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成功案例(最新版)
一个月后,陈某接到G公司某部人力资源部电话,希望陈某去面试。接到电话陈某有点意外。陈某以为陈某已与G公司无缘了,因为报纸上写着:收到简历后二周内即会有反馈。对于这份意外的惊喜陈某当然很高兴,不过陈某由此却有一种感觉:G公司并不缺人,否则也不会1个月之后才来电话。陈某想,当他们看到某个潜在的可造之材时,他们会拿过来做储备———陈某大概属这种情况吧。
两天后陈某进行了第一次面试。女面试官是HR经理,男面试官则是浙江地区销售经理。销售经理很忙,没一会儿就有事出去了,面试基本就是陈某与HR经理“一对一”。 很多问题都是司空见惯的,比如说,介绍一下你自己等等。当她问到陈某为什么想离开现在的公司时,陈某说,其实倒不是对现在的工作有什么不满意,陈某只是希望自己有更好的发展。这完全是陈某的真实想法,如果不是G公司,那时候的陈某并不想跳槽。HR经理接着问陈某,你期望的工资是多少?陈某略想了一下说了个5000元。陈某想HR经理对陈某的要价很不以为然,因为她紧接着对陈某说:年轻人不该让收入成为职业发展的“瓶颈”,发展是第一位的。陈某并没有顺着她的意思,还是明确地表达了陈某的意思:发展是很重要,但保证一定的生活水平也很重要。
在面试即将结束时,面试官给了陈某一个建议:以陈某当时的经验与能力,去直接销售部门可能还不能完全胜任,她建议陈某换一个职位———维护合同。这其实是个售后服务部门。G公司是个大公司,部门很多,分工很细。对于这个建议陈某也表示认同,所以陈某答应考虑。
又过了一个星期左右,G公司电话通知陈某第二次面试。当时陈某正在温州出差,一时无法赶回杭州。事实上陈某也不想赶回来参加面试:首先,陈某觉得G公司这样的大公司有良好的培训体系和储备计划,所以他们一般不会像小公司那样对人才“求贤若渴”,陈某这样的人若想摆谱是不知天高地厚;其次,陈某觉得自己入医疗器械这一行不久,经验、人脉都不足,此时进入GE未必是最好的时机。G公司人才济济,他们当然希望招熟手,能很快为企业带来效益。所以,当时的'陈某与其匆忙进入很快被淘汰,倒不如在小公司充分地历练。 找好工作一定不能心太急,掌握时机很重要。陈某相信,只要自己愿意进G公司,以后总会有机会。
第2次:主动出击,陈某又与G公司连上了线 201X年6月,陈某觉得在当时的那家公司已经学不到更多东西了,工作已无法让陈某充满激情,这时陈某真的想跳槽了。
陈某的目标不变,还是G公司。陈某知道像G公司这样的公司不可能再主动来找陈某,那陈某就采取主动。陈某打电话给第一次面试时认识的销售经理,问他是不是有空接受陈某的拜访,他说现在有空。陈某觉得有戏,立刻赶过去了。销售经理说,他的部门暂时没有职位空缺,但是他们最近会有一个技术销售的培训生计划,问陈某是否愿意考虑。培训生有底薪,但没有奖金,半年内没有销售指标。条件比先前是差了很多,但陈某还是答应了,因为那时的陈某想跳槽,而且最想去的还是G公司。
第3次:有点多余,炒的是第一次的“冷面” 两个星期后,G公司又通知陈某去面试。不过,准确地说这只能算是半次面试,因为还是那个HR经理,还是那个销售经理。HR经理说她还记得陈某,只是忘了名字。陈某赶紧作了自陈某介绍,并再次解释陈某上次不能参加二面的原因,亡羊补牢,找回点好印象。 估计HR经理自己都不愿意重复那些她已经问过的话题,说她没什么要问的了。销售经理也表示没什么问题了。面试草草结束,但陈某倒觉得这不是什么坏事,因为可以感觉到两个面试官认为陈某可以进入下一轮了。
本文发布于:2022-12-07 19:3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24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