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子夜四时歌·冬歌》古诗原文及赏析
【诗句】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出处】唐·李白《子夜四时歌·冬歌》。
【鉴赏】纤纤素手连抽针都冷得不行,更不说用那冰冷的剪刀来裁衣服了。
【全诗】
子夜四时歌·冬歌
[唐] 李白,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赏析】
这一首是冬歌,通过叙写一个女子连夜赶制征衣的情景和复杂的心理活动,表现了她对出征在外的亲人的深厚感情。如果说《秋歌》是以间接的方式塑造了思妇的群体形象,那么《冬歌》则集中地刻划了思妇的个体形象,两首诗都表达了广大人民的共同心声,同样具有很强的典型意义。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诗人把事件特意安排在运送征衣的驿车即将出发的前夜这一特定的时刻,从而使女主人公一出场就处于矛盾的漩涡之中。时间紧迫,征衣尚未完成,她内心的焦急也就可想而知了。别无他法,只有连夜赶制,她多么希望驿车能迟点出发,好让自己能把对亲人的深情厚意,一针针,一线线,密密地缝进征衣里呵! 诗句中虽然没有出现“赶”或“急”这样的字眼,但是通过“明朝”和“一夜”两个时间词的'对举,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当时那紧张的气氛,想象出那个女子焦灼的神情和紧张劳作的情景。在结构上作出的这种精心的安排,不仅大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情节性和戏剧性,而且也有力地突出了女主人公可贵的品格,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一夜劳作,可以写的东西很多,但作者不去写女主人公如何裁、如何絮、如何缝等具体过程,而是选取拈针把剪这样一个细小的动作,突出女主人公的感觉——“冷”。这样写有三个好处:一是切合时令。素手抽针已觉寒气逼人,更何况还要握那把冰冷的剪刀。二是写出了女主人公焦急的情态。由于天气寒冷,使本来十分灵巧的双手不那么得心应手了,可是驿车马上要出发了,时间紧迫,这又怎么能不叫女主人公焦急万分呢?三是揭示出女主人公矛盾的心理状态。她从自己的冷,必然会想到亲人所在的边地更冷,因此又巴不得驿车早一点出发。这种效果正是通过拈针把剪这一细小的动作表现出来的,此正所谓细微之处见真情。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临洮,在今甘肃临潭县西南,是征夫所在之地。经过一夜的辛劳,征衣赶制出来了,女主人公本可松口气了。可是,一想到离临洮的路程是那样的遥远,不知几日才能把征衣送到亲人的手里,女主人公又情急起来,就担心驿车行进缓慢,误了时间,这急切的一问,包含着女主人公对亲人多么深厚的情意呵!
这首诗的语言自然天成,丝毫没有雕琢的痕迹,不失民歌的风韵。然而表现力却很强,成功地塑造出一个活生生的思妇形象,语浅而情深,词近而意远,表现出诗人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本文发布于:2022-12-09 20:3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221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