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教案批注

更新时间:2022-12-09 17:47:00 阅读: 评论:0

公输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公输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公输教案 篇1

一、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储备点

1.了解墨家的主要思想。

2.体会墨子高超的论辩技巧。

3.理解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二)能力培养

通过体会墨子劝说楚王攻宋的言辞,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了解墨子通过阻止楚国攻打宋国来实现他的政治主张的思想,启发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坚持实践,勤学苦练。

二、教学设想

重点

体会墨子高超的论辩技巧。

难点

1. 本课语言相对难懂,读懂文意是本文教学的难点之一。

2. 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

疑点

辨析墨子在跟公输盘和楚王的说理斗争中所用的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

本课语言相对较难懂,可让学生加强预习,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大致疏通文章。课堂教学中,重点讲解难懂的字词和特殊句式。然后引导学生细细体味墨子劝说楚王攻宋的言辞,以对类比推理有初步了解。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 教学流程

1.情境导入

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总是痛苦的灾难。伊拉克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的痛苦是有目共睹的。所以自古至今,一些有识之士,都在为制止战争、倡导和平而努力。今天我们来学习《公输》,文中的墨子就是主张“非攻”的,并用巧妙的办法,制止了一场不义战争的。

3. 课前热身

(1)检查预习,读准课文中生字。

(2)请同学介绍墨子与公输盘。

4. 合作探究

(1)听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联系课文注释读懂文意,并把难以理解的词句标上记号。

(3)想想墨子是怎样成功地阻止楚国攻打宋国的。

5. 四边互动

互动一、

就课文中自己不懂的词句相互提问解答。

明确:

1. 吾义固不杀人。中“义”本是名词,道义。在这句中是“计道义”的意思,作动词用。

2.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中“于鲁”是“起”的后置状语,翻译时应按“子墨子闻之,于鲁起。”的结构译。

3.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中“为”表判断。

4. 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这就好像锦绣衣服和粗布衣服相比。

互动二、

课文第一段中一个“闻”字和“行十日十夜”说明了什么?

明确:表现墨子见义勇为和不辞劳苦的精神。

互动三、

墨子战胜公因公输的策略是什么?

明确:

1. 用假设法请求他帮助自己杀人,从反面刺激他“不悦”。

2. 用“献十金”诱惑,使他进入自己的圈套,逼他说出“义不杀人”。

3. 先赞许和敬佩他“义不杀人”然后突然一转,义正辞严地指出公输盘造云梯助楚国攻打宋国的“为智、不仁、不争、不强、不知类”。

4. 当机立断,抓住公输盘左右为难的矛盾心理,迫使他带墨子见楚王。

互动四、

墨子采用了怎样的方法劝说楚王放弃攻打宋国的的打算的?

明确:墨子劝说楚王,采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先是设喻而问,诱导楚王沿着他思路去思考问题,得出“必为有窃疾矣”的结论。继而以楚国相类比,得出“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的结论,环环相扣,循循善诱,致使楚王不得不称“善”。

互动五、

模拟攻守,墨子的胜利已经成定局,这里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明确:公输盘在折服的情况下,说“吾知所以距子矣”,准备杀害墨子。

互动六、

墨子针对公输盘要杀掉自己的意*,是怎样做的,结果如何?

明确:墨子临危不惧亮出制胜绝招,,最终成功地阻止楚国攻打宋国。

互动七、

墨子从鲁国到楚国后经过三个回合的斗争,迫使楚王放弃攻宋的打算,依据三个回合的斗争,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意思。

5. 达标反馈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1. 宋何罪之有?

2. 胡不见我于王?

3. 必为有窃疾矣。

4.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二、 学习小结:

本文记述了墨子说服公输盘和楚王并成功地阻止楚国攻打宋国的事情,表现出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和高超的论辩技巧。

三、 延伸拓展

家庭中,往往有各样的矛盾发生在父母之间,婆媳之间,祖孙之间------在你的家庭发生了矛盾后你机智地解决过矛盾吗?

公输教案 篇2

【重点、难点】

1、重点:

积累部分实词、虚词及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

2、难点:

⑴ 文章高超的劝说艺术;

⑵ 墨子的反侵略主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了解墨子及《墨子》

⑵ 了解部分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

⑶ 了解孟子的反侵略主张

2、能力目标:

⑴ 继续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文章的能力

⑵ 学习说理中运用排比句式,加强语言气势,增强说服力的说理方式

3、情感目标:

⑴ 揣摩人物语气,理解文中人物形象

⑵ 体会文章高超的劝说艺术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墨子及《墨子》。

2、积累文言知识。

3、朗读课文,揣摩人物语气,欣赏品味墨子的劝说艺术。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学生交流了解的.有关墨子的生平,思想。(完成目标一)

(方法:学生课前搜集,课堂交流,教师归纳。)

3、初读课文,整知文意:

⑴ 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扫清语言障碍。

⑵ 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读准语气,揣摩语意。

⑶ 学生再自由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此环节,初步完成目标2和3,可采用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注释来理解词语,解决文意,学生四人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细读课文,揣摩人物讨论的语气、语意。

⑴ 教师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力求读出人物的语气;

⑵ 教师指导学生揣摩人物对话的语气,语意;

课件展示:文中有关墨子、公输盘的对话

(此环节完成目标3,采用的方法是:学生自行默读课文,结合课件演示的内容,揣摩,交流对话的语气,语意,教师巡视释疑解惑;)

⑶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力求读准人物对话的语气,教师予以纠正;

⑷ 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课件展示:出示内容“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通假字”“疑问、反问句式的翻译”“特殊句式”

(此环节完成目标2、3,采用的方法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够运用已掌握的文言知识解决问题,对于解决问题最多的小组给予表扬;也可印发资料,课堂测试。)

5、研读课文,理清结构:

课件展示:

⑴ 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表现的是谁?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⑵ 请抓住一个“见”字,讨论全文由几部分组成。

(方法: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指导点拔。)

6、品读课文,欣赏品味墨子的劝说艺术

⑴ 研读课文,探究墨子使公输理屈词穷的原因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1~2段。

⑵ 课件展示:a文中交待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态度。

⑶ 墨子见到公输盘就请他帮助自己去杀人,而且进一步说可以“献金”,其真正意*是什么?

⑷ 墨子抓住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一词,怎样批驳了他的“义”?

⑸ “公输盘服”试推想公输盘此时真的服了吗?他取消攻的计划了吗?

⑹ 墨子善罢甘休了吗?从文中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方法:分小组交流、探究,组长做好探究记录,推选代表全班交流发言。

7、引导学生欣赏品味墨子的劝说艺术:

课件展示:结合上面几个问题的思考,请你谈谈墨子在第一回合中是怎样让公输盘理屈词穷的?

(此环节完成目标3,采用的方法是学生结合对以上五个问题的思考,品味,交流墨子劝说的艺术,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8、课时小结。

9、反馈训练。

本文发布于:2022-12-09 17:4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210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教案   公输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