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情境创设系统推荐

更新时间:2022-12-26 06:05:00 阅读: 评论:0

初中物理关于情境创设的常见方法

物理一般指物理学。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物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初中物理关于情境创设的常见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适当的情境创设是很必要的。初中年龄段是人的智力发展的转折时期。智力的核心是思维,从思维的发展过程看,三岁前到幼儿园孩子的思维是由动作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了小学,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整个初中时期是进入抽象逻辑思维阶段。在物理教学中适当的情境创设采用大量学生已具有的感性知识,可以使学生从具体事物中学习,以帮助学生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

情境创设是利用学生和对象之间相互作用,将学生学习的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的知识进行有意义的联系,使情境创设的对象作为新的知识的固着点。在新旧知识之间通过问题的形式建立连接,学生的回答反映了思考的结果,根据学生的回馈进行适当的修正和引导。情境创设在学生知识的迁移方面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情境创设可以模拟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不止是体验在书本和试卷中的文字,而是更多的参与生活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把教育和生活割裂开来。在这一章中我以浮力一章的知识情境创设为例分析一下情景创设的常见方法。

第一类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答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实现教学目的。学生思维的良好情境,更多来源于激起思维的问题本身。根据认识理论,物理课堂教学过程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使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而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提出问题。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做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之前,经过数学推理浮力的大小和排开液体的重力是有关系的`,教师设置情境,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何测量两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已经学过用称重法测量浮力的大小。在测量浮力时,使用的是普通的烧杯,有的同学顺着这个想法会想出将烧杯放在容器里,装满水后,向烧杯里面浸入重物,这种方法也是可以的,但是水流沿着烧杯流下时会在烧杯壁上留下大量的水,会造成误差。通过对学生的指导,找到最优化的解决办法,使用溢水杯,这样就可以提供实验器材,进行实验了,学生亲自思考过解决问题的办法,会比教师直接告诉答案,或者查看书本要记忆深刻。学生的思维都是问题开始的,教师在实验前,根据实验物品,提出合适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顺着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增强解决问题能力。

第二类是创设生活情境,所谓生活情景,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生活中的场景,创设与学生的生活认知相联系的情境。学生在学习科学概念之前,头脑中已经存在一些来自于生活经验的对一般客观事物的直觉认识,情境创设可以对学生大脑中已形成的物理前概念进行正确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都有自己的理解,这一理解涉及到物理学的各分支,通常被称作前概念。生活经验是获得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之一,一个初中学生即使初次接触物理概念,有些知识是在小学的课本中进行学习,这些知识有的是为了学生基本了解,不是很全面,学生有着十多年的生活经验作为知识来源,这些知识有些是与科学概念不相符合的,教师要在准备课程之前找到学生的前概念,唤起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用科学方法加以验证。例如:在浮力一节引入的时候教师播放生活中常见的树叶,鸭子,轮船等漂浮在液体表面上的物体图片文案,学生学习过浮力,知道这些物体是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且浮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但是对于放在液体中就会下沉的物体,学生却很难确定是否受到浮力,所以教师在此处加一个实验,准备一个水槽,首先将乒乓球摁在水下,乒乓球浮了起来,再将一个重物放在水中,重物下沉,向学生提问重物是否受到浮力。联系学生生活中的常见的重物放在水中会下沉的生活经验,引发出学生的前概念。学生有的回答受到浮力,有的回答不受到浮力。最后通过设计科学实验验证浸没在水中的重物的受力情况,用实验证明浸没在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生活情境的创设可以通过生活场景逼真的模拟,也可以引发认知冲突。

第三类是创设实验情境,实验情境就是利用身边的常见的生活用品,让学生亲手进行实验,提高学生的参与性。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我们就应尽可能地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既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的认识与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满足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需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设计一些小实验类的游戏。例如:在讲解浮力的应用时,有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是轮船的漂浮原理,在讲解这个知识点之前,设计一个小实验,将一块橡皮泥捏成实心的放在水里,橡皮泥就会下沉到水中,问问同学们是否有办法让橡皮泥不下沉。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将橡皮泥捏成船型,由于排水量增加了,所以受到的浮力增大了,能够漂浮在水面上,所以虽然轮船是钢铁做成也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因为学生小的时候都玩过橡皮泥,所以对这个游戏不会产生陌生,在娱乐中把轮船的工作原理学会。实验情境创设分为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教师利用专业的实验教具或者自制的教具演示实验原理,能够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到实验的现象以及工作的原理。例如:在讲解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时,可以选择播放多媒体图片文案或者视频文案,我选择使用潜水艇模型,实际操作演示实验,让学生更直观的看到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体积不变,通过改变潜水艇中水的多少来改变潜水艇的重力,当重力比浮力大时,会发现潜水艇下沉,只有当浮力等于重力时,潜水艇才会静止在水中。通过学生观看教师的演示,会留下潜水艇浮力和重力变化的深刻印象。

第四类是创设故事情境,就是根据历史或者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案例创设相关知识点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之后,学生知道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在这个时候穿插阿基米德的故事,国王想要一个皇冠,工匠做成皇冠之后,国王怀疑工匠在黄冠里掺了银,国王用秤来称量皇冠的质量,但是皇冠的质量和黄金的质量相同,国王叫来了阿基米德,让他帮忙。阿基米德冥思苦想也没想到合适的办法,有一天他洗澡时,走进浴缸时,发现水向外溢出。阿基米德想到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就是液体排开水的体积。阿基米德根据这个发现,进行了实验,两个容器中装满水,将王冠和等质量的黄金放在水中,发现装皇冠的容器溢出的水比装黄金的容器溢出来的水多。证明王冠的体积比黄金的体积要大,所以王冠不是纯的黄金。在这个故事中,让学生感受阿基米德探索的精神之外,想让学生提炼出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为下面的测量浮力大小进行铺垫。这个实验并不是很复杂,但是对于两千多年前的阿基米德来说,这个发现是有重要意义的。在讲完故事后,用易拉罐让学生模拟体会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排开液体的体积。加深对阿基米德发现原理的理解。在故事情境创设时也可以引入一些新奇的历史故事,我们博大精深文化宝库中有丰富的资源。

情境创设根据分类原则不同还有其他的方式,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的使用情境创设。在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障碍的基础上,针对教育目标,选择合适的情境创设方式,并在情境创设后进行科学的方式评价,进行有效的反思。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物理记忆常见的7种方法

众所周知,没有记忆就没有学习。物理学科的记忆是物理学科智力活动的基础,也是物理学习的仓库。没有丰富的物理知识信息储藏仓库,智力活动这座工厂就只有停工待料。因此培养学生记忆物理知识的能力非常重要。以下为增强物理记忆常见的7种方法:

1.实验记忆法

物理实验能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符合认知规律的表象;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得到科学方法训练。例如:做一个覆杯实验,大气压存在的事实让学生久久不能忘怀;用弹簧测力计拉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毛刷,摩擦力的方向栩栩如生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实验多种感觉器官将知识信息传入神经中枢进行思维加工,同时输出反馈信息、控制观察和操作器官,让学生获取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信息,从而达到加深理解和增强记忆的目的。实践证明:从实验中得到的知识比死记硬背学到的知识效果好得多,记忆准确、牢固。

2.直观记忆法

教学中,通过实物、模型、绘制挂图、自制教具等手段、或使用电视、多媒体课件等电教媒体,以及形象生动比喻,将抽象的物理理论形象化,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如利用汽油机的活动挂图,汽油机模型,自制课件能深入浅出地讲清其工作原理。这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归纳、总结记忆法

物理现象的千变万化是有其规律的,只有找到事物之间的变化规律,抓住事物变化的本质,就可以理解其事物变化的原因。而物理记忆以理解是记忆的基础,以对知识的系统化为捷径,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寻找物理变化规律加以归纳总结,理解越透彻,记忆越牢固。例如: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可以归纳为:①电路要闭合;②是部分导体;③一定切割磁感应线。又如:光的反射定律可以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5.对比记忆法

将新旧知识中具有相似性和对立性的有关内容,以及某些易混淆的概念、定义和规律等知识,通过分析、对比找出异同点及联系,可以加深理解,增强记忆。例如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可以采用列表的方法对照比较,在学生脑海里形成清晰的轮廓,大大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6.趣味记忆法

在教学中,强调理解记忆,并不排除机械记忆。有些内容本身没有什么需要理解的,或限于学生知识水平无法理解,只能运用机械记忆。为防止枯燥记忆,可采用编顺口溜、口诀,韵语歌谣等形式帮助记忆。在《杠杆》教学中,作力的力臂是一难点,可以编顺口溜:作力臂,并不难,找到点(支点),找到线(力的作用线),作垂线。这样易读易记,朗朗上口,可以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激发学习动机,降低记忆难度,提高记忆效率。

7.缩略记忆法

物理需要记忆的知识多,学生易“东拉西扯”、“张冠李戴”记不全面。为此,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指出概念或规律的几个关键字或词,组成一句简单话来记忆。例如,学习牛顿第一定律要抓住“物体”、“不受力”、“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等关键字词,来加以记忆。

本文发布于:2022-12-26 06:0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1215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情境   物理   初中   系统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