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梁惠王下全文及译文

更新时间:2022-12-09 22:53:00 阅读: 评论:0

《孟子见梁惠王》文言文阅读

孟子见梁惠王

【原文】

孟子见梁襄王①。出,语②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③然问曰:天下恶④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⑤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⑥作云,沛然⑦下雨,则苗浡然⑧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⑨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⑩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⑾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1)梁襄王:即魏襄王,名嗣(一说名赫),魏惠王的儿子,前318一前296年在位,襄是他死后的谥号。此处所说的事,当在襄王继位后不久。(2)语(yù预):告诉。(3)卒:通猝,突然。 (4)恶(Wū乌)平:怎样,如何。(5)与:此处为归顺,随从之意。(6)油然:朱熹《集注》云:云盛貌。(7)沛然:朱熹《集注》云:雨盛貌。(8)浡(bó博)然:朱熹《集注》云:兴起貌。(9)人牧:管理民众的人,即统治者。(10)领:即脖子。(11)由:通犹。

【参考译文】

孟子进见梁襄王,出来后,对人说:(梁襄王)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见了我后)突然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 我回答说:天下安定在于统一天下。谁能统一天下呢? 我对他说: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 谁会归附他呢? 我又回答:天下没有不归附他的。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长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一发生干旱,禾苗就要枯槁了。一旦天上乌云密布,下起大雨,那么禾苗就长得茂盛了。如果这样的话,谁能阻止它呢?而现在天下国君,没有一个不嗜好杀人。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来解救。如果像这样,老百姓就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这哗啦啦的汹涌势头,谁又能够阻挡得了呢?

  【阅读训练】

1.解释

(1)语:告诉 (2)卒然:突然 (3)恶:怎样 (4)定:安定

(5)一:统一天下 (6)孰:谁 (7)嗜:喜欢 (8)与:归附

2.翻译

(1)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来解救了。

(2)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如果像这样,老百姓就归附他,就像水向低处流一样,这哗啦啦的`汹涌势头,谁能阻挡得住呢?

3.简要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本文主要论述孟子的仁政思想、民本思想:不要滥杀无辜,人民才会引颈而望,进而定于一。孟子在文中以禾苗喻百姓,以雨水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本文发布于:2022-12-09 22:53: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230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孟子   译文   全文   梁惠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