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川田家翻译及赏析

更新时间:2022-12-15 05:57:00 阅读: 评论:0

《渭川田家》古诗原文和赏析

想要学好一篇古文,让古文翻译成白话文是最佳的方式,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去接受古文中枯燥的知识和文法,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渭川田家》古诗原文和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诗句】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出处】唐·王维《渭川田家》。

【译注】在这种时刻非常羡慕这种闲情逸致, 惆怅中心生归隐田园之意。

【赏析】

政治上失意,混迹官场的苦闷、孤独, 使诗人羡慕农夫的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目睹农家的“悠然安适”,诗 人不禁惆怅、慨叹。以吟诵《式微》曲折婉转地表抒自己的归隐思想。 今天可借以塑造旧社会的文人形象。

注: 《式微》,《诗经·邶风》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 “式微、 式微、胡不归”。

【全诗】

《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鉴赏导示】

这首诗是王维田园诗作中的代表。诗人用近似白描的手法,写出了渭川田家的自然之美。描绘逼真形象,语言朴实生动,抒情自然。

【鉴 赏】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落在村庄里,成群的牛羊咩咩地叫着归来了。老人担心放牧的孩子迟迟未归,拄着拐杖靠着柴门在等候。野鸡啼鸣,麦苗已经开始扬花结穗;春蚕开始蜕皮,桑叶也快被采光了。农民们扛着锄头立在田间地头,依恋不舍地说着话。好羡慕他们的闲情逸致哟,惆怅之下不禁有了归隐田园之想,吟起了“式微,式微,胡不归!”的诗句。

诗人在这首五言古诗里用自然朴实的语言,准确地描绘出自给自足、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古诗的最后一句,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自己的隐归之意。

【鉴赏要点】

[1]名句:“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2]语言生动、朴实。

[3]寓情于景。

词句注释

渭川:渭水,源于甘肃鸟鼠山,经陕西,流入黄河。田家:农家。

墟落:村庄。斜阳:一作“斜光”。

穷巷:深巷。

野老:村野老人。牧童:一作“僮仆”。

倚杖:靠着拐杖。荆扉:柴门。

雉(zhì)雊(gòu):野鸡鸣叫。《诗经·小雅·小弁》:“雉之朝雊,尚求其雌。”

蚕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像睡眠一样。

荷(hè):肩负的意思。至:一作“立”。

即此:指上面所说的情景。

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

白话译文

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

老叟惦念着放牧的孙儿,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

雉鸡鸣叫麦儿即将抽穗,蚕儿成眠桑叶已经薄稀。

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相见欢声笑语恋恋依依。

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

整体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暮归*,虽都是平常事物,却表现出诗人高超的写景技巧。全诗以朴素的白描手法,写出了人与物皆有所归的景像,映衬出诗人的心情,抒发了诗人渴望有所归,羡慕平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心情,流露出诗人在官场的孤苦、郁闷。全诗不事雕绘,纯用白描,自然清新,诗意盎然。

诗的核心是一个“归”字。诗人一开头,首先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苍茫的浓烈气氛,作为总背景,统摄全篇。接着,诗人一笔就落到“归”字上,描绘了牛羊徐徐归村的情景,很像是《诗经》里的几句诗:“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人痴情地目送牛羊归村,直至没入深巷。就在这时,诗人看到了更为动人的情景:柴门外,一位慈祥的老人拄着拐杖,正迎候着放牧归来的'小孩。这种朴素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深情,感染了诗人,似乎也分享到了牧童归家的乐趣。顿时间,诗人感到这田野上的一切生命,在这黄昏时节,似乎都在思归。麦地里的野鸡叫得多动情啊,那是在呼唤自己的配偶;桑林里的桑叶已所剩无几,蚕儿开始吐丝作茧,营就自己的安乐窝,找到自己的归宿了。田野上,农夫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下地归来,在田间小道上偶然相遇,亲切絮语,简直有点乐而忘归呢。诗人目睹这一切,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身世,十分感慨。自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宰相张九龄被排挤出朝廷之后,王维深感政治上失去依傍,进退两难。在这种心绪下诗人来到原野,看到人皆有所归,唯独自己尚彷徨中路,不能不既羡慕又惆怅。所以诗人感慨系之地说:“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此诗经“即此”一点化,不仅此前所写之景皆成情语,而且景情契合无间,浑然一体,画龙点睛式地揭示了主题。“此”乃此前的流水账式的描写和概括,也就是“此”引发了诗人对“闲适”的羡慕之情。其实,农夫们并不闲逸。但诗人觉得和自己担惊受怕的官场生活相比,农夫们安然得多,自在得多,故有闲逸之感。《式微》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诗人借以抒发自己急欲归隐田园的心情,不仅在意境上与首句“斜阳照墟落”相照映,而且在内容上也落在“归”字上,使写景与抒情契合无间,浑然一体,画龙点睛式地揭示了主题。前面写了那么多的“归”,实际上都是反衬,以人皆有所归,反衬自己独无所归;以人皆归得及时、亲切、惬意,反衬自己归隐太迟以及自己混迹官场的孤单、苦闷。这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重心和灵魂。如果以为诗人的本意就在于完成那幅田家晚归*,这就失之于肤浅了。

这首诗绝大部分的篇幅是在写农村和农民,然而,诗人还是一种旁观者的姿态,顶多只是寻得了一种借题发挥的缘起。王维丰裕的经济地位,且仕且隐的名士风度,及其绝对占上风的庄禅思想的支配,使他绝不会像陶渊明那样贴近田园而做自食其力的耕作,他的感触和体验是隐士的而非农民的。

本文发布于:2022-12-15 05:5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321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田家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