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干曲古诗讲解

更新时间:2022-12-25 07:18:00 阅读: 评论:0

《长干曲》古诗阅读及赏析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收集整理的《长干曲》古诗阅读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长干曲四首·其一》

[唐]。崔颢

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题解】

这首诗写两个以水为家的青年男女在长江相遇时,隔舟对话的情景。诗人截取富有戏剧性的生活片断,表现出女主人公开朗、天真的性格。

【注释】

①《长干曲》:乐府古题,多描写长干里一带妇女生活和感情。长干,长干里,今南京市旧里弄名,在长江南岸。②这首是女子问话,又自我作答,显得很主动。

【原诗今译】

你家住在什么地方?

而妾住在附近横塘。

只是停下船儿问问,

也许你是我的同乡。

【其一鉴赏1】

这首小诗描写一水乡女子在江上向过往的小伙子攀谈问话的一个细节。它像一场独幕剧,又像一篇微型小说。寥寥四句独白,简单明了,但仔细含茹把玩,却又觉得隽永深长,风神无限。

诗一上来就直接用主人公的问话开场:“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寥寥十字,从句式上看,不过是一个疑问句和一个陈述句的组合,既没有什么奇思异想,也没有什么僻典故实,从事件上看,不过是人生逆旅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细节:攀谈问话。简单极了,平淡极了。诗人就是在这样一个简单平淡的人生琐事中,看到了诗意的光彩和戏剧化的情节。分析起来,还是饶有趣味的。首先,问话中称对方为“君”,答语中称自己为“妾”,点出问者和所问对象的性别:一个水乡姑娘与一个船家小伙子。诗文中大凡涉及到男女,倾慕迷恋,恩怨憎爱之类的浪漫传奇故事就会随之展开。但此诗并没有沿袭这些俗套,只是写一女子款款问话。她问对方家住何处,也是一般人路遇谋面开始攀谈时的常例。作为一个姑娘,她也只能问别人“家住何处”,若改问姓甚名谁,则既不礼貌,也不合乎身份。所以第一句纯是问语,绝无深意。但话由一女子先问,又是在礼俗甚多的古代,已经够大胆率直了。第二句诗人写女子不待对方回答就自报家门。从社交的一般习惯来讲,女子特别是青年女子的年龄居处是不该轻易告诉陌生人的。诗人这样写,一方面是想说明水乡姑娘的天真无邪,另一方面,也未尝不含有向对方介绍自己情况的用意。俞陛云说这两句“既问君家,更言妾家,情网遂凭虚而下矣。”(《诗境浅说续编》)正点破女子自我介绍中的暗示。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姑娘在大胆攀问又主动介绍之后,才觉得自己有些太唐突,怕引起对方的误解,所以赶忙又加以补充和解释,说自己不过是随便问问,打听对方是不是同乡。这样解释看来十分得体,既掩饰了姑娘的羞涩,又表现了她的敏捷和聪慧。但是稍有阅历的人不难看出,姑娘的这两句解释和补充,欲盖弥彰,把起初恐怕连她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内心秘密给点破了。

末句中的“同乡”一语,表明姑娘是在他乡异地,孤独寂寞,烦闷无聊,所以对家乡的一切都很敏感,于是闻乡音而相问。这样,“同乡”由问话攀谈的借口,转变为寻找慰藉理解的纽带,最后成为系连两个天涯沦落人的感情红线。

《长干曲》属于南朝乐府《杂曲歌辞》,内容多表现江南水乡船家妇女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崔颢所作《长干曲》共四首,这是第一首。诗用民歌体,表现水乡姑娘的纯真娇憨,虽不过四句问语,但却声态并作,情貌俱现,非常传神。且含蓄蕴藉,“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王夫之《姜斋诗话》)。

【其一鉴赏2】

《长干曲》在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收入《杂曲歌辞》。这一曲名始见于南朝乐府民歌。古辞仅见一首:“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摇。妾家扬子住,便弄广陵潮。”描绘广陵女子驾着菱舟逆浪而上,卖弄本领的情景,大胆泼辣的神态皆于自夸的口吻中见出。崔颢的《长干曲》四首便从这首古辞的意思中生发而来。

古辞中的女子迎浪相邀的.人是谁?她在向谁作自我介绍?诗中没有明言。而南朝乐府民歌大多是以女子口吻所唱的情歌,这就使崔颢的《长干曲》能根据古辞所留下的想象余地,将它的意思扩充成四首问答式的民歌,构想出一个采莲少女与一位船家青年在水上相识的一幕情景,表现了人生中偶而相逢的片刻意趣。

第一首是女子的问话。联系其他三首来看,这个女子应是在江上采莲,见到船家青年,可能因对方的乡音引起了她的注意,便主动上前搭话。她先问对方住在何处,语气直捷,开门见山。然后不等回答,便介绍自己住在横塘(横塘在今南京市西南,与长干相近)。接着似乎又很快意识到这样直截了当地向一个陌生男子打听住处并自报籍里,未免过于唐突,于是旋即便解释自己之所以停船借问的缘故,是想到彼此可能还是同乡。四句平平常常的问话,语意直白而又几经转折,虽不见人,却闻声便可见出这个在水上长大的女子快人快语、热情开朗的性格,天真而大胆的表情中还若有若无地流露出欲与对方结交的情思。

王夫之评此诗说:“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诗中的有字之处只是截取女子试探性的几句问话,而这幕对话的情节和背景则都在无字之处:江上船只来往、姑娘们结伴采莲的景象,女子对船家口音的反应,她驾着莲舟主动靠近船家的过程,问讯时曲折微妙的心理活动,无不活现在她的声情口吻之中,却又并无一字落入言筌。

这首诗只是两人相识的开端,但简洁有味的口语,直接发自内心的声调,以及直面相问的开场白,语意中似有若无的情思,启发了无穷的联想,并自然引出了以下的三首问答诗。

【作者简介】

崔颢(hào)(704年—754年),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原籍博陵安平(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唐朝著名诗人。

出身唐代顶级门阀士族“博陵崔氏”。曾任许州扶沟县尉,官位一直不显。后游历天下,天宝九载前后曾任监察御史,官至司勋员外郎,天宝十三载(754)去世。

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及第,官至太仆寺丞。天宝年间,为司勋员外郎。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早期诗作多写闺情和妇女生活,诗风较轻浮,反映上层统治阶级生活的侧面,后期以边塞诗为主,诗风雄浑奔放,反映边塞的慷慨豪迈、戎旅之苦。

最为人称道的是《黄鹤楼》,曾使李白叹服。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原集已佚,有辑本《崔颢集》二卷,《唐人集》本。

内容拓展:

崔颢生平

崔颢(hào)(约公元704754年),汉族,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士,以《黄鹤楼》,颇令折服。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唐代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历史上对他的记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流传下来,旧《唐书·崔颢传》里非常简略,连他文学上的成就也未提及,这些都是为了什么?很值得人们思考。 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作品有《崔颢集》。

崔颢开元十一年源少良下及进士第。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状极戎旅,奇造往往并驱江、鲍。后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而去,为哲匠敛手云。然行履稍劣,好(艹捕)博,嗜酒,娶妻择美者,稍不惬即弃之,凡易三四。初闻其名,虚舍邀之。颢至献诗,首章云:十五嫁王昌。邕叱曰:小儿无礼!不与接而入。颢苦吟咏,当病起清虚,友人戏之曰:非子病如此,乃苦吟诗瘦耳!遂为口实。天宝十三年卒。有诗一卷,今行。(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他诗名很大,但事迹流传甚少,现存诗仅四十几首。

【生平】

崔颢曾为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

传说李白壮年时到处游山玩水,在各处都留下了诗作。当他登上黄鹤楼时,被楼上楼下的美景引得诗兴大发,正想题诗留念时,忽然抬头看见楼上崔颢的题诗:

这首诗的意思是: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引《图经》)。诗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像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这是因为七律在当时尚未定型吗?不是的,规范的七律早就有了,崔颢自己也曾写过。是诗人有意在写拗律吗?也未必。他跟后来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看来还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沈德潜评此诗,以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别裁》卷十三),也就是这个意思。

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此诗前后似成两截,其实文势是从头一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这种似断实续的连接,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也最有章法。元杨载《诗法家数》论律诗第二联要紧承首联时说:此联要接破题(首联),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此诗前四句正是如此,叙仙人乘鹤传说,颔联与破题相接相抱,浑然一体。杨载又论颈联之转说:与前联之意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疾雷之喻,意在说明章法上至五、六句应有突变,出人意外。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境界上与前联截然异趣,恰好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这样能回应前面,如豹尾之能绕额的合,也是很符合律诗法度的。

正由于此诗艺术上出神入化,取得极大成功,它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后来李白登楼时,也诗兴大发,当他在楼中发现崔颢一诗,连称绝妙、绝妙!相传李白写下了四句打油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怀: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不写了。有个少年丁十八讥笑李白:黄鹤楼依然无恙,你是捶不碎了的。李白又作诗辩解:我确实捶碎了,只因黄鹤仙人上天哭诉玉帝,才又重修黄鹤楼,让黄鹤仙人重归楼上。真是煞有介事,神乎其神。后人乃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一亭,名曰李白搁笔亭,以志其事。重檐复道,成为燕游之所。实际上,李白热爱黄鹤楼,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高亢激昂,连呼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山川人文,相互倚重,黄鹤楼之名更加显赫。

本文发布于:2022-12-25 07:1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1135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古诗   长干曲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