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二考场考道介绍
科目二,又称小路考,是机动车驾驶证考核的一部分,是场地驾驶技能考试科目的简称,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科目二考场考道介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深圳东森科目二考场共设置了7条考道,每条考道的科目二考试顺序都是一样的:倒车入库,侧方位停车,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曲线行驶,直角转弯。
科目二曲线行驶项目7条考道都是右切入格式,回程道是同一车道。直角转弯项目中,1、2、3号道是右转弯,4、5、6、7号道是左转弯。
1号道单独一条考道完成五个项目。2号道和3号道共用一条曲线行驶与直角转弯考道,4号道和5号道共用一条曲线行驶与直角转弯考道,6号道和7号道共用一条曲线行驶与直角转弯考道。因有共用考道,车辆进入曲线行驶前,另一车道有车先行,必须让行,交替进入考道。
此外,2号道进入曲线行驶的角度不顺,必须提前修正。1、2、7号道下坡后转弯比较急,请注意控制车辆。侧方位停车后接合坡道情况不一,有的偏左,有的偏右,而且过渡空间小,必须及时调整车辆方向。
科目二考试参考
①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
考试中因熄火、溜坡被扣分的很多。停车、起步时应防止车辆后滑,正确使用半联动起步法起步:慢抬离合,当车身有抖动感觉时抬脚刹,踩油门。停车、起步时间不能超过30秒。
②倒车入库
要求一次性入库。应使用半联动控制车速,心中想清楚车轮行动的轨迹,并参照地上边缘线控制车距。
③曲线行驶
任一车轮压道路边缘线都将被扣分。注意保持匀速低速行驶,适当修正方向。
④直角转弯
任一车轮压道路边缘线都将被扣分。注意在进弯前控制车辆紧贴外边线慢速行驶。
⑤侧方停车
要求一次性倒入停车。倒车车尾出线、压线是被扣分最多的细节。倒车未开右转向灯也会被扣分。
最易扣分细节
①中途停车
科目二除了规定需要停车的项目外,其余项目在考试中一律不能停车,需要一次通过,否则考试不合格。
②车身压线
科目二倒车入库、侧方停车取消了以往的竹竿,全部采用地上画线的形式做车库边界,车身压线、越线将不合格。
所以,笼统地说科目二哪个项目最难是没有一定的。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有人觉得难就有人觉得简单。重要的是清楚自身情况,针对性地训练。
许多刚学车的朋友应该都有这样的困惑,坐在车里看着路面比实际的路面宽多了,总是不能正确的判断车子具体在什么位置,下面给大家搜集了网络中几种判断车轮位置的方法提供给大家借鉴。
● 右轮位置
如何判断右轮压线?
因为驾驶员位置靠左,因此预判右侧车轮时的方法与左侧稍有不同。当右侧车道白线与机器盖中央位置重合时车辆就基本轧线了。
如何判断右轮距线60cm?
判断右侧车轮距右侧车道线60cm的问题其实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并且不同车辆的参照物也有所不同,只要保证路面白线在机器盖中央偏右一些位置就没有问题。
● 左轮位置
如何判断左轮轧线?
网络中常见的一种判断方法,驾驶员合适坐姿平视前方,当左侧雨刮器与车身结合点重合于车道左侧白线与车头机器盖的结合点时,左侧已经轧上分道线。通过我们使用不同车辆验证后发现,这样的方法有一定的参考性,但是还不算严谨。由于每个车的雨刮器位置和大小都不一样,所以所谓的'结合点并不统一。
通过几次实验我们发现,当车道左侧分道线与车头结合点距离左侧A柱大约20cm左右时,左侧车轮应该已经或即将压线。
如何判断左轮距线60cm?
当然在日常驾驶中,轧线行驶肯定是不够安全的,因此尽量保持车道中央行驶是最好的办法。目前城市中的车道宽度在3米左右,所以行车时左右预留60cm左右就比较合适。驾驶员合适坐姿平视前方,地面分道线与车辆左前角重合,并且延伸线与前挡风左下角距离10cm左右,此时车辆距左侧车道线大约60cm左右。
● 贴边停车
贴边停车其实道理和上面讲到的情况相同,只是车道线换为了车位线或是马路牙子。当然在停车位允许的情况下,不用刻意太贴近马路牙子,以免发生对轮胎轮毂的刮蹭。必要时通过后视镜观察后方车道线或探头观察更保险。
● 判断宽度能否通过
看了上面的方法肯定有朋友会问,在没有车道线的狭窄路面上怎么判断车辆能否通过呢。首先驾驶员应当对路面宽度有一个大概的判断,路面狭窄情况下应当放慢车速。由于驾驶员位于车辆左侧,因此左侧距离把握肯定比右侧从容,所以车辆可以适当的贴左。
将车辆贴近错车点时,观察两侧障碍物,将障碍物外侧边缘理解为上文提到的车道线,判断左右两侧车轮是否可以在“线”内通过。当然不同于对比车道线,两侧后视镜的宽度也要考虑在内,并且一些判断上的误差也要预留。
当然如果确实技术有限,取巧的办法是等待别的车辆顺利通过后再通过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本文发布于:2022-12-26 04:1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1209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