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现代舞

更新时间:2022-12-14 17:49:00 阅读: 评论:0

中西方现代舞的创作意义

现代舞是一场运动,是不断以肉体的叛逆去争取人性崇高的自由和民主的艺术动态。 如今,现代舞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下面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中西方现代舞的创作意义,欢迎参考阅读,希望你喜欢!

现代舞训练技术和创作理念早期带入我国后,我国舞蹈技术方面有了更多变化,从舞蹈理念上对创作和欣赏有了更新的理解和认识。中国有自己的文化历史、人文环境,现代舞也必然基于之上。现代舞形式在中国的出现丰富了中国舞蹈的形式,在内容表达上更加直接和通透了。这些都来源于先驱们视现代舞创作为生命的意义,不论西方的还是中国的。

中国现代舞的发展,离不开西方现代舞先驱们的创作。现代舞起源于法、美、英等西方国家,有着从先驱者―奠基人―继承人―新先锋派―新生族这样一个阶段性历史的发展。现代舞并非类型化、程式化而是另辟出新、千人千面。是舞蹈家们踩着时代的脚印打倒偶像崇拜的舞蹈艺术。现代艺术具有阶段探索和实验性的特征,现代舞更是如此。也就是说现代舞的历史是个性化的历史,存在着艺术家个人***色彩。具有舞者真实揭示某种基本真理的功能。

从伊莎多拉.邓肯起,现代舞就是一个时代的生活缩影,看一出现代舞就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你会深深感觉到前辈们是在迫于时代的压力下,选择以现代舞的方式来不断的摆脱旧的封建传统的束缚,探求新时代新舞蹈的意义。美国是一个清教传统十分深厚的国家,对人体观念在早期与古老的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随着人们对历史与文化的反思,各类娱乐节目杂耍频频出现。在这样一些历史文化背景中,洛伊富勒、伊莎多拉、邓肯、露丝、圣丹尼斯等一些舞蹈家寻求新思想对舞蹈意义的新的诠释,新的表达方式。通过对舞蹈本质的思考回答了动作就是舞蹈对生活的表现对情感的表达。并解释了感觉即“由心灵感知出的印象或认识所引导出的人体反应,通过人体反应后身体产生出了语言反射”等一些问题。留给后起舞蹈艺术工作者智慧的指导。

大多数西方的前辈们通过个人对生活的理解,捕捉从生活的根源出发创造出个人的舞蹈风格,扩大了现代舞的丰富性。将有限简单的舞动发展为能搬上舞台的艺术品。最为重要的特点是:①生活化;②讲究内涵。就是通过舞蹈来凝练生活、表达生活、说心里必须说出的话。

二十世纪美国现代舞一代尊师玛莎格雷姆用血的记忆燃烧起来的心回报她对艺术的决心。她首次在她的作品里运用了对白并创立了玛莎格雷姆舞蹈技术。通过现代舞《心灵的洞穴》《黑夜之旅》等作品勇敢揭示人性邪恶的一面,用扭曲向上伸展的肢体发出求援的呐喊。曾坦白的说过“希望自己是一头狂野而美丽的兽,身体是神圣的衣裳”。这是高尚的人格带给她的创作冲动。她用打破时空力的方式探索新动作的可能性。通过舞蹈记载世界的变迁。同时也展示了人类的奇迹。

现代舞之母邓肯“自由舞蹈”的创造告诫了人类人性化的主题,她认为人类只有灵魂和精神才能帮助自己。生活中最可怕的是缺失生活理念。她的舞蹈不受政治牵绊,她主张舞蹈生活需要比现实生活自由的多才能活在舞蹈里创作舞蹈。舞蹈才能鲜活!她作为现代舞之母的意义就在于她使舞蹈向她所处的时代迈出了辉煌的一步。她以身体的自由去达成心灵的.自由,以心灵的自由去追求创造力的自由,以想象力的自由达到艺术的自由,以艺术的自由表现精神的自由以及人性的自由。

被誉为现代舞理论之父的“鲁道夫冯拉班”创建了身体的收缩与放松技术,他认为现代舞是否能彻底摆脱芭蕾尤其是芭蕾中人体训练的科学成果的影响,始终是一个问号。但玛莎格雷姆舞蹈中许多收缩与放松、跌倒与爬起、赤脚舞动等技术的运用正是反芭蕾训练技术的。与芭蕾技术中的直立、挺拔、高贵的足尖舞蹈背道而驰。这正说明现代舞个人化、个性化、千人千面、另辟出新的舞蹈特点。同时也说明了舞蹈从肢体美向形式美向内容美逐步渗透的趋势,更加讲究了一个舞蹈本身就是自由和多面的功能实质。

中国现代舞蹈史上第一人是曾向邓肯学习过舞蹈的裕荣龄。1904年归国后才华被埋没于宫中,在这一时期,中国的表演艺术尚处于“空白”期。直到1907年出宫才得以在多次义演中亮相成为中国现代舞蹈的先声。

被认为“中国现代舞之父”的吴小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受日本现代舞的影响。于1937年在上海举办个人舞蹈发布会,以《拜金主义》《中庸者的悲伤》《和平的憧憬》等作品表达他对苦难深重的中国人生存处境的同情,和对一切压迫人民的势力的憎恨。他以“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参与抗战。以自然为本源,以理想为动力,以呼吸为主导,以人生为目标建立起中国舞蹈艺术。随后1967年旅美台湾舞蹈家王仁璐回台湾介绍玛莎格雷姆技术举办首次现代舞蹈发布会。60年代中,还有刘学凤在台湾探索中国现代舞首建现代舞中心,但真正在台湾卷起现代舞旋风的则是文学硕士林怀民。作为第一位留美返台的舞蹈家于1973年成立“云门舞集”。开始挂起中国人作曲,中国人编舞,中国人跳舞给中国人看的中国舞蹈风。开台湾舞蹈一代新风。至今还在领导中国现代舞之势。我们已经清楚的看到了在中国现代舞的画纸上圆满地画出的现代舞的轮廓了。

80年代大陆“现代舞”之所以被指认为现代舞,存在着多种原因:

①是由于对西方现代舞技术与表现手法进行了借鉴。

②它们无法归属于传统舞蹈的分类中。

③笔者认为它们在尝试着宣泄感情和表现生活。

④就是“现代舞”宣言作品观中充满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那些现代舞艺术家们认为:舞蹈更为重要的是富有生命力。所以他们欲使舞蹈能像其他艺术一样“揭示人生”。并且怀揣中国根基进行更为广阔的探索。

相对于发展到90年代至今的中国现代舞,向西方的借鉴开始注意谨慎挑剔。我们仅需借鉴训练技术创作手法,一定要注重中国这片黄土地的国情及人民生活。如果在创作上忘记了中国社会根基,那“中国现代舞”将会面目全非。我们的现代舞“中国”符号也随之消失。所谓与世界接轨了但本土消失了。西方现代舞对中国舞蹈文化冲击的结果不是取代而是碰撞。中国现代舞者大多遵从舞蹈在民族振兴中的历史使命,注重借鉴的表现手法是为了更深刻的认识人和社会。也大胆尝试着批判和抨击社会弊端和人性弱点。

随着中国现代舞的萌生在中国的舞蹈领域里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对于“中国现代舞”和“现代中国舞”的界定。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渊博是中国舞种丰富的根基所在。因此,无论“中国现代舞”还是“现代中国舞”首先都是中国舞,其次都是透析中国人精神气质的舞。都在传达着、表现着中国人的生活,宣布着中国人的誓言。分歧仅在于“表现方式”上的区别。

现代舞的先驱们无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大多由于思想饥渴的太久,心灵上的创伤太多所以对过去进行着无止境的超越。欲从思想上摆脱旧理念的束缚,崇尚身体的自然,思想的自由。随着西方现代舞理念传入中国,中国现代舞也崇尚动作自然发力,身体收缩与放松,赤脚跳舞等技术,进而依据中国舞蹈的多元化进行中国现代舞的探索尝试。在舞蹈里表达我们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和价值观认识。

总之,中国现代舞的审美永远存在于中国现实的文化角色之中,自立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的辉煌才不会陨落。那么,走向家园才是中国现代舞的必然归宿。

现代舞知识普及

随着盛夏的结束,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舞活动――北京舞蹈双周顺利落幕。300余名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现代舞者,结束了他们为期两周的盛宴。

策划人曹诚渊终于好好睡了一觉,之后,他在博客上回顾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感叹有惊而无险,“上天对这个国内最大型的现代舞活动不薄”。

自1992年中国内地出现第一个专业现代舞团――广东实验现代舞团算起,至今已过去20年;自1987年,国内第一个现代舞专业班――广东舞蹈学校现代舞大专班的诞生,至今已有25年;再早些,自著名舞蹈家吴晓邦上世纪30年代求学异国,受西方现代舞潮流影响,回国后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等颇具影响的现代舞蹈并倡导“新舞蹈”,已过去了近70年;继续上溯到清朝末年,驻外公使之女裕容龄在巴黎师从“现代舞之母”、美国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学习现代舞,回国后成为慈禧的御前女官和宫廷舞蹈家,被视为中国首位从西方学现代舞并归国演出的舞者,距今已有百余年……

从何时开始的呢?在中国默默发展着的被称为“现代舞”的舞蹈艺术,正被人们更多地知晓和提起,现代舞者们前行的足音渐近渐响。

有关现代舞本质的三个问题

“刚开始做现代舞时,常有人问你是跳舞的啊,那你平时到底做什么?你在夜总会跳舞吗?那时,对他们来说舞台上叫现代舞的演出是不存在的概念。”曹诚渊说。

这种情况已有很大改善,引用十年前从美国来中国调研现代舞发展,之后一直留在这里的方美昂的一句话,提到现代舞,“10年前他们问我是不是蹦迪,如今已有不少年轻人开始和我聊皮娜鲍什了。”

尽管作为一个词语,人们对“现代舞”已并不陌生,但对其本质为何物、到底是怎么回事,仍存有不少似是而非的误解。

在博客里和每次采访中,曹诚渊总是不厌其烦地反复阐述几个问题,试图帮助破解一些与现代舞本质相悖的迷思。

第一,现代舞不是舶来品中国现代舞不是西方现代舞的附庸。

曹诚渊记得最早来内地推行现代舞时,最常被人皱着眉头问及的问题就是“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要学西方的舞蹈?”他回答:“我们不是学西方,我们只是在说自己的话。”

尽管作为一种舞蹈派别,现代舞滥觞于20世纪初的西方,代表人物是伊莎多拉邓肯等一众反叛古典芭蕾、追求自由表达的舞者,因而常被认为是纯粹的西方艺术,但曹诚渊指出,作为一种身体艺术的意识形态,现代舞对个性和自由的追求与道家文化一脉相承,而今,其在中国的发展也是时代的必然产物,“改革开放之后,年轻的艺术家们发现可以说些自己的话了,到现在随着社会进步,我们也越来越有底气说‘我们有话说’。”

“舞蹈分为传统和现代两种,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现代。”曹诚渊强调“现代舞就是一种现代人的表述方式,本质是以人为本、强调个性,它并不是地域性的东西。”

第二,不要追求所谓中国特色的现代舞

“老有人要我们做现代舞时强调中国特色,一定要跟西方人区别开,老有人问我中国现代舞的特色是什么,提这样的问题说明对现代舞的概念还不清晰。”

曹诚渊觉得了解现代舞追求个性、反思传统的本质,就会明白不能简单地套用地域、国家或民族的框架分析它。如果说现代舞有共性有传统,那么它唯一的共性是各具个性,它唯一的传统是背弃传统。

“当现代舞传至不同地区,每个地方的现代舞者,都会应当地社会的现代化发展程度,或缓或疾地发出每一个人不同的声音。”曹诚渊说。

第三,现代舞永远是小众艺术

“现代舞有观众吗?如何让更多人接受现代舞?”曹诚渊说这是另一个被提了几十年的老问题,包括现在有人参加过几次现代舞活动后,跑来跟他说很多人看现代舞,应该赶快做市场推广,“他们不太了解,现代舞就是一种非常个人的小众艺术。”

他将文化的形态比喻成金字塔,最大众的文化在人数最多的最底层,现代舞这类现代艺术位于人数最少的顶端,“你知道你的艺术是小众,你就很坦然。我们很清楚自己有多少观众,例如在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成立30多年了,观众大概1000人。所以在600座位的大剧场,我们演两场,400座位的小剧场,我们演三到四场。”

他无意将现代舞推广成主流艺术,认为艺术的价值并不取决于观众的多少。

打造平台,守候未来作为小众艺术,现代舞最需要的无非是一群热爱并坚持者,而这些人需要一个聚集和交流的平台。

1999年,曹诚渊在金星离开北京现代舞团后接任艺术总监一职,有感于当时公众对现代舞的普遍误解和舞团内部状况的混乱,怀着创造一个平台推广现代舞的初衷,上任两个月内,推出了第一届“北京现代舞周”。这一活动后来演变为现在的广东现代舞周和北京舞蹈双周,成为国内最重要的现代舞交流平台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其发展如一条线索,同步映射着中国现代舞艺术的发展格局。

1999年的首届北京现代舞周只有北京现代舞团、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和北京舞蹈学院现代舞毕业班的三台节目,回想当时的惨淡经营,曹诚渊笑道“卖票好难!”

2004年,曹诚渊应邀回广州重新执掌改名为广东现代舞团的原广东实验现代舞团,随之也把现代舞周搬到广州,设立“广东现代舞周”,北京则从2005年起,改为举办“北京现代舞展演周”。

“刚搬到广州时有点吃力,可慢慢坚持下来,到第四届2007年的时候,就感觉突然之间好多人关注,每次演出都很热闹,以前没有黄牛,现在早早门口就等着了。”现在,广东现代舞周已成为广东省的文化品牌。

作为交流平台,现代舞周也掀开了新篇章。2012年,经过几年的沉淀积累,曹诚渊决定在7月以“北京舞蹈双周”为名,把现代舞周的内容搬回北京,同时将广东现代舞周的时间定到11月,内容从国内现代舞汇演为主改为国际现代舞交流市场,邀请国际艺术节策划人和国内高水平的表演团队参加,以期将中国现代舞更好地推介到国际市场。

在第一届北京现代舞双周里登台的美国欧博林舞蹈团

刚结束的北京舞蹈双周延续了广东现代舞周的成功,“现在参与活动的人比当初多了很多,你就知道这是在进步,而不是越来越没戏。”曹诚渊说。

黑暗中舞者的悉索脚步、光束下年轻躯体的奔跑跳跃翻滚,深刻生动的、诙谐幽默的、生僻难解的……每回灯光亮起,你都无法预知会出现什么。

掌声和欢呼一次次响起,年轻的舞者们在谢幕时双手触及脚背深深鞠躬,结束表演走出剧场的学生们追问他们的老师:“老师老师,我们跳得怎么样?”“太棒了!”“太棒了对不对?我也觉得我们太棒了!”

紧张日程里,有人在表演间歇睡着;凌晨一两点,还有来自天南地北的舞者围坐一起,交流困惑、分享体悟……

本文发布于:2022-12-14 17:4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286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现代舞   中西方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