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列传第二十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2-12-09 04:00:00 阅读: 评论:0

《明史·列传第二十九》阅读及答案参考

在各领域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分析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你所了解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明史·列传第二十九》阅读及答案参考,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明史·列传第二十九》阅读及答案参考1

黄子澄,名湜,分宜人。洪武十八年,会试第一。由编修进修撰,伴读东宫,累迁太常寺卿。惠帝为皇太孙时,尝坐东角门谓子澄曰:“诸王拥重兵,多不法,奈何?”对曰:“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汉七国非不强,卒底亡灭。大小强弱势不同,而顺逆之理异也。”太孙是其言。比即位,命子澄与齐泰同参国政。谓曰:“先生忆昔东角门之言乎?”子澄顿首曰:“不敢忘。”退而与泰谋,泰欲先*燕。子澄曰:“不然,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

会有言周王橚不法者,遂命李景隆帅兵袭执之,连湘、代诸府。于是废橚及岷王楩为庶人;幽代王桂于大同;囚齐王榑于京师。湘王柏自焚死。敕燕议周王罪。燕王上书申救,帝览之恻然,谓事宜且止。子澄与泰争之,出相语曰:“今势如此,安可不断?”明日又入言曰:“今所虑者独燕王耳,宜因其称病袭之。”帝犹豫曰;“朕即位未久,连黜诸王,若又削燕,何以自解于天下?”子澄对曰:“先人者制人,毋为人制。”帝曰:“燕王智勇,善用兵。虽病,恐猝难*。”遂止。乃命都督宋忠调缘边官军屯开平,选燕府护卫精壮隶忠麾下,召护卫胡骑指挥关童等入京,以弱燕。皆泰、子澄谋也。时燕王忧惧,以三子皆在京师,称病笃,乞三子归。竟遣还。未几,燕师起,泣誓将吏曰:“陷害诸王,非由天子意,乃奸臣齐泰、黄子澄所为也。”

及燕兵渐南,与齐泰同谪外。子澄微服由太湖至苏州,与知府姚善倡义勤王。善上言:“子澄才足捍难,不宜弃闲远以快敌人。”帝复召子澄,未至而京城陷。乃就嘉兴杨任谋举事,为人告,俱被执。子澄至,成祖亲诘之。抗辨不屈,磔死。族人无少长皆斩,姻*悉戍边。一子变姓名为田经,遇赦,家湖广咸宁。

(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九》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伴读东宫,累迁太常寺卿迁:升职B.汉七国非不强,卒底亡灭卒:最终C.太孙是其言是:认为……正确D.族人无少长皆斩无:没有【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惠帝为皇太孙时先人者制人,毋为人制B.临以六师,其谁能支何以自解于天下C.退而与泰谋未至而京城陷D.乃命都督宋忠调缘边官军屯开平乃奸臣齐泰、黄子澄所为也【小题3】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王子澄“做事不轻易放弃”的一组是 (3分)

①子澄顿首曰:“不敢忘。②囚齐王榑于京师

③子澄与泰争之④与知府姚善倡义勤王

⑤乃就嘉兴杨任谋举事⑥抗辨不屈,磔死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⑤⑥D.③④⑤【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子澄和齐泰一起谋划削夺诸王兵权的事,齐泰提出先对付燕王,而王子澄认为应该先讨伐周王。B.惠帝命燕王议定周王的罪行,燕王上书求救,惠帝看了很悲伤,认为事情应暂且停止,对此王子澄和齐泰的意见彼此不一致。C.为了削弱燕王势力,子澄还与齐泰共同谋划了挑选燕府精壮的护卫归属于宋忠部下以及召集护卫和指挥入京等事宜。D.王子澄受车裂之刑而死,他的同族无论长幼都被斩了,只有一个儿子改姓名为田经,才得以幸免。【小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9分)

(1)明日又入言曰:“今所虑者独燕王耳,宜因其称病袭之(3分)

(2)以三子皆在京师,称病笃,乞三子归。(3分)

(3)子澄才足捍难,不宜弃闲远以快敌人。(3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B

【小题5】(1)第二天又进言:“现在所顾虑的人只有燕王了,应该趁他称病的时候袭击他。”(“明日”、 “因”各1分,句意1分)

(2)因为他的三个儿子都在京城,于是就称病情加重,乞求三个儿子回去。(“以”、“笃”各1分,句意1分)

(3)子澄的才干能够抵御灾难,不应该弃置他到无关紧要的偏远的地方不用而使敌人感到痛快。(“捍”、“快”各1分,句意1分) 答案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无:无论、不管。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

【小题2】

试题分析: B项两个“以”均是介词,“凭”或“用”;A项第一个“为”是动词,译为.”;第二个“为”是介词,译为“被”。 C项第一个“而”是承接关系,译为“之后”,第二个“而”是转折关系,译为“但是,却”;D项第一个“乃”连词,译为“于是”,第二个“乃”动词,译为“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

【小题3】

试题分析:①表明王子澄没有忘记和惠帝说过的话;②是惠帝所为。

【小题4】

试题分析:应是王子澄、齐泰两人与惠帝的意见不一致,两人和惠帝争论。

考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小题5】

试题分析:文言翻译,要先理解所要翻译的句子,了解它们的基本意思,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字字落实:

(1)句要抓住“明日”和“因”这两个关键词。它们古今用法不同,是得分点。明日,第二天;因,趁机。

(2)句中要注意虚词“以”的翻译和“笃”和解释。以,因为;笃,浓,重。

(3)句中要注意“捍”“快”这两个词,它们后面都有名词,因此它们都充当谓语动词,具体是什么意思,取决于后面的宾语。捍,后有宾语“难”,灾难,“捍”就作“抵御”“抵挡”讲;“快”本形容词,其后有宾语“敌人”,因此此处应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是使动用法,使……痛快。

文言文参考译文

黄子澄,名湜,分宜人,洪武十八年,取得会试第一名。由编修晋升为修撰,担任太子伴读,多次得到升迁而担任太常寺卿。惠帝做皇太孙时,曾经坐在东角门对黄子澄说:“诸位王叔拥有力量雄厚的军队,很多都不合法度,怎么办?”黄子澄回答说:“诸王拥有守卫的军队,才能保护自己。如果有突发事件,凭皇帝的禁卫军到来,难道有谁能抵挡?西汉七国诸侯不是不强大,最后还是灭亡了。这是因为大小强弱的势力不同,而顺正与邪逆的事理更是不同啊。”皇太孙认为他的话正确,等到登上皇位,命令黄子澄与齐泰共同参与国家政事,惠帝对他说:“先生还记得以前东角门的话吗?”黄子澄跪拜说:“不敢忘记。”退朝之后和齐泰谋划,齐泰想先*谋对付燕王。黄子澄说:“不能这样,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的时候,尚且有很多不合法度的做法,削夺他们的兵权会有名义。如今要讨伐有罪的王,应该先讨伐周王。周王,是燕王的同母弟弟,除去周王犹如是剪断燕王的手和脚。”

适逢有人说周王橚不遵守法度,于是命李景隆率兵偷袭并捉拿他,连带袭击了湘、代诸王,于是废黜了周王橚及岷王楩并贬他们为庶人;在大同幽禁了代王桂;在京城囚禁了齐王榑。湘王柏自焚而死。惠帝命燕王议定周王的罪行。燕王上书求救,惠帝看了书信很悲伤,说事情应该暂且停止。王子澄与齐泰两人和惠帝争论,王子澄出来对齐泰说:“现在形势已经这样了,怎么能够不果断?”第二天又进言:“现在所顾虑的人只有燕王了,应该趁他称病的时候袭击他。”惠帝犹豫说:“我登上皇位不久,接连废黜了诸王,如果又除去燕王,我用什么来向天下人解释自己?”王子澄回答说:“领先于别人的人控制别人,您不要被别人控制啊。”燕王智勇双全,善于用兵,即使抱病,恐怕仓猝间也难以谋取。”于是就中止了这事。于是惠帝命都督宋忠征调边界的官兵在开平驻扎,挑选燕府精壮的护卫隶属于宋忠部下。召集护卫胡骑和指挥关童等人入京,借此来削弱燕王。这些都是王子澄与齐泰谋划的。当时燕王很担忧和恐惧,因为他的三个儿子都在京城,于是就称病情加重,乞求三个儿子回去。惠帝终于让他的三个儿子回去了。不久,燕王的军队发动战事。燕王哭着告诫将领和官员说:“陷害诸王,不是出于天子的意思,是奸臣齐泰、黄子澄所谋划的。

等到燕军渐渐往南,王子澄与齐泰一同被降职外调。子澄换了普通百姓的衣服从太湖到了苏州,和知府姚善倡议共同为王事尽力。姚善上书说:“子澄的才干能够抵御灾难,不应该弃置他到无关紧要的偏远的地方不用而使敌人感到痛快。”惠帝于是重新征召王子澄,王子澄还没有到京城,京城却沦陷了。于是去找嘉兴的杨任商量起事,被人告发,和杨任一起被捉。子澄被押到京城,成祖亲自审问他,他坚决反抗和争辩,不肯屈服,最终受车裂之刑而死。他的族人无论长幼都被斩,由婚姻关系而结成的亲族全部被发配去戍守边疆。有一个儿子改姓名为田经,得以赦免,在湖广咸宁安家。

《明史·列传第二十九》阅读及答案参考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小题。(19分)

齐泰,溧水人。初名德。洪武十七年,举应天乡试第 一。明年成进士。历礼、兵二部主事。雷震谨身殿,太祖祷郊庙,择历官九年无过者陪祀,德与焉,赐名泰。二十八年,以兵部郎中擢左侍郎。太祖尝问边将姓名, 泰历数无遗。又问诸*籍,出袖中手册以进,简要详密,大奇之。皇太孙素重泰。及即位,命与黄子澄同参国政。寻进尚书。时遗诏诸王临国中毋奔丧王国吏民听朝廷节制诸王谓泰矫皇考诏间骨肉皆不悦。先是,帝为太孙时,诸王多尊属,拥重兵,患之。至是因密议削藩。

建文元年,周、代、湘、齐、岷五王相继以罪废。七月,燕王举兵反,师名“靖难”。指泰、子澄为奸臣。事闻,泰请削燕属籍,声罪致讨。或难之,泰曰:“明其为贼,敌乃可克。”遂定议伐燕,布告天下。时太祖功臣存者甚少,乃拜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帅师分道北伐,至真定为燕所败。子澄荐曹国公李景隆代将,泰极言不可。子澄不听,卒命景隆将。当是时,帝举五十万兵畀景隆,谓燕可旦夕灭。燕王顾大喜曰:“昔汉高止能将十万,景隆何才,其众适足为吾资也!”是冬,景隆果败。帝有惧色,会燕王上书极诋泰、子澄。帝乃解二人任以谢燕,而阴留之京师,仍参密议。景隆遗燕王书,言二人已窜,可息兵。燕王不听。明年,盛庸捷东昌,帝告庙,命二人任职如故。及夹河之败,复解二人官求罢兵,燕王曰:“此缓我也。”进益急。

始削藩议起,帝入泰、子澄言,谓以天下制一隅甚易。及屡败,意中悔,是以进退失据。迨燕兵***,复召泰还。未至,京师已不守,泰走外郡谋兴复。时购泰急。泰墨白马走,行稍远,汗出墨脱。或曰:“此齐尚书马也。”遂被执赴京,同子澄、方孝孺不屈死。泰从兄弟敬宗等皆坐死,叔时永、阳彦等谪戍。子甫六岁,免死给配,仕宗时赦还。

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九》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明其为贼,敌乃可克 克: 战胜

B.景隆遗燕王书,言二人已窜 窜:逃窜

C.时购泰急 购:重金收买

D.泰从兄弟敬宗等皆坐死 坐:定罪、连坐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时遗诏诸王临/国中毋奔丧王/国吏民听朝廷节制/诸王谓泰矫皇考诏/间骨肉/皆不悦

B、时遗诏诸王临国中/毋奔丧/王国吏民听朝廷节制诸王/谓泰矫皇考诏间/骨肉皆不悦

C、时遗诏诸王临/国中毋奔丧王/国吏民听朝廷节制诸王/谓泰矫皇考诏间/骨肉皆不悦

D、时遗诏诸王临国中/毋奔丧/王国吏民听朝廷节制/诸王谓泰矫皇考诏/间骨肉/皆不悦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齐泰做官多年都没有过失,有一年,天雷震坏了谨身殿,太祖到寺庙祭祀祷告,让他参与,并赐给他名字为齐泰。

B.建文帝素来器重齐泰,在未做皇帝时就看重他,后来即位,就让齐泰与黄子澄共同参与国家政事,不久将他的官职提升为尚书。

C.齐泰很有见识,在燕王初造反时,就建议对天下昭示燕王叛贼的身份,因此受到燕王忌恨。燕王直指齐泰、黄子澄是奸臣,要求对他们惩办。

D.齐泰是一个忠义之士,他被捕后,忠于建文帝,不屈而死,他的亲人受他牵连被判死刑或被流放,儿子因为年幼,没有被处死。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燕王顾大喜曰:“昔汉高止能将十万,景隆何才,其众适足为吾资也!”(5分)

(2)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项羽之死》)(5分)

8、B (窜:放逐、流放)

9、D

10、C(事件的顺序颠倒。燕王直指齐泰、黄子澄是奸臣,要求对他们惩办发生在前,齐泰建议对天下昭示燕王叛贼的身份发生在后。且强加因果)

11、(1) 燕王朱棣(知道之后)却很高兴地说:“昔日汉高祖那样的英才也只能率领十万兵马,李景隆有什么才能,他的`人马正好足够成为我的军资。”(“止”“将”“适”“资”每处1分,句意通顺1分)

(2)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惜(我)而奉我为王(让我称王),我有什么面目去见他们呢?纵然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在心中不感到有愧吗?(“王”、“独”每处1分,状语后置1分,句意通顺2分)

参考译文

齐泰,溧水人,原 名德。洪武十七年在应天进行乡试获得第一名。洪武十八年又中进士。后来任礼部、兵部的主事。皇宫三大殿的谨身殿不幸被雷击中,明太祖去郊外的祖庙进行祭 拜,选择朝中为官九年并且没有过错的官员陪同祭祀,齐泰符合这些条件所以陪同明太祖前去祭祀,明太祖为他赐名泰。洪武二十八年,齐泰从兵部郎中被提拔为兵 部左侍郎。明太祖曾经问过边境将领的姓名,齐泰一个不错地说了出来。然后明太祖又询问各种*籍,齐泰拿出袖中的手册给明太祖,简要而详细地说出了各种* 集,于是明太祖很重视他,并且皇太孙朱允炆也素来很重视他。建文帝继位之后,命齐泰与黄子澄共同参与国政。很快齐泰就被晋封为兵部尚书。当时明太祖遗诏诸王都要待在自己的封地,不要前去南京奔丧,各藩王所在的王国无论官吏还是平民 都要听朝廷的节制。诸王听了之后都说齐泰在矫诏,离间皇族骨肉亲情,都不高兴。之前,建文帝为皇太孙之时,诸王大多都享受很多特权,个个手拥重兵,时间长 了必为朝廷的心腹之患。于是建文帝登基之后与齐泰他们秘密谋划削藩。

建文元年,周、代、湘、齐、岷 五王相继被削。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朱棣在北平以“靖难”为名举兵,指齐泰、黄子澄等人为奸臣。事情传到朝廷之后,齐泰请求建文帝削去燕王的属籍,宣布罪 状,并加讨伐。有人诘问齐泰,齐泰说:“公开指出朱棣是乱臣贼子,才可以攻克他。”于是定下计来大举伐燕,并且布告天下。当时明太祖时期的***功臣还健在 的人非常少,于是建文帝拜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率领大军北伐燕军,不料到了真定就被燕军所败。于是黄子澄推荐曹国公李景隆代替耿炳文为大将军,齐泰极力 阻止,认为不可。黄子澄不听,最终建文帝还是命李景隆为大将。

当时,建文帝派出五十万军队交给李景隆指挥,李景隆信誓旦旦地说燕军指日可灭。燕王朱棣(知道之后)却很高兴地说:“昔日汉高祖那样的英才也只能率领十万兵马,李景隆有什么才能,他的人马正好足够成为我的军资!”同 年冬,李景隆果然被打败。建文帝非常惊惧,适逢燕王朱棣上书诋毁齐泰、黄子澄。于是建文帝解除了齐泰的职务,但是背地里留他们在京师,仍参与密议。李景隆 给燕王朱棣书信,说齐泰和黄子澄已经被罢免了,请求朱棣息兵。燕王朱棣不听。建文二年,盛庸在东昌大捷,建文帝祭告祖庙,命齐泰和黄子澄二人任职如故。到 了夹河之战失败之后,建文帝又解除了齐泰和黄子澄二人的官职请求燕王罢兵,燕王朱棣说:“这是建文帝的缓兵之计啊。”于是进攻更加激烈。

自从削藩的建议开始出现,建文 帝听从了齐泰、黄子澄的进言,说以天下制约燕王一隅之地非常容易。但是燕王起兵之后南军屡屡失败,建文帝非常后悔听从了齐泰等人的削藩之议,因此导致进退 为难。等到燕军步步紧逼之后,建文帝又将齐泰召回京师。齐泰还没有回到京师,就已经被燕军攻破了,齐泰逃到了外郡*谋兴复建文帝的基业。当时燕军非常急切 地抓捕齐泰。齐泰将白马涂成黑色出逃,走出很远之后,白马出汗导致墨色脱尽。燕军士兵见了之后说:“这一定是齐泰的马。”于是被擒拿到了皇宫。齐泰同黄子 澄、方孝孺不屈被朱棣杀害。齐泰的堂兄弟齐敬宗等人都被连坐诛杀,他的叔父齐时永、齐阳彦等发配边疆。齐泰的儿子仅仅六岁,免死发配,明世宗的时候才被赦 免。

本文发布于:2022-12-09 04:00: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155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明史   列传   二十一   答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