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巫的面包阅读答案

更新时间:2022-12-08 17:27:00 阅读: 评论:0

女巫的面包阅读附答案

学习语文,是一个阅读、思考、写作相结合的过程,读读、思思、写写多结合才能提高学习效率。阅读的同时要人,甚至请教别人也只停留在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上,这样是不能掌握所学知识的。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女巫的面包阅读附答案,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女巫的面包

玛莎米查姆小姐是街角上那家小面包店的女老板。她今年四十岁了,有两千元的银行存款,两枚假牙和一颗多情的心。很多结了婚的人都没有玛莎小姐这么优越的条件。

有一个顾客每星期来两三次,玛莎小姐逐渐对他产生了好感。他是个中年人,戴眼镜,棕色的胡子修剪得整整齐齐的。衣服破旧,有几处补丁,而且宽松皱褶。但是,他外表整洁、很有礼貌。这个顾客老是买两个陈面包。新鲜面包五分钱一个,陈面包五分钱两个。他从来不要别的,只买陈面包。

有一次,玛莎小姐注意到他手指上有一块红褐色的污迹。她立刻断定这位顾客是艺术家,并且非常穷困。玛莎小姐坐下来吃肉排、喝红茶的时候,常常会好端端地叹起气来,希望那个斯文的艺术家能够分享她的美味的饭菜,不必待在阁楼里啃硬面包。玛莎小姐的心,我早就告诉过你们了,是多情的。

为了证实她对这个顾客的职业的猜测,她把以前从拍卖会拍得的一幅绘画从房间搬到外面。那是一幅威尼斯风景,一座壮丽的大理石宫殿矗立在前面的水景上,许多明暗烘托的笔触。艺术家是不可能不注意到的。

两天后,那个顾客来了。

“两个陈面包,劳驾。”

“夫人,你这幅画不坏。”顾客说道。

“是吗?”玛莎小姐说,她看到自己的计谋得逞了,便大为高兴。“我最爱好艺术和——”(不,这么早就说“艺术家”是不妥的)“和绘画。”她改口说。

“你认为这幅画不坏吗?”

“宫殿,”顾客说,“画得不太好。透视法用得不真实。再见,夫人。”他拿起面包,欠了欠身,匆匆走了。

是啊,他准是一个艺术家。他眼镜后面的目光是多么温柔和善啊!他的前额有多么宽阔!一眼就可以判断透视法——却靠陈面包过活!假如天才有两千元银行存款、一家面包店和一颗多情的心作为后盾,艺术和透视法将能达到多么辉煌的成就啊——但这只是白日梦罢了,玛莎小姐。

最近一段时间他来的时候往往隔着货柜聊一会儿,他还是一直买陈面包。她觉得他仿佛瘦了一点,精神也有点颓唐。她很想在他买的寒酸的食物里加上一些好吃的东西,只是鼓不起勇气来。她不敢冒失。她了解艺术家高傲的心理。

玛莎小姐在店堂里的时候,也穿起那件蓝点子的绸背心来了。她在后房熬了一种神秘的温棒子和硼砂的混合物。有许多人用这种汁水美容。

一天,那个顾客又像平时那样来买他的陈面包。玛莎小姐去拿面包的当儿,外面响起一阵嘈杂的喇叭声和警钟声,一辆救火车隆隆驶过。顾客跑到门口去张望,玛莎小姐突然灵机一动,抓住了这个机会,往两个陈面包里各塞进一大片黄油,再把面包按紧。

顾客再进来时,她已经把面包用纸包好了。顾客走了,玛莎小姐情不自禁地微笑起来,可是心头不免有点着慌。

她是不是太大胆了呢?他会不高兴吗?

那天,她的心思老是在这件事上打转。她揣摩着他发现这场小骗局时的情景。

他会拿起干面包和清水当午饭。他会切开一个面包……

想到这里,玛莎小姐的脸上泛起了红晕。

前门上的铃铛恼人地响了。有人闹闹嚷嚷地走进来。玛莎小姐赶到店堂里去。那儿有两个男人。一个是叼着烟斗的年轻人,另一个就是她的艺术家。

他的脸涨得通红,帽子推到后脑勺上,头发揉得乱蓬蓬的。他攥紧拳头,狠狠地朝玛莎小姐摇晃——竟然向玛莎小姐摇晃。

“笨蛋!”他拉开嗓子嚷道,接着又喊了一声类似“五雷轰顶的”话。

年轻的那个竭力想把他拖开。

“我不走,”他怒气冲冲地说,“我非跟她讲个明白不可。”

他擂鼓似地敲着玛莎小姐的柜台。

“你把我给毁啦。”他嚷道,他的蓝眼睛几乎要在镜片后面闪出火来。“我对你说吧,你是个讨厌的老猫!”

玛莎小姐虚弱无力地倚在货架上,一手按着那件蓝点子的绸背心。

年轻人抓住同伴的衣领。“走吧,”他说,“你也骂够啦。”他把那个暴跳如雷的人拖到门外,自己又回来了。“夫人,我认为应当把这场吵闹的原因告诉你,”他说,“那个人是布卢姆伯格。他是建筑*样设计师。我和他在一个事务所里工作。他在绘制一份新市政厅的平面*,辛辛苦苦地三个月,准备参加有奖竞赛。他昨天刚上完墨。你明白,制*员总是先用铅笔打底稿的。上好墨之后,就用面包屑擦去铅笔印。陈面包比擦字橡皮好得多。布卢姆伯格一向在你这里买面包。嗯,今天——嗯,你明白,夫人,里面的黄油可不——嗯,布卢姆伯格的*样成了废纸,只能裁开来包三明治啦。”

玛莎小姐走进后房。她脱下蓝点子的绸背心,换上那件穿旧了的棕色哔叽衣服。接着,她把温棒子和硼砂煎汁倒在窗外的垃圾箱里。

(选自欧亨利《女巫的面包》,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介绍主人公采用了单刀直入的方式,一开篇就直截了当地介绍了女主人公的基本情况,还介绍了故事发生的场景。

B.小说采用了欧亨利式结局,小说前文没有任何伏笔,小说的真相在结尾部分才交代出来,让读者看到一个与表象完全不同的结局,出人意料。

C.小说对玛莎小姐“多情、自以为是”的行为予以了辛辣的讽刺,告诫人们做事不要主观臆断,好心办坏事。

D.小说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两个陈面包,暗线是女主人公的同情心。

E.小说善于捕捉生活中令人啼笑皆非而富有哲理的戏剧性场景,用漫画般的笔触勾勒出人物的特点,还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制造与再现氛围,文字生动活泼。

答:【E3分,A2分,C1分。C“辛辣”程度太深,文中既有对玛莎小姐的讽刺,也有对玛莎小姐的同情;B“小说前文没有任何伏笔”错误;D小说的明线是玛莎小姐与设计师围绕两个干面包的买卖和交往,暗线是设计师工作的进展过程和完败结局。】

(2)请按故事进程有层次地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6分)

【答案:玛莎接触布卢姆伯格并产生好感;她猜测并“证实”了布卢姆伯格的艺术家身份,希望与其发展感情;玛莎关心布卢姆伯格,往他买的两个面包里塞奶油;玛莎塞的奶油毁掉了布卢姆伯格的劳动成果,从而结束了一个情感故事。(从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角度入手,1点2分,2点3分,3点4分,4点6分】

(3)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6分)

【画线句子是对玛莎心理的刻画描写(手法1分),写出了玛莎对布卢姆伯格才华的欣赏与处境的同情,以及自己对爱情的向往(内容理解2分),生动地地刻画出了玛莎多情的性格特点(2分),为下文玛莎采取行动追求爱情(往陈面包里塞奶油)埋下了伏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2分)(得分不得超过6分)】

(4)有人认为小说的最后一段非常精彩,也有人认为将其删去,更能体现欧亨利小说的风格,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我认为应保留最后一段。(1)情节上:小说最后一段描绘了玛莎小姐走进后房的一系列动作,脱下蓝点子绸背心,倒掉温棒子和硼砂煎汁,与前文的情节相互照应,这样使小说的故事情节更加完整。(2)人物形象上:这一情节也成功地刻画出玛莎小姐爱情破灭后悲痛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3)小说的主旨及艺术效果:小说对玛莎小姐的予以讽刺的同时也给予了同情,保留最后一段文字更能激发读者对玛莎小姐的同情,从而更好地体现小说的艺术效果。(1点3分,2点6分,3点8分)

我认为应该删去最后一段。(1)从文章主旨而言,更加体现了“好心”带来的“灾难性后果”,突显了小说主题。(2)与前文的层层伏笔形成呼应,最终揭示布卢姆伯格的身份,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3)体现了小说留白艺术,给读者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更能体现欧亨利小说的艺术特色。(1点3分,2点6分,3点8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街上传来一阵急促的喇叭声和叮当声,一辆救火车轰隆隆地驶过去”这一细节,对情节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B.玛莎小姐的思想与行为有着一条她自以为是的爱情的轨道,而穷画家的`思想与行为则沿着另一条路线运行,两条路线始终交织在一起,难解难分。

C.文章两次谈到两千美元的银行存款,既表现了玛莎小姐虽年已四十但仍有恋爱资本,也表现了玛莎小姐对穷画家的理解支持和对未来美好爱情的憧憬。

D. 玛莎小姐穿上她最美丽的蓝点绸背心,用润肤剂来润泽肌肤,甚至偷偷地在五分钱两块的陈面包中塞进大量美味的黄油,这一切都证明了玛莎小姐正在渐渐地一步一步地展开它温馨多情的爱情攻势。

E.小说意味隽永,发人深思,表达了对庸俗、浅薄、畸形病态的生活现象的否定,真切曲折地反映出人性的复杂层面,隐含着对人世间荒谬丑陋事物的愤慨与抗议。

(2)文中多次提到“陈面包”,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做具体分析。(6分)

(3) 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并分析玛莎小姐的形象特点。 (6分)

(4) 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玛莎小姐,有人认为是布拉姆伯格制*员,你认为是谁,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8分)

参考答案

⑴ E项3分,B项2分,C项1分(E项主题阐释过度,B项“两条路线始终交织在一起,难解难分”不当, C项 “理解”不当,玛莎小姐始终不了解制*员。)

(2) ①内容上,文章多次谈到“陈面包”,暗示了男主人公的制*员身份。②结构上,“陈面包”多次出现,为玛莎小姐自作多情的结局和男主人公真正身份的揭示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③“陈面包”是全文的线索,贯串全文情节,男主人公因买陈面包而与玛莎小姐结识,玛莎小姐又在陈面包中加入黄油而无意中破坏了对方的设计*,最后揭示了陈面包的用途。

(3) 玛莎小姐心地善良,热情,富有同情心;(2分)对爱情渴望、浪漫、充满幻想;(2分)仅凭主观想象办事,结果“好心办坏事”,反而害人害己。(2分)

(4) 观点一:

玛莎小姐是主人公。①从主题角度看,小说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了解、不能一味相信自己的判断,而始终生活在幻想中的玛莎小姐显然最能表现这一主题。②从篇幅上看,文章对玛莎小姐着墨最多,有大量的心理描写。③从情节结构上看,因为陈面包而对男主人公产生好感、用风景画加以试探、在陈面包中加入黄油、受到制*员的嘲讽和奚落等环节,都是围绕玛莎小姐展开的。④从人物关系(或手法)上看,写布拉姆伯格制*员先前的淡漠和最后对玛莎小姐的嘲讽奚落是为了衬托玛莎小姐的主观臆断,由此也突出了主题。

观点二:

布拉姆伯格制*员是主人公。①从主题角度看,小说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了解、不能一味相信自己的判断,而布拉姆伯格制*员是小说层层误会的最大受害者,因而最能说明这一主题。②从情节结构上看,小说起于“有一位顾客每星期来两三次”,终于这位顾客的沉痛控诉和犀利讽刺,玛莎小姐的幻想式爱情也因他而起又因他而终,布拉姆伯格制*员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③从人物关系上看,玛莎小姐的女巫形象只有在布拉姆伯格制*员的最后亮相真相大白之后才得以真正展示出来。④从手法上看,前文有大量对布拉姆伯格制*员的虚写,而这一最具特色的人物在结局才正式出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体现了欧亨利式“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特点。

本文发布于:2022-12-08 17:2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113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女巫   面包   答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