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曦之小典故集锦
引言:王羲之,中国东晋书法家。历史上关于王羲之的典故有很多,下面是整理关于王曦之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
王羲之吃墨
我国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王羲之小的时候,练字十分刻苦。据说他练字用坏的毛笔,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们叫它“笔山”。他家的旁边有一个小水池,他常在这水池里洗毛笔和砚台,后来小水池的水都变黑了,人们就把这个小水池叫做“墨池”。长大以后,王羲之的字写得相当好了,还是坚持每天练字。
有一天,他聚精会神地在书房练字,连吃饭都忘了。丫环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催着他吃,他好像没有听见一样还是埋头写字。丫环没有办法,只好去告诉他的夫人。夫人和丫环来到书房的时候,看见王羲之正拿着一个沾满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她们忍不住笑出了声。
原来,王羲之边吃边练字,眼睛还看着字的时候,错把墨汁当成蒜泥蘸了。夫人心疼地对王羲之说:“你要保重身体呀!你的字写得很好了,为什么还要这样苦练呢?” 王羲之抬起头,回答说:“我的字虽然写得不错,可那都是学习前人的写法。我要有自己的写法,自成一体,那就非下苦工夫不可。”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摸索,王羲之终于写出了一种妍美流利的新字体。大家都称赞他写的字像彩云那样轻松自如,像飞龙那样雄健有力,他也被公认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之一。王羲之的'故事也一直流传开来。
东床快婿
郗鉴(太尉)有个女儿,年长二八,貌有貌相,尚未婚配。太尉爱女故要为女择婿,与王丞相情谊深厚,又同朝为官,听说其家子弟甚多,个个都才貌俱佳。
一天早朝后,郗鉴就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王丞相说:「好啊,我家里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里挑选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谁,我都同意。」太尉就命心腹管家,带上重礼到了王丞相家。
王府子弟听说太尉派人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寻来觅去,一数少了一人。王府管家便领着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就见靠东墙的床上一个袒腹仰卧的青年人,对太尉觅婿一事,无动于衷。
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对太尉说:「王府的年轻公子二十余人,听说郗府觅婿,都争先恐后,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着若无其事。
郗鉴说:「我要选的就是这样的人,走,快领我去看。」郗鉴来到王府,见此人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下了聘礼,择为快婿。
「东床快婿」一说就是这样来的。
教子习书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
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
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无数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竹扇题字
据说有一次,王羲之路过山阴城(今绍兴)的一座桥。
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
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
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
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王羲之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
一箩竹扇马上就卖完了。
本文发布于:2022-12-10 08:3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267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