其中具有独特风味的一种面食。

鹌鹑茄子

此菜采用蒸扒的方法,取鹌鹑肉与茄子同烹,营养丰富。操作时,茄子剞刀要整齐划一,形如鹌鹑羽毛;炸制茄子要用烈油(300℃左右),才能达到表皮炸干炸香,内部绵软油润的效果,炸成深金黄色出锅;蒸扒的时间要适当,味透即可,确保菜肴风味,没有鹌鹑脯肉时也可用瘦猪肉代替。是太谷宴席中常见的一道菜品。

本文发布于:2022-12-15 09:16: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334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太谷   有什么   特产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