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过诵读品味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2. 诸葛亮怎样提出自己的策略?
3. 能够把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历史背景
5.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6. 检查预习,读准确下列字音
7. 理解诸葛亮特有的精神个性
8. 能够结合语境准确的说出课文中文言词语的一次多义,辨析、说出词类活用现象。
9. 通过讨论,用自己的话概括归纳要旨及战略方针。
10. “信义著〈于四海〉——威信和正义在全国都很显著。
11. 掌握文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方法。
12. 文从句顺辨读疑──合作为旋律,疏通
13. 对照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大意。
14.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15. 全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
16. 古今异义将军宜枉驾顾之古义:拜访;今义:照顾。
17. “欲信大义〈于天下〉)”——想要在天下人面前伸张大义。
18.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19. 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了三代,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孙权这方面可以以他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
20. 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形势的,他怎样一步步通过说理提出策略的?
21. 因屏人曰:。“汉室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22. 孤不度德量力。
23. 老师提出重点字词,要求学生作答。(可以当堂提问,也可以出示幻灯片)
24. 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形势的,他怎样一步步通过说理提出策略的?
25. 操既拥百万之众,此诚不可与争锋,你为什么不投奔曹操尽快统一中国结束民不聊生的日子?
26. 交流总结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写法。
27. 它山奇石巧攻玉──小说为参照,对比
28.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29. 徐庶把诸葛亮比作“卧龙”,说明了什么?
30. 学生对照地图解说的时候,要启发学生说出诸葛亮那种意气风发的神采,说出诸葛亮那种酣畅淋漓的气势,还要注意说话的层次性和逻辑性。
31.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32. 对比阅读对“显影”出原文本的特色极为有利。这样的教学方式首先要选择好拓展阅读的对比文本,形成风格反差;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对比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原文本的解读而不是其他,否则原文本会被淡化,会成为一道引子,教学就偏离了应有的轨道。
33. “曹操比〈于袁绍〉”——曹操和袁绍相比。
34.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35.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36. 通过自读,基本熟悉文章的内容。
37.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38. 感受诸葛亮非凡的政治军事才能和卓越的远见。
39. 第一部分(第1段):写诸葛亮“躬耕”而“好为《梁父吟》”“自比管仲、乐毅”,是正面写他有不凡的抱负;“时人莫之许”从反面衬托,说明一般人不了解他;“惟……谓为信然”一句则从侧面写出只有知己才真正了解他。这一段使人们对诸葛亮有一个初步认识。为下文刘备的出场作铺垫,为徐庶荐诸葛亮埋下伏笔。
40. 既然是写诸葛亮,为什么要花笔墨写徐庶、张飞、关羽等人?
41. 组织阅读比较
42. 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43. 第四部分(第6段):写关、张不悦和刘备称他得亮“犹鱼之有水”,照应开头,再次从侧面衬托出诸葛亮的卓越才能。这一比喻也写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赖和极为满意的心情。
44. 学生交流自己从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影视戏剧中了解的诸葛形象,可讲故事,可说成语,可谈典故。
45. 学习古人按一定顺序说理论事的方式。
46. 历史背景。
47. 荆州:北面靠着汉水、沔水;东面与吴会相连,西面与巴郡蜀郡相通,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北据汉、沔此用武之国)
48.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
49.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直枉驾顾之。”
50. 梳理课文结构
51. 解题。
52.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53. “跨州连郡者”——指控制几个州郡的地方军阀。州、郡,均为当时的地方行政区域。
54. 刘备称他得亮“犹鱼之有水”,说明了什么?
55. 第二部分(第2段):徐庶把诸葛亮比作“卧龙”,这一比喻形象地显示了诸葛亮是一个隐居山野而具有超人才智的非凡人物(“龙”是传说中的动物,“卧龙”是说它目前虽然卧伏在草野之间,一旦风云际会,就会飞腾九天的)。刘备的“君与俱来”四字,既表明他希望招致人才,又反映了他对诸葛亮还没有真正了解和高度重视。徐庶建议刘备亲自往访,“不可屈致”,就进一步说明诸葛亮的卓越不群,从而提高了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并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
56. “将军岂愿见之乎?”“将军岂有意乎?”——两个“岂”字都不能译为“难道”,应译为“可”,表示一种委婉而期待的语气。(一说“岂”,相当于“其”,表语气,亦通。)
57. 时人莫之许也。
58. 通假字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
59.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本文发布于:2023-01-31 12:55: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1366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