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民间舞具有什么舞蹈风格特征

更新时间:2022-12-09 01:42:00 阅读: 评论:0

傣族舞的表演形式-傣族舞的特点

傣族舞中的代表孔雀舞 孔雀是傣族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动物之一。孔雀舞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傣族舞蹈之一。由于气候及自然条件关系,傣族地区孔雀较多。傣族人民很早就有饲养孔雀的习惯。

傣族舞蹈体态的基本特征:

“三道弯”是傣族舞蹈富有雕塑美的典型的基本特征。第一道弯从立起的脚掌至弯曲的膝部,第二道弯从膝部到胯部,第三道弯从胯部到倾斜的上身。手臂的动作也是三道弯:指尖至手腕,手腕至肘,肘至臂。腿部的动作还是呈三道弯:立起的脚掌至脚跟,脚跟至弯屈的膝,膝至胯。这种身、手、腿“三道弯”的体态造型是与他们生活在亚热带地域,与姑娘着紧身上衣、长筒裙,与他们信仰小乘佛教,与他们视孔雀为圣鸟而极为喜爱等等,均颇有相关。我们可以看出,服饰的特点、佛教的雕塑、孔雀的姿势神态等都较为直接地反映在傣族舞蹈中。

傣族民间舞蹈的基本手型有:

掌型、曲掌型、冠形(模仿孔雀头)、嘴型(模仿孔雀嘴)、爪型(模仿孔雀爪)等;基本脚型主要有形成三道弯的勾绷脚;基本手位有:“低展翅”、“平展翅”、“双合翅”、“抱翅”、“JI质展翅”等。其舞姿造型上的“三道弯”即是模仿栖息在树桩上的孔雀,那长长的尾翅垂下来的自然的三道弯形态。

傣族舞蹈律动的基本特征:

傣族人民生活在亚热带地区,由于天气湿热,又生活在“宁静的田园”中,人们不喜欢激烈的活动,所以舞蹈动作较为平稳,仪态安详,跳跃动作较少,节奏大都为2/4拍连绵不断的节奏型,舞蹈基本动律多为腿保持半蹲状态,重拍向下,双膝在弯曲中屈伸、动作,以屈伸带动身体颤动和左右轻摆;脚多为脚后踢,踢起时快而有力,落地时轻而稳,这种律动不仅模拟孔雀行走时的步态,还颇像大象在森林中的漫步,具有一股内在的含蓄健稳的力量美。

舞姿造型的“三道弯”和“一顺边”两者融合后形成多种柔媚线条的组合,体现出傣族舞蹈特有的安详、舒缓的规律特点。舞姿“一顺边”来自于人们的劳动生活,如傣族姑娘挑水,挑谷,扬场劳动时的步态和形态。又如农家活中,手拿特大的蔑扇风筛选谷时,手、脚、身体一致,都顺着一个方向,因而在舞姿造型上不仅有三道弯的特点,也具有“一顺边”之美。

傣族舞蹈典型的表演形式:

“孔雀舞”是傣家最喜爱的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也是傣族人民审美特征的生动具体的体现。其表演的形式是:一种是以广场上表演片段为初始的,由男子挎道具舞蹈,舞者头戴塔盔假面具,身穿绘有孔雀羽毛花纹的衣衫,腰部系上用彩纸或彩绸扎成的雀身和雀尾,表演时双手拉线牵引雀尾以使其舞动,内容多为表演孑L雀的林间漫步,溪嬉戏,飞翅下山,拖翅、晒翅、尾翅、飞翔以及极为精彩的开展抖翅等。这种孔雀舞借助道具的表现力,使舞蹈更具形象化,但它同时却又影响了舞者身体动态的发挥。另一种“徒手的,孔雀舞是道具舞的进一步发展。傣族舞蹈家毛相率先改革了笨重的面具和舞具,吸收了许多外来民族舞的动作和技巧,如汉族的圆场步,蒙族的碎抖肩等。1957年他和白文芬表演的《双人孔雀舞》在苏联莫斯科荣获第六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银质奖。同年由中央歌”团金明编导的群”、由崔美善等…表演的《孔雀舞》,对原民间舞作了新的创作和发展,以浪漫的色彩和写意的表情升华了作品主题,荣获第六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金质奖。美丽的孔雀已广泛成为舞蹈艺术家创作舞蹈的素材,女子参加表演占据了主要地位,舞台上涌现出优秀的演员和剧团。由傣族著名舞蹈家刀美兰表演的孔雀舞,以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优美多姿的舞技,闪烁着璀璨的光芒,被誉为“傣家的金孔雀”。到了80年代,由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创作表演的独舞《雀之灵》以出神人化的表演,摘下了全国第二届舞蹈比赛的桂冠。美丽的孔雀,使艺术的舞台更加绚丽多姿。

傣族除了喜爱表现孔雀外,另一喜爱表现的题材是水。傣族谚语:大象跟着森林走,傣族家尾着清水走。傣族先民自古以来就是临水而居的民族。从经济上看,傣族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辛勤的水田劳作更加深了人民对水的感情。从傣族民族的文化风情、传说故事来看,都多与水紧紧相关。在他们看来,澜沧江是雷鸣的瀑布,傣家之所以会唱歌,是因为一个姑娘从山泉滴水的声音中得到启示,模仿山泉滴水而成歌。所以他们一生下来就要受到水的洗礼,人死去人棺前也还是要受水的洗礼。每年傣族都以过泼水节,来纪念那牺牲自己杀死魔王而造福百姓的姑娘。水是他们物质生活必需品,同时又是他们精神生活的必需品。因此,舞蹈中也非常喜爱表现这一题材。80年代由傣家刀美兰表演的舞蹈《水》充分体现这一点。

“嘎光舞”也是傣族民间舞蹈的主要表演形式。傣语意为“围着鼓跳舞”,表演形式自由,时间地点不拘,男女老幼皆可参加,是民族风格浓郁的自娱性舞蹈形式。舞者围着象脚鼓和错锣屈膝半蹲并均匀颤动,以手部的`转腕动作,突出傣族舞蹈的“三道弯”和“一顺边”。男子舞蹈时还有较大幅度的俯仰、转身和划动手臂动作。近年,由群众舞蹈工作者加以规范的“新嘎光”,在德宏地区普遍展开。新嘎光不强调颤动,步法为错步或点步,舞姿活泼、欢快、潇洒自如,深受群众喜爱。

【拓展】傣族舞之孔雀舞

孔雀舞

孔雀舞是傣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傣族的许多村寨都有长于跳孔雀舞的人。由于代代相传及民间艺人精心创造,形成了各具物色、不同流派的孔雀舞。孔雀舞的内容,多为表现孔雀飞跑下山、漫步森林、饮泉戏水、追逐嬉戏、拖翅、晒翅、展翅、抖翅、亮翅、点水、蹬枝、歇枝、开屏、飞翔等等。感情内在含蓄,舞蹈语汇丰富,舞姿富于雕塑性,舞蹈动作多保持在半蹲姿态上均匀的颤动,身体及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形成了特有的三道弯舞姿造型,手形和手的动作也较多,同一个舞姿和步法,不同的手形或手的动作,就有不同的美感和意境。孔雀舞有严格的程式和要求,有规范化的地位*和步法,每个动作有相应的鼓语伴奏。除摹拟孔雀生活的各种动作外,也表现神话故事,德宏州的孔雀舞多表现一只孔雀在森林里被恶魔或国王抢走,另一只飞跑找寻的情景,西双版纳州的孔雀舞则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召树屯与楠木诺娜》中王子与孔雀公主再次相会的情节。表现神话故事的舞蹈中,还有金鹿、猴子、大象、猎人等出场。

由于气候及自然条件关系,傣族地区孔雀较多。傣族人民很早就有饲养孔雀的习惯。傣族人民认为孔雀美丽、善良、智慧,是吉祥的象征,对它怀有崇敬的感情。傣族群众常把孔雀作为自己民族精神的象征,并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歌颂美好的生活。

傣族人民为什么喜欢跳孔雀舞

富饶美丽的傣乡,素有“孔雀之乡”的美称。过去,每当晨曦微明或夕阳斜照的时刻,在人迹稀少的密林中,经常可以看见美丽俊俏的孔雀翩翩起舞。因此,孔雀在傣族人民心中是吉祥、幸福、美丽、善良的象征。每逢佳节,傣族人民都要聚会一堂,观看由民间艺人表演的根据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及佛经故事等编成的孔雀舞和表现孔雀生活习性的舞蹈。

舞蹈表现了魔鬼欲霸占孔雀为妻,人面鸟身的孔雀,奋力抖动自己美丽的羽毛,发出了绚丽灿烂的光芒,使魔鬼双目失明,最终孔雀取得了胜利。据说“傣”的含义就是和平,傣族就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孔雀是傣族的崇拜物,在一首歌里唱道:“孔雀,最爱好和平,她的心像月亮一样光明……”在孔雀舞里也寄寓了傣族人民的愿望和审美心理。孔雀舞原先是舞者带着笨重的孔雀架子和面具表演,难以充分显示人体动态和技艺。

孔雀舞的起源

关于孔雀舞的美丽传说,一千多年前的傣族民间就流传着很多种不同的版本了。

传说中,孔雀并没有一身华丽的羽毛,尾羽上也没有漂亮的圆眼,但因其温顺驯良,深得人们的喜爱。在“摆帕拉”这个小乘教的宗教节日庆典上,佛祖为普渡众生而下凡说法,被信徒纷纷围住。在遥远的天柱山上,栖息着一只雄孔雀,得知佛祖下凡后匆忙赶往寺庙,但因人多而不能靠近,在外围急得打转。佛祖觉察到孔雀的虔诚,投出佛光一束,去照耀孔雀,因孔雀正打转奔跑,这束佛光只照到孔雀的尾部,霎时间,雄孔雀的尾部变得五光十色,缀满了美丽的圆眼*案。自此后,每当“摆帕拉”节来临,雄孔雀都会从天柱山赶来,以其美丽的翎羽和优美的舞姿,为佛祖献上一支孔雀舞,也向人们展示佛祖恩赐的异彩。此后,为了祈福吉祥和赕佛,人们都会在年节及庆典的日子跳起孔雀舞,来表达美好的愿望。这就是傣族宗教节日一定有传统孔雀舞表演的由来。

本文发布于:2022-12-09 01:4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146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傣族   民间舞   舞蹈   特征   风格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