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设计

更新时间:2022-12-14 23:19:00 阅读: 评论:0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整理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1

教学目标:

1、 通过评点、研讨版本中字词的不同而把握词的内容。

2、 与《赤壁赋》进行比较阅读,把握苏轼的情感。对苏轼情感的分析,言之成理即可,不强求统一。

一、导入

1、 展示苏轼书法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书法作品。

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处在人生低谷,我们常说酒后吐真言,那苏轼也当是醉后书真意了。从这幅作品中,从词句的线条中,我们又能品出怎样的人生滋味呢?品书法我们是外行,那我们就从词句中细细口味。

2、朗读全词,交流预习作业

布置的预习作业为:在自习的基础上评点《念奴娇》,要求局部评点一条,整体评点一条。可提出自己的疑问。

二、在学生的作业情况中找出切入点,讨论学习《念奴娇》

1、 理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风流人物被大浪淘尽,即随着时光流逝而消失了。大场景的描写,为全词设置一个极为广阔的空间和其为悠久的时间背景,让读者体会苏轼***江岸披襟临风对景抒情的壮怀。开篇雄奇,有横空出世之感。

大处落笔,转而具体化――

2、“人道是”?

点明文武赤壁的概念。清人朱日浚《赤壁怀古》:“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 以苏轼深厚的史学基础和广博的文学修养推测,他不难知道此赤壁非彼三国赤壁,但作者却将错就错,假托赤壁一抒胸怀。故言“人道是”。那我们也不妨以假作真地来品读一下赤壁风光。

3、讨论:抓住字词,品评赤壁风光。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另一版本)

地势险峻、波涛汹涌、浪花翻滚,突出了古战场的雄伟壮丽、波澜壮阔。

4、***说“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苏轼词中说“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结构上的作用:承上启下,由写景转入怀古,吟咏周瑜。

发现问题:一时多少豪杰?――引出“遥想公瑾当年”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具化为“周郎”

苏轼给周瑜的定位到底是“豪杰”还是“风流人物”?

讨论:据下阙内容分析周瑜形象。

“出嫁”与“初嫁”的用词差别。

“强虏”与“樯橹”的用词差别。

“豪杰”与“风流人物”的用词差别

师点拨:

“强虏”突出敌军的强大,“樯橹”让人联想到曹操的水军,言之成理即可。我认为“樯橹灰飞烟灭”更含蓄一些,有助于诗词情境的营造,而“强虏灰飞烟灭”似乎太直白了,少了点儿韵味和美感。赤壁之战对吴军来说,是一场以强抗弱的`战争,如若战败,杜牧有诗云:“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而作为吴军统帅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从容闲雅得很,他打扮成儒将,说说笑笑,一把火就把敌方的战船烧成灰烬。这种指挥若定的风度何等令人敬畏啊!

豪杰:有才能的人。“豪杰”似乎只让人们想到了“英雄”――英勇顽强、刚毅果决,一种豪气,一种气概。三国时豪杰多的很,曹操、孙权、诸葛亮等,赤壁之战是建安十三年发生,而小乔嫁给周瑜是建安三年。也就是说,在指挥赤壁之战的时候,小乔并非“初嫁”,而是已经嫁给周瑜十年了。苏轼这里故意把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跟十年前的周瑜的燕尔新婚放在一块来写,突出自己所敬佩所向往的周瑜“风流人物”那“儿女情长”的一面,以此突出“风流人物”不但要有武胆,还得要有柔肠。认为,所谓“风流人物”,不仅要有侠骨,而且要有柔肠。

讨论: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

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侧面烘托:

一、实景的雄奇壮丽和虚景雄伟壮观

二、小乔初嫁             衬托周瑜的“雄姿英发”

三、早发华发

四、一时多少豪杰

5、 苏轼面对如此壮景,不由想到了周瑜,他24岁就被孙权拜为大都督,34岁就在赤壁大战中立下赫赫战功,苏轼反观自身,47岁了,如今被贬黄州,怎能不生发感慨呢?齐读词最后二句。

讨论:

人间如梦

人生如梦(另一版本)

你更倾向哪一个,你从中体味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师点拨:“人间如梦”,更着眼于对社会世事的慨叹,有“我欲乘风归去”之感。

“人生如梦”,更着眼于对自身的反思和观照,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激起了他的豪迈之情,想要经世济民,建功立业,但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但这种感伤转瞬即逝,“一尊还酹江月”,苏轼洒酒酬月,与其在逆境中流露出乐观旷达之情。(允许学生有不同理解)

苏轼思想中儒道的矛盾和冲撞。

三、小结全词,观苏轼草书《念奴娇》诵读全词。

写景——赤壁

怀古——周瑜

抒情——叹人间似梦

诵明月如歌

四、课堂拓展

与《赤壁赋》进行内容和写法上的比较,找出相关联的地方,进一步理解苏轼的情感。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赤》:浩渺平静之景――产生生命渺小之感

写景

《念》:雄伟壮阔之景――为周瑜的出场作铺垫

《赤》:曹操――一代袅雄,“而今安在哉?”――人生苦短

怀古

《念》:周瑜――一代风流人物,“大江东去,浪淘尽”――人生如梦

《赤》:随缘自适、随遇而安、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抒情

《念》: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可有不同理解)

五、文本——专题内涵的点拨

千古江山,总是见证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变迁,在这个专题中,我们将继续追踪历史的脚印,去品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苏洵的《六国论》等文章。在历史的回声中与作者一起或反观自身,或讽谏现实,或展望未来。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2

教学目的:

1、理解词的思想内容:借咏史怀古抒发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词的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借古抒怀及旷达豪放的意境。

3、理解词的相关知识及流派风格。

重点难点:

借古抒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

教学方法:

之前学生接触过词的知识以及苏轼的作品,教授本课应在复习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温故知新,讨论诵读为主,教师点拨为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诗词歌赋如绚丽的星空,辉耀古今。今天我们就欣赏一首宋词,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板书题目)。

二、关于词

说到宋词,我们不能不说词的发展,说到词的发展则必须说到苏轼。

1、词的发展

词是一种和乐可唱的诗体,兴起于隋唐,盛于宋代。初始是民间艺人走街串巷时所唱的曲词,故叫曲子词,又叫诗余,长短句,乐府。词在唐代还不能入大雅之堂,诗人在写诗之余偶尔为之,晚唐五代到宋早期,词也只是写些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题材极窄。那种深邃阔大的怀古之情装不进词的形式里,词风也以婉约清丽为主。到苏轼为之一变,他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凡入诗者皆可为词。且大气豪放,一改传统,开一代词风,成为豪放一派的领物,使词这一文学式样,发展到空前的程度。这以后的词坛,豪放与婉约并举,清丽与壮歌齐晖。

2、词的特点

“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有词牌和题目之分,词牌规定了句数字数和声律,与内容无关,如“念奴娇”。词又分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长调(91字以上)。词的段叫片或阕。

三、作者及写作背景

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奇才和全才。散文、诗歌、书法、绘画样样皆精,且成就卓著。散文与其父其弟皆为唐宋八大家,诗与黄庭坚并称,词与辛弃疾并称,书与米芾等并称四大家,画开徽州一派。苏门一家传世美谈甚多。有一副联赞道: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文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2、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神宗元丰五年,当时47岁,两年前贬黄州团练副使(民间自卫队的副队长),苏早年有大志,但在*争激烈的环境下,屡遭贬斥。两年前因写诗遭人诬陷,被捕入狱,险遭杀害。但他的达观使他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被贬后复杂心情的反映,他借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叙述,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情怀。

四、内容分析

这首词属中调,分上下两片,上片写赤壁之景,抒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大江,指长江;淘,淘洗;风流人物,英雄人物。滔滔江水,滚滚东流,多少历史英雄,被时间的流水淘洗而去。此句交代赤壁的环境,既是写眼前之景,又含有暗喻,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大江,不是历史的长河吗。此句开头,登高怀远,视野开阔。一下子概括千古,真是大气磅礴,尽显豪壮情调。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一说古战场遗迹。“人道是”,即“人说是”。据考,三国时的赤壁在武昌,苏轼游得赤壁在黄州,名赤鼻矶。词人用“人道是”,可见他知,此赤壁非彼赤壁,只是借以表达怀古而已。三四句写赤壁的地点,并引出周瑜。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乱石”写山势。乱,多而杂,写山势,照应前面登高远望视野开阔,奇峰异岭尽收眼底。凸显了山势的奇崛和高峻。“惊涛”,因波涛汹涌,令人心惊,故曰“惊涛”;以显水之汹涌。“千堆雪”,巧用比喻,即显宏大又显壮观。此句写景,用笔极简,但笔力雄健,景色奇绝,场面壮观。非大手笔不能。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江山如画,”上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眼前所见,美不胜收,难以尽述,故曰“江山如画”。接下来则盛赞“一时多少豪杰”,在赤壁大战这个舞台上,一时间有多少英雄共同演出了着雄壮大剧。此句总结概括,上承写景,下启周瑜,收束上片。

——上片写景感怀,视野旷达,气象万千,荡人心魄。尽显豪放之风。

下片写周瑜和自己,重在叙事。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遥,因远曰遥;小乔句表面写婚姻,实则写其年少,有英雄衬美人的作用,以凸显少年英雄,奋发有为————此句写人,英雄年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羽扇纶巾”,《三国演义》给人们一个误解,以为只有诸葛亮这样装束。实则不然,魏晋上层人物以风度潇洒,举止雍容为美,“羽扇纶巾”则代表这种名士派头。“羽扇纶巾”借写服饰显其风度闲雅;“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写其韬略,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从容不迫。诗人笔下的周瑜,何其豪壮。此句凸显其英雄业绩。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神,指精神;故国,赤壁;神游故国,是说自己身临赤壁,思接周瑜,精神进入到当年的环境。“多情应笑我”是倒置句,即应笑我多情。想到周瑜34岁建立奇功,自己已近中旬“华发早生”,一事无成,两者何其不同。写自己多情,一事无成。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江山依旧,人事已非,沦落无聊,老大徒伤,于是慨叹人生,借酒浇愁。酹,将酒洒地,表示祭奠。因月在江中,故用。此句虽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消极情绪和苍凉之感。但此句却难掩作者达观之情。

——下片写人,先写周瑜,后写自己;周瑜让人景仰,自己壮志难酬。

总看全词,上片重在写景,将江山之美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视野开阔,景色奇绝,气象万千,荡人心怀,尽显豪壮之情调。下片则重在写人,在对周瑜的塑造上,诗人借周瑜的雄姿英发,赫赫战功,彰显了一种英雄豪气。写自己消极苍凉不掩撒酒江月的豪气。这一切都营造出壮阔雄浑的意境。在表达壮志难酬的同时,让人感受着词的巨大魅力。

五、艺术特点

1、情调豪放

写景抒情,人物塑造。

2、烘托映衬

烘托映衬,是用乙托甲,使甲更为突出的手法。作品从“千古风流人物”到“一时多少豪杰”。到周瑜步步缩小,而周之后,笔锋一转,引出自己。这样,前边的一切都退居到陪衬之位。到这儿读者才明白,写古人古事,只是手段,以古比今,抒情言志才是目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实是苏词的代表作品,古今词坛经典,今天我们学习这首千古绝唱,不仅汲取着思想的营养,还能感受到通篇散发的艺术魅力。

六、作业

1、背诵。

2、整理有关词的知识。

3、体会作品表现的豪放风格。

本文发布于:2022-12-14 23:1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296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赤壁   教案设计   念奴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