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的阅读理解答案

更新时间:2022-12-07 17:20:00 阅读: 评论:0

嫦娥阅读答案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帮助到我们的吗?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嫦娥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嫦娥阅读答案 篇1

【原文】: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阅读训练】

一、

1.首句中的“深”意思是_______,暗示________。第二句中的“落”、“沉”都是___的意思,表明嫦娥已经______。

2.开头两句通过屋内屋外的______描写,表现嫦娥______的处境。

3.第三句“应”表示诗人对嫦娥后悔心情的____,其根据是_______。

4.从抒情方式看,“碧海青天夜夜心”是全诗直接抒情的句子,点明嫦娥________。

5.简析这首诗四句之间的关系。

二、

(1)解释词语:深: 长河:

(2)作者通过“ ”、“ ”、“ ”,表明时间已经是将晓未晓的时候。并用一个“ ”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

(3)作者把人间和仙境的三个形象融为一体,这三个形象分别是:寂寞的女道士、

【参考答案】

一、

1.蜡烛越烧越短,幽暗的光影愈来愈大 夜已很深 隐没 通宵不眠

2.环境 清冷寂寞

3.揣度 头二句

4.孤独、悔恨 度日如年

5.第一句描绘了深闭昏沉的屋内场景,第一句描绘了一夜星空变化的景象,第三句交代嫦娥悔恨这一事件,第四句直接抒发嫦娥度日如年的痛苦。前二句写景,描写嫦娥在太空月宫中彻夜无眠的生存状态,第三句则点明她处于这种状态的原因,第四句强化嫦娥的内心世界。写景是抒情的载体,为后面的抒情作铺垫;而交代也是必不可少的,让人清楚所写的内容,不至于模糊不清;最后的抒情则可增强情绪的力度。这四句诗分工不同,各自承担自己的任务,而又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二、

(1)暗 银河

(2)烛影深 长河落 晓星沉 渐

(3)孤独无伴的嫦娥 清高而孤独的诗人

【相关推荐】

嫦娥

李商隐《嫦娥》全诗赏析

李商隐《嫦娥》创作背景

李商隐《嫦娥》与袁枚《马嵬》对比阅读答案

嫦娥阅读答案 篇2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乡亲们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从此以后,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

1. 写近义词。

想念(  )    企盼(  )

2.乡亲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知道中秋佳节有哪些风俗习惯吗?写两三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与测试答案

参考答案:

1.思念 期盼

2.嫦娥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乡亲们都很喜欢她。嫦娥吃了仙药以后飞到了月亮上,乡亲们再也见不到嫦娥,因此非常想念她。

3.吃月饼,赏月,赏桂花,猜灯谜。

嫦娥阅读答案 篇3

“嫦娥“撞月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我国首个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下简称“嫦娥”)在科技人员的控制下整星成功撞月。至此,我国探月一期工程完美落幕。

“嫦娥”为什么要撞月呢?

首先是为了深入了解月面物质的构成。这不但能发现其潜在的利用价值,更能从中获得太阳系天体早期演化过程的线索。这样的线索在地球、金星、火星等有大气和火山活动的行星上已难觅踪迹。在解释月球演化的学说中,最成功的一个是“岩浆海假说”。它认为月球形成早期曾有一个深达数百千米的熔融表层,轻的物质上升,重的物质下降。此说主要依据阿波罗登月宇航员带回的380千克月球岩石土壤样本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遥感资料。

经过阿波罗探月的喧闹,直到20世纪90年人,探月热潮才又兴起。先后有日本“飞天”探月器的子卫星“羽衣号”、美国的“月球勘探者号”、欧洲的“***ART—1”、印度的“月船撞击探测器”等多台探测器受控撞月。它们多半坠落于以往探月器未曾光顾的区域,采取获取图像和光谱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来搜集以前未曾得到的数据,其中就包括曾轰动一时的极地水冰的'发现。

目前,通过撞击月球获得月面及月面以下物质的光谱已成为主流做法。今年5月美国将发射名为“LRO”的母卫星以释放它的子卫星“LCROSS”来撞击月球极地,激起尘埃云;母卫星将在飞跃尘埃云时收集数据并传回地球。而“嫦娥一号”的落月点在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丰富海区域。这里距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发射的探月卫星“月球16号”及“月球20号”的着陆点不远,这两个探测器都曾把月球土壤样本带回地球。

“嫦娥”撞月还为将来我国探月工程的第二阶段“月面软着陆探测与自动巡视勘察”进行了技术积累,即进行着陆轨道控制试验。在“软着陆阶段”要攻克着陆轨道设计与制导、导航与控制等技术。尽管此次“嫦娥”整星撞月——在绕月轨道上没有其他探测器对撞月过程进行跟踪监测,但是这样获得的轨道控制经验也是任何国家都不会与人分享的,星上的CCD相机实时传回的清晰图像,为我国航天探月研究提供了民间常宝贵的资料。

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嫦娥一号”成功撞月为我国探测月球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B.月球“岩浆海演化假说”主要依据宇航员带回的月面土壤样本。

C.月球极地水冰的重大发现依赖于图像获取和光谱分析的结合。

D.卫星撞月以印证获得的数据是当今人类探月工程的主流做法。

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耗费巨大、艰辛备尝的探月活动,在上世纪大约沉寂了20年。

B.上世纪前苏联发射的“月球16号”对了解月面物质的构成立有战功。

C.撞月探测器坠落于以往探月器未涉足的区域,将使所获数据更全面。

D.“嫦娥”与前苏联“月球20号”着陆点相近,是为了论证前苏方的成果。

3.综观全文,此次“嫦娥”撞月留有的遗憾和取得的收获各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共10分)

1.C。[A项“为我国探测月球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有误;B项“主要依据宇航员带回的月面土壤样本”有误;D项“以印证获得的数据”有误。]

2.D。[为了论证前苏方的成果”,推断无据。]

3.遗憾是没有获得月面和月面以下物质的光谱,因为在绕月轨道上没有其他探测器对撞月 过程进行跟踪监测。收获是获得了轨道控制经验、星上的CCD相机实时传回的清晰图像,这些都是探月研究中异常宝贵的成果。

[评分标准:本题4分。“遗憾”,2分,答出“没有获得月面和月面以下物质的光谱”即可;“收获”,2分,“控制经验”和“传回图像”各1分。]

本文发布于:2022-12-07 17:20: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15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嫦娥   阅读理解   答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