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导语: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高校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各种培养与锻炼的平台。本文主要介绍了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提倡研究性学习和大力加强实践环节的锻炼这三种途径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是整理的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欢迎阅览。
一、将科研与教学活动相结合
首先,要有目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工作。正确地引导他们参加各种科学研究,可以使其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我们不仅可以组织学生研究他们感兴趣的课题,或者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让他们感受研究气氛,学到科研的方法与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还可以直接将学生推到科研第一线,建立相关的大学生科研立项制度。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可以在校园营造科技创新的氛围。邀请著名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参与到学术交流中来,了解学科最新的知识与学术探讨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学校可以通过向学生提供科研经费和政策支持的方式来鼓励学生成立科研活动团体,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提高组织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通过创造性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自主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以激发学生积极创新、主动探索和实践为目标。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取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学生可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自己解决问题。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生可以是研究课题的提出者、设计者和实施者。教师可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最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给学生更多的创造和想象的空间。在教学环节中,使课堂灵活多样,可以增加一些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形式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让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发掘自己的创造潜能
首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和发展创新能力。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要丰富,形式要灵活多样,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服务活动,如义务宣传法律知识,义务到各社区挂职锻炼,担任中小学生的校外辅导等,让学生在具体的服务活动中更真实地感受生活,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也可以利用假期,考虑学生的学科专业背景来组织青年志愿者进行支教等活动,理科专业的学生可到相关的工程技术单位进行对口实践,农科类专业学生可为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可根据自身特色“送教”下乡等等,通过专业对口的社会实践活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所学知识,在理论和实践的衔接与碰撞中闪现创新的火花。学校应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等时间走出校园,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深入地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和创造欲,锻炼其实践能力。
其次,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课外校外的科技活动,培养创新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竞赛活动,不仅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实践创新的`机会。大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要遵守自主性、创造性、学习性和团队精神四个原则。
这样才能保证创新实践的教学质量。自主性的原则,是指在科技竞赛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创造性思考和创造性实践,举行科技创新大赛,要学生自己选题、自己设计、自己制作,要求参赛学生***自主地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或别人的协助或包办都是不可取的;创造性的原则,是指科技竞赛活动以培养创造力为宗旨,教师和学生应十分注重创造性的发挥,倡导匠心独具、锐意创新的独创精神,要特别鼓励学生解决思想,敢想前人没有想过的东西,敢走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学习性的原则,是指科技竞赛活动既是竞技的擂台,也是学习的特殊课堂,学生要根据科技竞赛的需求与自身兴趣,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坚持学习,既要注重理论学习以启迪思维、拓宽视野、更新思路,也同时要注意实践中学习以提高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的原则,是指为了促使团体精神的形成和发挥,在组队参赛时,要考虑各种人才的搭配,织成一个合理的结构,强调团体精神的凝聚作用。
因此,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与人交际的能力、公关的能力、协调的能力、合作共事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持续创新的能力。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上引导学生研究性的自主学习,还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借助学术讲座、专题研究、校园文化等课外活动的密切结合。尤其是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要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
本文发布于:2022-12-25 22:0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1187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