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三代作文(精选22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祖孙三代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炎热夏日里,我们家却十分凉爽,那都归功于我们家的三代电风扇。
我们的电风扇“爷爷”是一台老式的“海鸥”电风扇,它的工作场所在卫生间,外婆洗衣服的时候一定要开,它有一个大大的“脑袋”,“后脑勺”像一个小山包,显得十分突兀。“脑袋”里面有个锈迹斑斑的蓝色扇叶,下端有一个带着残缺不全的按钮底座,但这些丝毫不影响它的运作。目光落在底座上,你会看到有三个按钮分别是一挡、二挡、三挡。当你调到三挡时,它就像一个得了哮喘的老爷爷,可开到一挡时,它却能胜任,让我回想起小时候太婆的蒲扇带给我的丝丝清凉。
电风扇“爸爸”是一台“美的”电风扇,“年轻力壮”,开到最大可以把纸吹个满天飞呢!
前几年,我们的电风扇“孙子”“出生了”,它是一台空调扇,功能十分齐备,什么八挡定时,什么三挡制冷,光看说明书就让人眼花缭乱了。
虽然空调普及,家家户户普遍使用空调,但是仍然少不了我们的“制冷功臣”——三台电风扇。
一散步*
夕阳西下,父子孙三人在夕阳的余辉中散步.子牵着孙又说又笑的走在前面而父则拄着拐杖在后面艰难的走着.忽然,父不小心跌倒了.子回过头大叫道:“爸,你这么大人了,怎么还这么不小心呢?”说完,继续走他的路。父只好苦笑着艰难的从地上爬起来。忽然,孙又被一块石头绊倒了,子飞速的跑过去将他轻轻的抱起来并且关切的问他跌疼了没有。
夕阳的余晖依旧那么美,可又不那么美了!
二病房*
父和孙都生病了,他们住在不同的病房了。
父的病房冷冷清清的,每天早晨醒来,他面对的只有空空的墙壁,以及护士那冰冷的脸色。他好寂寞。
孙的病房则热闹非凡。子每天都陪伴在他的左右,让他撒娇。我应当说:“他好幸福。”
三吃饭*
饭桌上,父、子、孙三人坐在一起吃饭。父不停的用筷子夹菜给子,而子则不停的用筷子夹菜给孙。而孙则认为这一切都理所应当,尽情的吃起来。
子笑了,他因孙尽情的吃饭而笑。
父笑了,他因子的笑而笑。
每一次看见家里那饱经风霜的汽车,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们一家以前饱经风霜的那段时光。
以前家里很穷,车库里只有一辆爸爸上学时买的“破”自行车,它每天只会在门口的小路上来回奔波。后来,我看见邻居家都有电瓶车,心里不禁羡慕了起来。
之后我们省吃俭用,终于买了一辆属于我们家的电瓶车,看到电瓶车身形轻巧,速度快,省力,我们又开始骄傲起来了。直到看到别人家有了汽车之后,才感觉到了自己的错误所在。
在那之后,我们发达了,买多少辆电瓶车都不是问题,于是我们买了一辆汽车。就算有了汽车,不会开,怎么办呢?正当我们愁眉苦脸时,考官伯伯来到了我们家,给我们解决了难题,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学开车也是必须付钱的,谁让我们就知道羡慕别人呢。
现在车库里已经有了三辆自行车、两辆电瓶车和一辆汽车,这“祖孙三代”可给我们制造了不少麻烦,但我们依然喜欢它们,因为它们可是我们省吃俭用的成果啊。
打开电视机,无论哪个频道,你都会目睹中国社会的超速发展:WTO、2008奥运、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每每看到这些,我不禁就会想起小时候奶奶教我的一首诗: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这首诗是奶奶的爷爷教给她的,如今诗中描绘的那种古朴的田园生活早已被科技化生活所代替。社会的变化,祖国的变迁,使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感到由衷的骄傲与自豪。
听奶奶说,她小时候没念过书,稍大一点就跟着大人们干活了。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起来,从早忙到晚:做饭、下地、洗衣、喂猪……即便是这样一年到头辛苦忙碌着,生活也还是温饱不足。在那样物质匮乏的年代,农民的精神生活也是匮乏的。奶奶说她最喜欢听大人们唠嗑。冬闲的晚上,奶奶家几乎天天都有串门儿的。大人们坐在热炕头上,你一言我一语地唠起嗑来。昏黄的煤油灯下,人们所谈的话题往往都是些狐仙鬼怪之类,这让年纪还不大的奶奶既觉得害怕至极,可又忍不住想去听那怪诞的故事。深夜,人群散了,可奶奶却翻来覆去睡不着,直到第一声鸡叫……
听爸爸说,他小学毕业就参加农业劳动了。那时村东头的张大爷家新买了一台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每天晚上,邻家二叔都早早地来等爸爸,吃完饭后,爸爸就带他去看电视。张大爷家每晚都坐满了一屋子人,若是去晚了是要站着的。二叔每晚看到一半都要发困,老打瞌睡,自己又不敢回去,因为路太黑。所以,那时爸爸最不情愿做的一件事就是带二叔一起去看电视。据爸爸说,当时正播放电视剧《霍元甲》,剧情很精彩。直到现在,爸爸还不时哼起:“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
我说,时代还真是变了。每天放学后,我坐在沙发上先欣赏动画片《小哪吒》,然后走进自己的卧室,拿出书本写作业,毕竟是初中生了嘛!到了晚上九点钟,妈妈还会送来一顿美味可口的夜宵,此时的我感觉生活真是太美好了!
现在,奶奶会说什么呢?她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们这代人可真享福喽!”也许奶奶并不清楚当今社会的发展情况,但就是这样一位目不识丁的老人却以她独特的眼光感受出祖国的巨大变化。街上的路灯不知什么时候亮了,奶奶笑了;集市上琳琅满目,人流如川,奶奶说日子好过了;店铺变为了超市,奶奶糊涂了:“这买东西咋还没人看着呢?不怕丢啊!”……
爸爸呢,现在最爱看的节目要数《新闻联播》了。他说,这是展示祖国变化的一个窗口,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
听了我们祖孙三代的诉说,你会有什么感受呢?《诗经》有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过上了先秦两汉时期劳动人民心中向往的幸福生活——“小康”生活。
我想,未来的祖国是大海,它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未来的我们则是大海上空展翅翱翔的雄鹰,青少年的我们要用自己的青春与才智,创造祖国辉煌灿烂的明天!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成功发射。这一刻,每一个人都屏息凝神,关注着这一激动又庄重的时刻。我们全家祖孙三代在电视机前急切地守候着天宫一号成功发射消息,当最后最后一声号令响起,当听到中央电视台的主播宣布发射成功时,我们全家人都欢呼起来。看到这一幕,我的外公不禁感慨万千……
“50年代,我们最快的交通工具是飞机,而飞机并不是普通人都能坐的。我们支援边疆的年轻人只有坐着绿皮火车从五湖四海来到***,所谓的绿皮火车就是那种夏天“车外凉快,车内蒸炉”的慢车,它最快不会超过每小时60千米,从北京到***需要三天四夜呐。”外公回想起过去的事情。“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我们当时从广播上听到熟悉的《东方红》,许多人激动得泣不成声,许多人走上街头奔走相告,有的人燃放鞭炮庆祝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那时的心情是用言语无法形容的。”外公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仿佛带我走进了他们那个年代。“1970年?我的妈妈还没出生呢,外公我去问问老妈,问一下她,是不是会知道更多的中国航天事迹呢?”我急切的想知道更多的航天知识。
妈妈告诉我:“自从东方红一号顺利升空后,1984年,东方红二号是第一颗通讯卫星,它标志着中国卫星通讯的第一个辉煌篇章。我们那时可高兴了,可以通过电视了解世界了!1988年,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成功发射,它可是我国卫星气象事业的重要里程碑。1997年,紧接着东方红三号升空,它的作用就更多了,电视传输、广播、通信及数据传输等业务可是缺不了它呀!”
哦,我明白了,建国以来我国的航天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让我用互联网查一下相关的资料。1999年神舟一号成功发射,这是一个重大突破,它正在一步步证实载人航天科技技术的可持续性发展及对航天领域的不可磨灭的贡献。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当我看到杨利伟叔叔在飞船中展开中国和联合国旗的*片时,我激动得流下泪来,还有神七神八一个个壮举……最近,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九号”顺利发射成功,并与天宫一号圆满完成对接任务。我国首位女性航天员——刘洋与其他两位男性航天员齐心协力,在太空生活了13天,这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意味着中国航天事业已具有与发达国家抗衡的实力:这体现着炎黄子孙对探索宇宙的无穷的好奇心与进取心!我还听说去火星的飞船正处于试验阶段,我查找到我国到2020年的航天计划,使我对未来的中国航天事业充满了无限美好的憧憬:在外星球建立基地,探索太阳系外的星球,得到更好的燃料……我多么希望我将来是一名宇航员,在未来探索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等许许多多的人类在目前还不能解答的谜团,当然还有宇宙的终极谜题——黑洞发起挑战,多少年来人类一直探索的事情——外星生物,与我们所在的物质中完全成镜像性的——反物质。我希望,我能解开这些谜团,为中国航天事业贡献出一份力量!
中国的航天事业目前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需要我们这些下一代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将人类的进步的步伐迈向辽阔无垠的太空!2020年我那时21岁,正是大学求学期间,我要为我要从事的航天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要为中国的航天事业翻开一个新的篇章做准备!怀揣着三代人的航天梦想,我要从现在做起,努力学好每门功课,让理想插上翅膀,超越我的航天梦想!
今天是壮泉的生日,户外阳光明媚,风和日丽 。妈妈突然发布一条好消息说:“今天外面天气真棒,带你们出去看电影。”我们听了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乐的连午饭都没有吃得下
出发了,我们祖孙仨亲亲热热的出门了,到了大门口,妈妈让我和壮泉去门口叫车,我们一路飞跑过去问了第一辆车是15元,我们又问了第二辆车,我们左顾右盼的就是没人出现,第三辆 第四俩。都没人 ,我们只好做了第一辆车。一路上我和妈妈谈笑风生,妈妈和我说着她童年的乐趣,最后妈妈还说她们那会想看回电影比登天还难呢。
车子一会就到了目的地,因为在路边不好停车,车子就拐了一个弯,我们下车了,妈妈竟然有点迷路了,不知往哪走。幸好我的脑子转的快,看见前方有个去国信电影城的路标,我一路得意洋洋的把她们领进了国信电影城,到了楼下我和壮泉一股足气就爬到了三楼,这回可把我俩给累趴下了,我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就像一个累趴下的哈巴狗一样直喘气。外婆也累得不轻,妈妈一直把她搀扶到三楼,她嘴里一直念叨,这是哪儿呀?因为外婆从来没有来过这些地方,对这里的一切她都感到陌生。
一进门,一股凉风迎面而来,我和壮泉听了妈妈的安排决定看《车在囧途》这部电影,听到这名字我们感到很好奇,很想知道囧途是什么意思,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好奇去看吧!
进了电影院我们耐心的等待电影播放,电影一共有90分钟,在这期间我除了吃零食以外,我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过屏幕哦,电影的内容有时会让我开怀大笑,有时又会让我泪流满面。外婆呢!在那里看了也不大懂,有时也会叽叽喳喳
说几句,逗得我和壮泉哈哈大笑,老妈呢!看到剧情有些感人的地方就用手纸擦拭着脸上的眼泪 哎!我的妈妈真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啊!电影结束了,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电影院。
今天我们虽然玩的不刺激,但是我们把外婆带出来让她开开眼界,看看现在的社会有多发达,让她了解更多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我们大家都很开心。
周日下午我倚在外婆家的书柜旁,正津津有味地看书。翻着翻着,一张老照片从书里掉了出来。我捡起一看,照片里是年轻的外婆和少年的妈妈,两人依偎在一座桥上,最让我忍俊不禁的是,妈妈正用手捂着鼻子,脸上露出奇怪的表情。
我跑去问外婆和妈妈,这照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是妈妈小时候在秦淮河的文德桥上拍的一张照片。那时的秦淮河水浑浊恶臭,河面漂浮着一条条死鱼和各种生活垃圾,岸边的枯树无精打采地站立着。难怪妈妈忍不住要用手捂着鼻子呢!妈妈一谈起秦淮河,想起的就是个“臭”字。“秦淮河一直是这样的么?”我好奇地问外婆。她摆摆手,笑着告诉我:她的老家紧邻着秦淮河,在她小时候,河水唱着欢快的歌儿叮咚叮咚地奔向远方;女孩儿们三五成群从河里挑水,回家灌进大水缸;男孩子们一个个大胆地跳进水里,自由自在地与小鱼比赛游泳……说起这些的时候,外婆的眼里闪烁着亮晶晶的光彩。那现在的秦淮河又变成什么样子了呢?
走过香味扑鼻的美食商铺,穿过干净整洁的东市西市,步入气势磅礴的“天下文枢”牌坊,我们来到了秦淮河畔。翠绿的河水像一条丝带,静静地缠绕在粉墙黛瓦之间;清澈的河面像一个数码照相机,照下了对岸闪着金光的巨龙照壁。夜幕低垂,我迫不及待地拉上外婆和妈妈,一起乘上古色古香的画舫。船桨启动,微风吹拂着岸边的垂柳,夹杂着丝丝花草的清香拂面而来;眼前古建筑上色彩斑斓的轮廓线,店铺商家的霓虹招牌,映衬着明晃晃的夜空;耳畔传来文人墨客的奇闻轶事,又增添了几分神秘而传奇的色彩。听讲解员阿姨的介绍,秦淮河是我们南京人的母亲河,她分为“内”、“外”两支,在夫子庙的这一段是“内秦淮”,自古以来就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方,正可谓“锦锈十里春风来,千门万户临河开”。可是在七八时年代,居民的肆意乱倒,工厂的任意排污,让她病体缠身,哀伤连连。后来政府进行了重新整治,这才有了今天像画卷一样美丽的秦淮河风光带。2014年秦淮河被印在了中法纪念邮票上,骄傲地向全世界展示她秀美的江南风光和悠久的文化历史。
站在文德桥上,我们祖孙三代拍了一张合影,照片里的我们仨咧着嘴巴,开心地大笑。习爷爷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没有优美的水环境,哪里能有我们美好的生活。幸福的我们,徜徉在最美丽的秦淮画卷中,体验着最美丽的南京城市,成长在最富强的祖国母亲的怀抱里。我要努力学习,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周末闲来无事,我找来妈妈、奶奶,聊聊三代人各自的童年。
首先开口的是奶奶,她说:“我们这代人,哪有什么童年啊!大人小孩都一样,生活很艰苦。我小时候,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时,就上山去扯青草了,扯了十几筐青草之后,又背着满当当的背篓去地主家换钱。十几筐青草,才换一分钱,虽然只有一分钱,我还是很高兴,拿着钱就直奔集市。等我用那一分钱买了几个大番薯和一两米后,又要回家劳作了。我的童年就是这样,日复一日。”
接着,是妈妈发言,她说:“我的童年虽然算不上丰衣足食,但比起你奶奶的童年来说,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小时候也要劳作,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大部分时间我都沉浸在书海里,不知不觉就长大了。”
最后,终于轮到我了。我的发言可没那么单调和无趣,我要说的可多呢。童年的我,吃的是美味佳肴:早上有牛奶和鸡蛋;中午,吃蔬菜和瘦肉;晚上,喝汤、吃甜点。而且我不用像奶奶、妈妈那般劳作,只是在写作业之余,洗洗筷子洗洗碗。我还可以在网上看新闻、查资料,假期还可以出去旅游……
奶奶苦难的童年、妈妈单调的童年和我丰富多彩的童年,相比之下,显然是我的童年更好。感谢国家的发展进步,给我们创造了这么优越的生活条件。成长在如此幸福的今天,我们更应努力学习,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天妈妈和我去奶奶家,奶奶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电视剧,剧里的人生活十分艰苦,我忍不住问奶奶:“奶奶,你小时候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奶奶微笑着给我讲了她的小时候。
奶奶说:“那时候,家里什么电器都没有,晚上照明还得用煤油灯,住的是泥坯垒成的房子,睡的是土炕,遇到自然灾害时,只能挖野菜,吃树皮。那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能吃一顿饱饭,哪像你们现在呀,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奶奶讲这些时,眼睛红红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一旁的妈妈也给我讲了她的小时候。她小的时候正赶上改革开放,日子好过了许多,逐渐有了电视机,自行车,但是衣食住行远远达不到人们的需求,买粮食、买布等生活用品,还得用粮票、布票,虽然不至于缺衣少穿,但吃穿用远不如现在丰富,不像我们,天天零食水果不缺。
听了她俩的介绍,我立刻发现我们现在的生活幸福多了,吃的应有尽有,家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房间,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高科技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我家的扫地机器人解放了妈妈的双手,智能手机成了我们最方便的通讯工具,出门购物、旅游也有私家轿车了。
我们家三代人生活的变化,正是我们伟大祖国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证明。今天的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才能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更加富强,更加美好。
听婆婆说,她小时候住的是又窄又矮的泥胚房。一家人挤在40平方米左右的小屋里,整个房子只有一扇小窗户,白天家里也是黑乎乎的。只要一下雨,屋里就“滴滴答答”地漏雨,地上摆满了木桶、脸盆、杯子、勺子、大碗……家里到处湿淋淋的,走来走去,鞋子上都是脏兮兮的。家里的六口人全挤在一张床上,睡觉时翻个身都很困难。当时,有的人家地方特别小,人又特别多,大一点的孩子夏天就只能睡在屋外,天冷时就只能睡在铺着干草的灶屋里。那时的生活真艰苦啊!
妈妈4岁时,住进了又宽敞又明亮的砖瓦房。一加四口人,住在三间平房里,生活空间大多了。可是,因为经济困难,屋顶上没有完全使用网砖和瓦,好多地方都只用了芦苇糊泥巴。几年过去了,屋顶逐渐变得老旧。有时家里正在烧饭,屋顶上就会掉下一块泥巴。要是不能及时拿掉,就只能吃涩嘴的泥巴饭菜了。而且,当时家里同时还养了猪和羊,天气一热,猪圈和羊圈里就散发出阵阵难闻的气味,家里成了蚊子和苍蝇的世界。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滋味也不好受呀!
现在,我们家搬到了小区里面,住在7楼,上下都有电梯,可方便啦。家里有4个房间,2个卫生间,再加上客厅、餐厅、厨房和前后两个阳台,生活多舒适呀!我家的前面有一个高尔夫球练习场,球场高低起伏,像一座座小山坡。山坡上到处都是绿油油的小草,从七楼往下看,像一床绿色的大被子。球场的南边是羽毛球场和运动会所,这是一个人们运动和休闲的好地方。我家的后面还有一条小河,河上有三座小木桥,河水清澈无比,连河底的小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小河旁边是一个游乐场,我们经常在这里荡秋千、滑滑梯、翘翘板……住在这样的小区里,我觉得很幸福!
婆婆说:“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妈妈说:“邓爷爷,真伟大,改革开放强国家;一国两制大构想,统一祖国兴中华!”
我说:“祖国妈妈60岁,翻天覆地变化大。日子越过越红火,我爱祖国大中华!”
姐姐在重庆上大学,开学了,她要乘火车走。妈妈说:“要24小时才能到呢!”“这么长时间啊!”我感叹道。爸爸说:“可以走高速到郑州坐飞机,一共只要4个半小时就到了。”“噢,一千多公里,算是很快了。”奶奶搭话说:“我孙女有福气,我上学那时……”“您上学那时怎么样?”我饶有兴趣地问奶奶“能给我讲讲吗?”奶奶痛快地答应了。
那是50年代初,奶奶考上了菏泽师范,二爷爷考上了菏泽一中。每学期开学,他们二人结伴从鄄城步行到菏泽,那是一场漫长而又艰辛的上学之路。当时奶奶十八岁,二爷爷十三岁,他们带着干粮行李,还各自拿着一把笨重的油纸伞,早上七点钟左右从家里出发。开始的时候还精神十足,但是越走越累。中午时分走到都司集,就停下来歇会儿。饿了就啃个馍馍,渴了就找户人家讨口水喝,再继续前行。
走到魏海,年少的二爷爷就再也走不动了,央求奶奶:“嫂子,歇会儿吧!”奶奶也是累得不行。“可是一坐下,就累得再也不想起来了”奶奶回想着往事。每次上学,都要走到下午五点多钟才能到校,两腿又酸又痛,好几天才能缓过来。
“奶奶,你们为什么不做汽车呢?”我心疼地问。“傻孩子,你不知道。”奶奶抚摸着我的头:“那时候,菏泽汽车站只有七辆卡车,每天到下边县里只开一趟,一般都坐不上车。那时我们中国缺石油,汽车还是烧木材。走到半路走不动了,乘客就要下来推车。有时候我们幸运坐上了车,因为路不好,晴天颠得厉害,雨天坐在卡车后面,上面淋雨,下面又是泥路,车都开不动,真是十分艰难。哪像现在,坐上私家车,半小时就到家了。”奶奶感叹到:“你们都是有福的,赶上了国家富强。”
“是啊,我小时候上学还很难呢!”妈妈接过话说。
那是70年代中期,妈妈家住在农校,在附小上一年级,大约有1.5公里的路程。妈妈才六岁,家里连自行车都没有,每天和小伙伴们一起步行上学。每次回到家里都是又累又饿。有时就在书包里塞个馍馍,放学后边走边吃。有时候走不动了,坐在路旁休息时,就幻想:这条路要是会自动行走该多好啊!大家都坐在路上,到谁家门口谁就跳下来就行了。听到妈妈的梦想,我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这不是现在的传送带吗?
这是我们一家祖孙三代不同的上学路,但是体现了祖国的发展、变化,体现了我们祖国由贫穷到富强的转变。这,也是我们祖国前进的道路。
上世纪50年代,刚满7岁的奶奶走进了沁阳市第一小学的大门。听奶奶说,那个时候的一小在现在怀府路邮电局的位置。那是几间民房拼成的学校,窗户是用报纸糊的,一到冬天,刺骨的寒风顺着窗缝、门缝闯进教室,奶奶的手都冻烂了。教室里,学生们坐在小板凳上,就着石板读书、写字。后来,奶奶的弟弟、妹妹多了,家里的日子过得越来越难,奶奶上到四年级就辍学了。
上世纪80年代,7岁的爸爸来到了沁阳一小,学校已经搬到了现在的位置。教室变成了两层楼房,窗户也换成了玻璃窗。只是,课桌是自己花钱买的,凳子都是从自家带的,摆在教室里,高低不平。还好,校园里多了些体育器材:单杠、双杠、乒乓球台……孩子们下课后,校园就成了欢乐的海洋。就这样,爸爸在这里快乐、健康地度过了小学时代。
新的世纪,2009年9月,6岁的我来到了沁阳一小。此时的校貌已焕然一新:高大的教学楼、结实的塑胶跑道、崭新的文化墙、梅兰竹菊四君子园……处处都体现了学校的“博雅”特色。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班班通设备让我们坐上了信息直通车。老师轻触一下白板,我们便与世界各地联上了网。每次奶奶来接我的时候,看着沁阳一小的点滴变化,都会感叹不已:“现在的学校就像花园一样,还不用缴书费、学费,都是*的政策好啊!”
沁阳一小,115年的风雨,115年的沧桑,我们祖孙三代见证了沁阳一小的兴盛富强。我相信,在她经历115岁华诞之后,必定会变得更加辉煌。
我们家是祖孙三代同堂,爷爷属马,爸爸属鸡,我属兔。我们各自的童年见证着我们祖国六十年的发展。不信请看:
五十年代的苦难之马
我先给大家讲讲我爷爷的童年吧!爷爷上小学的时候,几个村子一所学校,他要走很远的崎岖的山路。当时爷爷家里很穷,买不起鞋子,我的太奶奶给爷爷做了一双鞋子,爷爷看着新鞋子高兴极了。走在山路的时候不舍得穿,放在胳肢窝里夹着,快到学校了,用手抹一下脚,再把鞋子穿上。尽管如此,爷爷学习也十分努力,考试总是学校第一名,考试得了小书包都不舍得用,卖了可以换钱交学费。
七十年代的瘦弱之鸡
属鸡的爸爸虽然个子挺高,但体型偏瘦,他常说是小时候营养不良造成的。虽说当时已经是七十年代了,爸爸小时候的日子毕竟比爷爷好多了,他们能够吃饱饭,也能穿暖衣,但是他们吃的多是粗粮,像玉米、高粱米什么的。最难忘的是有一次爸爸开运动会的时候,奶奶给爸爸烙了一个大糖饼,这可给爸爸乐坏了,他不自觉的揪一块放在嘴里,真甜啊,就又揪了一块……,还没等运动会开始,糖饼就都吃完了……奶奶还给了爸爸五角钱,听说那时的冰棍儿才5分钱一根,爸爸在家就算好了,今天我可以买十根冰棍儿。可是开完运动会回来,爸爸又把五角钱还给了奶奶,你猜为什么,爸爸没花过钱,还不会买东西……
二十一世纪的幸运之兔
再看看属兔的我吧,是个健康阳光的少年。上学时可以坐着私家车,想吃点啥,爸爸马上就给买来,什么必胜客、肯德基……春游时,爸爸给我买了可比克薯片,好利来面包,肯德基汉堡……运动会结束了,我又背着一包吃的回家了。平常家里的饭菜更是丰富多彩,红烧肉、葱爆羊肉都是家常便饭;不仅如此,爸爸做饭的时候还讲究什么营养搭配……看到我挑食时,爷爷总是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现在多幸运呀,要懂得珍惜……”
我们祖孙三代的生活一个比一个幸福美好,这美好的日子来自于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在祖国即将渡过六十岁生日之际,我衷心的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富强!
世间的真情如长河流水一般浩浩荡荡,而我们心中的真情则如溪涧细流一般温暖滋润。我要掬起一捧细细品味,它却从指缝中流走了。然而,我并没有失去它,它始终在我的眼帘里,容我时时刻刻,终生回味。
自从我们把外公接回来,生活就微妙地改变了味道。没有想到,生活中一件普通的小事,就能使如溪涧的真情翻跃得激起雪白的水花。我们与外公,看不出一点温馨的迹象,却能感受到有着更加浓厚真情的快乐时光。
外公总在屋子里,一定会无聊的,所以妈妈就让我带他出去走走。仅仅是走走,就能让外公眉开眼笑。走过一个单元,走过二个单元……走过一号楼的拐角,我们手挽手,一直走着,走出了一上午的快乐。
妈妈嘱咐我要买菜,外公就陪着我来到菜市场。我走到一处挑选好了,外公忙上前看看我拿的菜是否新鲜。我微笑着说放心吧,我都仔细挑了。而他也微笑着,却对我说,呵呵,瞧这个叶子经……脸上的表情既在嘲笑我的粗心,又在嗔怪我的失误。我们说着就买完了菜。路上,外公把左手的东西放到右手上,左手一把搭在我的手上。我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我手上的菜已经被抢走了。只见外公笑着,说“我拎着吧,我拎着吧”,我也笑了。我想,他可真是有意思,这么大年纪了还是如此。又转念,呵!正是年纪大了,才是如此啊!
厨房里,外公睁大了眼睛打量着那几双筷子,我和妈妈都很奇怪。于是,妈妈上前问到,可是外公的回答让我们发出了轻轻的笑声。他说,这几双筷子怎么一模一样?我说我们能分得清,它们的颜色深浅有区别。外公笑了,那是洗掉了颜色!我听了更奇怪了,我怎么就没有发现呢?本来不是什么问题,也印象深刻了。
有时,不说些什么,也能感觉到快乐。就好象那快乐直接从每个人心里流出,会聚成更大的快乐一样。
也有时,只是互相看两眼,就能看出快乐从瞳孔中流泻,洋溢在空气中。不知快乐是否就是这么简单,只知道,我们祖孙三代在一起的时光是快乐的。快乐的时光,没有朝霞辉煌,却有黎明的.清新。快乐的时光,没有海洋壮阔。却有泉眼的轻柔。快乐的时光,真情不决堤,可是它长流。
水花啊水花,翻了又翻,阳光下,折射出了一个个美好的瞬间。
溪涧啊溪涧,始终温暖,眼帘里,滋润着我的心田。
三代的人们,聚在一起,生活中,透露出微妙又真切的快乐。
……
我家有着祖孙三代的电视。
储藏间存放着一台方方正正的黑白电视机,那是爷爷奶奶小时候的电视。
听爷爷说,那台黑白电视在他小时候是很新奇的。电视播放出来的影像是黑白的,只能播放一两个频道,而且必须要树起很高的天线才能接收得到讯号。
那台电视还能不能播放呢?好奇心吸引着我。当爸爸妈妈出去时,我就和姐姐到储存间里,将黑白电视的插头插到插座上,再将天线插到电视背后,想弄个明白这台电视还能不能播放!
有些时候,电视能播放出一个频道,我和姐姐就会非常开心,欢呼着,互相击掌。有时还会跳起来,大叫一声:“耶,可以播放!”。再认真地将这个只有黑白影像的频道看下去。然而,每当我与姐姐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屏幕就会“刷”的出现雪花点儿,还会发出“滋——”的响声。我们只好没趣地将插头拔下。
在爸爸妈妈小的时候,电视还是方方正正,但已经从黑白变成了彩色。
妈妈告诉我,那台彩电是他们一家人省吃俭用攒下钱买来的。那时,全村仅有两户人家有彩电,其中一户就是妈妈家。彩电那时在人们眼中也是一种新事物。所以,每当有新节目时,村里很多人都会来妈妈家看电视。
我问妈妈:“那为什么要买彩电呢?”“为了消遣时间,并从电视上获得快乐,学到知识。一家人在一起看电视也是很幸福的。”妈妈回答道。
现在,彩电就放在爷爷奶奶的房间里,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是件新事物。
而我们这个年代的电视,它是一个薄薄的长方体,精致而又美观。
电视播放出来的影像是五颜六色的,里面的频道丰富多彩。它还可以点播呢!你想看哪个频道,直接查找观看就行了,十分方便!
由于现在社会的发展,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点播彩电,对比以前人们的生活,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啊!
这些看似平凡的电视,不仅凝结着人们的智慧,还象征着社会的发展。我相信,在未来,人们能够依靠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更多功能的电视,而我们,要为现这些目标认真学习,用我们的智慧与知识去实现。
时光飞逝,转眼间咱们的少先队组织已经成立六十周年了。这六十年里,我家祖孙三代对红领巾的认识都不太相同。外婆那一代的红领巾,属于很珍贵的物什,因为那时大家都很清楚红领巾代表的是正义、光荣和勇敢,所以只有那些平时学习成绩不错、表现优良的孩子才有资格佩戴红领巾,而对表现不好的孩子来说,能戴红领巾是件令人望尘莫及的事,红领巾便物以稀为贵。
我外婆当时有资格戴红领巾,所以对当时那一份心情还记得很清楚的。外婆说:“我第一次戴红领巾时很激动,甚至把红领巾视为自己的生命,休息日都不愿解下来。所以那时我把红领巾保存得很好。”这是我采访外婆时,她的感言。从这里大家可以发现,当时的红领巾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珍贵。
妈妈那一代的红领巾,仍然是很宝贵的。佩戴红领巾的标准和外婆时代差不多。总之能戴红领巾是一件非常非常让人自豪的事。“脖子上的红领巾代表着荣誉和肯定。”这是妈妈的感受。因为前两代人读书时,只有部分学生才能佩戴红领巾,所以红领巾在前辈们的手中受到了珍重,挂红领巾更是让人羡慕的事。可当它在现代小学生的手中,就大不如前了。我记得我第一次戴红领巾,是全年级头一批。
当时我怀着一份憧憬与快乐,看着一位高年级大姐姐帮我系好红领巾,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与甜蜜搅拌的味道。可过了一段时间,这股味道就被我淡忘了。现在回想起来,那感觉如蜻蜓点水一般。因为如今只要到一定年级,全班每个人都能佩戴红领巾,红领巾也很容易就可以买到,所以我们对红领巾就没前两代人那么宝贝了。拿我来说吧,我平时丢三落四的,不注意红领巾,所以已经掉了好几条。当然,我属于极少数人,大多数同学都挺在意红领巾的。不过也有一些同学只是把红领巾当做早上入校的通行证。他前脚跨进教室,后脚就解开红领巾。
这种人往往在学校来检查是否有人没佩戴红领巾时就露馅了,其中还有人屡教不改,接二连三地犯这错。这就是我们这代人对待红领巾的态度。这六十年来,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央视春晚的相声《我有点儿晕》就说明了这一切。六十年来,红领巾的地位也发生了大变化。可是,红领巾的意义永远不会在我们心中磨灭,因为中华的未来要靠我们来创造,要靠我们来发扬光大。
毕竟,我们都戴着红领巾长大,心中总有一面红旗在飘扬……
美,一个永恒的话题,不论年代,不论阶级,对于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生活中,我们的服装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它是时代进步,观念改变,生活改善的见证。
翻开我家的相册,一张张旧照片映入眼帘。照片中的奶奶,还那么年轻,穿着灰布外衣,端庄而又朴素。瞧,这个帅小伙是谁,花衬衫,米色便裤,有那么点儿雅痞的味道,原来那时的爸爸就已经这么潮了。再看看我的照片,鲜艳的条纹T恤,牛仔短裤,这一身可是我小时候最臭美的打扮了,看着祖孙三代的照片,服装的变化诉说着时代的变迁。
听奶奶说,她年轻的时候衣服可不像现在那么时尚,色彩也十分单一。解放后,几乎满大街的人穿的都是蓝布衣,而且衣服上也没什么*案。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那时候,她多么想要拥有一件米色的衬衣,即使是这样单调的色彩,但在当时却是最时髦的款式了。奶奶工作后,攒了头两个月的工资,给自己买了块米色小碎花布,让裁缝做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衬衫,那时的她,穿上新衬衣去上班,别提有多得瑟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的样式越来越丰富,色彩也渐渐变得繁多起来了。
第二张照片中爸爸以及他的同学们的衣服都靓起来了,比以前奶奶穿的衣服好看多了,花纹多了起来,颜色也丰富了许多。但跟今天的衣服相比,显得宽松很多。瞧,那短袖都长到爸爸的手肘了,哪里像现在的衣服,讲究修身,一穿上就显身材。爸爸说,那衣服是当时最流行的“的确良”衬衫。“什么是的确良?是的确很良好的料子吗?”我好奇地问。爸爸却笑笑说:“是一种涤纶的料子,不怎么透气,没弹性,穿脱也不是很方便。”“那到底良在哪里啊?”我更不解了,奇怪地嘟囔着。
在21世纪潮流的冲击下,衣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衣服各式各样,色彩斑斓,方便舒适。
我从小的衣服就很多,小小年纪就爱美,穿衣还讲究搭配。这些帅气的衣服穿在身上,熟人碰见了都会说:“同同今天真好看!"听了这番话,我沾沾自喜,对这一天充满信心。照片上的这件T恤是我最喜欢的,蓝白条纹小立领,穿上像个小海军。看看我的同学吧,哥哥都身穿靓衫,还戴着帅气的帽子,妈妈说我们是“小洋头”。
现在的衣服不仅是样式新颖,还添加了各种时尚的*案和实用的功能。比如能够两面穿着的双面衣、防水防风的冲锋衣、透气速干的运动衣、轻便保暖的羽绒衣……这些款式多样,功能各异的衣服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缤纷的色彩,也带了了许多方便与舒适。
我的家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家庭,在我们这个三世同堂的家庭里,爷爷、爸爸和我三辈人的梦想印证的是中华民族的强国梦。
问号爷爷
识字不多的爷爷,是一个整日劳作的农民,整天早出晚归,风吹雨淋,一家九口人,只能勉强填饱肚子。那时的爷爷很瘦,就像一个倒着的、弯着腰的问号。爷爷整日奔波,只为有朝一日,一家老小能吃顿饱饭;爷爷整日劳碌,只为有朝一日,一家老小能住上楼房。改革开放后,爷爷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与别人合伙做起了生意……爷爷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以前的平房变成现在的小洋楼,居住向着“更高大、更宽敞、更环保”的方向发展。爷爷不禁感叹,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啊。
句号爸爸
爸爸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家乡工作,现在是一家酒店的经理。他常说,祖国的发展给自己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家乡的繁荣让自己有了用武之地。为了让酒店能够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和风格,就必须掌握现代酒店的管理技能,获取更多的知识。所以,他常对我说:“学无止境。”我知道,爸爸是在鼓励我,同时也在鞭策自己。随着祖国经济的繁荣,现在的酒店生意越来越好,自然爸爸心情就好,胃口也好,体重开始慢慢飙升,肚子就像个圆圆的句号。
省略号的我
现在的我还在学习生涯的路上,今后的路还很长很长,仿佛一连串的省略号,不过我敢肯定的是,祖国会一天比一天更强大,而我的省略号生活也会变得更加幸福与美满。其实,在我的心里也有一个小小梦想: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守卫着我们的祖国母亲。因为我知道,每一个中国人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都必须以强大的国家作为坚实后盾,只有国强才能民安。我盼望着自己能快快长大,为祖国的繁荣昌盛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代人的梦想,三代人的追寻,述说着改革开放的巨变,憧憬着祖国美好的未来!我们这样的普通人,都已在实现一个又一个的梦,我们一个个的梦汇聚在一起,实现的将是一个不朽的民族腾飞之梦。
在炎热夏日里,我们家却十分凉爽,那都归功于我们家的三代电风扇。
我们的电风扇“爷爷”是一台老式的“海鸥”电风扇,它的工作场所在卫生间,外婆洗衣服的时候一定要开,它有一个大大的“脑袋”,“后脑勺”像一个小山包,显得十分突兀。“脑袋”里面有个锈迹斑斑的蓝色扇叶,下端有一个带着残缺不全的按钮底座,但这些丝毫不影响它的运作。目光落在底座上,你会看到有三个按钮分别是一挡、二挡、三挡。当你调到三挡时,它就像一个得了哮喘的老爷爷,可开到一挡时,它却能胜任,让我回想起小时候太婆的蒲扇带给我的丝丝清凉。
电风扇“爸爸”是一台“美的”电风扇,“年轻力壮”,开到最大可以把纸吹个满天飞呢!
前几年,我们的电风扇“孙子”“出生了”,它是一台空调扇,功能十分齐备,什么八挡定时,什么三挡制冷,光看说明书就让人眼花缭乱了。
虽然空调普及,家家户户普遍使用空调,但是仍然少不了我们的“制冷功臣”——三台电风扇。
每一次看见家里那饱经风霜的汽车,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们一家以前饱经风霜的那段时光。
以前家里很穷,车库里只有一辆爸爸上学时买的“破”自行车,它每天只会在门口的小路上来回奔波。后来,我看见邻居家都有电瓶车,心里不禁羡慕了起来。
之后我们省吃俭用,终于买了一辆属于我们家的电瓶车,看到电瓶车身形轻巧,速度快,省力,我们又开始骄傲起来了。直到看到别人家有了汽车之后,才感觉到了自己的错误所在。
在那之后,我们发达了,买多少辆电瓶车都不是问题,于是我们买了一辆汽车。就算有了汽车,不会开,怎么办呢?正当我们愁眉苦脸时,考官伯伯来到了我们家,给我们解决了难题,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学开车也是必须付钱的,谁让我们就知道羡慕别人呢。
现在车库里已经有了三辆自行车、两辆电瓶车和一辆汽车,这“祖孙三代”可给我们制造了不少麻烦,但我们依然喜欢它们,因为它们可是我们省吃俭用的成果啊。
我的爷爷是一位纯朴,勤俭节约的农民,他一生质朴,没有远大的志向,但是他却一直在为自己的梦努力着。我的爸爸是爷爷的第二个儿子,他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仔,每天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我也只是众多学生中的一名,每天在学校学一习一。
一天听爸爸说过,以前的生活很苦很累,没有现在这么舒适。在那段时间,爷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上山砍柴下田种地,支撑着家里的经济和生活,还 要养活三个年幼的儿子。正中午,爷爷在田里拿着锄头不辞辛苦的劳作,那豆大的汗水顺着他那黝一黑的脸颊流了下来,头顶上的烈日肆虐的照射着他,爷爷背上的汗水早已经渗透了他的衣服,可是他还 是那么辛勤的种着地,因为他有梦——尽他最大的努力让家人吃饱穿暖。所以他每天起早贪晚,每天辛劳工作,每天……
在他辛劳的工作十年后,他老了,但是他的儿子长大了,他再也不用那么的辛劳。现在的他可以安享晚年。他看着孩子们一个个长大,结婚,生子,心里甜滋滋的,似乎是在收获他播了二十年的种子,现在终于长出了果实。
虽然想在的生活比以前舒适,科技比以前发达,但是要想在这个时代生活的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爸爸支撑起了家庭全部的经济,继承了爷爷的梦,他努力工作为的就是给我们更好地生活。
暑假里,我总喜欢到爸爸的办公室去,因为那里有电脑,可是到了中午,我饿了,却不见爸爸的踪影。时间过得很快,快到一点了,我的肚子不满的敲起了鼓,办公室里静悄悄的,所有员工都去吃饭了,唯独我的爸爸还 没来带我去吃饭。我在他的办公室里找到了一箱方便面,我无法想象,这么多年他在外面就是这么过的,午饭不好好吃,饿了就吃泡面,我第一次知道,原来爸爸的工作也是这么辛苦的。回想起爸爸半夜打电话回家带有哭腔的声音我不禁震撼了,也许爸爸也老了吧,我也应该长大了吧,
自那以后我听话了许多,时不时的帮妈妈做做家务,时不时的给爸爸打个电话,时不时的去看看爷爷一奶一一奶一。我想我也应该接下爸爸的担子了,他为这个梦付出了一生,是时候可以享享福了,我也应该努力学一习一,为了将来回报家人,为了以后给我的家人更好的生活,集成下爸爸的梦。
我们祖孙三代有着同一个梦,这个梦是幸福的是快乐的,这个梦虽然微不足道但是他值得你用一生去守护,去编排。因为有了它,你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你的生活变得有了方向,你的生活有了目标,他让你的
生活有了动力的源泉。我相信这么一个梦会一直一直,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
小时候,我常常依偎在奶奶的怀里,听她讲《灶王爷爷》的故事,可一讲完,奶奶总是陷入了沉思。
一次,我问:“奶奶,您在干什么呀?”奶奶抚摸着我的头,笑着说:“孩子,灶头占用的地方大,烧的柴、稻草堆得满屋子都是,人走也走不过。冒出来的烟,呛得人直咳嗽掉泪。***爷直到现在还落下这个病根。”奶奶叹了一口气说,“咳,什么时候能换一个。”
转眼间,二年过去了。一天,妈妈推着自行车回到家,大声喊:“女儿,你快出来!”我听见喊声,马上跑了出去,看见自行车的书包架上有一个大盒子,迫不及待地打开。一只锃亮的煤气灶展现在我眼前。“太好了,奶奶,儿子回来了!”“什么?谁的儿子回来了?”奶奶的话从屋子里传出来。“是灶头爷爷的儿子。”我赶紧解释道。这时,奶奶两手搓着围裙也从屋里走出来,笑着说:“是吗?”我说:“是啊!现在你做饭菜就方便多了,只要开关一打开,无烟无灰的蓝闪闪的火焰,八九分钟就把饭烧熟了,而且又不占地方。”奶奶围着这个煤气灶,左看看,右瞧瞧,笑得直咧嘴。
今年,我家去县城购年货,回来的时候还带了一件特殊的礼物——微波炉。这台微波炉十分漂亮,用起来也十分简单,只要打开电源,把菜放进去,调好火度,定好时间,听到“叮”的一声菜就好了,而且时间短。这时,打开微波炉,总会香味迎面扑来,使人垂涎欲滴。即使忘了关电源,它也会自动断电,安全多了。而煤气灶会让人中毒,有时甚至钢瓶会爆炸,多不安全呀!奶奶看见了,就问我:“萍儿,这箱子是啥东西?”“奶奶,这是微波炉。”“什么炉?噢!对,微波炉!”奶奶高兴地看着微波炉,好像是久别重逢的亲孙子,抚摸着它不放。
吃年夜饭时,我们一家围在圆桌前,谈论着这些年来的变化。当我说到:“我们家的祖孙三代最具有代表性!”全家人都呆了,“是灶头、煤气灶、微波炉呀!”“对!对!来,我们举起杯……”
本文发布于:2022-12-08 19:1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120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