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雨的形成实验报告

更新时间:2022-12-26 01:58:00 阅读: 评论:0

小学科学雨的形成课件

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它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所谓多媒体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教学设计,并以多种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制作而成的课程软件。下面和一起来看小学科学雨的形成课件,希望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同学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同学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能力,尝试探究“雨是怎样形成的?”协助同学再次感知物质状态的变化,尤其是水三态之间循环往复的变化,通过实践发现这种变化是可逆的过程。从中初步体验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并体会到科学技术的运用可以影响雨的形成,改善干燥的环境。

重点:发明条件,理解凝结的概念,使同学尽可能***的探究雨的成因。

难点:选择不同的方式和资料进行实验研究验证结论。

二、教学目标

1、探究目标

引导同学回想生活中一些有趣现象,提出现象成因的假设;能选择不同的方法和资料研究、设计、验证自身的假设是否正确。

2、知识目标

能用自身的话说明什么叫凝结。并利用这个概念来解释雨的形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同学细致观察的习惯,动手的能力以和合作意识。使同学对自然现象发生兴趣,从而感悟大自然的神奇。

三、教法学法

谈话法、讲解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观察法、尝试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等。

四、教学手段

教学中充沛地利用幻灯、投影、多媒体等各种电化教学手段,使笼统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优化教学环境,拓宽教师和同学的思路,从而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作用。鼓励同学亲自动手实验,提高同学的动手和动脑的能力,体验实践出真知的快乐!

五、教学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酒精灯、同样大小的杯子、玻璃片、试管夹、热水、冷水、铁丝网、三角架、烧瓶、橡胶塞、玻璃管、铁架台、铝盘、冰块、塑料膜、量杯。

(一)、情景引入,导入新课。(出示幻灯片)

教师请同学观看视频文案晶莹的水滴,使同学对荷叶上滚动水滴发生兴趣,从而很快的融入课堂。

(二)、走进生活,感知新知。提出假设,解释现象。

教师请同学说说与视频文案相似的生活中的水滴现象。同学可能会说出许多例子,(出示幻灯片,观看生活中常见的水滴图片文案)然后提出问题,既然生活中有这么多的现象,你知道这些神奇的小水滴是怎么来的吗?先让同学猜想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然后,再猜想小水珠在什么情况下形成的?这样一环紧扣一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他们的猜想由随意性趋向科学性。在这儿教师不急于告诉同学猜想结果是否正确,而是引导同学用实验验证他们的猜想结果。

(三)、实践验证,得出结论。

同学利用“活动一”的实验来探究论证自身的假设。(出示幻灯片注明实验方法,同学分组实验,强调使用酒精灯时注意平安)。

设计这一环节同学运用前面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操作的能力和经验,使同学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加强合作意识,培养学习兴趣与发明性思维。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适时的参与到活动中去。加以引导、指导、提示。最后实验完成后,小组派代表汇报实验结果、交流,教师加以总结,得出凝结的概念。(出示幻灯片)

板书:雨的形成

水蒸气——遇冷——小水珠(凝结)

(四)、制定计划,***实验

引导同学得出雨也是一种凝结过程。提供资料,让同学自由选取所需的资料制定计划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实验,模拟雨的形成。

1、在做实验之前,我们先要制定一个计划,这是一份计划书,(展台展示课本上的计划书)请同学们分组,一起来设计实验计划,实施实验。

2、展示资料:有酒精灯、铁丝网、三角架、烧瓶、橡胶塞、玻璃管、铁架台、铝盘、冰块,热水、塑料膜、量杯。

3、分组按计划选取资料开展探究活动。(教师适时加以引导,以上资料可以组装成两个不同的降雨实验装置,得出相同的实验结果。)

4、分组汇报、交流、相互评价。

5、教师小结实验情况。

6、在自然界中雨是怎样形成的?(展示雨的形成动画)

7、出示幻灯片,水的循环图。说明水是可逆的。

这一环节目的,增强教师主导作用,同学主体地位。让同学们在讨论、交流实践感受到合作探究的快乐,以和胜利的喜悦。从而培养同学严谨的科学态度,促进同学发明性思维的发展。同时借助汇报实验结果,锻炼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采用多媒体课件以和动画,用于显示水蒸气的变化过程,使笼统的知识具体化,体现学科的整合性。

(五)知识拓展,开阔思维。

1、明白了雨的成因,如何让雨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2、根据课后图画完成童话故事《小水滴旅行记》。(作业)

这个环节的布置,引发同学继续探究的兴趣,让同学发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愿望。

本文发布于:2022-12-26 01:5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1200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小学   科学   报告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