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王冕

更新时间:2022-12-09 04:33:00 阅读: 评论:0

著名画家王冕的作品介绍

王冕是元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他的画也堪称传世神作。以下是精心整理的王冕的作品介绍,希望能帮到大家了解!

王冕的作品

元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王冕,祖籍浙江诸暨,是一位儒雅俊秀的江南才子。王冕早年出身贫寒之家,幼时生活困苦,却生性乐观豁达,酷爱书画创作,他寄居僧寺,草堂灯下刻苦读书的故事曾激励了无数莘莘学子奋发求学,王冕的作品亦受到后人广泛的赞誉。

今人提起王冕的作品,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传世名作,《墨梅》与《白梅》两幅画作。据说王冕素喜梅花高洁,很早就开始研究梅花画法,在他的诸多画作中,也以画梅见长。王冕笔下的梅花栩栩如生,风格独特,在其成名之后,上门求画者络绎不绝,许多人就是专门为求一幅梅花*而来。

至今依然流传的王冕作品中,以《墨梅》与《白梅》这两幅梅花*造型最为优美,笔法亦十分出众,尤其是画作之上配以咏梅诗句,给人以无限美的遐想,无愧为王冕作品中最为得意的代表作。

除此之外,被称为“诗画双绝”的王冕,在诗歌创作方面也颇有心得。相传他所创作的诗,大都收录《竹斋诗集》里,其中,尤以咏景诗的创作功力最为深厚。王冕的诗讲求“借景抒情”,下笔如有神助,其作品往往寓意深刻,意境悠远,字里行间包含对社会底层人民困苦生活的同情,以及淡薄名利、蔑视权贵的傲然心性。王冕的诗作大都内容朴实,通俗易懂,其中《吴姬曲》、《墨梅》、《江南妇》等,皆为脍炙人口的上佳之作。

王冕放牛的故事

王冕放牛是小学语文基础教育课文《少年王冕》中描写的一个故事,说的是元代书画名家王冕出身贫寒之家,七八岁时,父亲让他放牛,他却难耐求知之心,偷偷跑到学堂听先生讲课去了。学堂书声朗朗,王冕一听就入了迷,竟将放牛之事忘得一干二净。耕牛无人看管,差点丢失,晚上王冕回到家后,盛怒之下的父亲将其一顿责打。母亲心疼儿子,又感念他勤学刻苦的精神,同意他寄宿寺庙读书,这才成全了王冕的读书梦。

课文内容很简单,讲的无非是一个一心求学的孩子对旁的事物不够专心,换了环境学习而终于学有所成的案例。其实仔细想想,王冕放牛的故事和中国历史上许多名人励志故事一样,都有些反世俗的荒诞色彩。须知封建社会凡事讲求的是“礼教正统”,即父母之命,对孩子来说是不容违背的“金科玉律”,父亲既然吩咐王冕放牛,王冕不好好放牛却跑去学堂听课,“不负责任”地丢下放牛的家务活,自然会惹怒父亲,引来一顿教训。

然而这个故事一经教材改编,顿成教育青少年发奋刻苦求学的励志故事,则不得不说是站在现代教育学者的角度给这个封建社会顽童逃避家务求学的故事加上了全新的注解,即当一个人为求知而无暇分出精力来照管别的事物时,其在生活中所犯的“无伤大雅”的过错往往是可以原谅的。行文至此,笔者恍然明白了,何以古今中外那么多成就非凡的著名人物,在个人生活琐事上都容易表现出异于常人的.糊涂。

王冕以画什么著称

元代著名的诗画名家王冕,早年家境清贫,儿时曾靠替人放牛为生,靠着刻苦求学的精神和自学成才的悟性,王冕在诗画方面的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以一介寒门学子的身分成长著名为的诗人和画家,堪称现代学子之表率。那么王冕以画什么著称呢?

欲知王冕以画什么著称,须从人物传记中寻找答案。

据《儒林外史》记载,王冕平生喜爱梅花之高洁,因而他的画作中,以画梅著称,尤擅墨梅,他笔下的墨梅,时而点缀枝头报春归,时而傲雪凌霜迎寒风,形态优美,栩栩如生,见过之人无不惊叹其画技之高超。

在当世所保存的王冕书画作品中,有一幅墨梅*与一幅白梅*,二者描绘笔法各有千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中诗画相映,妙趣横生,皆为王冕之代表作。

那么王冕还以画什么著称呢?其实除了梅花之外,王冕对画荷花也颇有心得。相传他画荷花之时,能将整个身子趴在荷塘边上,一边观察一边下笔,往往一画便是好几个时辰不知疲倦。

若说有谁能将周敦颐笔下“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的亭亭身姿准确地描绘于宣纸之上,则当属王冕无疑。

王冕笔下的荷花,造型端庄优雅,灵动而颇有神韵。据说他还时常钻研各种颜料上色技巧,别出心裁地用红石磨成粉,与草汁调和,做成颜料上色,因而使得他画出的荷花更显柔美逼真,自成一派风格。

本文发布于:2022-12-09 04:33: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157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著名画家   王冕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